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毕业论文-论多层砌体结构房屋抗震设计内容摘要:
活布置。 横墙由于为非承重墙,受剪承载能力降低,破坏程度较为严重。 9 横墙承重的砌体结构,由于横墙开洞较少,横墙间距小,又有纵墙在纵向拉结,所以房屋整 体刚度大,整体性好,具有较好的传递地震作用的能力。 纵横墙共同承重的多层砌体结构房屋能够比较直接的传递纵横向地震作用。 所以应优先采用 横墙承重或纵横共同承重。 多层砌体房屋抗震横墙 的间距应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 00112020)(2020 年版 )第 条的规定。 纵横墙的布置应均匀对称,竖向应上下连续 墙体是承担地震作用的主要构件,墙体的布置和间距对房屋的空间刚度和整体性影响很大。 因而,对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有重大影响。 纵横墙的布置应均匀对称,沿平面宜对齐,沿竖向 应上下连续,同一轴线上的窗间墙宽度宜均匀。 防震缝的设置 对于抗震设防烈度高的地区,由于房屋立面高差、错层以及各部分结构刚度和质量截然不 同,防震缝应沿房屋全高设置,从而将房屋分成 若干体型简单、结构刚度均匀的独立单元。 对于多层砌体房屋,防震缝的设置应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20)(2020 年版 ) 第 条的规定。 房屋高度及高宽比的限制 随着房屋高度的增大,地震作用也将增大,因而,房屋的破坏将加重。 震害调查表明:六层 砖房的震害较四、五层砖房明显加重,而二、三层砖房的震害又较四、五层砖房轻得多。 同 时,砌体房屋高度过高,将使砌体截面增大,从而导致结构自重增大,地震作用加重的不利 后果。 因此,从技术和经济角度来看,对砌体房屋总高度应予以限制。 另外,随着房屋高宽 比的增大,地震作用效应将增大,由整体弯曲在墙体中产生的附加应力也将增大,房屋的破 坏将加重。 对于多层砌体房屋,房屋高度及高宽比的限制应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 00112020)(2020 年版 )第 条和 条的规定。 楼梯间不宜设在房屋的尽端和转角处 楼梯间的刚度一般较大,受到的地震作用往往比其他部位大。 同时,其顶层的层高又较 大,墙体受嵌入墙内的楼梯段的削弱,所以,楼梯间的震害比其他部位严重。 因此,楼梯间 不宜布置在房屋端部的第一开间及转角处,不宜突 出,也不宜开设过大的窗洞,以免将楼层 圈梁切断。 同时,应特别注意楼梯间顶层墙的稳定性。 楼梯间的构造应符合《建筑抗震设计 规范》 (GB500112020)(2020 年版 )第 条的规定。 10 4 增强砌体房屋的整体性及刚度 采用现浇钢筋砼楼板及屋盖 房屋是纵横向承重构件和楼屋盖组成的一个具有空间刚度的结构体系,其抗震能力的 强弱取决于结构的空间整体刚度和整体稳定性。 地震作用主要集中在楼盖水平处,并通过楼 盖与墙体的连接传给下层墙体,因此,楼盖与墙体应有可靠连接,以保证地震作用的传递。 现浇钢筋 砼楼板及屋盖具有整体性好、水平刚度大的优点,是较理想的抗震构件,不但可以 消除预制楼板所产生的滑移、散落问题,还可以增加房屋的整体性,增大楼板的刚度,同时 楼屋盖现浇增加了楼板对墙体的约束。 因此,采用现浇楼屋盖是一种较好的增强楼房结构空 间刚度和整体稳定性的方法。 合理设置圈梁和构造柱 1976 年的唐山大地震和 2020 年的汶川大地震震害调查表明,两次地震砌体结构破坏严重的 原因在于没有合理的设置构造柱和圈梁,或者是构造柱上下端箍筋应加密而没有加密。 如果 根据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进行合理的设置及配 筋,将会使墙体的抗剪能力提高 10%~ 20%,变 形能力大大增加,延性可提高 3~ 4 倍。 当墙体周边设有钢筋砼圈梁和构造柱时,在墙体达到 破坏的极限状态下,由于钢筋砼构造柱的约束,使破碎的墙体中的碎块不易散落,从而能保 持一定的承载力,以支承楼盖而不致发生突然倒塌。 构造柱作为一种竖向构件,一般沿墙高截面不变,配筋也少有变化。 因此,在各楼层柱高处 必须有圈梁作为锚固点,有了二者的拉结作用,才能形成对上下和左右墙段的约束作用 ,从而限制墙体开裂发展,并减少裂缝与水平面的夹角,保证墙体的整体性和变形能力,提 高墙体 的抗剪能力。 圈梁可加强墙体间以及墙体与楼盖间的连接,在水平方向将装配式楼屋 盖连成整体,因此,设置圈梁可以增强房屋的整体性和空间刚度,从而提高房屋的抗震能力 ,达到 “ 裂而不倒 ” 的目的。 根据我国历次地震灾害调查,解决砌体结构整体性和提高抗震性能,主要是如何落实抗震规 范执行的问题,特别是落实圈梁和构造柱抗震措施。 所以,现浇钢筋砼构造柱和圈梁的设 置部位、截面、与其他构件的连接及加固措施必须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 01)(2020 年版 )第 条的要求。 11 5 砌体房屋抗震计算分 析 确定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计算简图,应考虑以下几点:①将水平地震作用在建筑物两个主轴方向分别进行抗震验算。 ②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变形为剪切型。 ③房屋各层楼盖水平刚度无限大,仅做平移运动 ,因此各抗侧力件在同一楼层标高处侧移相同。 在计算多层砌体房屋地震作用时,应以防震缝所划分的结构单元为计算单元,在计算单元中各楼层的集中质点设在楼、屋盖标高处,各楼层质点重力荷载应包括楼、屋盖上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墙体上、下层各半的重力荷载。 6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地震破坏形式 房屋预制板楼、屋盖遭到破坏;楼梯间墙 体破坏;外纵墙破坏;纵墙在室外地坪处产生水平裂缝;外纵墙洞口间墙体 x 型裂缝;房屋结构的其它破坏形式。 