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汉代儒学课标: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考纲内容摘要:
独尊儒术 适应中央集权的需要 材料三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 材料四 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莫明于在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 —— 董仲舒 《 春秋繁露 》 请思考:汉武帝为何采纳董仲舒的主张。 君权神授 天人感应 加强君权的需要 神化皇权 从 理论上 解决了汉武帝国家 “大一统” 的需要 ,有利于 巩固统治。 (以思想的大一统巩固政治的大一统) 因此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成为正统思想。 • 秦汉以来,灾后君主自谴成为一种常见的历史现象。 粗略统计,两汉君主灾后下达的自谴诏书计有 30余次,而唐代则达到130多次。 直至清代康熙时依旧因为天旱而自责不已。 君主自谴的主要意图是 “ 天人感应 ” 的理论 政治行为阴阳灾异化(政治意识儒家化) • 董仲舒认为孔子撰 《 春秋 》 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 “ 大一统 ” ,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 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 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 • 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 独尊儒术的评价: 实质: 新儒学的根本目的: P10第 4段 思想文化专制 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神化专制皇权。 •无论 “ 焚书坑儒 ” ,还是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其本质都是 • • • (王国 )势力。第2课汉代儒学课标: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考纲
相关推荐
= queue[front]; front = front +1; 显然,对于第 1个元素和其它元素的读操作,将出现不一致。 判别队列为空的条件也将复杂化。 下一页 上一页 停止放映 第 40/89 页 关于队列表示的约定 为解决这个问题,约定如下: 队头指针 front总是指向队头元素的前一个位置; 队尾指针 rear总是指向队尾元素的位置。 这样一来,无论对什么元素,出队操作都是一样的。
D.清廷的对外政策发生了变化 1.( 2020 重庆文综 7 ) 清廷兵部左侍郎王茂荫进呈咸丰皇帝一书:“其书版在京,如蒙皇上许有可采,请饬重为刊印,使亲王大臣家置一编,并令宗室八旗以是教,以是学,以知夷难御而非竟无法可御。 ”此书很快进入清朝最高决策层的视野,所提出的主张在洋务运动中付诸实践。 该书最有可能是( ) A.《四洲志》 B.《海国图志》 C.《天演论》 D.《资政新篇》
Ac + H2O 由于 HAc过量,反应平衡后生成 Acˉ,并剩余 HAc,溶液总体积为 60cm3。 于是 333dmm o )HAc()Ac( cc已知 HAc的 pKa为 因此 )( )(lgppH 共轭碱共轭酸ccK a首 页 末 页 下一页 上一页 42 例题 解 : cm3, 加入的 moldm‾3盐酸由于稀释 , 浓度变为: 3333dm0 . 0 0
2.全响应分解为自由响应与强迫响应 自由响应又称固有响应 , 它反映了 系统本身的特性 , 取决于系统的特征根; 强迫响应又称强制响应 , 是 与激励相关 的响应。 利用经典法可以直接求得自由响应与强迫响应 , 强迫响应即特解 先求得系统的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 , 并获得系统的全响应; 然后利用系统特性与自由响应 、 激励与强迫响应的关系可以间接得到自由响应和强迫响应。
主语 ::=冠词 形容词 名词 冠词 ::=the 形容词 ::=big 名词 ::=elephant | peanut 谓语 ::=动词 宾语 动词 ::=ate 宾语 ::=冠词 名词 上述推导可写成 句子 = the big elephant ate the peanut + 说明: (1) 有若干语法成分同时存在时,我们总是从最左的语法成 分进行推导,这称之为 最左推导 ,类似的有
普通树 二叉树 ( a) ( b) ( c) ( d) ( e) O O O O O O 有两种不同形式 ( a) ( b)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有五种不同形式 下一页 上一页 停止放映 第 33 页 二叉树与树的区别(二) 观念 – 二叉树的子树有顺序关系 , 分左子树和右子树 , 而树则无此区分 ; – 二叉树的分支度一定为 0、 1或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