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建设方案内容摘要:
股份有限公司 、 伟欣塑胶模具有限公司 、 湖南滨湖柴油机股份 有限公司等 10 个校外实习基地。 主要完成本专业学生数控加工实习、模具钳工实习以及本专业学生的毕业实习、毕业设计。 通过在校外实习基地实际生产环境中的训练,学生不仅熟悉了工厂产品生产管理流程、各种加工设备、各类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而且进一步加强了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 使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五 )优质的 社会服务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师除了承担本校学生的培训工作外 ,也面向社会开展培训。 例如: 2020年为 湖南滨湖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 办短期培训班,培训青年工人 20 人; 2020 年为 益阳橡胶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办短期培训班,培训青年工人 31 人。 2020 年度承接各类培训 372 人次, 2020 年度承接各类培训 1110 人次;近两年培训校外学生达 259 人、培训兄弟院校类师资 33 名。 本专业还利用自身的理论优势,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与企业合作推广项目等,如与 湖南滨湖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完成了 175 柴油机连杆强度分析等项目,为公司节约了大量成本。 通过合作一方面提高了专业教师的科研能力,同时也为 企业的科技工作和产品开发做出了贡献。 (六 )合格的专业人才 毕业生职业资格证书获证率在 100%以上,部分学生还获得了 CAD 高级绘图员资格证书。 9 根据对毕业生跟踪调查的结果显示,本专业 2020 届、 2020 届、 2020 届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均达到 95%以上。 本专业的毕业生主要在机械制造企业单位就业;专业对口就业率达到 85%左右。 通过毕业生的跟踪调查,用人单位对我院的毕业生满意率都在 95%以上。 二、建设目标 (一 )总体目标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20- 2020 年)》、《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益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征求意见稿 )》和《益阳市 2020- 2020 年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等文件精神,按照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的要求, 依托“ 3+5 城市群”发达的机械、电子、汽车、轻工等产业, 通过二年的努力, 把本专业建设成为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重构、教学内容及方式方法改革、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起示范作用,成为湖南乃至中西部地区模具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 , 全面提升我院模具设 计与制造专业产业服务能力、区域辐射功能。 (二 )具体目标 1. 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建设 ① 人才培养模式和模具专业课程体系课题研究 完成《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的课题。 ②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 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进一步完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一年完成基本技能的培养,一年完成专业技能的培养,半年基本完成专业综合技能的培养,半年在企业顶岗实习。 毕业后具备上岗就能顶岗、顶岗就能顶好岗的岗位工作能力。 进一步完善将教学、实训、生产融为一体的“单元 一 体化”教学模式,提高 “订 单式”人才培养的规模。 2020 年应届毕业生中,订单式培养的学生比例达到 40%,顶岗实习半年以上的学生比例达到100%,模具钳工高级工比例达到 10%,数控高级工比例达到 10%。 2020 年应届毕业生中,订单式培养的学生比例达到 50%,模具钳工高级工比例达到 20%。 10 ③ 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积极开展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的重构和创新,深入开展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建设等相关课题研究,制订 5 门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建设 5 门优质核心课程,建设 1 门省级精品课程《模具 CAD/CAM》,完善省级精品课程《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 完成 8 门课程的课件开发和工艺素材库的建设,建设 4 门网络课程。 出版《模具钳工训练》、《逆向工程综合技能实训》、《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与制造》、《模具 CAD/CAM》等 5 本教材。 2. 师资队伍建设 在建设期内,通过培养,建设一支由专业带头人 2 名、骨干教师 6 名和具有双师能力的教师组成老中青结合的专业化、职业化、“双师”化的品质优秀的教学团队。 “专业化”是指教师能站在模具技术的前沿,掌握最新的知识和技术;“职业化”是指教师具备能够开发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模具设计与制造 专业课程;“双师化”是指教师能进行理论教学、实训指导,并能为社会提供技术开发和服务。 有针对性的选送 5 名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或到高校进修,提高实践和教学能力,提升“双师”素质。 聘请 3 名企业技术权威、技术大师轮流进行技术讲座,每人每年 3 次。 长期聘请企业的 20 名能工巧匠、技师讲授实践技能课程。 