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轮机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内容摘要:

1 轮机工程技术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监测指标 建设内容 2020 年 12 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2020 年 12 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师资队伍 建设目标 1. 专业带头人培养 预期目标 : 根据 现有专业教师队伍 情况 , 积极创造一切条件, 引进 1名 专业带头人,要求 具有国际视野、掌握高职课程开发技术、教育教学能力和职业实践能力强、 能主持推进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验收要点 : 1. 安排培养对象每年参加国内学术研讨会 1人次 ; 2. 安排培养对象进行国内访问学者 1人次,进行现今高职教育发展趋势、专业如何服务产业等方面的考察。 预期目标 : 在 引进 1名 专业带头人的基础上,再 新增专业带头人 1名 , 引领重点专业建设,提高带头人及培养对象的高职教育理论、教育教学能力和职业实践能力,促进把握专业发展方向能力的提高。 验收要点 : 1. 制定本专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主持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的制、修订工作。 2.每人 带领青年教师完成 1项 科研 课题。 3. 负责本专业教学改革和实践技能培养方案的制定。 13 2. 骨干教师培养 预期目标 :培养 2名骨干教师,使骨干教师掌握轮机工程技术专业先进 技术,提升骨干教 师 的课程开发能力、科技开发能力、为企业服务能力;具有较强的教研教改能力;具有较强的实践教学能力。 验收要点 : 1. 主持建设 具有工学结合特色的 2门专业核心课程; 2. 主持(与服务产业发展联系紧密的)院级 课题 1项 ,或主持 /参与省市级课题 1项 ; 3. 编写行业特色教材 1门。 预期目标 : 再继续培养 2名骨干教师, 完成 4名骨干教师的培养,建成专业开发和课程开发能力强、熟悉国际高职课程开发技术、教育教学能力和职业实践能力较高的骨干教师团队。 验收要点 : 1. 每人 完成 1次调研并写出对专业建设有指导意义的调研 报告; 2. 主持院级 课题 1项 ,或主持 /参与省市级课题1项 ; 特色的 2门 专业核心课程。 写行业特色 教材 1门。 3. 双师型 教师培养 预期目标 : 在现有双师 85%的基础上,使 90%的专业教师具备双师素质。 验收要点 : 1. 安排 5~6名教师 到航运企业顶岗任职 或开展技术服务工作 (顶岗合同或技术服务合同) ; 2. 2名教师适任资格证书提升 (适任证书)。 预期目标 : 95%的专业教师具备双师素质。 验收要点 : 1. 安排 5~6名教师到航运企业顶岗任职 或开展技术服务工作 (顶岗合同或技术服务合同) ; 2. 2名教师获适任资格证书提升 (适任证书) ; 4. 行业企业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预期目标 : 建设兼职教师队伍 , 在现有 9名 兼职教师基础上,从各大航运企业增聘 3位既有很高理论水平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一类轮机长担任专业兼职教师,使兼职教师总人数达到 12人。 验 收要点 : 1.密切与企业的合作, 建立相应的《兼职教师队伍的管理办法》; 2. 增聘 3位一类轮 机长 或轮机员(聘书、船员证书、教学任务书) ,指导学生评估训练 与学生 顶岗实习的指导与管理工作。 预期目标 : 建设兼职教师队伍 , 在现有兼职教师基础上,从各大航运企业增聘 4位既有 很高理论水平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一类轮机长担任专业兼职教师,使兼职教师总人数达到 16人。 建成一支专兼职教师比例达 1:1的专业教学团队。 并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能够动态适应课程变化的需要。 验收要点 : 1. 建立《关于客座教授聘任的暂行规定》; 2. 增聘4位一类轮机长或轮机员(聘书、船员证书、教学任务书) ,指导学生评估训练 与 学生 顶岗实习的指导与管理工作。 14 教学实训实习条件建设监测指标 表 32 轮机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实训实习条件建设监测指标 建设内容 2020 年 12 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2020 年 12 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教学实训实习条件建设目标 1. 