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年产3万吨十二烷基苯磺酸的工艺设计毕业论文[精选整理]内容摘要:

2 H 2 5H O 3 S C 1 2 H 2 5 C 1 2 H 2 5 C 1 2 H 2 5 + H 2 OS O 2 (22) C 1 2 H 2 5S O 22 + S O 3C 1 2 H 2 5 C 1 2 H 2 52 S O 2 O (23) + S O 3C 1 2 H 2 5H O 3 S C 1 2 H 2 52S O 3 H (24) 芳环的氧化:随着温度升高 ,氧化作用加剧 ,生成黑色醌型化合物。 侧链氧化:侧链较芳环更易发生氧化 ,在氧化的同时常伴随氢转移、链分裂、环化等 ,最后也生成黑色产物。 以上各式表明:由 SO3 与 C12H25C6H4SO3H 反应生成 C12H25C6H4SO3H,反应过程中没有水的生成,因此磺化 剂的耗量就可以接近理论量。 磺化的诱导效应和位阻因素:因十二烷有较大的空间体积 ,主烃链 20A。 阻障了磺化剂与苯环的碰撞从而降低了磺化速率。 烷基不仅影响反应速率而且影响磺酸基的定位,苯环上的烷基虽是邻、对位取代基 ,但是 ,磺化反应对立体的要求很大 ,尤其 ,当十二烷基存在时 ,磺酸基进人邻位是很困难的 ,几乎只生成对位的异构体。 十二烷基苯磺化时,对位异构体占 95%以上。 而对位异构体的洗涤效果则较邻位的好。 另外,位阻因素也影响副反应 [9]。 6 反应机理 磺化反应热力学 从磺化反应前后的键能估计反应热。 根据 S 一 S 键和 ,O=O 键计算出 S=O 和 S—O 的键能值 反应式: + S O 3C 1 2 H 2 5H O 3 S C 1 2 H 2 5 断开: C—H 键 S=O 键 生成: C—S 键 S—O 键 O—H 键 54 反应的热效应等于参加反应物断开键能与生成物新生键能之差: 热焓增量: H=(+)( 54++) = 千卡 /克分子烷基苯 (25) 在磺化中断开的键能值小于生成键能值,物系的热焓 H 减少了, H 是负值,表明为放热反应。 所以 ,反应中键能的改变正是反应热来源所在。 十二烷基苯分子量为 246,换算成反应热: 烷 基 苯1 0 0 02 4 64 0 . 5 十 二 烷 基 苯 反 应 热 = 1 6 5 千 卡 / 克 公 斤= (26) 磺化反应动力学 活化能是决定化学反应进行能力的首要因素 ,是化学反应在动力学的主要特征 ,根据苏联谢苗诺夫公式 ,可以从反应的热效应计算反应 的活化能 [11]: 放热反应 E=—,q 为克分子反应热 (27) 将磺化反应热换算成克分子反应热 ,代入上式 ,可算得: E( 3SO )= 千卡。 说明磺化反应热大 ,所需活化能小。 ( 1)与浓度有关。 根据质量作用定律 ,当温度不变时 ,反应速度与各种作用物质的浓度乘积成正比: V = 3SOCCK  十二烷基苯 ,式中 K 为反应速度常数 (28) 所以磺化反应速度首先与参与反应磺化剂和烷基苯的浓度有关。 反应速度突际由单位体积中活化分子的数目所决定。 当温度一定时 ,单位体积中活化分子数随浓度成比例增加。 硫酸、 7 烟酸、三氧化硫三者实际上是 SO3 浓度不同的反应剂 ,三氧化硫反应速度太快 ,必须以干燥空气稀释 ,工业上烷基苯磺化的三氧化硫气浓小于 7%。 