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lc的汽包水位自动控制系统设计内容摘要:

的曲线 H1 所示。 考虑到给水温度低于汽包内饱和水温度,当它进入汽包后,吸收了原有的饱和水中的一部分热量,使得锅炉内部蒸汽产量下降,水面以下的汽泡总体积 V 也就会相应的减小了,从而导致水位下降 如下图 所示的曲线 H2。 水位的实际响应曲线应是曲线 H1 及 H2 之和。 如图 ,所示的曲线 H 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响应的过程有一段延迟时间,即它是一个有延迟时间的积分环节,水的过冷度越大,则响应延迟时间就越长,其传递函数近似表示下面的函数:   11 s (1 )G SS   ( 23) 式 中的 表示汽包的水位飞升速度, 表示延迟时间。 tHH1HH 2 图 给水扰动响应曲线 汽轮机耗气量扰动的影响 当汽轮机的耗汽量突然做阶跃增加时,一方面改变了汽包内物质平衡的状态,使汽包内液体蒸发量变大,从而使水位下降,如下图 所示的曲线 H1;另一方面,由于耗汽量的突然增加,将使锅炉内汽泡增多,同时由于燃料量维持不变汽包压力下降,会导致水面以下蒸汽泡膨胀总体积 V增大,从而导致汽包水位上升,如下图 所示曲线 H2。 水位实际响应曲线应该是曲线 H1 和 H2 之和,如下图 所示曲线 H。 对于大中型锅炉来说后者的影响要大于前者。 因此,负荷做阶跃增加后的一 段时间内,会出现水位不但没有下降反,而明显升高的现象,而这种反常现象通常被称为“假水位现象”。 我们可以认为这是一个惯性和积分环节,其传递函数可以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10 近似的表示为下面的的函数: 2 02 1() KS T SGs     ( 24) 式中 中 表示汽包的水位对于蒸汽流量飞升速度, 表示“假水位现象”的延迟时间。 tHH 1HH 2 图 汽轮机耗汽量扰动响应曲线 出水量 扰动的影响 出水流量的扰动必然也会引起蒸汽流量的变化,因此也同样会有“假水位现象”发生。 但是大量的水在汽包水循环系统中,汽包,水冷壁管道也会存储大量热量,因此具有一定的热惯性。 出水流量的增大只能使蒸汽量缓慢增大;而且同时,汽压也会缓慢上升,它将使汽泡体积减小,因此出水流量扰动下的“假水位现象”比负荷扰动下要缓和的多。 由以上分析,我们可知道给水量扰动下的水位响应有迟滞性,而负荷扰动下,水位响应有“假水位现象”的出现,这些特性使得汽包水位的变化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因次对汽包水位的控制变得比较复杂和困难。 汽包水位控制方案的设计 汽包水位的控制手段是控制给水,基于这一原理,可构成下 所示的单冲量控制系统,而这一个基本的控制方案其方框图如图 所示。 这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11 里的单冲量是指控制器仅有一个测量信号,即汽包水位。 该控制系统是典型的单回路控制系统。 当蒸汽负荷突然大幅增加时,由于假水位现象 的存在 ,控制器不但不能用以维持锅炉物料平衡 而 开大给水阀的开度, 而要 关小控制阀门的开度,减少给水量; 汽包 等到 虚 假水位消失 以 后,由于蒸汽量的增加,送水量反而减少,将 会 使 汽包水位下降的很厉害 ,波动 也 很厉害,严重时甚至会使汽包水位降到危险 程序以致发生事故。 因此系统不能适应停留时间短,负荷变动较大的情况,这样的水位不能 保证。 然而对于小型锅炉,由于汽包停留时间较长,在蒸汽负荷变化时 假水位的现象并不显著,配上一些联琐报警装 置,也可以保证安全操作,这样采用单冲量系统尚能满足生产的要求。 (注:下图的 LT 代表液位变送器, FT 代表流量变送器, LC 代表液位控制器, FC 代表流量控制器) .蒸 汽汽 包省 煤 器L TL CLs pLmuF ( t )D ( t )H ( t )给 水 图 汽包水位 单冲量控制系统 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12 给 水 流 量 调节 器变 频 器液 位 变 送 器汽 包给 水 流 量+ 图 汽包水 位 单冲量控制系统框图 在汽包水位的控制中,最主要的扰动是负荷的变化。 如果根据蒸汽流量来起较正作用,就可以纠正虚假水位引起的误动作,而且使控制阀的动作十分及时,从而减少水位的波动,改善控制品质。 