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病中医诊疗方案内容摘要:
至数小时,每周治疗 1~ 2 次,共治疗 3~ 6 次。 可加用 经络导平治疗仪等仪器。 注意事项: 治疗时避免电扇、空调直吹;治疗 当日 忌食酸冷、辛辣、油腻等食物。 敷药后,有些患儿会出现麻木、温、热、痒、针刺、疼痛等感觉,也有些无明显感觉,这些均属于药物吸收的正常反应。 如果感觉特别剧烈、达到难以忍受的程度,应及时取下药物,用温水冲洗局部。 ( 2)膏方(冬至时开展) 推荐方药:玉屏风散、人参五味子汤、四君子汤、补肾地黄丸、二陈汤等。 胶类主要用阿胶,配料主要为冰糖、料酒等。 制作方法(可由定点的中药店代为制作):将药浸一宿,武火煎取三汁,沉淀沥清;文火收膏,加入料酒烊化的阿胶、冰糖,熬至滴水成珠为度。 服用方法:一般在冬至前 2 周开出膏方,冬 至后开始服用,每次一汤匙, 2 次 /d,用温开水调服。 每料膏方约服 2 个月。 注意事项 :期间如遇感冒、食滞、腹泻等需暂停数天。 (三)预防调护 1.避免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应用阿司匹林药物及食用含添加剂的食物等;避免各种诱发因素,如被动吸烟、漆味,饮用冰冷饮料等。 儿科中医诊疗方案 17 2.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尤其是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和小儿哮喘密切相关。 积极治疗和清除感染病灶,如及时治疗鼻窦炎、鼻息肉、扁桃体炎、龋齿等。 3.避免过劳、淋雨、剧烈运动及精神情绪方面的刺激。 4.注意气候变化,居室宜空气流通,保证适宜湿度,阳光充足。 冬季要保暖,夏季要凉爽通风。 饮食宜清淡而富有营养,忌食生冷、油腻、辛辣酸甜及鱼虾等海鲜食物。 三、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1.临床痊愈:哮喘症状完全缓解,平时基本不发作,即使偶有轻度发作也不需用药即可缓解,两肺听诊无喘鸣音。 2.显效:哮喘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发作时症状较前明显减轻,两肺听诊偶闻及喘鸣音。 3.有效:哮喘发作次数有所减少,发作时症状较前有所减轻,两肺听诊可闻及少许喘鸣音。 4.无效:哮喘发作次数及发作时症状均无改善,两肺听诊时闻及喘鸣音。 (二)评价方法 小儿哮喘是一种反复发作性疾病,临床疗效的评价主要以发作次数、病情程度等方面为依据,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作为参考。 儿科中医诊疗方案 18 小儿泄泻(小儿腹泻病)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诊断标准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ZY/)。 ( 1)病史:有乳食不节,饮食不洁或感受时邪的病史。 ( 2)主要症状:大便次数增多,每日 35 次,多达 10 次以上,呈淡黄色,如蛋花样,或色褐而 臭,可有少量黏液。 或伴有恶心 、 呕吐 、 腹痛 、 发热 、 口渴等症。 ( 3)主要体征:腹泻及呕吐较严重者,可见小便短少,体温升高,烦渴萎靡,皮肤干瘪,囟门凹陷,目珠下陷,啼哭无泪,口唇樱红,呼吸深长。 ( 4)辅助检查:大便镜检可有脂肪球,少量红、白细胞;大便病原体检查可有致病性大肠杆菌等生长,或分离出轮状病毒等;重症腹泻伴有脱水、酸碱平衡失调及电解质紊乱。