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lc生产线自动装箱系统的设计毕业论文内容摘要:

13 14 图 32 原理 梯形图 本梯形设计图分为 15个网络块:网络 1为开始块;网络 2网络 7为传送带一的控制操作,即机械手将货物从传感器 SQ1 的位置装入箱子里;网络 8网络 14 为传送带二的操作控制,即机械手二将装有货物的箱子从传送带一搬运到传送带二上;网络15 为整个流水线结束控制块。 15 流程图 图 33 操作 流程图 开始 启动按钮 SB1 传输线 2 运行 SQ2 动作后停计时器延 1 传输线 1 运行 SQ1 检测并计数 按下计数复位按钮 按下停止按钮 SB2 停止 计时器延 1 数 计数器计 10 个 按钮 16 第四章 操作分析 硬件 整体 接线 图 41 plc 硬件接线图 接线说明: 17 启动按钮 SA0 传感器 SQ1 传感器 SQ2 停止按钮 SA1 输入端 电磁阀 Y1 Y2 Y3 Y4 Y5 Y6 电动机 M1 M2 输出端 18 STEP 7Micro/WIN编程 对于不同的设计所用到的知识不用它们对应的编程软件也不同,本设计运用了STEP7Micro/WIN 编辑软件。 图 42 编程软件 示意图 仿真编程: TITLE= // PROGRAM COMMENTS // Press F1 for help and example program // Network 1 // NETWORK TITLE (single line) // // NETWORK COMMENTS // // LD 19 EU LD ED OLD S , 1 S , 1 Network 2 LD A EU LD AN T40 AN OLD R , 1 = TON T37, 45 S , 1 Network 3 LD T37 O O T41 LPS AN T51 AN AN T39 = LRD AN T41 TON T38, 45 LPP AN T51 AN T37 = Network 4 LD T38 O O LPS AN AN T50 = LRD AN T41 TON T39, 25 LRD TON T40, 50 TON T41, 75 TON T50, 120 LPP TON T51, 140 Network 5 LD ED O AN = Network 6 LD A ED S , 1 Network 7 LD O LPS A AN AN T52 = LPP TON T52, 15 Network 8 LD A O LPS AN AN AN S , 1 LRD AN TON T42, 40 LRD R , 1 LPP R , 1 Network 9 LD T43 R , 1 Network 10 LD T42 O LPS AN AN T46 = LRD TON T43, 10 LPP TON T44, 60 Network 11 LD T44 O LPS AN AN T48 = LPP TON T45, 45 Network 12 20 LD T45 O LPS S , 1 AN AN T48 = LRD TON T46, 45 LPP TON T47, 70 Network 13 LD T47 O LPS R , 1 AN AN T48 = LPP TON T48, 25 Network 14 LD AN ED O LPS AN AN T49 = LPP TON T49, 100 Network 15 LD R , 1 R , 1 R , 1 21 程序下载 编辑完程序后,我们将所编程序从软件中下载到 PLC 硬件模块中生产线仿真流程才能得以运行。 在我们下载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按照图 43 中的注意事项进行选择确定,最后点击下载,等到程序 100%下载完成就可以进行下一步工作。 图 43 程序下载至 PLC 模块 22 生产线仿真 图 44 生产线仿真图 硬件仿真操作: 按下启动按扭 SA0 电机 M1运行 当传感器 SQ1 检测到有货物时( SQ1 亮) 电动机 M1 停止运行,机械手一向前 推出( Y4为 ON) 4 秒后机械手一下行( Y5 为 ON) 4 秒后机械手一夹紧物料( Y6为 ON) 23 4 秒后机械手一向上提起( Y5为 OFF) 4 秒后机械手一向后拉回( Y4为 OFF) 4 秒后机械手一下行( Y5 为 ON) 4 秒后机械手一松开物料( Y6为 OFF) M1运行。 货料离开 SQ1 位置( SQ1 为 OFF)。 当 SQ2 检测到有货物时( SQ2 为 ON) M1 停止运行,机 械手二向下运行( Y2为 ON) 4 秒后机械手二夹紧物料( Y3为 ON), 4 秒后机械手二向上提起( Y2为 OFF) 4 秒后机械手二向前推出( Y1为 ON) 4 秒后机械手二下行( Y2 为 ON) 4 秒后机械手二松开物料( Y3为 OFF) 4 秒后机械手二向上提起( Y2为 OFF) 电机 M2运行 10 秒,送走货料 同时,机械手二向上提起后 延时 4 秒 机械手二向后拉回( Y1 为 OFF) 按下停止按钮 SA1 按照以上步骤即可完成自动装生产线的操作。 24 结 论 对于本次设计,成功采用 PLC 控制多个传送带的工作,完成了本次设计任务的基本要求,经过多次的调试,该系统性能稳定、可靠,可以很好地适用于连续工作。 本次设计的生产线自动装箱 PLC 控制系统,其硬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响应速度快,性能、价格比很高,和单片机系统相比具有极高的可靠性,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价值。 本系统解决了传统以继电器控制硬件电路的方法,采用人机界面取代继电器,通过软件的方式控制硬件电路。 由于 PLC 具有可靠性高、稳定性好、抗干扰能力强,以及编程简单,维护方便,通讯灵活等优点。 但是该设计尚有不足,还有很多的 扩展功能没有实现,例如对产品计数错误的检测功能等等。 