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设计内容摘要:

不得超过横肋的高度,钢筋表面上其他缺陷的深度和高度不得大于所在部位尺寸的允许偏差。 钢筋每1m 弯曲度不应大于 4mm。 9 ( 3)当钢筋按实际重量交货时,应随机抽取 10 根( 6m 长)钢筋称重,如重量偏差不得大于允许偏差。 (三) 混凝土 工程 工艺流程 配合比计算―→原材料计算、外加剂―→砼搅拌 ―→砼运输―→砼浇筑及振捣―→养护。 砼的配合比 ⑴、砼的施工配合比,应根据设计的砼强度等级和质量检验以及砼施工和易性的要求确定,并应符合合理使用材料和经济的原则。 ⑵、砼配料采用重量比,根据砂石分析、由试验室出具配合比。 施工中严格计量,砂、石应常测定含水率,根据含水率随时调整施工配合比。 砼的搅拌 搅拌时先加石子,后加水泥、最后加砂和水。 严格控制搅拌时间(≥ ),切实保证拌和物的均匀性和水灰比,砼坍落度应控制在 50~ 70MM。 砼的运输及浇筑 ⑴、 砼的运输 砼在运输中应保持其匀质性, 做到不分层、不离析、不漏浆。 运到浇灌地点时,应具有要求的坍落度,如有离析应进行二次搅拌方可入模。 ⑵、 砼的浇筑 10 ①、砼浇筑应连续浇灌,以保证结构有良好的整体性,间歇时间不应超过 180min。 本工程所有预制构均不允许留设施工缝。 ② 、振捣插点间距不应超过振动棒作用半径的 倍。 振动器不得碰撞模板、钢筋或挂在钢筋上。 ③ 、振动器在每一点插点上的振捣延续时间,以砼表面呈水平并出现水泥浆和不再出现气泡,不再明显沉落为度,振捣时间一般约为 20~30S。 ④ 、砼浇筑过程中,按照现行规范的要求,随机取样制作试块, 28天作抗压强度检验。 砼试块留置 ①、每拌制 100 盘且不超过 100M3 的同配合比的砼,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②、每工作班拌制的同配合比的砼不足 100 盘时,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 4) 吊装工程 11 吊柱屋架扶直吊车梁、连系梁吊屋盖系统 A1 2BC 图2 起 重机四次开进路线( 1)主要构件吊装一览表(表四) 序号 构件名称 单位 构件数量 单位重量 (吨) 安装标高 ( m) A 轴 AB 跨 B 轴 BC 跨 C 轴 1 工形柱 根 19 19 7。 48 2 双肢柱 19 3 抗风柱 6 7, 23 4 吊车梁 17 34 17 5 27m屋架 19 19 6 天窗架 9 9 7 天窗端壁 4 4 8 大型屋面板 块 306 306 ~ 9 天沟版 块 17 17 17 10 连系梁 根 34 32 34 11 基础梁 根 17 8 8 17 (2) 确定厂房结构安装顺序吊装方案 根据本工程布置,厂房结构吊装顺序如下安排: 起重机第一次开行:A列柱( 1线→ 19 线)→B列柱( 19 线→ 1 线)→ C 列柱( 1 线→ 19 线) 起重机第二次开行: AB 跨抗风柱、吊车梁、连系梁( 19 线→ 1 线)→ BC 跨抗风柱、吊车梁、连系梁( 1 线→ 19 线) 起重机第三次开行: AB 跨屋架扶直( 19 线→ 1 线)→ BC 跨扶直 ( 1线→19线) 起重机第四次开行: BC 跨屋架吊装( 19 线→ 1 线)→ AB 跨屋架吊 12 装( 1 线→ 19 线) ( 3)吊车选择 根据跨度、构件质量 及安装高度,本单层工业厂房属中型工业厂房,故选定采用履带式 W1— 200 型起重机。 由于吊装工程量不太大,工期无特殊要求,根据施工经验选择一台起重机即能满足使用要求。 检验起重设备是否满足要求 :选择中柱,根据结构计算,采用直吊绑扎法,一点绑扎,绑扎点设在牛腿下 200mm 处,采用横吊梁。 (横吊梁重 Q2=) 双肢柱(中柱)重量: Q = Q1 + Q2 = += t( Q1双肢柱) 起重高度: H = h1 + h2 + h3 + h4=0+++( +) = m 抗风柱(山墙柱)重量: Q= Q3 + Q2=+= t ( Q3抗风柱) 起重高度: H= h1 + h2+ h3+ h4=0+++( +) = m :因屋架跨度 L=18m,故采取 4 点绑扎,屋架起重高度计算简图如图 3 起重量: Q = Q4 + Q2 =+= ( Q4 屋架) 起重高度: H = h1 + h2 + h3 + h4=+++( ++)= :选择最高一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