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新能源应用技术专业建设方案内容摘要:

技能训练。 第一学期达到 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及化工设备图样的能力 、相关 化学实验操作 技能 ;第二、三学期达到锂电基本操作和 具备锂电池制造与设计能力 , 产品性能、质量分析检验 能力;同时学生通过课程教学,初步养成职业素养。 “ ” ——第 4 学期以培养 第一线工作的锂电技术应用型人才 的综合应用能力为目标,达到具备操作 锂电池生产设备 、 分析检验设备的选型、使用和维护 能力;在具有真实工作环境的校内实训基地进行校内工学结合的生产性轮岗实训;在校外订单企业进行轮岗实训。 通过多工种的综合学习,学生能胜任锂电加 工工艺、锂电设备维护维修、产品设计等岗位工作。 轮岗实训期间学生的学习形式为半工半读,半天进行理论学习,半天在实训基地工作,在实训基地进行轮岗实习期间,学生与实训基地签订协议,通过协议保障轮岗实训的实施。 学生按照实践教学规定完成相应的课程和工作任务,实训基地根据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情况评定其成绩。 “ 1” ——第 6 学期以岗位零距离对接为目标,企业和专业教师结合订单企 教 学 模 式 第13学期 第4学期 第56学期 按按 照照 专专 业业 公公 共共 平平 台台 进进 行行 项项 目目 教教 学学 和和 生生 产产 性性 实实 训训 在在 订订 单单 企企 业业 进进 行行 顶顶 岗岗 实实 习习 职职 业业 资资 格格 考考 证证 校校 内内 工工 学学 结结 合合 生生 产产 性性 实实 训训 校校 外外 企企 业业 轮轮 岗岗 实实 训训 综综 合合 应应 用用 能能 力力 岗岗 位位 能能 力力 、 ““ 双双 证证 融融 通通 ””高高 技技 能能 人人 才才 单单 一一 岗岗 位位 的的 基基 本本 能能 力力 初初 步步 养养 成成 职职 业业 素素 养养 目目 标标 学学 校校 订订 单单 企企 业业 15 业生产需要制定岗位实习计划、确定岗位关键能力,共同组织实施。 安排学生作为准员工进入企业,通过顶岗实习,了解企业文化,学习生产现场管理,积累工作经验 ,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这一阶段通过工作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取得国家 相应的职业 资格证书。 2.培训、调研、科研 参加专业建设相关培训、到相关企业、兄弟院校调研、参加各种研讨会。 与企业共同开展课题研究、技术改造以及新产品开发,使企业分享到学校的人才、技术、信息优势,得到学校的智力支持。 3. 制 定人才培养方案 在 专业建设委员会 指导下,汇集、整理调研材料,与行业企业专家共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四) 经费预算与进度安排 表 6 人才培养方案建设项目经费预算与建设进度计划表 单位: 万元 序号 建设内容 经费 预算 分年度资金投入 中央财政 学校自筹 2020 年度 2020 年度 1 学习、培训、调研 4 2 2 4 2 培养方案的制订 3 2 1 3 小计 7 4 3 7 三、 课程建设 (一) 建设思路 通过开展广泛的锂电行业和订单企业调研,了解与新能源应用技术(锂电方向)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确定本专业的工作岗位,并针对岗位确定工作任务,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职业能力分析 , 进 而归纳行动领域,再转换到学习领域,面向工作岗位完成课程体系的构建,再针对订单企业的具体工作岗位构建课程内容,以适应“园企校融合、课岗能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 ( 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路见图 6) 16 图 6 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路图 (二) 建设内容 1.优化以 锂离子电池制造工艺为主线 的课程体系 ,体现岗位能力的要求,体现市场需求。 2.