在磺化反应中 ,也有浓度和速度的变化过 程:反应开始时 ,反应物浓度 十二烷基苯C 和 SO3 均较大 ,反应速度快。 当反应接近完成时 , 十二烷基苯C 和 SO3 很小 ,速度显著下降。 为了使反应完全 ,磺化率达到 98%以上就要采用 “老化 ”措施。 即适当提高反应温度 ,延长时间。 ( 2)与反应速度常数 K 有关。 反应速度常数 K 与活化能 , 温度有关。 根据阿里尼乌斯公式: K = A . e ER T- 式 中 A — — 常 数 , E — — 活 化 能 , T — — 绝 对 温 度, (29) 假设在 40 摄氏度时磺化,将 E值代入上式可算得: K=101 所以 3SO 磺化是瞬间快速反应。 总结 磺化反应是放热反应,是一个体积缩小的反应。 根据勒 .夏脱列( )原理,提高压力、降低反应温度,可以使化学平衡向生成十二烷基苯磺酸的方向移动。 由于磺化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将使平衡常数 K 下降,并且,温度过高易产生过磺化、氧化等反应。 所以 ,为了减少副反应和逆反应 ,必须及时冷却。 但是温度太低的话反应不容易完全进行,而且温度低时,磺酸粘度大,反应速率不同,应控制不同的反应 温度。 SO3 磺化在工艺上采用经干燥的空气稀释成 4%7%气浓 SO3 作磺化剂,在设备上考虑缓和反应 , 加快传热 , 对原料烷基苯进行预冷却 ,对产品磺酸采用 “急冷 ”措施,以达到尽量降低反应温度 ,减少局部过热 ,抑制副反应 ,从而保证产品质量 [9]。 8 第三章 工艺流程说明 工艺流程概述 气态 SO3 多管膜式磺化工艺过程分为空气干燥、 SO3 发生、烷基苯磺化和尾气处理四个主要工序,包括空气的压缩与干燥、熔硫、燃硫和 SO3 生成、磺化、老化与水解、尾气处理和亚硫酸盐的氧化七个单元。 流程图如 31 所示 [10]: 图 磺化工艺流程简图 空气的压缩与干燥 在燃硫和三氧化硫生成过程中所需要的空气首先经过滤除去杂质,然后由低压鼓风机压缩。 为除去在压缩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并将水分冷凝,空气分两级冷凝至 5℃ ,第一级冷却介质是循环水,第二级冷却介质是乙二醇水溶液,其运行温度是 2℃。 经冷凝后的空气进入硅胶干燥器,干燥到露点约为 60℃。 硅胶干燥器由两干燥 床层组成,其中一个床层在运行时,另一个床层进行再生。 每个硅胶的干燥床层能力可以满足 8h硫磺的熔化 处理,过滤 硫磺燃烧和 SO2/SO3 转化 SO3 的冷却 和过滤 磺化反应 磺酸的老化 和降解 固体硫磺 空气的压缩 与干燥 亚硫酸盐的氧化 磺酸产品 尾气处理 工艺空气 十二 烷基苯 9 以上操作。 图 空气干燥工序工艺流程图 熔硫 块状固体硫磺在熔硫槽中被熔化,然后由液下泵通过过滤器过滤后打入恒位槽,恒位槽带有蒸汽盘管以保持熔硫的最佳温度,所以用来输送硫磺的管线都带有蒸汽夹套以防止硫磺凝固。 熔硫再经过滤器过滤后,由输送泵送入燃硫炉。 为了保证恒定的温度,确保硫磺的最佳粘度,以达到泵送硫磺的压降最低,泵和相应的管线由 饱和蒸汽伴热 [13]。 铲车 带式输送机 图 熔硫装置工艺流程示意图 燃硫和 SO3生成 熔硫与来自干燥塔的干燥空气在燃硫炉中燃烧 生成 SO2。 在开工时硫磺由电子点火器点燃,一旦硫磺开始燃烧,点火器关闭,硫磺自行燃烧。 