毕业论文是大学学习阶段一次非常难得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机会,通过这次比较完整自动装箱生产线系统的设计,我摆脱了单纯的理论知识学习状态,和实际设计的结合锻炼了我的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提高我查阅文献资料、设计手册、设计规范以及电脑制图等其他专业能力水平,而且通过对整体的掌控,对局部的取舍,以及对细节的斟酌处理,都使我的能力得到了锻炼,经验得到了丰富,并且意志品质力,抗压能力及耐力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 这是我们都希望看 到的也正是我们进行毕业设计的目的所在。 通过这次设计,使我对自动控制设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使自己的动手能力和方案设计的思路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同时也更加熟悉了本专业的设计软件。 对 PLC的功能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了解了不同型号的 PLC 以及相关的编程软件。 在完成这个题目的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困难,也走了很多弯路。 但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同学们的大力支持,以及指导老师的悉心教导,我克服了困难完成了本次设计,同时我也获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 顺利如期的完成本次毕业设计给了我很大的信心,让我了解专业知识 的同时也对本专业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无论是电气控制还是设计,我都采用了一些新的技术和设备,他们有着很多的优越性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这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们的创造力。 比如在系统设计上就有很大的不足,在这个电气工程专业高度受重视的社会,这无疑是很让我自身感到遗憾的,可这些不足正是我们去更好的研究更好的创造的最大动力,只有发现问题面对问题才有可能解决问题,不足和遗憾不会给我打击只会更好的鞭策我前行,今后我更会关注新技术新设备的出现,并争取尽快的掌握这些先进的知识。 总之,设计是灵活性很大的创造过程,同时也认 识了自己的不足,为今后的设计,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5 参考文献 [1]齐蓉,肖维荣 . 可编程计算机控制器技术 .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20 [2]江秀汉,汤楠 . 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及应用 . 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4 [3]吴明亮,蔡夕忠 . 可编程控制器实训教程 .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4]周四六 . 可编程控制器应用基础 .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20 [5]田淑珍 . 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20 [6]魏志精 . 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1995 [7]廖常初 . PLC 编程及应用 .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20 [8]陈忠华 . 可编程控制器与工业自动化 .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20 [9]王化祥,张淑英 .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20 [10]赵继文 . 传感器与应用电路设计 .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20 [11]赵曙光 . 可编程模拟器件原理开发及应用 . 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20 [12]孟立凡,郑宾 . 传感器原理及技术 .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20 [13]夏辛明,黄鸿,高岩 . 可编程控制器技 术及应用 .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20 [14]于庆广 . 可编程控制器原理与系统设计 .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20 [15]张进秋,陈永利,张中民 .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实例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20 26 致 谢 为期三个月的毕业设计即将接近尾声,在指导老师 xx 老师的全力的指导和同学的帮助下,此次设计才得以完成。 首先,向本设计的指导老师 xx 老师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在自己紧张的工作中,仍然尽量抽出时间对我们进行指导,时刻关心我们的进展状况,督促我们抓紧学习。 老师给予的帮助贯串于设计的完全过 程,从借阅参考资料到现场的实际操作,她都给予了指导,不仅使我们学会了书本中的知识,更学会了实际操作方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