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 7 版(胡亚美、江载芳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0 年)。 ( 1)大便性状有改变,呈稀便,水样便,黏液便或脓血便。 ( 2)大便次数比平时增多。 (二)疾病分期 1.急性期:病程 2 周以内。 2.迁延性期:病程 2 周至 2 个月。 3.慢性期:病程大于 2 个月。 (三)疾病分型 1.轻型:无脱水,无中毒症状。 2.中型:轻至中度脱水或有轻度中毒症状。 3.重型:重度脱水或有明显中毒症状(烦躁、精神萎靡、嗜睡、面色苍白、体温不升,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 (四)证候诊断 ( 1)风寒泄泻证:大便色淡,带有泡沫,无明显臭气,腹痛肠鸣。 或伴鼻塞,流涕,身热。 舌苔白腻,脉滑有力。 ( 2)湿热泄泻证:下利垢浊,稠黏臭秽,便时不畅,似痢非痢 ,次多量少,肛门赤灼,发热或不发热,渴不思饮,腹胀。 面黄唇红,舌红苔黄厚腻,指纹紫滞,脉濡数。 儿科中医诊疗方案 19 ( 3)伤食泄泻证:大便酸臭,或如败卵,腹部胀满,口臭纳呆,泻前腹痛哭闹,多伴恶心呕吐。 舌苔厚腻,脉滑有力。 ( 4)寒湿泄泻证 :大便稀薄如水,淡黄不臭,腹胀肠鸣,口淡不渴,唇舌色淡,不思乳食,或食入即吐,小便短少,面黄腹痛,神疲倦怠。 舌苔白厚腻,指纹淡,脉濡。 ( 5)脾虚泄泻证:久泻不止,或反复发作,大便稀薄,或呈水样,带有奶瓣或不消化食物残渣。 神疲纳呆,面色少华,舌质偏淡,苔薄腻,脉弱无力。 ( 6)脾肾阳虚泄泻证:大便稀溏,完谷不化,形体消瘦,或面目虚浮,四肢欠温。 舌淡苔白,脉细无力。 二、治疗方案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 1)中药汤剂 ①风寒泄泻证 治法:疏风散寒 ,化湿和中 推荐方药:藿香正气散加减,藿香、厚朴、苏叶、陈皮、大腹皮、白芷、茯苓、白术、半夏曲、桔梗、甘草、大枣、生姜。 中成药:藿香正气口服液等。 ②湿热泄泻证 治法:清肠解热 ,化湿止泻。 推荐方药:葛根芩连汤加减,葛根、甘草、黄芩、黄连。 中成药:苍苓止泻口服液、儿泻停颗粒等。 ③伤食泄泻证 治法:运脾和胃 ,消食化滞。 推 荐方药:保和丸加减,神曲、山楂、茯苓、半夏、陈皮、连翘、莱菔子。 中成药:保和丸等。 ④寒湿泄证 治法:温脾燥湿、渗湿止泻。 推荐方药:桂枝加人参汤合五苓散 加减 ,桂枝、党参(或人参)、炒苍术、炙甘草、猪苓、茯苓、泽泻、陈皮、厚朴、藿香、诃子、炮姜。 中成药: 小儿止泻散等。 ⑤脾虚泄泻证 治法:健脾益气 ,助运止泻。 推荐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人参、茯苓、白术、桔梗、山药、甘草、白扁豆、莲儿科中医诊疗方案 20 子肉、砂仁、薏苡仁。 中成药:醒脾养儿颗粒、启脾口服液等。 ⑥脾肾阳虚泄泻证 治法:温补脾肾 ,固涩止泻。 推荐方药:附子理中丸合四神丸加减,制附子、党参、炒白术、干姜、甘草、补骨脂、肉豆蔻、五味子、吴茱萸、生姜、大枣。 中成药:附子理中丸、四神丸等。 ( 2)中药煮散剂 针对小儿腹泻的常证,以健脾化湿为基本原则,根据不同证型随症加减。 采用儿科散剂治疗,散剂服用方法:每日 23 次,水煎去渣服。 2.推拿治疗 ( 1)小儿推拿法 ①伤食泻:补脾经,清大肠,摩腹,揉板门,运内八卦等,每日 1 次。 或顺运八卦,清胃,补脾,清大肠,运土入水,利小便,顺揉长强,推上七节骨,揉足三里,推上承山,推揉止泻灵。 ②寒湿泻 :补大肠,补脾 经,推三关,揉外劳宫,揉一窝风,揉龟尾,推上七节骨,拿肚角等,每日 1 次。 ③湿热泻:清脾经,清大肠,推下七节骨,清小肠,推箕门,按揉足三里,摩腹,揉脐,揉天枢等,每日 1 次。 ④脾虚泻:补脾土,补大肠,捏脊,摩腹,推三关,运内八卦,按揉足三里,推上七节骨等,每日 1 次。 