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订单企业典型产品的生产工艺过程作为教学载体,建设核心课程,编写 4 本校本教材,注重 3 门优质课程和 2 门院级精品课程的建 设。 (三) 具体措施 1. 岗位职业能力分析 专业设置和调整不再以学科建设和办学资源为出发点,而是以社会岗位和学生就业所需要的职业能力为依据。 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与职业能力需求吻合程度决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见图 7)。 图 7 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达成框图 STEEP1: 需求调研 STEEP2: 岗位(群)分析 STEEP3: 工作任务分析 STEEP6: 领域转换 STEEP5: 职业能力分析 STEEP4: 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行业 岗位群 工作岗位 职业分析 职业能力 专业能力 方法能力 社会能力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课程构建 专业设置 培养目标 17 在 专业建设委员会 的指导下,确定锂电加工工艺员、锂电设备维护维修人员、锂电类产品的设计开发 人员、 锂电 池材料研发人员四个典型工作岗位(见图 8);并与行业企业专家共同针对四个岗位进行职业能力分析,共同确定岗位的职业能力(见表 7) ;再根 据岗位工作内容和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将课程体系分为 基本素质 、 锂电池制造与设计技术应用 、 锂电技术应用能力 、 锂电设备维护能力 和校外顶岗实习等模块。 图 8 新能源应用技术(锂电方向)专业工作岗位分析框图 2.课程体系 构建 根据岗位工作内容和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将课程体系主要分为基本素质模块、 锂电池制造与设计技术应用能力 模块 、 锂电技术应用能力 模块 、 锂电设备维护能力 模块以及顶岗实习模块(课程体系见图 9)。 具体如下: ①基本素质模块 《德育》、《体育》 、《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文化基础》、《专业素质养成》锂电设备基本操作, 产品性能、质量分析检验 锂电池正负 极 材料试验研发 锂电池制造与设计 锂电设备安装、维护、维修 职业岗位群 工作任务描述 新能源应用技术(锂电方向)专业领域职业岗位群 锂电加工工艺员 锂电 池材料研发人员 锂电类产品设计开发 人员 锂电设备维护维修人员 18 等。 ② 锂电池制造与设计技术应用 能力模块 理论课程 —— 《 锂离子电池制造技术 》、《 化工 制图与 CAD》、《 电化学基础 》、《 锂电池基础及测试技术 》、《 专业技能训练 》等。 实践环节 —— 生产性实训基础训练(制图识图实训、金工实习、 锂电池材料处理 实训、 锂电池加工操作 实训 、 锂电池设计 实训 、 锂电池加工工艺 实训 、 锂电池检测 实训)。 ③ 锂电技术应用能力 模块 理论课 —— 《 锂电技术应用 》、《 工业企业管理 》、《 专业综合实训 》等。 实践环节 —— 生产性实训( 化学分析工实训 、 电 池检测工实训 、 锂电池加工操作与调整实训 、 锂电池加工工艺编制实训 、 锂电设备控制技术应用实训 )。 ④锂电设备维护维修能力模块 理论课 —— 《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 》、《 电气控制与 PLC 应用 》、《 锂电池设备操作及维护 》、《 机械基础 》、《 锂电环保与安全 》、《 专业素质拓展 》等。 实践环节 —— 生产性实训( 常用电气图纸识读 实训、 电工技术应用 实训、 电子技术应用 实训、 常用仪器、仪表使用 实训 、 锂电设备调试与维护 实训)。 ⑤校外顶岗实习模块:企业顶岗实习以及专项任务。 表 7 新能源应用技术(锂电方向)专业 职业岗位能力 社会能力 具有 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社会公德和 职业道德 自觉遵守行业法规和 职业规范 具有基本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及自学能力;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具备计算机操作系统和常用应用软件的使用能力。 