第一篇肉与肉制品第五章肉制品加工中常用辅料及特性内容摘要:
现在许多国家广泛采用混合盐料。 用于生产各种灌肠时混合盐料的组成是 :食盐 98%,硝酸盐 %,亚硝酸盐%。 第四节 添加剂 (二 ) 亚硝酸钠 亚硝酸盐毒性强 ,用量要严格控制。 1981年我国颁布的 《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 中对硝酸钠和亚硝酸钠的使用量规定如下 : 肉类罐头 ,肉制品。 最大使用量 :亚硝酸钠 103 ,硝酸钠 103。 最大残留量 (亚硝酸钠计 ):肉类罐头不得超过 103 肉制品不得超 过 103 第四节 添加剂 (二 ) 亚硝酸钠 亚硝酸盐对细菌增殖有抑制效果 ,其中对肉毒梭状杆菌的抑制效果受到重视。 假定通常的肉制品的食盐含量为 2%,pH为 ~ ,则亚硝酸钠需要 ~ 103。 第四节 添加剂 肉制品中常用的发色助剂有抗坏血酸和异抗坏血酸及其钠盐、烟酰胺、葡萄糖、葡萄糖 醛内脂等。 其助色机理与硝酸盐或亚硝酸盐的发 第四节 添加剂 二、发色助剂的作用机理 +2H→KNC+H 2O +CH3CHOHCOOH→HNO 2+CH3CHOHCOOK 亚硝酸钾 乳酸 亚硝酸 乳酸钾 3. HNO2不稳定分解 → H++NO++2NO++H2O 4. NO+Mb(Hb)→NO Mb(NOHb) 第四节 添加剂 二、发色助剂 由反应 (4)可知 ,NO的量越多 ,则呈红色的物质越多 ,肉色则越红。 但由反应式 (3)可知 ,亚硝酸经自身氧化反应 ,只有一部分转化成了 NO,而另一部分则转化成了硝酸。 硝酸具有很强氧化性 ,使红色素中的还原型铁离子 (Fe ++)被氧化成氧化型铁离子 (Fe +++),而使 肉的色 泽变褐。 同时 ,生成的 NO可以被空气中的氧氧化成亚硝基 (NO2),进而与水生成硝酸和亚硝酸 : 2NO+O2→2NO 2 2NO2+H2O→HNO 3+HNO2(5) 第四节 添加剂 二、发色助剂 反应结果不仅减少了 NO的量 ,而且又生 发色助剂具有较强还原性 ,其助色作用通过促进 NO生成 ,防止 NO及亚铁离子的氧化。 以 Vc为例 : 2HNO2+C6H8O6→2NO+C 6H6O6+H2 (6) Vc 脱氢 Vc 第四节 添加剂 二、发色助剂 比较反应式 (3)和 (6)可知 ,在 Vc的还原作用下 ,亚硝酸与 Vc反应生成较多的 NO,且在生成 物中无氧化性很强的硝酸 ,使最终产品中亚硝酸钠的残留量减少 同时 ,Vc不仅能防止 NO及 Fc++ 被空气中的氧所氧化 , 还能使已氧化的高价铁离子还原成二价铁 离子。 因此 ,Vc还具有护色作用。 第四节 添加剂 二、发色助剂 δ。第一篇肉与肉制品第五章肉制品加工中常用辅料及特性
相关推荐
所谓犯罪事实清楚,是指构成犯罪的各种事实情节,或者定罪量刑所依据的各种事实情节,都必须是清楚的、真实的。 所谓证据确实,是指所有证据都必须经过查证属实,真实可靠,确凿无疑,是真凭实据,具有真实性和证明力。 证据确实是指对定案的证据在质量上的要求:一是指据以定案的单个证据,必须经查证属实;二是指单个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必须存在客观联系。 所谓证据充分,是指案件的证明对象都有相应的证据证明其真实可靠
,阻碍呼吸而窒息 2. 中毒死亡: 许多赤潮生物特别是一些有毒甲藻可产生许多致命毒素, 如 :PSP (麻痹性贝毒 )、 DSP (腹泻性贝毒 )、 CTX (西加毒素 ) 利玛原甲藻的 3个藻细胞所含毒素就足以致人死亡 3. 引起水质环境恶化: DO降低、毒物增加、有机质含量增高等。 从而影响水生生态平衡,改变水生生物群落组成,饵料生物数量减少 五、赤潮的防治 1. 加强赤潮检测预报: a.
o acid,AA),许多氨基酸联结成蛋白质。 NPN由游离氨基酸、酰胺类、生物碱、配糖体、硝酸盐以及亚硝酸盐等组成。 蛋白质平均含 N量 16%。 用凯氏定氮法测得样品总氮量乘以质含量。 粗脂肪或乙醚提取物( ether extract,EE) 凡是饲料中能溶解于乙醚等有机溶剂的物质,如脂肪、磷脂、有机酸、脂溶性维生素、叶绿素、蜡质等,称为粗脂肪或 EE。 粗纤维( crude fiber
周岁; ( 3 ) 品行良好 、 公道正派;( 4 ) 身体健康。 一般要求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 另外 , 因犯罪受过刑罚处罚的;被开除公职的 , 不得担任人民陪审员。 人大常委会的组成人员 、 公检法司的现职人员 、 执业律师不得担任人民陪审员。 符合担任人民陪审员条件的公民,可以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户籍所在地的基层组织向基层人民法院推荐,或者本人提出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