在学生顶岗实习时,从企业聘请 50 名指导教师,指导学生的顶岗实习并进行现场教学。 为了对企业技术权威、技术大师、能工巧匠、技师进行跟踪管理和筛选,建立企业教师 及专家资源库。 3. 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 以现代制造技术中心为基础, 建设体现生产性特征的模具实训基地。 模具实训基地包括扩建模具制作实训中心、改扩建生产性实训中心、新建逆向工程实训中心、扩建 CAD/CAM/CAE 软件应用实训中心、改扩建现代化模具陈列室。 引入 ISO9000 质 量管理体系,建立健全模具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制定各实训环节的质量标准,建立质量监控体系,开发实训指导手册,完善实践教学文件。 深化实训教学改革,进一步完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运行管理机制,依托益阳市国基职业教育集团,稳定 10 家 校外实训实习基地 ,与 中联重科等大型企业合作新增 5 家校外实训实习基地。 形成 以校内模具实训基地为主体、校内外结合、满足“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和“一体化”教学 11 模式要求的实训网络。 4. 其他 ① 学生职业素质与职业道德建设 充分发挥“两课”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两课”教学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 职业道德教育与实训教学和顶岗实习紧密结合。 深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鼓励学生“工学结合”,利用假期到企业勤工俭学,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建立和完善学生技能竞赛制度,每年开展多项技能大赛,通过创新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科学的创新精神和熟练的专业技能。 ② 完善质量监控体系 为保证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 ,强调教学过程管理,完善相应的激励机制,并修改教学质量的监控体系和评价机制。 对课程教学从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效果三方面进行质量监控。 探索并建立、健全适合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的教学管理、质量保障及监控的制度和运作机制。 采用 ISO9000:2020 质量管理体系,加强教学过程的控制。 发挥本专业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学生发展的内在动力,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③ 社会服务与辐射能力建设 加大在专业及专业领域的社会培训、科技研发、技术咨询、信息服务等社会功能。 为益阳市及周边地区院校培训学生 500 人次 /年,为社会培训 100 人次 /年。 5. 专业群建设 通过对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实施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人才培 养模式改革,有效地探索制造类专业高职人才的培养规律和途径,对制造大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起到引领作用。 带动数控技术专业、机械设计与制造、农业机械设计与制造等专业,建设现代制造技 术专业群,提高专业整体水平。 每年安排教师参加教育教学经验交流、研讨会议,到企业培训 4 人次,到 2020 年师资队伍中100%教师具备“双师”素质,从而建立一支专兼职结合的、具备“双师”素质与“双师 ”结构的专业教学团队。 在课程建设方面,通过与行业企业合作,建成体现岗位技能要求、促进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培养的优质专业核心课程 2 门:《机械制造技术》(机类)和《机械制造工艺》,并编写相应的课程大纲、教案、课件、考核标准及教材。 12 三、建设内容 (一 )课程 与课程体系建设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模式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 专业教学标准、 课程体系 等相关课题研究,推进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带动专业群的建设。 通过与企业专家共同开发课程和教材,将本专业毕业生培养成为“一懂两会”的高技能人才(懂冲塑模具设计、会冲塑模 具制造、会经营管理)。 1.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体系重构和培养模式创新 ①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进一步完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一年完成基本技能的培养,一年完成专业技能的培养,半年基本完成专业综合技能的培养,半年在企业顶岗实习。 使毕业生具备上岗就能顶岗、顶岗就能顶好岗的岗位工作能力。 以益阳市国基职教集团为平台,与中联重科等先进企业合作,将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学校专业教学结合,明确岗位描述和职业要求,借鉴顶层设计思想,进一步完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工 学结合”的具体做法:一是利用校内模具实训基地模拟真实生产流程,进行模具 CAD/CAM软件应用、数控加工、模具设计与制造等能力训练,开展现场教学,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二是利用“校中厂”伟欣模具有限公司进行专业实训、顶岗实习,真实项目开发。 三是采取“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参与真实生产和管理,完成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换。 完善模具“单元一体化”教学,将过去的模具拆装、专业实习、模具设计理论教学、模具课程设计、模具制作及 CAD/CAM 全部结合在一起进行“一体化”教学。 让学生进行冲塑压产品工艺设计 、利用 Pro/E 等计算机应用软件进行模具设计、编制模具零件工艺、进行模具制作实训,集教、学、练、生产一体化教学,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设计和制作的动手能力。 ② 课程体系的重构 通过毕业生信息反馈、走访企业调查、行业专家等渠道广泛搜集信息,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聘请企业专家共同研究课程体系,参与课程体系的研究,共同开发课程。 教学研究课题见表 5。 13 表 5 教学研究课题一览表 项目名称 2020 年 2020 年 负责人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模具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和培养模式创新的研究与实践》 完成开题报告、 调研报告 完成总结报告、 课题结题 朱爱元 《高职教育工学结合(订单式)教学环节管理机制研究与实践》 完成开题报告、 调研报告 完成总结报告、 课题结题 邓剑锋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高职模具专业教学标准研究》 完成开题报告、 调研报告 完成总结报告、 课题结题 徐晓昂 通过对本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分析,确立知识目标、技能目标、素质目标,进而确定本专业所需的课程,形成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模具专业课程体系, 见图 1。 14 人才培养目标 懂 设 计 会 制 造 会经营 知识目标: 机械制图、公差配合、技术测量、材料 技能目标: 会手工及 CAD绘图、会应用CAE 软件 素质目标: 细致 知识目标: 机械设计基础、计算机数字建模、计算机绘图 技能目标: 会应用 CAD 、Pro/E 软件 素质目标: 创新 知识、技能、素质目标分解 知识目标: 机械制图、公差配合、机械制造技术、工程材料、机械设计基础、计算机应用软件、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塑料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 技能目标: 懂冷冲、塑料模具设计 素质目标: 严谨、经济、环保 知识目标: 机械制图、公差配合、工程材料、普通和数控机床加工、机械制造技术、模具制造工艺 技能目标: 会编制 工艺卡;检验指导书 素质目标: 条理、经济、环保 知识目标: 机械制图、公差配合、技术测量、机械制造技术、模具零件工艺、普通机床操作、数控机床操作与编程、电工电子技术 技能目标: 会操作钳车铣刨磨机床、数控机床、热加工;会应用 CAM 软件加工编程 素质目标: 协作、安全 知识目标: 冲压、塑料成形工艺;机械制图、机械制造技术、机床操作、模具制造工艺、模具钳工知识、钳工操作技能标准化 技能目标: 会压力机、注塑机操作;会编制成型工艺卡 素质目标: 细致、毅力 知识目标: 质量验收标准、验收方法、制图、公差配合、技术测量 技能目标: 会应用质量管理标准 素质目标: 质量意识 知识目标:企业管理、市场营销、模具成本与估价 技能目标:会企业经营管理 素质目标:沟通、营销、企业文化 工作过程 产品测绘 产品造型 模具设计 装配试模 验收交货 工艺编制 机床操作 市场营销 图 1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模具专业课程体系 支撑课程 思想政治、体育、英语、职业生涯规。湖南-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建设方案
相关推荐
、仪表、特设和飞行控制 等设备的性能、构造、工作原理等基本理论知识。 熟悉本专业相关的条例、标准和规程。 相关知识 了解飞机、发动机和其他航空电子设备和修理等相关专业 的一般知识 能力 实作能力 熟练掌握飞机电气、仪表、特设和飞行控制等设备的检查、维护和拆装等基本技能,达到空军军事 训练与考核大纲对 机械师的要求。 组训能力 熟练组织训练的方法和程序,能编制训练计划、撰写教案,
报监理办理验收手续。 三、总结 花岗石质地坚硬 、耐酸碱、耐腐蚀、耐高温、耐光照、耐冻、耐摩 擦、耐久性好,外观色泽可保持百年以上。 另外花岗石板材色彩丰富,晶格花纹均匀细致,经磨光处理后光亮如镜,质感强,有华丽高贵的装饰效果。 花岗石板材的表面加工程度不同,也就是它们表面质感不一样,单块石材的效果与整个饰面的效果会有差异,所以不能简单地根据单块样品的色泽花纹确定,应想到若大面积铺贴后的整体效果
电 子 邮 箱 建设经费预算 建设内容 建设经费来源及预算 合计 (万元) 申请中央财政 (万元) 地方财政 (来源: ) 13 (万元) 行业企业 (来源:中国通服湖南公司、中兴通讯、中国移动湖南公司) 13 (万元) 其他 (来源:学院) 13 (万元) 总计(万元) 480 230 0 220 30 校企对接 65 15 0 45 5 系统培养 40 10 0 25 5 实践育人 200
( 3)加强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形成教师队伍阶梯化。 通过青年教师“导师制”机制,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通过多种途径强化对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 力争 2 年内有 12 名中青年教师攻读护理博士学位。 ( 4) 强化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选拔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临床一线工作 5 年以上的医护 人员做兼职教师,并加强 临床护理一线兼职教师培训。 严格执行试讲制、聘用制。 每年举办兼职教师培训班 2 次
力,掌握国内外职业教育与专业发展动态,能够在专业规划、专业与课程建设、科研与教研、教学改革和青年教师培养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 ( 3)专业骨干教师:专业骨干教师应具有硕士以上学历,讲师 以上职称,执有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具有双教能力,独立承担一门以上工学结合专业主干课程,能够独立完成课程开发和教学改革项目,在专业建设中发挥骨干作用。 ( 4)企业兼职教师:兼职教师是来自义齿制作行业第一线的专
建设 有效服务 区域 经济发展 1. 建设目标 贴近 行业, 对准 岗位 ,适 时调整 和细分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 适应 区域经济发展 需要。 2. 建设思路 加强 市场 调研 和专业建设指导工作 , 及时掌握 行业 企业对会计人才质量的要求,适时修订 专业 人才 培养 方案 , 使 之 既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又保持 适度 的 灵活性。 3. 建设内容 ( 1) 强化人才需求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