或揉腹:顺时针方向揉 3 分钟,逆时针方向揉 2 分钟;揉气海:顺时针方向揉 3 分钟;揉百会:顺时针方向点揉 2 分钟;揉龟尾:揉 250300 次。 或捏脊叩督法:从长强穴上 2cm 至大椎穴反复捏提 36 遍,从大椎穴向下到腰俞沿督脉及两侧华佗夹脊穴叩击 35 遍,频 率为 160180 次 /分。 ( 2)三字经流派推拿法 ①风寒泄泻:揉一窝风、揉外劳宫、清补大肠等。 ②湿热泄泻:平肝、清胃、清天河水、清小肠等。 ③伤食泄泻:清胃、清天河水、运八卦等。 ④脾虚泄泻:揉外劳宫、清补大肠、清补脾、补脾等。 ⑤ 脾肾阳虚泄泻:揉二马、揉外劳宫、清补脾、平肝等。 手法频率约 150200 次 /分,每日操作 1 次。 3.外治法 儿科中医诊疗方案 21 ( 1)中药灌肠法 根据不同证型,配取相应的中药汤剂,药物温度控制在 3637℃之间,药量按12ml/kg次,保留灌肠。 禁忌症:肛门周口及直肠疾病患者。 ( 2)敷贴疗法 风寒泻方:藿香、防风、苍术、茯苓、炮姜。 湿热泻方:葛根、黄连、黄芩、黄柏、车前子。 伤食泻方:丁香、焦山楂、焦神曲、鸡内金。 脾虚泻方:党参、茯苓、白术、吴茱萸。 脾肾阳虚泻方:党参、吴茱萸、肉桂、丁香、茯苓。 将以上药物分别按一定的比例配制成糊状药饼,根据患儿证型取一人份,放置于患儿脐部,外以医用胶贴固定,每次贴敷 68 小时,每日 1 次。 ( 3)针灸疗法 ①针法 常规取穴:止泻穴、足三里、三阴交。 发热加曲池;呕吐加内关、中脘;腹胀加天枢; 伤食加刺四缝。 具体手法: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每日 1 次。 ②灸法:患儿取仰卧位,点燃灸条,距离皮肤 23cm,灸至皮肤红热为度,时间约为 1520 分钟。 分别灸神厥、中脘、天枢及足三里等穴,如食滞明显,可加脾俞、胃俞等穴;脾肾阳虚者加肾俞,每日 1 次。 或选用多功能艾灸仪治疗。 ( 4)电磁波疗法 脾虚泻、脾肾阳虚泻可选用特定电磁波治疗仪治疗。 4.基础治疗 ( 1)轻度脱水者给予 ORS 口服补液盐;中度以上脱水者给予静脉补液。 ( 2) 体温超过 ℃者给予口服对布洛芬混悬剂或乙酰氨基酚滴剂以降温。 ( 3)合并细菌感染者给予抗生素治疗。 5.护理 ( 1)适当控制饮食,减轻脾胃负担。 对吐泻严重及伤食泄泻患儿暂时禁食,以后随着病情好转,逐渐增加饮食量。 忌食油腻、生冷、污染及不易消化的食物。 ( 2)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勤换尿布。 每次大便后,要用温水清洗臀部,防止发生红臀。 ( 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早发现泄泻变证。 三、 疗效评价 儿科中医诊疗方案 22 1.评价标准 参照国家卫生部药政局 2020年版《新药(中药)治疗小儿腹泻疗效评定标准》。 临床痊愈:大便次数、性状及症状、体征完全恢复正常,异常理化指标恢复正常,主症积分减少≥ 90%。 显效:大便次数明显减少(减少至治疗前的 1/3 或以下),性状好转,症状、体征及异常理化指标明显改善,主症积分减少< 90%、≥ 67%。 有效:大便次数减少至治疗前的 1/2 以下,性状好转,症状、体征及异常理化指标有所改善,主症积分减少< 67%、≥ 33%。 无效:不符合以上标准者,主症积分减少< 33%。 2.评价方法 疗程结束时对疾病、证候及安全性指标等进行评价,评价方法参照国家卫生部药政局 2020 年版《新药(中药)治疗小儿腹泻疗效评定标准》。 儿科中医诊疗方案 23 五迟、五软、五硬(脑性瘫痪)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中医儿科学》第六版(王萍芬主编,上海科技出版社, 2020 年)。 ( 1)小儿 1~ 2 岁还不能站立、行走、不会说话。 ( 2)小儿周岁前后头项软弱下垂,手臂不能握举或握之不紧,不能立、不能行,或立之不久,行之不远;皮宽肌肉松软无力。 ( 3)肢体强硬而不柔,拘急挛缩。 ( 4)有孕期调护失宜、药物损害,产伤、窒息、早产及喂养不当史。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实用儿科学》第七版(诸福棠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20 年),新世纪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西医结合儿科学》第一版(王雪峰主编,中。儿科病中医诊疗方案
相关推荐
虑风力附加,只对建筑在不避风的高地、河边、海岸、旷野上的建筑物,以及城镇、厂区内特别高出的建筑物,垂直的外围护结构附加 5%~ 10%。 风力附加率,是指在采暖耗热量计算中,基于较大的室外风速会引起围护结构外表面换热系数增大即大于 23w/(㎡. ℃ )而增加的附加系数。 由于我国大部份地区冬季平均风速不大, 15 一般为 2~3m/s,仅个别地区大于 5m/s,影响不大,为简化计算起见
设立自己的形象展位,介绍品牌历史、服饰风格,营造时装周的氛围; b) 活动期间,让观众 、消费者投票选出我最喜爱的品牌服装,观众可有机会参加抽奖。 奖品为 扑克牌等小奖品; (五)五一商品打折促销 1.限时抢购 a) 活动时间: 200X年 5月 1日 —5月 7日 b) 活动内容: 每天不定时,部分穿着类、床品举行 5—6 折限时抢购,每次抢购时间限定一个小时。 品牌由各商场联系厂家,与 4
(论文) 7 四、信息技术对高中数学教学的影响 (一)信息技术作为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一种有效的认知工具 人们感知事物是通过多重感官进行的,获取信息也是如此。 通过心理学实验研究发现 ,人类获取 的信息 83%来自视觉、 11%来自听觉,这两个加起来就有 94%,还有%来自嗅觉, %来自触, 1%来自味觉,多媒体技术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再有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 [8]
15%~30%。 选用上面朝向修正率时。 应考虑当地冬季日照率小于 35%的地区,东南、西南和南向修正率,宜采用 10%~0%,东西向可不修正。 《暖通规范》规定:在一般情况下,不必考虑风力附加。 只对建在不避风的高地、河边、海岸、旷野上的建筑物,以及城镇、厂区内特别突出的建筑物,才考虑垂直外围护结构附加 5%~10%。 故本课程设计不需考虑风力附加。 此次 课程设计 也 无需考虑高度修正
内的多层、高层住宅楼,外地项目可参照执行,但应符合当地条件及当地规定。 住宅施工图设计建筑统一技术措施住宅施工图设计建筑统一技术措施目录第一部分:住宅设计统一技术要求一、总平面设计 2间距 2消防设计 2竖向设计 2流线设计 3道路系统 3附属用房 4蹭辜痪稍婴酗苹驻蚊乖论惜径阮取眯垮虑启陛硝桅员砍吝艰氟成 寨豫隧蒸平吗凶抿阶卧益冻讶窥虽忌胜闷筑蛀烛蜜陶框飞临芬遣板负笼凤祝逢敞岳 本《 措施
脉冲宽度调制器 (PWM)或 DAC。 这样可将 CPU 的温度保持在设计要求之内 (见图 3)。 风扇转度控制在消费电子产品中正变得越来越重要,在此类应用中,减小风扇声学噪音、降低功耗和提高可靠性都是重要改进因素。 图 3:这一简单的低成本 PWM 驱动电路控制散热风扇的转速。 第 3 章 光纤光栅 传感器 的应用 光纤光栅传感器的优势 与传统的传感器相比 ,光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