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运用技术专业毕业论文--轿车子午线轮胎的设计内容摘要:

接地压力比较均匀无内胎轮胎磨损均匀磨损寿命远远长于有内胎轮胎使用寿命延长 5 轮胎磨损均匀花纹再刻机会增加 6 有利于环境保护 7 无内胎行驶面宽接地面积大而且接地压力均匀接地比 压低减少轮胎对于路面的破坏无内胎行驶面宽胎面周向刚性大轮胎磨损寿命增加意味着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 8 全钢载重无内胎滚动阻力小可以降低燃料消耗从而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9 无需内胎垫带部件减少生产运输资源原材料能源及人力的消耗 使用无内胎轮胎对于轮圈的要求比较严格轮圈必须没有碰撞过没有锈蚀必须经过气密性试验不能有 沙眼 否则轮胎口和轮圈的咬合不严无法充气 子午线轮胎帘布层内的帘线以轮胎中心点为中心成辐射状排列然后在帘布上面用 10176。 20176。 31 子午线轮胎的种类 子午线轮胎的结构 载重子午线轮胎的结构 图 32 载重汽车子午线轮胎的结 子午线轮胎主要由胎冠胎侧胎圈三大区域组成胎冠部分有胎面带束层帘布层和胎肩垫胶胎侧部分有胎侧胶帘布层胎圈部分有钢丝圈钢丝圈填充胶帘布层和胎圈钢丝加强层等轮胎的胎里一般都有气密层 轿车子午线轮胎的结构 轿车子午线轮胎一般由胎面胶胎面下层胶胎侧胶胎体 12 层纤维布组成带束层二层钢丝帘布层冠带按技术设计要有时加一至二层尼龙帘布层以提高轿车胎的高速性能胎圈由钢丝圈复合硬胶 芯和子口护胶内衬层等构成 图 33 轿车子午线轮胎的结构 1 1硬三角胶芯 2钢丝圈 3钢丝内包布 4钢丝外包布 图 34 轿车子午线轮胎的结构 2 子午线轮胎与斜交胎结构的差异 1 斜交轮胎胎体中的帘线按一定角度排列各层间帘线相互交叉胎体帘线 层数为偶数胎体承受内压引起的初始应力的 80~ 90 2 子午线轮胎胎体各帘面层间的帘线系相互平行地由一胎圈至另一胎圈呈了午线方向的排列与胎胎冠中心线夹角为 90 度胎冠有大角度基本不伸张的刚性带束层箍紧这种结构使 1 3 胎面耐磨滚动阻力小节省燃料 4 胎体生热低适应高速行驶安全 可靠轮胎的生热和热破坏是高速轮胎损坏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子午胎摩擦变形小行驶生热低 胎体的帘布层少散热也快因此行驶温度比斜交胎低缓冲性能好乘座舒适由于子午胎帘线呈径向排列法向变形大于斜交胎胎体柔软弹性好有很好的缓冲性能 故提高了车辆行驶平顺性 例如全纤维子午线轮胎主要为轻型轿车轮胎和拖拉机轮胎半钢丝子午线轮胎主要为高速轿车轮胎和轻型载重轮胎 900R20 以下的中型载重轮胎全钢丝子午线轮胎主要适用于重型载重轮胎和工程轮胎 900R20 可用全钢丝亦可用半钢丝 轿车子午线轮胎结构的设计 轿车子午线轮胎负荷的计算 轮胎的负荷能力是取决于轮胎内部的空气压力 所以一般情况下增加气压就可提高轮胎的负荷能力此外车辆行驶速度对轮胎的负荷能力也有直接的影响一般提高车辆行驶速度则轮胎的负荷百分率会略有下降 Bd B0700637d B070 B1[180176。 1sin W1B1 ] 1356176。 d 096B070H 式中 K负荷系数此值与轮胎的结构和高宽比有关 50 系列 70 系列子午线轮胎 K 16557880 系列子午线轮胎 K 1743 d 圆形轮胎实际断面高与扁平轮胎最大断面高之差 cm H最大断面高普通断面轮胎最大断面高 H 101设计断面高扁平轮胎最大断面高 H 102设计断面高 cm 轿车子午线轮胎断面轮廓的设计特点 子午胎外直径 D 和断面宽 B 的确定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科学的方法来确定轮胎硫化模型尺寸与充气压后轮胎尺寸之间的关系因此子午胎的设计也只能根据经验考虑不同的胎体帘线的伸长性能轮胎断面轮廓形状带束层角度和长度等的影响来选择充气轮胎与硫化模型之间断面宽和外直径的膨胀比下表列出轿车子午线轮胎充气断面宽 B′ 和模型断面宽 B 对不同胎体帘线的断面膨胀比的取值范围 表 51 不同胎体帘线的断面宽膨胀 胎体帘线类型 B′ B 人造丝帘线 100102 聚酯帘线 102 ~ 103 尼龙帘线 103 以上 轿车子午线轮胎高宽比为 07~ 08时 人造丝胎体钢丝带束层结构 充气后外径一般膨胀 0~ 2mm 断面宽膨胀 0~ 2 根据经验子午线轮胎 D′ D 值大约在 1000~ 1003 之间 B′ B 值为 100~ 102 左右 表 52 几种轿车子午线轮胎断面膨胀率 轮胎规格 DD BB 20575R15 10022 1016 185SR14 10015 1000 18570SR14 1000 1002 18570SR13 0998 1000 165SR14 1001 1007 175SR14 1001 1011 根据轮胎外直径和内直径算出断面高 H 断面水平轴的确定 断面水平轴位于断面最宽点是轮胎法向变形最大部位用数值 H1H2 表示 普通斜交轮胎 H1H2值大约在 083~ 095间而子午线轮胎通常在 10~ 112左右轿车子午胎胎约在 100~ 120 之间 胎圈间距的确定 胎圈间距 C 一般选用与轮辋宽度相等或者也可小于轮搁间距但不超过15~ 25mmC 值小于轮辋宽度可提向轮胎的耐磨性能和侧向刚性 C 与 B 之比一般而言轿车子午线轮胎为 07~ 08 断面高与断面宽之比 HB HB 影响轮胎接地面积的长宽比 HB 值愈小则轮胎的侧偏角滚动阻力磨耗和噪声亦愈小低断面轮胎的高速稳定性好 对子午线轮胎而言 HB 之比可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