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地区基桩检测质量技术规程sjg09-内容摘要:
宜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 试 验 加 、 卸 载 方 式 应 符 合 下 列 规 定 : 1 加载应分级进行,采用逐级等量加载;分级荷载宜为最大加载量或预估单 桩 竖 向 抗 压 极 限 承 载 力 的 l/10, 其 中 第 一 级 可 取 分 级 荷 载 的 倍。 2 卸 载 应 分 级 进 行 ,采 用 逐 级 等 量 卸 载 ;每 级 卸 载 量 取 加 载 时 分 级 荷 载 的 2 . 0 倍。 3 加、卸载时应使荷载传递均匀、连续、无冲击,每级荷载在维持过程中的 变 化 幅 度 不 得 超 过 分 级 荷 载 的 177。 1 0 %。 1 2 3 4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基桩,其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应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 为设计提供依据的基桩。 桩端持力层设置在强风化层(或以上土层)的灌注桩。 采用静压工艺施工的预制桩。 验证检测或扩大抽检的基桩。 同 一 条 件 下 的 工 程 桩 应 首 先 对 施 工 质 量 可 靠 性 低 的 桩 采 用 慢 速 维 持 荷 载 法 试 验 , 试 验 数 量 不 应 少 于 静 载 试 验 总 数 量 的 30%。 当 其 试 验 结 果 满 足 设 计 要 求时,其余的桩可采用快速维持荷载法试验。 慢 速 维 持 荷 载 法 试 验 步 骤 应 符 合 下 列 规 定 : 1 每 级 荷 载 施 加 后 按 第 0、 1 4 60min 测 读 桩 顶 沉 降 量 , 以 后 每 隔 30min 测 读 一 次。 2 沉 降 相 对 稳 定 标 准 : 每 lh 内 的 桩 顶 沉 降 量 不 超 过。 3 当桩顶沉降达到 相对稳定标准时,再施加下一级荷载。 4 卸 载 时 , 每 级 荷 载 维 持 lh, 按 第 1 60min 测 读 桩 顶 沉 降 量 后 , 即 可 卸 下 一 级 荷 载。 卸 载 至 零 后 , 应 测 读 桩 顶 残 余 沉 降 量 , 维 持 时 间 为 3h, 测 读 时 间 为 第 1 30min, 以 后 每 隔 30min 测 读 一 次。 快 速 维 持 荷 载 法 试 验 步 骤 应 符 合 下 列 规 定 : 1 每 级 荷 载 施 加 后 按 第 0、 10min 测 读 桩 顶 沉 降 量 , 以 后 每 隔 10min 测 读 1 次。 2 沉 降 相 对 稳 定 标 准 : 加 载 时 每 级 荷 载 维 持 时 间 不 少 于 lh, 最 后 2 个 10min 内 的 桩 顶 沉 降 量 均 小 于 前 1 个 10min 内 的 桩 顶 沉 降 量。 3 当桩顶沉降达到相对稳定标准时,再施加下一级荷载。 4 卸 载 时 , 每 级 荷 载 维 持 l5min, 按 第 15min 测 读 桩 顶 沉 降 量 ; 卸 载 至 零 后 , 应 测 读 桩 顶 残 余 沉 降 量 , 维 持 时 间 为 2h, 测 读 时 间 为 第 1 30min, 以 后 每 隔 30min 测 读 一 次。 当 出 现 下 列 情 况 之 一 时 , 可 终 止 加 载 : 1 某级荷载作用下,桩顶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 5 倍,且桩 顶 总 沉 降 量 已 超 过 40mm。 2 某级荷载作用下,桩顶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 2 倍,且经 第 9 页 共 33 页 24h 尚 未 达 到 相 对 稳 定 标 准。 3 已达到锚桩(锚杆)最大抗拔力或设计要求的最大加载量时。 检 测 结 果 试 验 数 据 整 理 应 符 合 下 列 规 定 : 1 确 定 单 桩 竖 向 抗 压 承 载 力 检 测 值 时 , 应 绘 制 竖 向 荷 载 C 沉 降 ( QCs) 、 沉 降 C 时 间 对 数 ( sClgt) 曲 线。 