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at89s52的八路抢答器设计内容摘要:
T A 89S52 数码管 第八路 . . . 第一路 蜂鸣器 启动 复位 4 2. 器件说明 ( 1) 电源电路 由于单片 机工作时需要的 +5V 电压 , 所以在设计电源电路时 , 需要一个电子元件能够提供 +5V 电压 , 此处 采用最典型的 7805 提供电压的电路 , 即在 7805的 1 脚和公共接地端 (即 2 脚 ) 之间接入 0. 47μ F 的电容 , 在公共接地端和三脚 + 5V 电压输出端之间接入 0. 15μ F 的电容。 ( 2) 复位电路 89S52的复位输入引脚 RST 为 89S52提供了初始化的手段 , 可以使程序从指定处开始执行 ,在 89S52的时钟电路工作后 , 只要 RST 引脚上出现超过两个机器周期以上的高电平时 , 即可产 生复位的操作。 只要 RST 保持高 电平 , 则 单片机 循环复位。 只有当 RST 由高电平变低电平以后 , 89S52才从 0000H 地址开始执行程序。 本系统采用按键复位方式的复位电路。 ( 3) 时钟电路 89S52的时钟可以由两种方式产生 , 一种是内部方式 , 利用芯片内部的振荡电路 ; 另外一种为外部方式。 本论文根据实际需要和简便 , 采用内部振荡方式。 89S52内部有一个用于构成振荡器的高增益反相放大器 , 引脚 XTAL1 和 XTAL2 分别是此放大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 这个放大器与作为反馈元件的片外晶体或陶瓷谐振器一起构成一个自激振荡器。 89S52虽然有内部振荡电 路 , 但要形成时钟 ,必须外接元件所以实际构成的振荡时钟电路。 外接晶体以及电容 C1 和 C2 构成并联谐振电路接在放大器的反馈回路中。 对接电容的值虽然没有严格的要求 , 但电容的大小会影响振荡器频率的高低、振荡器的稳定性、起振的快速性和温度的稳定性。 晶体频率可在 1. 2MHz~ 12MHz 之间任选 , 电容 C1 和 C2 的典型值在 20pF~100pF 之间选择 , 考虑到本系统对于外接晶体的频率稳定性要求不高 , 所以采取比较廉价的12MHz 陶瓷谐振器。 ( 4) 输入电路 抢答器输入信号由八个小按键控制 , 八个按键连接在 P2口 当有键按下的时候 , 就产生了有效的输入信号 , 使与这个按键相连的引脚变为低电平 ,产生一个低电平。基于单片机at89s52的八路抢答器设计
相关推荐
初始化时序图 总线上的所有传输过程都是以初始化开始的,主机响应应答脉冲。 应答脉冲使主机知道,总线上有从机设备,且准备就绪。 主机输出低电平,保持低电平时间至少 480us,以产生复位脉冲。 接着主机释放总线,上拉电阻将总线拉高,延时 15~ 60us,并进入接受模式,以产生低电平应答脉冲,若为低电平,再延时 480us。 第 8 页 西华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 2 ) 写时序 d s 1 8
第 10 页图 数码管引脚图 图 数码管仿真图 图 数码管实物图 键盘部分 键盘是由一组按压式或触摸式开关构成的阵列,是一种常用的输入设备。 键盘可分为编码式键盘和非编码式键盘两种。 ,这种键盘所需程序简单,但硬件电路复杂、价格昂贵通常不被单片机系统采用。 ,其硬件逻辑与按键编码不存在严格的对应关系,而要由所用的程序来决定。 非编码键盘的硬件接口简单,但是要占用较多的CPU 时间
Flash存储器结合在一起,特别是可反复擦写的 Flash存储器 可有效地降低开发成本。 9 图 311 单片机的引脚 ( 1) Vcc:供电电压。 ( 2) GND:接地。 ( 3) P0口: P9口为一个 8位漏级开路双向 I/O口,每脚可吸收 8TTL门流。 当P1口的管脚第一次写 1时,被定义为高阻输入。 P0能够用于外部程序数据存储器,它可以被定义为数据 /地址的第八位。 在
程序NO = 1。 ZH EN G = 1 ?F AN = ?AS = 0 ?SS = 0 ?把 R 0 中的值改为 10 HYE SNOYE S主程序加速子程序减速子程序NONONOYE SYE S返回正转时的开始程序 10 ( 图 7) 注:电机反转流程图 把反转标志FAN 单元清零DE C R 0把 R 0 中的值送给 AR 0 = 0 EH。 把以 R 0 中值为地址其单元中的值通过 P
电路、 44 键盘电路、报警电路、压力传感器数据采集电路、 A/D 转换电路 、继电器控制等七 部分组成。 系统工作原理:将压力传感器采集的数据经模数转换后输入单片机, 单片机将得到的数据分别与键盘预先设定的上限压力 和下限压力比较 ,如果数据大于上限压力单片机控制报警并关闭电机电源,如果数据小于下限压力单片机控制报警并接通电机电源,整个过程 LCD 实时显示:上限压力值、下限压力值、实际压力值
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值,并将测得的电流值以数字的形式显示出来,测量起来更方便,测量结果更稳定。 以往的指针式电流表操作麻烦,而且测量 的结果不能直观的读出来,造成测量结果的不准确,而用本次设计的数字电流表测出的数值不仅可以直观读取,而且误差更小,精确度更高,更能满足当今数字化时代的要求。 设计的可行性 技术可行性 实现该系统主要是依靠三个常用软件:一个是 KEIL 软件,可以用来编写 C语言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