将蒸汽流量信号引入,就构成双冲量控制系统。 这是一个前馈加单回路反馈控制的复合控制系统。 从物质平衡的角度出发,只要能够保证给水量等于蒸汽蒸发量就可以保证汽包水位大致不变。 因此,可以采用图 所示的蒸汽流量随动控制系统,其中流量调节器可用 PI 调节器,使汽轮机的蒸汽量作为系统给定使给水流量跟踪蒸汽流量的变化,构成了一个以 蒸汽量作为给定的随动系统从而保证汽包水位的恒定。 该方案的结构框图如图 所示。 蒸 汽省 煤 器给水∑ILISF TL TL C汽包Ls pD ( t )HLmF ( t )u 图 蒸汽流量随动控制系统 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13 给 水 流 量调 节 器变 频 器液 位 变 送器汽 包给 水 流 量+蒸 汽 量 变送 器 图 蒸汽流量随动 控制 系统框图 采用该方案的优点:系统完全根据物质平衡条件工作,给水量的大取决于汽轮机的耗汽量,而假水位现象是不会引起给水调节机构的误动作,但这个系统对于汽包水位来说,只是开环控制系统。 由于给水量和蒸汽量的测量不准确,以及锅炉系统引入的其他扰动,使 得给水量和蒸汽量并非准确的比值关系而保持水位恒定。 由于水位对于二者的偏差是积分的关系,微小的偏差长时间积累,也会形成很大的水位差,因此不宜采用随动控制系统。 如果能把上所述两种方案结合起来,就构成了汽包水位双冲量控制系统如下图 所示,其结构框图如下图 所示。 双冲量是指的是同时引入两个测量信号:汽包水位和蒸汽流量。 这个系统对以上分析的两种方案可取长补短,可极大提高汽包水位控制质量。 当汽轮机耗汽量出现阶跃增大,一方面,由于“假水位现象”汽包水位会暂时有所升高,将使调节机构做出错误的误动作减少给水量; 另一方面,汽轮机耗汽量的增大又通过比例控制系统,指挥调节机构增大给水量,实际给水量的增减情况要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参数整定来确定。 当假水位现象消失后水位和蒸汽信号都能正确的指挥调节机构动作。 只要参数整定合适,给水量必然等于蒸汽量从而保证水位恒定。 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14 蒸 汽省 煤 器给水∑ILISF TL TL C汽包Ls pD ( t )HLmF ( t )u 图 汽包水位双冲量控制系统 给 水 流 量调 节 器变 频 器液 位 变 送器汽 包变 送 器给 水 流 量液 位蒸 汽流 量+++液 位 流 量调 节 器液 位 给 定前 馈 调节 器 图 汽包水位双冲量控制系统框图图 此外,考虑到给水流量的变化,可以通过串级控制的方法,让给水量的 扰动通过内回路自行调节,如图 设计所示的三冲量控制系统,其结构框图如下图 所示,即前馈 — 反馈 — 串级复合控制系统。 这是三冲量控制系统,包含给水流量控制回路,汽包水位控制回路两个控制回路以及一个蒸汽流量前馈通道,而实质上是蒸汽流量前馈与水位- — 流量串级系统组成的复合控制系统。 串级控制系统主参数是汽包的水位,副参数是给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15 水流量、主调节器是给水流量调节器、副调节器是液位调节器。 一方面,可以克服给水扰动,使给水流量自行调节;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抑制“假水位现象”。 当蒸汽流量发生变化时,锅炉的汽包水位控制系统 中给水流量控制回路,可迅速改变进水量的大小而完成粗调,然后在由汽包的水位调节器,完成水位的细调从而维持汽包水位的稳定。 蒸 汽汽包省煤器给 水L TL CLs pLmF ( t )D ( t )H ( t )F T∑ISILF TF CFs pFmu 图 汽包水位三冲量控制系统 给 水 流 量调 节 器变 频 器给 水 流 量变 送 器液 位 变 送器汽 包变 送 器给 水流 量液 位蒸 汽流 量+++液 位 流 量调 节 器液 位 给 定前 馈 调节 器管 道 图 汽包水位三冲量 控制系统框图 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16 控制算法及其参数整定 PID 算法介绍 PID(比例( proportion)、积分( integration)、微分( differentiation))控制器 现在 是应用最广泛 的工业控制器。 