2 需要时也可绘制其他辅助分析曲线。 单 桩 竖 向 抗 压 承 载 力 检 测 值 可 按 下 列 方 法 综 合 分 析 确 定 : 1 根 据 沉 降 随 荷 载 变 化 的 特 征 确 定 :对 于 陡 降 型 QCs 曲 线 ,取 其 发 生 明 显 陡 降的起始点对应的荷载值。 2 根 据 沉 降 随 时 间 变 化 的 特 征 确 定 : 取 sC1gt 曲 线 尾 部 出 现 明 显 向 下 弯 曲 的 前一级荷载值。 3 出 现 本 规 程 第 条 第 2 款 情 况 , 取 前 一 级 荷 载 值。 4 对 于 缓 变 型 QCs 曲 线 可 根 据 沉 降 量 确 定 , 宜 取 s= 40mm 对 应 的 荷 载 值 ; 对 于 长 径 比 大 于 80 的 细 长 桩 可 考 虑 其 桩 身 弹 性 变 形。 直 径 大 于 或 等 于 800mm 对 的 桩 , 可 取 s= ( D 为 桩 端 直 径 ) 且 s≤ 80mm 对 应 的 荷 载 值。 5 对抽样检测的工程桩在最大加载量下,未出现以上四款情况,且桩顶沉降 达到相对稳定标准时,取最大加载量。 注:按上述前四款确定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检测值即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 载力。 检 测 报 告 除 应 符 合 本 规 程 第 条 的 规 定 外 , 还 应 包 含 以 下 内 容 : 1 试桩桩位对应的地质 柱状图。 2 试桩及锚桩(锚杆)的尺寸、材料强度、锚桩(锚杆)数量、配筋情况。 3 加载反力装置种类。 堆载法应提供堆载重量,锚桩法应有反力梁布置平面 图。 4 加、卸载方法,荷载分级。 5 本 规 程 第 条 要 求 绘 制 的 曲 线 及 对 应 的 数 据 表 ; 与 单 桩 竖 向 抗 压 承 载 力检测值确定有关的曲线及数据。 6 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检测值确定的依据。 当 QCs 曲 线 的 形 态 出 现 异 常 时 , 应 采 用 有 效 的 方 法 对 桩 身 完 整 性 进 行 检 测,根据桩身完整性检测结果和静载试验结果对试桩的桩身质量和承载能力进 行综合分析评价。 当证实桩身存在缺陷时,应在检测报告中明确指出(例如: 桩身存在缺陷,应经工程处理后才能使用)。 5 单桩竖向抗拔静载法 一 般 规 定 5 . 1 . 1 本 方 法 适 用 于 确 定 单 桩 竖 向 抗 拔 承 载 力。 5 . 1 . 2 对 抽 样 检 测 的 工 程 桩 ,可 按设计要求确定最大加载量;为设计提供依据的试验桩应加载至桩侧土破坏或 达到桩身材料设计强度。 第 10 页 共 33 页 仪 器 设 备 加 载 装 置 应 符 合 本 规 程 第 条 的 规 定。 5 . 2 . 2 加 载 反 力 装 置 宜 采 用 反 力 桩( 或 工 程 桩 )提 供 支 座 反 力 ,也 可 根 据 现 场 情 况 采 用 天 然 地 基 提 供 支 座 反 力。 力 架 系 统 应 具 有 倍 的 安 全 系 数 并 符 合 下 列 反 规定: 1 采用反力桩(或工程桩)提供支座反力时,反力桩顶面应平整并具有足 够的强度。 2 采用天然地基提供支座反力时,施加于地基的压应力不宜超过地基承 载 力 特 征 值 的 倍 ; 反 力 梁 的 支 点 重 心 应 与 支 座 中 心 重 合。 荷 载 测 量 及 其 仪 器 的 技 术 要 求 应 符 合 本 规 程 第 条 和 第 条 的 规 定。 桩 顶 上 拔 量 测 量 及 其 仪 器 的 技 术 要 求 应 符 合 本 规 程 第 条 和 第 条的有关规定。 注:桩顶上拔量测量点可固定在试桩顶面的桩身混凝土上。 试 桩 、 支 座 和 基 准 桩 之 间 的 中 心 距 离 应 符 合 表 的 规 定。 检 测 工 作 5 . 3 . 1 对 灌 注 桩 、有 接 头 的 预 制 桩 ,宜 在 拔 桩 试 验 前 采 用 低 应 变 法 检 测 试 桩 的 桩 身完整性。 为设计提供依据的抗拔灌注桩施工时应进行成孔质量检测,发现桩 孔中、下部位有明显扩径的桩(设计有扩径要求者除外)不宜作为抗拔试验桩; 对有接头的预制桩,应验算接头强度。 5 . 3 . 2 单 桩 竖 向 抗 拔 静 载 试 验 宜 采 用 慢 速 维 持 荷 载 法。 