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橄榄高产栽培技术内容摘要:
夏末秋初栽植。 栽种营养袋苗成活率高。 栽种裸根苗在春季苗木萌动前进行,萌芽后栽植成活率低。 ( 2)栽植密度: 国外过去推行的种植株行距离较大,其密度 7 7 米、 8 8 米、 1010 米、 12 12 米,树冠大,单株产量高,但单位面积产量低。 我国前些年的橄榄园也推行 8 8 米的密度。 随着现代集约栽培橄榄园的出现,国外种植油橄榄正在向密植化方向发展。 推行的种植密度,栽植形式发生了大的变化,推行的模式有:正方形栽植,株行距有 2 2 米、 3 3 米、 4 4 米、 5 5 米、 6 6 米;长方形栽植,株行距有 1 米、 1 2 米、 1 3 米、 3 4 米、 3 5 米、 3 6 米。 按单位面积计算,每亩( 667 平方米)种植株数从 10 株到 100 多株不等。 我国目前推行的栽植密度为 4 4 米较普遍。 每亩( 667 平方米)种植油橄榄由过去的 10 株到现在的 3040 株。 还有人想在中国组建高密度的橄榄园,进行矮化密植试验,成功后 逐步示范推广。 ( 3)定植: 定植裸根苗,先将苗木放入已回填好土和肥的土坑内,苗根展开平放在坑内土面上。 防止根系弯曲成团和根尖向上。 苗放好后加土到根颈处,压紧苗木周围土壤,培土成圆形土盘,浇足透水,在土盘面上覆盖一层稻草保湿,定植后还应设立支柱固定苗木,防风吹动,保证成活和护苗直立生长。 定植营养袋苗,除将营养袋去除掉,将营养土团放入土坑内,复土到根颈处,其它工序与栽植裸根苗相同。 合理间作 为了充分利用油橄榄林间的土地,增加橄榄园的收入,可合理间作。 ( 1)种草:利用林间空 地种植禾本科、豆科草类及绿肥。 到时结合土壤耕翻将其翻入土中,增加土中腐殖质。 种草既能提高土壤肥力和充分利用光能,雨季还可阻止地表劲流,防冲刷,旱季可减轻土壤水分蒸发。 ( 2)间种经济作物:在油橄榄林间土中间种矮干的经济作物,提高单位面积的经济收入,用短期作物所产生的经济收入来辅助促进油橄榄的发展。 品种选择与配置 油橄榄不同品种其形态特征很大差异。 生物学特性、生态要求、抗逆性和产品质量不尽相同。 尤其从小区域范围选培出来的品种,对环境条件的反映更加敏感。 因此,新建橄榄园时,应对当地的气 候、土壤、地形等因子进行详细了解。 选择好早、中、晚熟品种;油用品种、果用品种;高干与矮干品种的合理配套种植,这样有利于分期采收加工和综合利用。 选择好主栽品种后,要选定与主栽品种相适应的授粉品种。 其比例:如油用主栽品种为一个加上授粉品种比例 8 : 1;主栽品种为二个,加上授粉品种比例 4 : 4 : 1。 选用佛奥、菜星为油用主栽品种,配多灵为授粉品种,比例 4 : 4 : 1(佛奥 菜星 配多灵 1),果用品种的选配:选用西班牙美人( BelladispaBna )作主栽品种,选法国小果( Pichalline )作授粉 品种(西班牙美人 法国小果 1) 四、油橄榄园的灌溉排水 灌溉 随着现代集约栽培的兴起,单纯依赖于自然降水是难以实现其集约经营的目的,灌溉是值得提倡的增产措施。 由于人们习惯性地把油橄榄当作耐旱树种,而把因旱造成的落花,落果以及滞育等现象归之为遗传特性,忽视了灌溉的重要作用。 有人在干旱地区做过试验,灌溉可使油橄榄提高产量 4853%,含油率提高 213%,平均果重增加 1325%。 因此,近些年来,把灌水列入提高产量的基本措施之一。 归纳起来有四种 方式 : ( 1)地面灌溉:地势平坦,水源 充足的地方,将水通过渠道或管道输送到橄榄园,进行沟灌和畦灌。 ( 2)地下灌溉:在水原不足的地区,利用埋设在橄榄园的地下灌溉系统,将水输送到油橄榄根系层土中。 ( 3)喷灌:利用水源,通过管道,喷头将水均匀地撒布在土壤表面。 喷灌灌水均匀,节省水量,还能调节橄榄园的气候。 ( 4)滴灌:通过滴头把水缓慢地滴入油橄榄根部土壤,使根系周围土壤保持最优含水状况。 滴灌不仅省水,保湿效果显著,还可以将肥料溶液混入水中进行滴灌施肥。 滴灌系统由三部分组成:枢纽管道、输水管道、滴头。 枢纽管道包括水泵、过滤 器和肥料罐。 输水管道,使用 20100 毫米管径的聚氯乙烯管。 输水管一般埋设在地下 2030 公分,支管架设在地面,也有架离地面 米高的。 支管进水端装有阀门或计水流量调节器。 滴灌水由支管进入毛管后通过滴头滴灌。 毛管由高密度聚氯乙烯制成,内径为 1020 毫米。 使用时有的放在地表,也有埋入根系密集层土壤中的。 排水 分布在丘陵山区的橄榄园,一般不存在排水问题。 只有那些地势平坦和平地新建橄榄园才进行土壤排水。 这类橄榄园建园时,在园在修筑排水系统,排水分明沟排水和暗沟排水两种形式。 明沟排水是把地 上、土中的多余水量引入排水沟内排除。 但是地面明沟开得太多,影响机械耕作。 为了不影响机械耕作,采用暗沟排水。 暗沟是在土壤下层修筑管道,把土中多余水量引入管道中排出。 五、油橄榄建园后的管理 土壤管理及施肥 ( 1)土壤中耕管理: 土壤中耕管理是一项长期性工作,每年结合除草对树间土壤中耕深翻12 次,保持土壤疏松。 ( 2)扩穴: 幼树定植后随着树体的生长必须逐年深挖扩穴(扩穴可与冬季开施肥沟结合进行),以适应根系生长发育的需要。 油橄榄在土壤管理较好的情况下,一般根幅大于冠幅。 因此,油橄榄定植后每年冬季采果后,进行一次扩穴工作。 扩穴深度 5060 公分,穴沟宽 3040 公分。 扩穴范围在定植坑外,或树冠投影外围。 ( 3)松土除草: 每年在树冠幅内进行 23 次松土除草,松土深度小树宜浅,深度不超过 5 公分。 松土范围距离树干 2030 公分。 成年树松土深度 1020 公分,过深易损伤根系。 ( 4)施肥时间: 因气候条件之差异,油橄榄物候期不尽相同。 从大范围来看,一年之中有三个施肥时期:即采果前后施基肥(冬肥);开花前后和果核硬化时期施追肥(花期和果期的施肥,称花肥和果肥)。 大约日期: 1112 月施基肥; 34月和 78 月施追肥。 ( 5)施肥量: 施肥应根据树龄大小来定性定量用肥,每生产 100 公斤橄榄果,从土壤中吸收氮( N) 公斤;磷( P2O5) 公斤;钾( K2O) 1 公斤。 ①幼树至成年开花结果树: 基肥:每株厩肥 10 公斤、“海状元”海藻有机无机复混肥( 10510含量) 公斤,“海状元”海藻微生物菌肥 公斤。 追肥:每株每次“海状元”海藻有机无机复混肥( 10510 含量) 公斤或“海状元”海藻膏状冲施肥 公斤,“海状元”海藻微生物菌肥 公斤。 ② 10 年生以上开花结果树: 基肥:每株厩肥 20 公斤,“海状元”海藻有机无机复混肥( 10510含量) 公斤,“海状元”海藻微生物菌肥 公斤。 追肥:每株每次“海状元”海藻有机无机复混肥( 10510 含量) 公斤或“海状元”海藻膏状冲施肥 公斤,“海状元”海藻微生 物菌肥 公斤。 ( 6)施肥方法: ①开沟施肥:开沟施肥法用于基肥。 在树冠投影外挖环形沟或对称沟,沟深 4060 公分,宽 3040 公分。 肥料施入沟内与土壤混合后掘土复盖。 ②撒肥:在树冠投影区内,将肥料均匀地撒施在树冠周围土壤表面,施后深翻 1020 公分,将肥料和表层土翻入根系层。 ③滴灌施肥:这是一种新推广采用的施肥方法。 施肥时将肥料溶化装入滴灌系统的肥料罐中,随着滴灌管将肥料输入油橄榄根部土层之中。 整形修剪 修剪的增产作用和经济效益是由修剪的调节功能提供的,合 理修剪能直接创造最大空间利用率和最好的光合面积与吸收面积(根系),从而获得高。油橄榄高产栽培技术
相关推荐
)、燃气输配技术 8 具备油气储运工程现场施工、质量监控或工程监理能力 油气储运工程焊接与施工、储运生产技术(理实一体) 9 具备原油与天然气的集输与处理装置的 DCS 控制与操作能力 油气集输技术、油气工程仿真实训、燃气运行仿真 10 具备安全及环保知识、健康、安全与环境( HSE)管理体系基础知识;消防知识、油品的危险性及特点”的要求, 油料与燃气、储运生产安全与 HSE 11
到檐口每 100 米增加 1 米。 由于瓦是朝天沟的方向铺设的,所 以要沿着弹线修剪每层的最后一张瓦片,不要使用不足 300mm长的瓦片作为每层的最后 一张来搭天沟。 如有需要,修剪相邻的瓦片,这样可以使用整张瓦片来搭接天沟,沿 45度角修剪每 的上边 层 瓦 角 25mm,以便引导排水流入天沟,防止水渗入瓦片之间。 最后,为了保持良好的封闭性能,用 100mm宽的沥青胶把瓦与天沟泛水层粘合。
事某一活动时,他人在场干扰活动的完成,抑制活动效率的现象,又称为社会干扰。 29.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有目的、有意识地制订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 它包括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有效学习的程序、规则、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可以是内隐的规则系统,也可以是外显的操作程序和步骤。 五、简答题 30. [答案要点]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这一时期,是一个人的生理
验实训条件 0 0 0 0 0 0 0 0 0 0 0 师资队伍建设 0 0 0 0 0 0 0 0 0 课程体系与内容改革 1 0 0 0 0 0 0 0 0 0 1 合计 2 3 5 0 0 0 0 0 0 0 0 0 2 3 5 表 17 省推进计划 B 级项目一预算资金投入表 子项目 6 省推进计划 B 级项目:融“教学做”为一体的工学交替教学模式的研究、实践与推广 建设 内容
件时:均布活荷载为 ; ( d)计算直接支承模板的小楞时:均布活荷载为 ; ( 6)下列关于钢筋工程说法错误的是( ) ( a)Ⅰ级钢筋末端作 180度弯钩,其量度差值为 ; ( b)钢筋冷拉方法有控制应力法和控制冷拉率法两种; ( c)大直径的钢筋可采用预热闪光焊进行闪光对焊连接; ( d)钢筋安装中受力钢筋接头的位置应相互错开,错开率为 50%。 ( 7)某砼的设计强度标准值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