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设备与工艺内容摘要:
模具的排气 ( 3)原料的因素 流动特性 热性质 胶粒 在注塑时的熔融粘度 热传导性 胶粒大小及形状 在不同流粒下的粘度改变(即剪切力受粘度的影响) 胶料由冷却至结晶开始所需的时间 胶粒大润滑性 树脂配方 ( 4)人为因 素: 人为因素是指操作人员自身专业技能。 人为因素是决定着产品质量最关键的因素。 ( 5)环境因素: 注塑操作环境温度或湿度过高或附近注塑机正进行其它色素的注塑,而此色素在空气中飘扬至模具或原料中造成缺点。 高品质制品对环境因素要求非常严格。 改良注塑件缺点的程序 塑件问题成因的分析 先依操作者的经验,决定一个大约的模塑周期。 检查注射成型品的结果,如出现问题,先从注射成型机方面着手,依时间、温度、压力逐次调整一个变素。 若依然无效,可能是工模设计或原料本身的问题,不过这两类情况不多,特别是模具方面。 解决问题必须遵 守五个项目原则 一握积康手。 永远是朋友。 诚 信 专 业 品 质 服 务 10 ( 1)定下一个计划;( 2)每次只可改变一个变素;( 3)每次转变一个变素;( 4)明确记录下每次的操作情况;( 5)将适合的操作情况记录好,或进行储存,以备下次操作。 常见的塑件问题分析及处理方法 成型不良 原因及改善方法 成型原料 注塑机,注射条件 制品模具设计 01 填充不足 例 1:制品并不完全填充 在制品末端部分出现不完整现象 原料流动性不足。 先用流动较佳的原料 温度过低 入水口的设计不良 射胶压力不足 射胶进行太快转保压 入 水口太小或太长 保压过低 流道太细 射胶速度太慢 流程太长 模具温度过低 冷料井不足 止逆环磨损或动作不正常 浇口太细太长 例 制品多个数没有问题,但某一个发生填充不良 模具内排气不良,形成腔内空气不能排出 原料分解产生空气 射胶速度过快 在模具上加排气 料温过度高 02 缩水 /肋线 例 在制品厚肉部份缩水 成品之表面成波浪形 成型收缩率太大 射胶压力太低 入水口太细太长 保压不足够 射胶速度太慢 入水口设计位置不正确 模温过高,在模具内温度高的部份发生缩水 流道太细 制品太厚 料温过高 流动抵抗力大 一握积康手。 永远是朋友。 诚 信 专 业 品 质 服 务 11 止逆环动作不顺畅或磨损 肋线,凸出部份过大 例 在平均厚度之制品上出现波浪现象 止逆环动作不顺畅或磨损 03 烂胶 原料或添加剂受热反应敏锐 料温过高 射胶压力过高 射胶速度太快 入水口太细或太长 模具排气不良气体积 使制品的某部份变色 04 黑条纹 原料或附加剂受热反应敏锐 料温太高 入水口太细太长 制品由入水口起黑条延伸出来 原料在料筒内滞留时间太长 原料润滑性不足够 注塑机料筒受损使原料积聚 05 云雾 塑料的稳定性不足够 料温太高 模具抛光太差 制品表面的光洁度不良 模温过低 原料在料筒滞留得太长 脱模剂使用不当 06 银条 原料干燥不足 干燥料斗潮湿 在制品胶料流动方向出现银色线条 料温 太高 原料的热稳定不够 背压不足 原料在料筒中滞留时间太长 07 流痕 原料动性不够 料温太低 模温太低 冷料井没有或不足够 在制品入水口为中心形成波幅 08 熔接线 原料流动性不够 料温太低 入水口太细或一握积康手。 永远是朋友。 诚 信 专 业 品 质 服 务 12 在制品上有孔穴的地方都会产生熔接线痕,若要完全消除比较困难 射速太慢 模温太低 射胶压力太低 使用过脱模剂 太长 入水口位置及方法不适当 料井不够 加排气体设备 在熔接线出现的地方价冷料井 09 喷射流 原料流动性不足 料温太低 射胶速度不适当 模温太低度 入水口位置不良 冷料井不够 在入水口原料流入地方加设阻碍针 在入水口部份起形成蚯蚓状的线条 10 顶白 射胶压力太高 射胶速度太快 顶出速度太快 模具扣位斜度不够 模具的某一部份有凹槽 顶出结构不适当 顶针接触部白化如 HLPS 和ABS 容易发生 11 破裂 原料分子量太低 原料的强度不够 射胶压力太高 射胶速度过快 顶出速度太快冷却时间太短 扣位斜度不够模具的某一部份有凹槽 顶出结构不适当 4 入水口的设置及位置不当 制品上出现裂纹 气泡 例子:在厚件中心出现孔穴 一握积康手。 