轮机模拟 实训室 预期目标 : 在现有 轮机模拟的基础上,升级软硬件,进行功能扩展及优化。 对实训指导人员进行培训,制定各项管理制度。 提升 学生和社会船员在模拟、仿真的环境下实操与评估训练。 以此进一步加强 对外开展校企合作及对社会开展轮机长培训。 验收要点: 1.满足海事部门对 轮机模拟 的各项功能要求,可以完成综合操作、维护及管理功能; 2. 实训指导人员培训计划及总结; 3. 各项管理制度。 预期目标 : 全面升级软硬件,开发 25个实训项目,能同时容纳学生 40人分组 分项目实训。 验收要点: 1.完全满足海事部门对 轮机模拟 的各项功能要求; 高级轮机员 综合业务 培训(培训记录及名册); 3.实训记录。 作及对社会开展高级轮机员 综合业务 培训。 2. 船舶动力设备拆装实训室 预期 目标: 继续加强 实验室条件 建设, 引进和培养一支研发队伍,并开始提供技术服务。 验收 要点 : 1. 购置油雾浓度监测装置、油耗仪、 烟度计 、烟度卡 、 废气分析仪 、 发电机特性测试仪 、 蓄电池性能测试仪 、 电机综合性能测试系统 、 数据分析软件 等,并完成安装调试; 2. 组建一支研发队伍 ,为 企业提供技术服务。 预期 目标: 完全满足 国家海事局《船员适任评估考试大纲》对学生所规定的实操技能要求,开发 14 个实训项目 , 能同时容纳学生 40 人分组实训。 验收 要点: 1.增加主辅机拆装设备, 柴油机电子示功器,柴油机电子爆压表,柴油机缸内过程故障监测诊断系统,柴油机燃烧分析软件等 ; 2.完成设备使用与维护人员的培训; 录; 4. 为社会进行培训及技术服务。 3.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预期目标 : 在与 11家航运企业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的基础上, 逐步把校外实训基地建成 管理水平科学,能够完成学生带薪顶岗实习,校企双重管 理考核的双赢 的基地。 验收要点 : 增建 2 个校外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协议)。 预期目标 : 逐步把校外实训基地建成国内规模较大、管理水平科学能够完成学生带薪顶岗实习,校企双重管理考核的双赢的基地。 验收要点 : 增建 3 个校外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协议)。 15 建设内容 2020 年 12 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2020 年 12 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实训教学内涵建设 预期目标: 完善船员教育与培训质量管理体系及有效运行。 建立完善的顶岗实习制度和实习质量评价体系,加强过程考核和质量监控。 建立基于互惠互利的校企合作驱动机制,以及基于文化融合的沟通机制,形成校企合作良性运行机制。 验收要点: 育与培训质量管理体系的实训记录; 轮机模拟 运行管理规范; 化机舱运行管理规范。 善顶岗实习制度和顶岗实习质量评价体系。 指导手册,查看实践教学计划。 预期目标: 完善船员教育与培训质量管理体系及有效运行。 验收要点: 培训质量管理体系的实训记录; 轮机模拟 运行管理规范;理规范。 顶岗实习质量评价体系。 成: 轮机模拟 规范及实践教学录像;动力设备操作规范及实践教学录像;船舶电站操作规范及实践教学录像 ;船舶电工工艺和电气测试规范及实践教学录像。 校企合作制度与管理运行机制建设监测指标 表 33 校企合作制度与管理运行机制建设监测指标 建设内容 2020 年 12 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2020 年 12 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校企合作制度与管理运行机制建设 1.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预期目标 : 调整并充实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完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工作机制,定期召开会议, 积极开展工作。 验收要点 : 1. 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会议记录; 2. 校企合作计划。 3. 制定完善专业建 设指导委员会运行工作机制(工作程序、运行架构等作业文件)。 预期目标 : 拓展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功能 ,定期召开会议,出色完成各项工作。 