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储运技术专业及相关专业群建设方案内容摘要:
)、燃气输配技术 8 具备油气储运工程现场施工、质量监控或工程监理能力 油气储运工程焊接与施工、储运生产技术(理实一体) 9 具备原油与天然气的集输与处理装置的 DCS 控制与操作能力 油气集输技术、油气工程仿真实训、燃气运行仿真 10 具备安全及环保知识、健康、安全与环境( HSE)管理体系基础知识;消防知识、油品的危险性及特点”的要求, 油料与燃气、储运生产安全与 HSE 11 应具备“电工基础知识、安全用电知识;仪表基础知识、误差知识 电工学及油库安全用电、储运仪表与自动化等课程 12 能够切换输油工艺流程、诊断处理输油管道事故、输油管道停输与再启动 等工艺操作能力 油气管道输送技术、输油工中级取证实训 12 (二 ) 完善 “ 校企合作、订单 培养 ”教学模式 多年来我院 与 兰州石化公司 等多家企业合作,共同完善工学结合的“校企合作、 订单培养 ”教学模式,即以学生能力培养为目标,学校与企业之间通过学生就业订单紧密联系,学生校内学习与到企业顶岗实习相结合,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人才。 通过校企 合作,共同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受行业企业和社会欢迎的高端 技能型专门人才。 教学模式如图 2 所示。 学生从进校到毕业的三年中,前两年按专业大类教学,根据企业不同的用 人需求,通过与企业签订单选定专业方向,第 五学期 按专业方向教学 ,第六学期安排顶岗实习。 通过与企业深度产学结合,与企业合作开发 基于工作过程、以真实的生产任务为载体 的课程。 坚持 “ 双证书 ” 制度(毕业证和职 油气储运行业用人企业 基本素质培养 职业素质培养 教学实施 毕业生就业 企业订单 学校 培养方案 基本能力 入学教育 岗位技能 职业技能 课 职业技能课课 培训取证 生产性实训 毕业教育 顶岗实习 企业参与制定 教学质量标准体系 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共享教育教学资源 校企合 作 订单培养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学生 反馈修改 图 2 油气储运技术专业 教学模式图 13 业资格证) , 根据企业要求安排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 ;按 人才 能力分析和岗位能力培养要求, 校企共同构建 课程体系; 以能力培养为主线进行教学改革, 建设 优质核心课程 , 完善 工学结合的 “ 校企合作, 订单培养 ” 的教学模式。 深入行业企业调研,及时掌握油气储运行业人才需求和技术发展,根据工作岗位对人才素质和技能的要求,校企共同制定并不断 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专业教学标准,结合专业实际贯彻学院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建立毕业生就业信息反馈机制。 ( 三 ) 课程建设 聘请企业技术人员参与课程建设,共同确定教学大纲,制定教学计划,教师到企业实际考察调研、顶岗实践,采集企业的岗位技术要求操作规范等资料,校企合作共同建设《油气管输技术》 、《 泵与压缩机 》 、《 油库工艺与设备 》和《油气集输》工学结合的优质核心课程。 2020 年将《油气管输技术》、《 油库工艺与设备 》和《油气集输》建成学院精品课程; 力争 2020年将《 油库工艺与设备 》建成 省级 精品课程 (见表 4)。 开发《 油库 工艺与设备 》、《 泵与压缩机 》、《 油气管道输送技术 》等 3 门课程的学院优质多媒体课件,构建 本专业的核心课程体系。 表 4 油气储运技术专业优质核心课程建设一览表 序号 课程 建设目标 项目主持 工作人员 备注 院级 精品课 省级 精品课 国家级 精品课 1 油气管输 技术 √ 2 油库工艺与设 备 √ √ 3 油气集输 √ 14 ( 四 )教学团队 建设 教师为学校之本,学校建设以师资建设为重中之重。 人才培养方案能否正常、有效运行关键取决于师资队伍的配置是否满足要求,师资结构是否合理。 为了 满足 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 的需求, 应 建立和完善“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培养和评聘制度,促进专业骨干教师积累企业工作经历和树立行业影响力,促进来自生产一线的兼职教师承担相应比例的教学任务 ;应通过校企合作组建 专兼结合 的 专业教学团队,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教学机制,推进校企之间技术研讨和经验交流的制度化建设,提高技术服务能力;突出教学团队的梯队建设,发扬传、帮、带作用,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形成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德技双馨的专业教学团队。 