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畜牧兽医专业建设方案内容摘要:

,自我评价,教师验收,当场考评,核定成绩。 ( 2)强调知识、技能、态度,按学生个体表现实施教学,提高学生总体素质。 注意学生自学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及创新意识的培养。 改变了常规教学以班级为单位,按固定时间(学制)固定学时实施教学,统一考试的做法。 学生可以自行调整学习时间,教学反馈及时,允许学生达标有先有后,不搞一刀切。 突出实践技能的培训,并非是传统的实践教学。 传统的实践教学只是一个教学“环节”,尚未形成职业岗位(群)综合能力培养“体系”,不能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岗位职业技能训练。 多数项目没 有明确的技能目标、考核等级标准和具体要求,只有笼统的实习目的和实习要求 ,指导教师具体施教时,难以把握实习质量,学生也不太明确通过实习能掌握哪些技能,应达到什么样水平,考核不力,成绩评定随 意性很大。 而目标体系教育,充分分析应职岗位(群)所需的综合技能,确定实践项目,并明确提出每个实践项目的技能目标,考核标准和实施要求,力求技能训练有系统性,强调知识、技能、态度的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满足学生进入社会应职岗位的需要。 ( 3)纳入第三方评价机制。 采取就业 (用人 )单位、行业协会、学生、学生家长、咨询评估机构等多方共同参与的评价体系。 充分发挥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平台的作用,分析学生(毕业生)、教师、管理人员等有关学习(培训)、教学、工作等方面的信息。 对本专业师资队伍、实训条件、课程体系等方面进 行重点过程监控、反馈与评 价。 将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创业成效等作为衡量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 以社会服务为平台提升 教师 专业技术能力 ( 1) 专业教师深入畜牧业一线, 解决企业生产难题;为 养殖场 、饲料厂、养殖示范户开展技术指导和技能 培训 , 带动我 院畜牧 兽医 及相关专业群的建设,整体提升 畜牧 兽医专业服务产业能力。 积极主动服务同类院校,为 中职 院校的 畜牧 兽医及相关专业建设提供指导 和教师培训。 ( 2) 建立 高效 “ 双师素质 ” 教师队伍培养机制,完善师资培养和评聘制度。 突出教学团队的梯队建设,发扬传、帮、带作 用。 提高兼职教师比例,激励专业骨干教师 到一线锻炼 ,推进校企技术合作交流,提高 专业 技术服务 社会 能力。 (二)保障措施 组织保障 ( 1) 成立学院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建设领导小组。 建设领导小组 组长:张卫宪 副组长:李庶泉 宋东亮 宋建华 成员: 王安 赵书景 李文华 李勇 张素丽 王伟 ( 2) 以畜牧兽医专业为主体,成立若干子项目组,负责具体项目建设。 ( 3) 引入 ISO9000 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建设项目管理。 政策保障 为了保证建设项目的健康顺利进行,在现有各项规章制度的基础上 ,制订建设项目领导小组工作职责、监理委员会工作职责、项目资金专项管理办法、项目设备选型论证制度、项目设备采购招投标制度、项目初步验收办法、项目绩效考核办法等专项管理制度,并根据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完善相应的教学管理系统、教学管理制度以及人事管理制度。 在建章立制的同时,加大领导和管理的力度,严格制度的规范执行,确保项目建设的顺利完成。 机制保障 ( 1) 实行建设目标管理责任制,任务分解到人,责任落实到人。 ( 2) 严格验收 ,建立奖惩机制。 六、建设进度及预期绩效 项目 名称 子项目 2020 年 ( 预期效果、考核指标) 2020 年 (预期效果、考核指标) 1. 人才培养模式与体制机制创新 1 . 建立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模式 预期效果: 1.成立学院 、行企业共同参与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2. 形成 “项目引领,工学交替 ” 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模式。 考核指标 : 1. 成立 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2. 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方案 预期效果: 完善 “项目引领,工学交替 ”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模式。 考核指标 : 1. “项目引领,工学交替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效果评价 2. 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开展工作 2 . 人才培养运行 机制 预期效果: 建立 “校企共管, 合作育人 ”的 人才培养运行机制 ; 考核指标 : 1. 运行机制方案 2.专业建设委员会的工作记录 预期效果: 1. 优化 “校企共管, 合作育人 ”的 人才培养运行 机制 ; 2. 拓宽专业 建 设委员会的职能 考核指标 : 1. 人才培养机制 创新 方案 2. 校企合作 制度 项目 名称 子项目 2020 年 ( 预期效果、考核指标) 2020 年 (预期效果、考核指标) 2. 校企合作共建 订单培养班 订单培养模式创新 预期效果: 与 企业共同 构建 订单培养 课程体系 考核指标 : ① “广联班”、“普爱班”培养效果 ② 订单培养班管理制度。 预期效果: 建立 2 个订单培养班级 考核指标 : ① 订单培养依托企业 ② 建立 2 个订单培养班级。 3. 建 设 专家型“双师素质”教学团队 1 .专业带头人培养 预期效果: 培养行业知名专家 1名 考核指标 : 1. 培养行业知名专家 进修学习 情况 2. 行业知名专家 聘书、指导 企业培训员工等相关资料; 3.发表的论文; 预期效果: 培养行业知名专家 1名。 1. 行业知名专家 服务情况 2.推广应用型新技术相关资料; 3. 