验收要点 : 1. 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会议记录; 2. 专业建设指导性报告。 16 建设内容 2020 年 12 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2020 年 12 月 (预期目标、验收要点) 2.校企合作管理运行机制建设 预期目标: 研究工学结合的教学特点,建立适合工学结合需要的教学管理运行体系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保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的规范高效。 验收 要点: 1.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质量管理的规章制度和文件; 2. 质量管理体系中关于校企合作的实训、实习的相关文件。 预期目标: 根据 校企合作的不同方式,建立工学结合教学的质量监控体系,提高工学结合教学质量。 验收 要点: 1. 关于工学结合教学的质量监控措施的文件规定;2. 质量管理体系中关于引导与激励教师主动为企业服务的相关文件。 建设实施步骤与内容 人才培养方案、模式的创新实施 “ 船校交替 ”工学结合高职轮机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组织实施形式为 船校交替 ,和“学院 → 生产性船舶(教学实习船、订单企业船舶) → 学院 → 生产性船舶(顶岗实习船舶)双循环来实现高技能轮机工程人才的培养,并使其对全国同等类院校起到引领示范作 用。 两个循环的 基本做法是: 第一个“ 船校交替 ”循环: 一、学生进校后,首先在校内进行基础课程的学习(如轮机基础英语、热工基础、轮机工程基础、机工业务等),并进行基本安全专项技能训练,使学生获得海上基本安全、精通救生艇筏和救助艇、高级消防、精通急救等必须的航海方面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取得符合国际 STCW 公约要求的《海船船员专业培训合格证书》。 二、根据教学安排,订单班的学生到订单企业的船舶上,非订单的学生到学院自有的海上教学工厂 — 生产性船舶上进行学习。 依托生产性船舶的真实工作环境,按轮机工程技术专业“功能模块” 化的课程,在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老师(轮机长)的带领下,学习《船舶柴油机》、《船舶辅机》课程中的设备构造、工作原理;《船舶电气》课程中的基本元件、简单控制线路;《轮机维护与修理》课程中的基本方法等内容;了解船舶机舱主辅机设备、控制系统、电力17 供应及拖动系统、安全保护系统等专业知识,建立感性认识,并熟悉掌握基本岗位的技能。 第二个“ 船校交替 ”循环: 一、学生重新回到学校,按“功能模块化专业课程+模拟仿真实训”方式,在理论学习《船舶柴油机》、《船舶辅机》、《船舶电气》、《轮机维护与修理》、《轮机管理》 课程的同时,根据课程进度,分阶段应用 轮机模拟 实训室的 轮机模拟 等设备理实结合,反复强化船舶电站操作、主机遥控系统操作、辅助设备操作训练等。 在熟练操作仿真设备的基础上,再利用轮机自动化机舱实训室,开展虚实交替互动,将在仿真设备上所操作训练的内容在轮机自动化机舱中进行实物环境实训,训练发电设备的起动管理,船舶电站的供配电,空压机,辅锅炉,分油机,润滑、冷却水系统操作,机旁、集控室遥控起动主动力推进装置等。 使学生所的理论知识与机舱实物进行有机的融合,大大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这个阶段以培养学生轮机工程技术岗位职业 技能和通过国家海事局组织的船员适任评估及考证为重点 , 再融合毕业双选后用人企业的管理体系与企业文化开展针对性的强化训练。 二、已签约就业单位或订单培养的学生到企业生产性船舶上带薪顶岗实习,以提高其岗位工作能力。 暂没有签约的学生由学院分批安排到合作企业船舶上进行岗位实习。 “ 船校交替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过程如下图所示: 第 一 阶 段 :通 过 校 内 学 习 , 获 得 基本 职 业 素 养 与 技 能第 三 阶 段 :船 校 交 替 的 轮 机 工 程 技能 培 养专 业 知 识 仿 真 环 境学 习 实 训参 加 国 家 海 事 局 组 织 的 船 员 适 任证 书 考 试 与 评 估 , 获 得 相 关 证 书第 二 阶 段 :在 校 企 合 作 企 业 的 生 产船 舶 实 习 , 熟 悉 设 备 实际 运 行 环 境第 四 阶 段 :实 船 顶 岗 实 习 , 培 养 轮机 员 适 任 能 力学生进校学生毕业在 校 学 习 上 船 实 习 图 31 “ 船校交替 ”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