专业指导委员会 建设 随着高职教育理论的深入研究和教育工作者的实践,人们已经深刻认识到高职教育必须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道路,必须建立专业指导委员会,按照企业和行业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合理设置专业课程,不断的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紧跟专业发展的脉搏不断推陈出新,保证教育供给的有效性。 但是,专业指导委员会应如何构建。 特别是如何更好地发挥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作用是新时代下摆在职业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崭新课题。 从某种程度上讲,专业指导委员会对本专业的建设和发展起着决策性的导向作用。 培养什么样的人。 由谁来培养。 怎样培养。 三个核心问题能否得到正确的解答与实施,关键取决于专业指导委员会决 策的正确性。 根据油气储运技术专业建设规划,在今后的五年里,将建立由 代表企业 、行业、协会、院校的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 技师 、工程师、教授等 经验丰富的 工程技术人员、熟悉教育教学理论和学院实际情况的院内专业教师 组成,具有覆盖面广、多视角、权威性的专业指导委员会。 15 在 两 年建设期内,学院培养 1 名专业带头人 , 从 中石油在甘企业 聘请 1名专业带头人;通过专职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参与精品课程建设、考取油气储运岗位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承担教学科研任务及撰写教科研论文等途径培养“双师”素质教师;从中国石油 兰州石化公司 、 中国石油西北 销售公司 等企业聘用行业专家、技术能手建设兼职教师队伍。 通过 两 年建设,油气储运技术专业将形成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高素质教学团队。 师资队伍建设目标见表 5,师资队伍建设进度见表 6。 表 5 油气储运技术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目标一览表 专职教师 12 人 兼职教师 6 人 专业带头人 骨干教师 “双师”素质教师 高级职称 “双师”比例 行业专家 技术能手 ≥高级职称 1 4 9 4 75% 6 1 5 教师总数 18 专职教师数与兼职教师数比例 2:1 表 6 油气储运技术专业 师资队伍建设进度计划表 建设项目 2020 年 2020 年 合计 (人次) (人次) (人次) 专业带头人 1 1 2 骨干教师 3 1 4 “双师”素质教师 7 2 9 兼职 教师 行业专家 4 2 6 技术能手 1 0 1 通过从 行业企业 聘用、进修学习、参与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等途径,提高骨干教师的业务和科研水平。 1) 2020 年在专 职 教师中选拔 1 名 优秀 教师 派往西南石油大学进修 1 年、 选拔 1 名 优秀 教师 派往 企业实践 两个月,培养成骨干教师。 2) 2020 年在专 职 教师中选拔 1 名 优秀 教师 派往西安石油大学进修 1 年, 16 培养成本专业的骨干教师 ; 2.“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 制定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制度。 专职教师每两年安排 2~ 3 个月时间到企业顶岗实践。 2020 年培养 2 名,到 兰州石化公司 顶岗实践锻炼两个月; 2020 年培养 2 名,到 中石油西北销售公司 顶岗实践锻炼两个月; 2020年从 兰州石化公司 聘请具有“双师”素质教师 2 名; 2020 年培养 3 名,到中国石油西部管道公司顶岗实践锻炼两个月。 三年内,专职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达到 90%以上。 3.兼职 教师 队伍建设 加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聘请 中石油在甘企业的 专家和技术能手担任油气储运技 术专业兼职教师。 聘请精通行业工作程序,在本专业领域有 5 年以上实践经历的油气储运行业专家、技术能手担任油气储运技术专业的兼职教师,建成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优秀教学团队。 对兼职教师进行职业课程开发设计和教学设计的培训,不断提高兼职教师的教学水平。 4.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 本专业现有 专职教师 12 名,其中 40 岁以 下教师 6 名。 建设期内 对青年教师进行“石油人”精神的强化教育,培养他们吃苦耐劳,勇于奉献的工作作风。 企业专家和专业带头人指导青年教师进行职业课程开发和教学设计,提高他们的课程开发能力。 青年教师参加业务进修 ,到企业锻炼,提升生产实践能力。 