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江市中小学构建高效课堂实施方案内容摘要:

(导学案的具体设计要求和格式见附件 2)( 3)集中研讨。 集体备课 时 ,由备课教师讲清自己的设计意图,全组教师针对预案中无效或低效的教学环节(包括练习的设置和作业的布置),研究相关的教学策略,讨论 解决问题的途径,形成优质的课堂教学设计。 ( 4)课案生成。 由主备教师完成规范的课案制作。 ( 5)彰显个性。 每位教师拿到“共案”后,可以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共案”进行适当的增补、删减,确保因班施教,个性发展。 ( 6) 课后反思。 上课结束后,教师要写出高质量的教学反思,便于课案的进一步成熟。 各学校要 高度重视集体备课工作,要 创造集体备课的环境,强化集体备课的实施措施,加大对集体备课的过程性督查,确保集体备课的质量。 , 增强 参与意识 要牢固树立“为学而教”、“以学定教”的思想,确立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 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要严格控制教师讲授的时间不超过 10 分钟,做到“ 三讲三不讲 ”即讲重点、讲难点、讲易错点, 学生已经学会了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己学习能够学会的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 要 积极推行小组互助学习制,根据学生 5 的认知水平、个性差异、心理特点,采取“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方式把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 对于班额较大的班级,一个学习小组为 79 人;对于班额较小的班级,一个学习小组为 57 人,每个学习小组由一名优秀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充分 发挥优秀学生的“小老师”作用,达到合作提高的目的。 要 关注学生的学习 过程,要让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成为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 要 控制好 课堂中的 探究、展示活动,通过展示实现交流、通过纠错实现落实、通过点拨实现提升、通过开放实现拓展, 课堂活动要做到放手但不放任,自主却不自流。 要让活动成为学生内化知识的载体,成为提升能力的平台,成为彰显个性的场所。 要摸清学生“现有发展区”,找准“最近发展区”,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肯学、乐学、会学。 , 规范教学行为 各学校要根据创建高效课堂的要求,调整并完善各项常规检查 制度和教师考核方式。 对于备课的检查,要重点检查集中研讨的过程,或二次备课的过程,要避免网上直接下载或一人备课,全组享用的现象;对于作业的检查,不仅只检查数量,更要检查作业设计的效度、信度以及延展度,还要检查学生对练习的纠错情况;对于教学反思的检查,要看发现了哪些问题,有几个问题变成了研究课题得以解决,形成了几篇有份量的反思文章。 对于参加教研活动的检查,看是否有明确的主题,解决了哪些实质性的问题;对于课堂教学的检查,要设置全面的学生问卷调查表,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抽查来 了解 教师的课堂教学状况。 教学常规的管理方式 要顺应发展的需要,要针对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监控措施,要改变过去重结果轻过程、重数量轻质量、重成绩轻能力的现象, 要把教师的 备、教、改、辅、测等 常规资料情况 、教学反思情况 及参加教研活动情况纳入教师考核范围,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同时纳入教师绩效工资范畴。 评价方式 , 保障 学生全面发展 对课堂教学的评价, 不 要 以 精湛表演艺术 论英雄,而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论成败。 对学生的评价要采取“三度三量”的评价策略,即看 自主的程度、合作的效度和探究的深度;看学生的思维量、信息量、训练量。 对教师的评价要采取“五 看”的评价策略,即看课中是否坚持了“学生中心”;是否关注 了 学习过程和学习状态;是否体现了三维目标;是否进行了当堂检测;是否遵循了教学模式和导学案 (高效课堂评价标准见附件 3)。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多采用激励性评价、即时性评价、 6 诊断性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 对教学质量的评价,除了按照“三率一分”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之外,还要评价学生的行为习惯、动作语言、意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