永远是朋友。 诚 信 专 业 品 质 服 务 13 由于熔料中充气过多或排气不良而导致塑件内残留气体,并成空穴或成串空穴 要透明制品上必须清除,但非透明制品则不须清除,而必须在不影响制品本身强度 12 塑料流动过高 射 胶压力太低 注口、流道、浇口的直径太小 螺杆退回较早 成型收缩率太大 保压太低 模具排气不良 注射速度太慢 流道不良有死角 模温太低 例 在制品上出现细小的气泡 原料对热反应敏锐 原料干燥不足 螺杆背压太低 原料温度太高 原料在料筒内滞留太长 飞边过大 塑料的流动性太高 射胶压力太高 模具的硬度不足 13 由于合模不良,间隙过大,塑料流动性太大,加料过多使用 权塑件沿边缘出现多余薄翅 射胶速度太快 射胶至保压时间太久 模具的平面并不紧贴 锁模力不足,投影面积大于注塑面的锁模力,形成涨模 14 射胶量变化 原料的流动性太高 料温过高 止逆环磨损或动作朱顺畅 15 制品粘在模具上脱模困难 成型收缩太大 射出压力太大 模具扣位斜度不足 射胶转保夺慢 模具中有凹槽 原料的流动过大 保压太高 模具抛光不良 料温太高 顶出方式不当 使用脱模剂 1设备生产故障一般处理 油泵马达动作失灵 一握积康手。 永远是朋友。 诚 信 专 业 品 质 服 务 14 ( 1)有不正常噪音。 应检查: 保险丝及接线; 检查三相电供应是否平均; 马达转向是否正常; 油泵是否正常;。注塑设备与工艺
相关推荐
% 790 2200 90% 九 95% 1425 80% 800 2225 120% 十 98% 1470 85% 850 2320 150% 十一 100% 1500 90% 900 2400 200% 以上数据等级中第四级为车间 生产目标值的标准,各车间或各岗位在月汇总中达到车间目标值的个人, 除全额考核工资外,统一加上 200元考核工资和基本考核工资乘以对应的百分比。
推进力,该力即为保压 .保压用 HP 表示,一般大胶件采用中压,小胶件采用低压 .(一般情况下 ,保压压力小于射胶压力 )。 : 当射胶,保压完成后,螺杆开始旋转,这样,原来在螺杆槽内和料门内的胶料通过螺杆槽被压入炮筒的前端 (计量室 ),这时熔胶对螺杆有 一反作用力迫使螺杆向后退,称之为回料。 为了增加熔胶在炮筒前端 (计量室 )的密度,和调节螺杆后退的速度,必须给螺杆增加一个可调的推力
组长 《 出入库 单》 车间主任 《 信息反馈单 》 《 日报表 》 检验组长 检验员 《 首检记录 》 《 信息反馈单 》《 修模单 》《 修模单 》 车间主任 修模人员 《 修模单 》
节 功能性试验 一、功能性试验的规定 12 二、满水试验 三、气密性试验 第三篇 燃气、热力工程 第十 章 燃气 热力工程 相关 法规 第十一 章 燃气热力工程最新技术标准和规范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燃气热力工程施工强制条文及释义 第十 二 章 燃气工程监理实务 第一节 聚乙烯( PE)燃气管道工程 一、材料 二、管道连接 三、管道敷设 四、试验与验收 第二节 室内燃气管道工程 一、概述 二
合模是以巨大的机械推力将模具合紧,以抵挡注塑过程熔融塑料的高压注射及填充模具而令模具发生的巨大张开力。 关妥安全门,各行程开关均给出信号,合模动作立即开始。 首先是动模板以慢速启动,前进一小短距离以后,原来压住慢速开关的控制杆压块脱离,活动板转以快速向前推进。 在前进至靠近合模终点时,控制杆的另一端压杆又压上慢速开关,此时活动板又转以慢速且以低压前进。 在低压合模过程中,如果模具之间没有任何障碍
. 10min B. 15min C. 5min D. 3min ,地面以下或防潮层以上的砌体,不宜采用( B)。 A.烧结普通砖 B.烧结多孔砖 C.蒸压灰砂砖 D.粉煤灰砖 ( A)划分检验批。 A.不同地下层 B.变形缝 C.空间钢度单元 D.施工段 ,其顶部应高出装饰地面( C) mm。 A. 20 B. 40 C. 50 D. 100 、防潮功能时,应采用( A)。 A.防水砂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