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汉代儒学课标: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考纲内容摘要:

独尊儒术 适应中央集权的需要 材料三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 材料四 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莫明于在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 —— 董仲舒 《 春秋繁露 》 请思考:汉武帝为何采纳董仲舒的主张。 君权神授 天人感应 加强君权的需要 神化皇权 从 理论上 解决了汉武帝国家 “大一统” 的需要 ,有利于 巩固统治。 (以思想的大一统巩固政治的大一统) 因此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成为正统思想。 • 秦汉以来,灾后君主自谴成为一种常见的历史现象。 粗略统计,两汉君主灾后下达的自谴诏书计有 30余次,而唐代则达到130多次。 直至清代康熙时依旧因为天旱而自责不已。 君主自谴的主要意图是 “ 天人感应 ” 的理论 政治行为阴阳灾异化(政治意识儒家化) • 董仲舒认为孔子撰 《 春秋 》 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 “ 大一统 ” ,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 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 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 • 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 独尊儒术的评价: 实质: 新儒学的根本目的: P10第 4段 思想文化专制 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神化专制皇权。 •无论 “ 焚书坑儒 ” ,还是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其本质都是 • • • (王国 )势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