指导 企业培训员工 的相关材料。 4. 编写 著作 12 部。 3 .骨干教师及“双师 ”素质教师培养 预期效果: 选派 1 名教师 参加 培训;教师利用寒暑假到实训基地进行顶岗实践 10 人 次。 考核指标 : 1.教师 培训 相关证明; 2. 教师实践锻炼相关资料 ; 3.参 加教研、科研项目、发表论文、著作等 的相关材料; 预期效果: 再 派 2 名教师 参加 培训;教师利用寒暑假到实训基地进行顶岗实践 16 人次;组织 2名骨干教师到生产一线实践锻炼。 考核指标 : 1. 教师 培训 相关证明 ; 2. 参加培训的相关资料; 3.参 加教研、科研项目、发表论文、著作等 的相关材料; 3 . 特聘专家 预期效果: 聘用 1 名畜牧兽医行业知名专家 考核指标 : 1.特聘专家聘请证明材料; 2.特聘专家 参与教学、讲座或实训的 证明材料。 预期效果: 再聘 1 名畜牧兽医行业知名专家 考核 指标 : 1.特聘专家聘请证明材料; 2. 特聘专家 参与教学、讲座或实训的 证明材料。 4 .兼职教师聘用 预期效果: 引进 5 名行业企业生产一线有实践经验的技术骨干为兼职教师。 考核指标 : 1.兼职教师的聘书、管理实施细则; 2.行业技术骨干承担教学和教材建设的相关证明材料; 3.学生对兼职教师的评教档案。 预期效果: 再 引进 5 名行业企业生产一线有实践经验的技术骨干为兼职教师。 考核指标 : 1.兼职教师的聘书、管理实施细则 ; 2.行业技术骨干承担教学和教材建设的相关证明材料; 3.与教师共同开发课程、编写教 材的相关资料; 4.实践 教学条件建设 1 .专业实训室建设 预期效果: 完善 解剖 、 微生物 、 普通病 等校内 实训室 的基础条件 、补充实验仪器设备, 保证 实践 教学 需要 考核指标 : 1. 完善实训室建设的方案 ; 2. 实训室开展实训情况相关资料。 预期效果: 启动 食品分析化验实训室 建设项目,进一步 完善 实训室建设 考核指标 : 1. 实训室建设相关材料 ; 2. 仪器的使用情况。 2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预期效果: 1.建设 4 个稳定的学生顶岗实习基地; 2.在规模化养殖场中建“场 中校 ”,拓展第二课堂。 考核指标: 1.顶岗实习单 位名录及实习协议 2.“场中校”建设 情况 预期效果: 1.再建 4 个学生顶岗实习基地 2.完善“场 中校 ”建设计划; 考核指标: 1.顶岗实习单位名录及实习协议 2.“场中校”建设成果 项目 名称 子项目 2020 年 ( 预期效果、考核指标) 2020 年 (预期效果、考核指标) 5. 社 会服 务 1 .社会培训 预期效果: 发挥学校与社会资源优势,开展 新型农民和企业员工 等职业技能培训。 考核指标: 1.新型农民培训资料; 2.培训新型农民 200 人以上; 3.为企业培训员工 120 人次。 预期效果: 开展 新型农民、企业员和中职教师 等职业技能培训。 考核指标: 1.新型农民培训资料; 2.培训新型农民 300 人以上 ,培训对口学校教师 20 人次以上; 3.为企业培训员工 200 人次。 2 .技术服务 预期效果: 完善技术服务团队 建设 ,提供技术咨询与服务。 考核指标: 1.技术咨询与服务的相关照片等资料; 2.科技助农的相关材料。 预期效果: 充实技术服务团队,开展技术咨询与服务。 考核指标: 1.技术咨询与服务的相关照片等资料; 2.科技助农的相关材料。 6. 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与评价体系的动态监控机制 人才培养评估体系及监督机制建设 预期效果: 成立学校、社会、行业为主体的人才培养效果评估机构及相应的评估体系, 将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等纳入评估指标。 考核指标 : 1.评价机构组建材料 2.评价体系构建情况 3.毕业生就业、创业调查 预期效果: 建立科学的、完善的人才培养效果评估体系。 考核指标 : 1.完善 校企共建教学评价体系; 2.毕业生就业、创业调查 3.评价体指导专业建设的相关材料 七、项目建设经费预算 建设内容 建设经费来源及预算 合计 (万元) 申请中央财政 (万元) 地方财政 (来源 25: 周口市财政 ) (万元) 行业企业 (来源 25: 合作企业 ) (万元) 其他 (来源 25: 周口职业技术学院 ) (万元) 总计(万元) 300 200 70 20 10 2020 年小计 150 100 35 10 5 实验实训基地建设 50 46 2 1 1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0 6 2 1 1 课程体系建设 10 4 3 2 1 25 指投入建设经费的单位名称 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20 10 6 3 1 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50 27 20 2 1 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 10 7 2 1 0 2020 年小计 150 100 35 10 5 实验实训基地建设 50 48 1 1 0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1 5 4 1 1 课 程体系建设 16 5 9 1 1 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20 10 8 1 1 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46 30 10 5 1 质量监控 与评价体系 7 2 3 1 1 附件 2: 编号 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 推 荐 书 推 荐 院 校 * *职业技术学院 举 办 单 位 * ****** 推 荐 省 份 xx 市 填 表 日 期 二零一零年六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二 ○一○ 年六月 制 填 写 要 求 一、请依据申报院校的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方案和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如实填写各项。 二、请按推荐书下发格式填写,原则上不加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