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模具课程设计--垫片零件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内容摘要:

mm 校核橡胶自由高度 自由H  DH /自由 满足要求 橡胶的安装高度 安H 预自由安 HHH  mm ( 1)模具类型的选择 由冲压工艺分析可知,采用级进冲压,所以模具类型为级进模。 ( 2)定位方式的选择 因 为该模具采用的是条料,控制条料的送进方向采用导料板,无侧压装置。 控制条料的送进步距采用挡料销初定距,导正销精定距。 而第一件的冲压位置可由活动挡料销定距。 ( 3)卸料,出件方式的选择 因为工件料厚 1mm,相对较薄,卸料力也比较小,故可采用弹性卸料。 又因为是级进模生产,所以采用下出件比较便于操作与提高生产效率。 ( 4)导向方式选择 为了提高模具寿命和工件治疗,方便安装调整,该级进模采用中间导柱的导向方式。 5. 主要零部件设计 ( 1)主要零件的结构设计 结合工件外形并考虑加工,将落料凸模设计成直通式,采用线切割机床加工,2 个 M8 螺钉固定在垫板上,与凸模固定板的配合按 H6/m5。 总长 L 可按公式计算: L= 21 hthh 工 +h=+14+1+=50mm 落料凸模结构如下图所示 8 因为所冲的孔均为圆形,而且都不属于需要特别保护的小凸模,所以冲孔凸模采用台阶式,加工简单,便于装备与更换。 冲孔凸模结构如下图所示。 凹模采用整体凹模,各冲裁的凹模孔均采用线切割机床加工,安排凹模具在模架上的位置时。 要依据计算压力中心的数据,将压力中心与模柄范围内。 其轮廓尺寸可按公式计算: 凹模厚度 H=kb==18,为了方便橡胶安装,取 H=25 凹模壁厚 c=( ) H=2736m,取 c=40 凹模宽度 B=b+2c=60+2x40=140 取 B=150 凹模长度 L 取 130mm(送料方向) 凹模轮廓尺寸为 130 150 25mm,凹模结构如图所示 9 ( 2)定位零件的设计 落料凸模下部设置两个导正销,用工件直径 8mm的的两个孔作为导正孔。 导正销采用 H7/r6 安装在落料凸模端面,导正销导正部分与导正孔采用 H7/r6 配合。 ( 3)导料板的设计 导料板内侧与条料接触,外侧与凹模齐平,导料板与条料之间间隙取 1mm,这样就可确定了导料板的宽度,导料板 厚度取 4mm,采用 45 钢制作,热处理硬度为 4045HRC,用螺钉固定在凹模上。 导料板上有活动挡料销凹槽。 ( 4)卸料板部件设计 卸料板的周界尺寸与凹模的周界尺寸相同,厚度为 8mm。 采用 45 钢制造,淬火硬度为 4045HRC。 b. 卸料螺钉的选用 卸料板上设置 4 个螺钉,公称直径为 8mm,螺纹部分为 M6 4。 ( 5)模架及其他零部件设计 该模具采用对角式导柱模架,导柱分别为  28  100, 导套分别为28 42x95。 上模座厚度取 40mm,上垫板厚度取 10mm,固定板厚度取 15mm,下模座厚度取 45mm,那么该模具的闭合高度: 闭H = 2hHHLHH  下模垫上模 =40+10+50+25+452=168mm 式中: h2 为凸模冲裁后进入凹模的深度, h2=2mm L— 凸模长度, L=50mm H— 凹模厚度, H=25mm 可见该模具闭合高度小于所选压力机 J2325 的最大装模高度( 220 mm),可以使用。 10 6.模具总装图 通过以上设计,可得如图所示的模具总装图。 模具上模部分主要由上模板、垫板、凸模( 3 个)、凸模固定板及卸料板等组成。 卸料方式采用弹性卸料,以橡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