需 要 时 ,也 可 采 用 多 循 环 加、卸载方法。 慢速维持荷载法的加卸载分级、 试验方法及稳定标准应符合本 规 程 第 条 和 第 条 的 有 关 规 定。 当 出 现 下 列 情 况 之 一 时 , 可 终 止 加 载 : 1 在某级荷载作用下,桩顶上拔量大于前一级上拔荷载作用下的上拔量 5 倍。 2 按 桩 顶 上 拔 量 控 制 , 当 累 计 桩 顶 上 拔 量 超 过 100mm 时。 3 按 钢 筋 抗 拉 强 度 控 制 , 桩 顶 上 拔 荷 载 达 到 钢 筋 强 度 标 准 值 的 倍。 4 对抽样检测的工程桩和对桩身裂缝控制有要求的工程桩,达到设计要 求 的最大加载量。 检 测 结 果 试 验 数 据 整 理 应 绘 制 上 拔 荷 载 C 桩 顶 上 拔 量 ( UCδ) 关 系 曲 线 和 桩 顶 上 拔 量 C 时 间 对 数 ( δ C1gt) 关 系 曲 线。 第 11 页 共 33 页 单 桩 竖 向 抗 拔 承 载 力 检 测 值 可 按 下 列 方 法 综 合 分 析 确 定 : 1 根 据 桩 顶 上 拔 量 随 上 拔 荷 载 变 化 的 特 征 确 定 : 对 陡 变 型 UCδ 曲 线 , 取 陡 升起始点对应的上拔荷载值。 2 根 据 桩 顶 上 拔 量 随 时 间 变 化 的 特 征 确 定 : 取 δ C1gt 曲 线 斜 率 明 显 变 陡 或 曲线尾部明显弯曲的前一级上拔荷载值。 3 当在某级上拔荷载下抗拔钢筋断裂时,取其前一级荷载值。 4 对抽样检测的工程桩在最大加载量下,未出现以上三款情况,且桩顶上 拔量达到相对稳定标准时,可取最大加载量。 注:按上述前三款确定的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检测值即单桩竖向抗拔极限 承载力。 1 2 3 4 5 检 测 报 告 除 应 符 合 本 规 程 第 条 的 规 定 外 , 还 应 包 含 以 下 内 容 : 试桩桩位对应的地质柱状图。深圳地区基桩检测质量技术规程sjg09-
相关推荐
管试压:压试验前堵板安装 水压试验时 ,必须 有接收单位质量检查负责人、个职能部门单位代表参加。 钢管试压要求:试压压力为 ,稳压 10 分钟后压降小于 为合格,继续持压 1 小时后降值微小时,按规定进行渗水量试验。 PE 管试压要求:试压压力为 ,水压试验升至试验压力,分 14 别观察 10 分钟、 30 分钟、 60 分钟三个阶段的压力降值,若均小于,可不再进行补水试验,试压结果合格。
100mm,小横杆应水平,不得内高外低。 ( 4) .剪刀撑的位置从脚手架两端开始连续设置,竖向全高。 剪刀撑的斜杆设在立杆外侧,与大横杆成 45176。 ~ 60176。 夹角。 ( 5) .为保证架子的稳定性,搭设剪刀撑时,将斜杆间隔的扣在立杆上和小横杆的伸出部分上。 ( 6) .用对接扣件连接大 横杆时,扣件的开口应朝向架子的内侧,螺栓朝上、以防雨水进入。 用十字扣件时,开口不得朝下
)住宅的东西向外窗宜采取遮阳措施,东西向外墙宜采取隔热措施。 2.2.2办公楼 2.2.2.1多层办公楼不宜与住宅叠建在同一栋楼内,当叠建时,住宅应设单独 出人口和安全疏散楼梯。 2.2.2.2单面布房的走道净宽应不小于1 .5m,双面布房的走道净宽应不小于 2m,走道净高应不小于2.2m。 2;2.2.3五层及五层以上的办公楼应设电梯。 2.2.2.4高层办公搂宜在适当位置设置空中花园。
步构建标准化、专业化的监督模式 (一 )在会计事后监督方面:适应金融形势变化和业务监管方向转变的要求, 进一步完善了事后监督中心标准化的监管模式,重新修订了事后监督差错确认标准,补充了事后监督事项及内容;继续执行每月业务风险点点评、业务规范点评、新业务点评等内容。 有效协助经营单 位提高会计核算质量起到了显著作用。 (二 )在会计检查辅导方面:继续推行会计检查辅导标准化的监管模式
14 密封袋上相应注明: 资信标部分 /技术标部分 /商务标 部分 /电子文档 项目名称: 投标人名称(盖章): 在 年 月 日 时之前不得开启。 招标文件中没有要求提交电子文档的,无需提供。 对于因标书标识不清、密封不严等导致的不利后果由该投标人自负。 20. 投标文件的提交 投标截止时间。 投标人应根据“投标资料表”的规定,在投标截止时间前将投标文件密封送达指定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