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道防腐方案内容摘要:

拆除人员应填写脚手架拆除单。 拆除脚手架,周围应设警戒标志,设专人监护,禁止他人入内。 拆除时,应按顺序由上而下,不准上下同时作业;严格整排拉倒脚手架。 拆下的架杆、连接件、脚手板等材料,应采用留放,严禁向下投掷,损坏防腐层。 拆除脚手架时,作业人员,架杆及作业面 等与电线的安全距离不足时,应切断电源或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 卸(解)开的脚手杆、板、应一次全部拆完。 5 、脚手架材料保管: 拆除掉的脚手架、连接件、脚手板应定期除锈防腐,分类整齐放置,不得散放在施工现场。 钢管入库前应检查扣件是否有裂纹,螺栓是否滑扣现象,入库前螺栓螺纹以及活动部分应涂以黄油。 (二 )、玻璃鳞片施工工艺: 玻璃鳞片施工: 玻璃鳞片使用前应对胶泥的种类,稀释剂是否符合胶泥的说明书的技术要求,胶泥的配制应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的技术要求进行调配,胶泥的调配应采用真 空搅拌机,胶泥充分搅拌均匀后,放置 510分钟使其充分熟化后方可使用,工程用量应按说明书的规定控制,并可进行适当调配,通过固化时间的控制 可避免材料的浪费和人员窝工,防腐层固化不足或过早固化的质量事故。 鳞片树脂胶泥防腐材料:主要有分散不连续的玻璃鳞片及粘稠树脂,专用设备混合而成的胶泥复合材料,因此施工是用抺子,刮板涂抺到钢板表面,每道涂刮的厚度 1mm,第一道固化后(间隔不少于12 小时)再涂刮第二道。 鳞片树脂胶泥施工用料在施工作业过程中严禁随意搅动,托料、上抺依次循序进行,无意翻动,堆积等习 惯尽可能减少。 涂抺时抺刀应与被涂抺面保持适当角度,且沿尖角的锐角方向按适当的速度推抺,使涂料沿钢材表面逐渐涂敷,使空气在涂抺中不断自界面间推挤出,严禁将料堆积于防护表面,然后四面摊开式的摊涂。 控制一次涂抺厚度,多层施工,从而使涂层内存留气泡的体积较小,达到使残余气泡生成较小、分散且封闭的目的。 由于鳞片胶泥填料量大,十分粘稠,在大气中任何条件下翻动及堆放都会裹入大量空气形成气泡。 此外,在鳞片胶泥涂抺过程中,被保护表面与涂层间也不可避免地要裹进空气,形成料内气泡。 因此涂抺完鳞片以后要进行 滚压消泡。 气泡消除:使用专门制作的除泡滚,滚子外包裹一层 23mm 厚的羊毛毡,在滚压过程中,滚子表面的羊毛刺受压力作用不断扎入鳞片表层内,形成一个个导孔,同时气泡内空气在滚动压力作用下从导孔溢出,使气泡消除。 涂抺界面及端面处理:防腐施工界面粘结强度历来为防腐的重点,施工界面处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施工质量及防腐寿命,在施工过程中,施工界面必须保护清洁,无杂物,料滴及明显的流淌痕迹应打磨掉。 端面处理必须采用搭接,不允许对接,因为端界面形状自由性较大,对接不能保证相互间有效贴合,为保证防腐层及烟道 的使用寿命,应在阴阳角增加二层 FRP 加强层。 胶泥固化后,修理找补缺陷后,刷一道封闭面漆。 玻璃鳞片胶泥涂层的质量控制:玻璃鳞片胶泥涂层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其腐蚀性能和使用寿命,因此应对鳞片胶泥涂层质量加强严格控制。 涂层的最终检测项目主要有: ( 1)外观缺陷检查:通过目测方法,外观表现应无缺陷。 ( 2)硬度:常用巴柯尔硬度来检测,一般要求表面的硬度值不低于材料性能指标提供值的 90%。 ( 3)针孔检查:采用电火花检测器,以基材和检测器的探头为正负极,加以 20kv/mm 的高压,以测试涂层响缺陷及不连 续点。 ( 4)厚度测试:利用电磁厚度计与标准试块比较,每 1m 至 2m 检测一点,平均厚度要达到设计要求。 鳞片胶泥衬里修补 ( 1)在玻璃鳞片衬里施工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缺陷,因此必须考虑修问题。 一般在下列情况下需进行修补处理,针孔、表面损伤。 ( 2)首先用砂轮机将检查出来的缺陷处打磨成平滑的凹坑(打磨至金属基体表面)且务必将缺陷完全消除,用溶剂擦洗干净打磨区,按玻璃鳞片衬里的方法逐次补涂。 FRP 衬里施工: 施工准备 基面检查 基面处理 涂 刷 底漆 刮腻子 衬贴纤维布 涂刷面漆 养护 在防腐工程中,除了合理选材及完善的准备工作以外,施工工艺及操作规程,在防腐蚀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也极其重要。 3.混凝土烟道的防腐施工: 3. 1 混凝土烟道基面检查:对混凝土基面,首先进行检查含水率,其含水率不得大于 6%,方可进行施工,如含水率大于 6%时,应采取其它热处理措施。 3. 2 混凝土烟道基面处理:将混凝土基面喷砂处理或用砂轮机打磨或钢丝刷用力磨擦,然后用毛刷扫干净,彻底除去水泥基面的油污和灰尘。 3. 3 刷玻璃 鳞片树脂底漆:待表面处理干净,经验收合格以后,应在 8 小时之内涂刷玻璃鳞片树脂底漆,逐次涂刷到设计要求的厚度及遍数。 3. 4 刮腻子:玻璃鳞片树脂底漆固化以后,要对不平的地方刮腻子,达到表面平整,对于尖角或突出部位,应用腻子抹成圆弧形过渡,以便确玻璃鳞片胶泥层与基体表面结合密实,防止气泡出现。 3. 5 刮玻璃鳞片胶泥:涂抹面必须经擦扫干净,施工料配制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