从燃硫炉中出来的 SO2 和空气混合气体的温度在 650℃ 左右, SO2 体积浓度为 8%左右。 固体硫磺 料斗 熔硫槽 澄清池 熔硫地下槽 液体熔硫泵 送至焚硫炉 10 然后,混合气体通过内置冷却器被冷却至 430℃ 左右,该温度是 SO2 催化氧化为 SO3的最佳温度。 被冷却后的混合气体进入转化塔进行催化氧反应,该转化塔有四个床层的催化剂( V2O5) ,床层间有四级中间冷却,可以保证每个床层都达到催化氧化反应所需的热力学、动力学转化条件 ——最佳温度范围 430~450℃。 如果温度低于 380℃ , SO2 的转化率很低,故在 硫磺进料前催化剂 床层必须得加热到适宜的温度。 从转化塔出来的 SO3 和混合气体度大约在 420℃ ,须冷却至 50~55℃ 后才能进入磺化反应器。 因此,混合气体须通过换热器被冷却,冷却介质为空气。 图 燃硫工序工艺流程图 磺化 磺化反应在多管膜式磺化反应器中进行。 在反应器中烷基苯与干燥空气稀释的 SO3 气体发生磺化反应,经特制的分配头,烷基苯原料和 SO3 气体以顺流 的形式进入反应器,沿反应管壁内侧从顶部流到底部。 SO3 磺化反应主要发生在液体表面或有一些 SO3 气体溶解在液体中,反应亦可在液相中进行。 总的反应速率由 SO3 的扩散速率决定。 反应后混合物中的剩余气体( SO SO3 及空气)在分离器中与烷基苯分离,分离出的气体经旋风分离器进入尾气处理系统,生成的磺酸收集在分离器中。 由于磺化反应是放热反应,循环冷却水通过泵进入反应器壳程带走反应热 [12]。 老化与水解 11 烷基苯磺酸的老化室在由老化罐、循环泵、温度控制冷凝器组成的回路中完成,停留时间为 30min 左右。 该回路的操作特点是在开工、停工、切换产品时,用烷基苯吸收三氧化硫气体,这样就生成有价值的表面活性剂,而不是通过传统的三氧化硫吸收塔产生副产品硫酸。 特别是在装置需要频繁开车时,可以使膜式反应器中的不合格产品的生成降至最低。 烷基苯磺酸的水解过程在由循环泵、冷却器组成的系统实现的,其水解用水由工艺水罐提供,通过循环泵进行,产品经换热器进入储罐。 12 图 十二烷基苯磺酸的合成工艺流程图 工艺风机 SO3冷却器 SO2/SO3转化器 SO2 冷却器 燃硫炉 硅胶干燥塔 乙二醇冷却器 水冷却器 熔硫池 SO3过滤器 烷基苯贮罐 磺化反应器 水解器 气液分离器 碱洗塔 静电除雾器 旋风分离器 老化器 十二烷基苯磺酸产品 13 尾气处理 从磺化单 元过来的尾气在排放到大气之前必须经过处理,以除去其中的微量有机物和和未转化的 SO2 与 SO3。 有机物和部分 SO3 可通过静电除雾器除去。 含有未转化的 SO2和残余的 SO3 的尾气在填料塔内进行处理,塔内添加氢氧化钠溶液,碱洗塔内气体通过填料与碱溶液逆向接触,尾气中的 SO2 与 SO3 和碱液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硫酸钠。 在循环泵的出口管线上安装有 ph 计,操作员通过自动阀,可将碱液输送至亚硫酸盐氧化单元,保证碱液的稳定。 在 SO2 含量低于 5ppm和 SO3 含量低于 15ppm时。 尾气用水洗涤后排放到大气中。 亚硫酸盐的氧化 洗涤后的碱溶液通过气动阀送到亚硫酸盐氧化塔,亚硫酸盐在填料塔中与空 气进行逆流氧化,间歇操作。 其氧化周期为 8h,包括氧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