17 ( 五 ) 教材建设 根据核心职业能力培养要求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需要,引入行业职业标准, 邀请 企业技术人员参与教材编写,将企业生产实际中应用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反映到教材中去。 通过教材开发过程的校企结合,达到提高教材的实用性、针对性和服务企业生产实践的目的。 以 学习 者易于掌握、教师易于传授、符合企业实际需要为原则,在教材内容的组合、编排上,打破学科界限,结合培训特点,推出模块式、工学结合的“一体化”教材;推进教材形式创新,根据职业技能传授特点和目前实训教师、场所的状况 ,以新颖、直观的呈现方式编排教材内容。 根据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和职业能力培养要求,编写并正式出版《 油库生产技术 》、《 油库工艺与设备 》、《 工程流体力学 》、《 过程装备管理 》 4 门课程的高质量 教材,完成《 储运生产 实训教程》、《钳工实训讲义》等 2 门课程 校本 教材的编写。 ( 六 )教学 实训条件建设 根据油气储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与 中石油在甘 油气储运行业企业合作,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和校外顶岗实习基地,提高科技含量,完善实习实训基地的功能,为油气储运技术专业教学服务,为油气储运行业技术员工培训服务。 1.校内生产性实训 基地建设 建成校内 生产型、开放型、系统型、工学结合的实训基地。 积极探索共建、共管, 并集学生实训、职业师资培养、职业技能鉴定、技术服务为一体的校内生产型实训基地建设的途径和方法,提高实训基地建设质量。 扩建和新建油气储运技术专业校内实训基地,成为软、硬件及整体水平国内领先,服务西部企业和相关院校油气储运技术专业的区域性综合实训基地。 18 油气储运技术 专业 校内生产性实训 基地 建设项目包括: ( 1) 新建 燃气运行 实训室 , 制定岗位职责、操作规程、管理制度和实训教材等; 在实训室建成模拟 CNG 场站工艺流程 1 套。 强化教学过程的实 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校内实训创建真实的岗位训练、职场氛围和企业文化; ( 2) 新建 加油加气 实训室 , 建设模拟加油站、加气站。 ( 3) 对 现有 泵与压缩机实训室 进行补充扩展。 我院油气储运技术专业 泵与压缩机实训 室与化工设备维修专业化工机器检修实训室共享,目前拥有 各类机泵 120 台套, 包括离心泵、齿轮泵、往复泵、隔膜泵、旋涡泵、滑片泵、水环式真空泵等类型。 考虑到近年来储运行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采用,补充扩展 摆动转子泵 、 液压潜油泵 、罗茨泵。 ( 4) 油气储运仿真实训室(扩充) 我院油气储运技术原有《油气工程仿真软件》 和《输气工艺仿。油气储运技术专业及相关专业群建设方案
相关推荐
到檐口每 100 米增加 1 米。 由于瓦是朝天沟的方向铺设的,所 以要沿着弹线修剪每层的最后一张瓦片,不要使用不足 300mm长的瓦片作为每层的最后 一张来搭天沟。 如有需要,修剪相邻的瓦片,这样可以使用整张瓦片来搭接天沟,沿 45度角修剪每 的上边 层 瓦 角 25mm,以便引导排水流入天沟,防止水渗入瓦片之间。 最后,为了保持良好的封闭性能,用 100mm宽的沥青胶把瓦与天沟泛水层粘合。
这是谁也不愿看到的,从冲浪者来说是谁也不想失去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 可见技术平台的重要性; 为此, 法院 技术说明书即使在这背景下实现的。 目的是针对 法院 系统提供整套的技术解决方案。 法院 系统设计特性 法院 是一个较安全、稳定、运行效率高、与硬件较好结合的的 web 应用平台。 进行系统设计的时候 ,强调性能和良好的稳定性。 无论是核心的优化还是系统结构的构造,都是以稳定
事某一活动时,他人在场干扰活动的完成,抑制活动效率的现象,又称为社会干扰。 29.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有目的、有意识地制订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 它包括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有效学习的程序、规则、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可以是内隐的规则系统,也可以是外显的操作程序和步骤。 五、简答题 30. [答案要点]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这一时期,是一个人的生理
验实训条件 0 0 0 0 0 0 0 0 0 0 0 师资队伍建设 0 0 0 0 0 0 0 0 0 课程体系与内容改革 1 0 0 0 0 0 0 0 0 0 1 合计 2 3 5 0 0 0 0 0 0 0 0 0 2 3 5 表 17 省推进计划 B 级项目一预算资金投入表 子项目 6 省推进计划 B 级项目:融“教学做”为一体的工学交替教学模式的研究、实践与推广 建设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