PID 控制器简单易懂,使用中不需精确的系统模型等先决条件,因而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控制器。 PID 控制器由比例单元( P)、积分单元( I)和微分单元( D)组成。 其输入 e (t)与输出 u (t)的关系为 u(t)=KP[e(t)+1/Ti∫ e(t)dt+Td*de(t)/dt] ( 25) 式中积分的上下限分别是 0 和 t,因此它的传递函数为: G(s)=U(s)/E(s)=kp[1+1/(Ti*s)+Td*s] ( 26) 其中 kp 为比例系数; Ti 为积分时间常数; Td 为微分时间常数在工程实际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调节器控制规律为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简称 PID控制,又称 PID 调节。 PID 控制器问世至今已有近 70 年历史,它以其结构简单、稳定性好、工作可靠、调整方便而成为工业控制的主要技术之一。 当被控对象的结构和参数不能完全掌握,或得不到精确的数学模型时,控制理论的其它技术难以采用时,系统控制器的结构和参数必须依靠经验和现场调试来确定,这时应用 PID 控制技术最为方便。 即当我们不完全了解一个系统和被控对象 ,或不能通过有效的测量手段来获得系统参数时,最适合用 PID 控制技术。 PID 控制,实际中也有 PI 和 PD 控制。 PID 控制器就是根据系统的误差,利用比例、积分、微分计算出控制量进行控制的。 比例控制是一种最简单的控制方式。 其控制器的输出与输入误差信号成比例关系。 当仅有比例控制时系统输出存在稳态误差( Steadystate error)。 在积分控制中,控制器的输出与输入误差信号的积分成正比关系。 对一个自动控制系统,如果在进入稳态后存在稳态误差,则称这个控制系统是有稳态误差的或简称有差 系统( S ystem with Steadystate Error)。 为了消除稳态误差,在控制器中必须引入“积分项”。 积分项对误差取决于时间的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17 积分,随着时间的增加,积分项会增大。 这样,即便误差很小,积分项也会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加大,它推动控制器的输出增大使稳态误差进一步减小,直到等于零。 在微分控制中,控制器的输出与输入误差信号的微分(即误差的变化率)成正比关系。 自动控制系统在克服误差的调节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振荡甚至失稳。 其原因是由于存在有较大惯性组件(环节)或有滞后( delay)组件,具有抑制误 差的作用,其变化总是落后于误差的变化。 解决的办法是使抑制误差的作用的变化“超前”,即在误差接近零时,抑制误差的作用就应该是零。 这就是说,在控制器中仅引入 “比例”项往往是不够的,比例项的作用仅是放大误差的幅值,而目前需要增加的是“微分项”,它能预测误差变化的趋势,这样,具有比例 +微分的控制器,就能够提前使抑制误差的控制作用等于零,甚至为负值,从而避免了被控量的严重超调。 三冲量控制系统参数的计算 控制系统参数的整定,可以采用理论计算法或者工程整定法,而理论计算法要依照以被控对象的动态特性,可是 被控对象的动态特性在测取时往往不是准确,而且容易随着工作状态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我们应采用工程整定办法,所以根据控制方案可将汽包水位控制系统结构图画为下图 所示。 Gw( s ) Gf( s )NwNhGp( s )NdH+++Gh( s )HrGd( s ) W+ 图 汽包水位控制系统结构框图 洛阳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18 其中 Nd, Nw , Nh 分别表示是蒸汽流量传感器,给水流量传感器,水位传感器的反馈系数, Gw(S), Gh(S), Gd(S)分别表示的是给水流量调节器,水位调节器,前馈调节器的传递函数,其放大倍数分别表示为 Kw, Kh, Kd ,Gf(S), Gp(S) 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