具有运用处理一般性英语资料的能力 专业能力 无机化学、物理化学、电化学的基本实验能 力 锂电新产品开发 、 工艺设计能力 , 锂电产品质量检验 能力 锂电 池材料分析研发能力 锂电生产 和 分析检验设备的选型、使用和维护 能力, 三废治理能力 综合能力 锂电产品 生产现场管理和质量管理能力 锂电产品 销售和售后技术服务能力 19 图 9 新能源应用技术(锂电方向)专业课程体系 3.优质课程 建设 课程改革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其内容主要包括课程标准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改革等内容。 项目建设期间,我们将与 江特集团公司 、 福斯特新能源、江西联威集团公司 等有关行业和企业合作,加强工学结合的优质课程建设。 充分发挥优质课程示范作用,提高专业课程建设的总体水平。 主要通过以下基本途径建设优质课程: ①成立课程建设小组,聘请企业技术专家参与课程建设。 企业与学院共同制订教学计划和授课计划,编写教材和制作课件; 由学院教师和订单企业专家共同组成素质教育 电气控制与 PLC 应用 新能源技术应用 锂电池基础及测试技术 实践环节 — 生产性实训 锂离子电池制造技术 锂电池设备操作维护 工业企业管理 锂电环保与安全实践环节 — 生产性实训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 化工 制图与 CAD 电化学基础 锂离子电池材料 实践环节 — 基础训练 两课 体育 英语 数学 计算机技术 学习领域 校内轮岗实训 行动领域 顶岗实习适应性训练 企业文化 顶岗实习 社会实践 第二课堂 职 业 综 合 能 力 以锂离子电池制造工艺为主线 20 专业教学团队进行专业建设。 ②课程标准的制定,各课程教学团队深入订单企业调研,与企业技术专家一起,按照学习情境设计“四步骤”(开发学习情境 确定教学组织 实施开发评估 反馈),制定出专业 课程标准,共同做好课程描述、学习情境划分与描述,学习项目(任务)的划分等内容,形成课程标准试用稿,经教学实践并修改,最终成为成熟的课程标准。 ③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订单企业典型产品作为教学载体构建教材内容,教材中引入订单企业标准、工作规范和实际工作案例,使教材内容适应订单企业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并与企业和行业技术发展同步,开发立体化教材。 ④革新教学方法和课程组织实施形式,优质 课程实施一体化教学,实现现场教学、边讲边练。 ⑤校企合作开发工学结合的精品课件。 ⑥注重网络化的开放式课程建设。 ⑦课程建设计划(见表 8)。 表 8 课程建设计划表 序号 建设内容 负责人 合作开发企业 /协会 建设预期 目标 完成 时间 1 《 电化学基础 》 潘科 福斯特新能源、鸿兴能源 精品 课程 2020 年 2 《 锂离子电池制造技术 》 李智奇 福斯特 新能源、鸿兴能源 优质课程 2020 年 3 《 锂离子电池制造技术 》 李智奇 福斯特新能源、鸿兴能源 精品 课程 2020 年 4 《 锂离子电池基础及测试技术 》 丁国香 福斯特新能源、鸿兴能源 优质课程 2020 年 5 《 锂离子电池 材料》 钟海燕 福斯特新能源、鸿兴能源 院级精品课程 2020 年 6 《 锂离子电池基础及测试技术 》 徐军 福斯特新能源、鸿兴能源 院级精品课程 2020 年 7 《专业素质养成》 丁国香 福斯特新能源、鸿兴能源 校本教材 2020 年 8 《专业技能训练》 徐娟 福斯特新能源 、鸿兴能源 校本教材 2020 年 9 《专业素质拓展》 王军民 福斯特新能源、鸿兴能源 校本教材 2020 年 10 《锂电池环保与安全》 钟海燕 福斯特新能源、鸿兴能源 校本教材 2020 年 (四) 经费预算与进度安排 21 表 9 课程建设项目 经 费预算 与建设进度计划表 单位:万元 序号 建设内容 经费 预算 分年度资金投入 中央财政 学校自筹 2020 年度 2020 年度 1 课程标准建设 3 2 1 3 2 优质课程 10 5 5 10 3 精品课程建设 12 6 6 12 4 教材建设 15 8 7 15 小计 40 21 19 40 四、 实训实习 条件建设 (一) 建设思路 完善原有实训基地建设,通过校企合作,多元投入建设拥有教学、培训、技术开发等功能的校内外实训基地,积极探索“校中厂”、“厂中校”办学模式,为深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