通过对地震后灾区的房屋结构破坏状况进行分析,从而分析出房屋建筑抗震能力的薄弱环节,从而能建立有针对性的房屋抗震结构的设计和实施。 7 砌体结构的布置 多层砌体结构在地震中与水平地震作用平行的墙体是承受地震作用的主要抗侧力构件,从以往的地震调查资料显示,承重横墙的破坏主要剪切破坏,且一般是底层比上层严重。 纵墙的破坏往往是因为横墙间距过大或者楼(屋)盖刚度较差而使平面外受弯受剪,在窗口上下截面处出现水平 裂缝。 建筑物墙角的破坏也是很常见的,主要是因为应力集中和地震的扭转作用造成的。 楼梯间的破坏一般比较严重,原因是楼梯间没有一般房间的楼盖形成空间的盒子结构,致使空间刚度较差。 因此,多层砌体房屋的结构体系应符合以下几点:①应优先采用横墙承重或纵横墙共同承重的结构体系。 ②纵横墙的布置宜均匀对称,沿平面内宜对齐,沿竖向应上下连续,同一轴线上的窗间墙宽度宜均匀。 ③依据《规范》合理的设置防震缝。 ④楼梯间不宜设置在房屋的尽端和转角处。 ⑤不宜采用无锚固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挑檐。 8 对附属构件进行抗震设计及验算时应注意的事项 《规范》在第三章关于概念设计的规定中,明确要求结构体系的选型应防止刚度和强度的突变。 突出屋面结构明显存在刚度突变的问题,其抗震设计应注意采取可靠措施。 例如,在计算分析时候,第 条规定采用底部剪力法时,突出屋面的屋顶间、女儿墙、烟囱等的地震作用效应,宜乘以增大系数 3,已考虑鞭梢效应。 采用振型分解法时,突出屋面部分可作为一个质点进行计算。 同时还要根12 据计算结果采取加强构造措施。 9 结语 房屋的砌体结构在一定程度上被认为是较为简单的结构形式,并且在相应的建筑设计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房 屋的砌体结构的抗震设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地震给房屋结构带来了灾难性的破坏,由此更应从房屋建设和设计中注重抗震的设计。 通过对建筑房屋在震后的破坏程度分析房屋建筑抗震的薄弱环节,合理设计房屋砌体结构以及楼梯间,构建具有较强抗震能力的多层砌体结构的房屋体系。 13 参考文献 [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20)[s].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2020 [2]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2020)[s].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2020 [3] 李立军 .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抗震设计 [j]. 煤炭工程, 2020, (01). [4] 赖志华 . 砌体结构的抗震设计理念 [j]. 内江科技, 2020, (01) [5] 魏宝成, 吕心雨 . 浅谈底部框架砌体房屋抗震设计 [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20, (20) 请您删除一下内容, O(∩ _∩ )O 谢谢。 Many people have the same mixed feelings when planning a trip during Gold。土木工程毕业论文-论多层砌体结构房屋抗震设计
相关推荐
+ + 1) 6= 其中,永久荷载的荷载分项系数为 屋面活荷载的荷载分项系数为 ; 故节点荷载取为。 支座反力为 Rd=7Fd= 第三章 内力计算及杆件设计 内力计算 用图解法或数解法皆可解出全垮荷载作用下屋架杆件的内力。 见图 6 屋架几何尺寸及内力图 桁架支撑布置图 杆件设计 ( 1)、上弦杆 整个上弦不改变截面,按最大内力计算: N= lox= loy=300cm 选用 2 140 12
,断裂伸长率可达200%~900%,熔解温度为120~135℃。 此外由于HDPE膜含有一定量的碳量,使其具有良好的抗紫外线能力。 国内北京六里屯、天津双口、江西九江、福建泉州等填埋场均采用此种防渗材料。 目前水平防渗在国内的垃圾填埋场中普遍采用,若结构设计合理防渗效果较好。 由于当地没有符合要求的防渗粘土,大量粘土外购是十分不经济的,所以粘土人工防渗的方式不可取。 若采用钠基膨润土板做防渗材料
《扣件式钢管模板高支撑架设计和使用安全》。 楼板楼板现浇厚度为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 , 搭设尺寸为:立杆的纵距 b=,立杆的横距 l=,立杆的步距 h=。 模板面板采用胶合面板,厚度为 15mm, 板底木楞截面宽度 :50mm。 高度: 100mm。 间距: 300mm。 梁顶托采用 10号工字钢。 采用 的钢管类型为 48 ,采用十字扣件连接方式。 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
术研发、分销渠道、通信服务和配套安装的全球网络联盟。 GCI基于先进而开放的宽带技术标准,时刻跟踪着世界最新的科技成果,不断推出性能卓越的宽带接入产品,提供了包括从初级模块到高端模块的整套可升级系统,并提供以太网解决方案、 HomePNA解决方案、 ADSL解决方案、无线接入解决方案、塑料光纤系统等全面的解决方案。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 GCI为方便用户将各种语音、数据
.......................... 84 钻孔 ....................................................................................................... 84 清孔、吊装钢筋骨架、验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