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林西县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登记发证项目技术设计书内容摘要:

标段(林西县统部镇、新林镇) 13 内蒙古统壹测绘有限责任公司 利用地籍测量数据,建设初始地籍数据库。 提供了地籍数据加工 、 属性编辑、拓扑编辑、变更编辑、数据模式检查、统计查询、制图和制表等功能。 完整的图属一体化技术 在本项目中,我公司采用完整的图属一体化技术使地籍成果数据库完全做到图属一 体化,在数据库中,图形与主要属性用同一张表中的同一条记录来描述,其他相关的属性通过图属关联实现图属一体化。 成果数据要求 (1) 一类界址点和主要明显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图根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177。 5cm,村庄内部的隐蔽界址点和隐蔽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图根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177。 (2) 地籍数据库、地类数据库的数据结构符合用户指定的地籍信息系统数据格式标准,所有数据应满足面向对象和标准化要求,能够不经过中间数据加工直接转入到国图建库软件中。 (3) 本项目权属调查采取的是全覆盖调查,除宗地权属调查 外,还需要进行宗地外的土地用地类别调查,需要满足完全剖分,不能有重叠也不能有碎片剖分要求。 3. 引用技术标准 法律与法规 《城镇地籍调查规程》 《土地登记规则》 《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 《土地权属争议暂行办法》 林西县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项目第三标段(林西县统部镇、新林镇) 14 内蒙古统壹测绘有限责任公司 《全国土地分类》 《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 TD/T 101520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土地调查条例》( 202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518 号) 1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农村牧区集体土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内政办发〔 2020〕 41 号) 规章与规范性文件 《土地登记办法》( 202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 《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 1995,国土〔籍〕字第 26号) 《土地权属争议调查处理办法》( 2020,国土资源部 17 号令) 《关于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意见》( 2020,国土资发〔 2020〕 234号) 《关于进一步加快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 2020,国土资发〔 2020〕 146号) 《国土资源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财政部、农业部关于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若干意见》(国土资发〔 2020〕 178号)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 推进 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 》(中发〔 2020〕 1号) 《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 2020〕 60 号) 《全球定位系统( GPS)测量规范》( GB/T 183142020) 林西县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项目第三标段(林西县统部镇、新林镇) 15 内蒙古统壹测绘有限责任公司 《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 RTK)技术规范》( CH/T 20202020) 1《城市测量规范》( 1999, CJJ 899) 1《城镇地籍调查规程》( 1993, TD100193) 1《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 1 部分: 1: 1000地形图图式》( GB/T ) 1《 1: 500 1: 1000 1: 2020 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 GB/T 149122020) 1《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GB/T 210102020) 包含但不限于以上规范和标准。 以上规范和标准如有变化,以最新发布的为准。 4. 控制测量 平面控制测量 控制网布设方案 一是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实施方案》要求,每个行政村任意埋设 23 个 GPS 点,使用静态 GPS 进行观测,测出所埋设各 GPS 点的 WGS84 坐标值,由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负责解算出1980 西安坐标值,以此为控制基础,再根据测区面积的大小,布设导线点。 面积小于 ㎞ 2的不加密导线点,大于 ㎞ 2小于 1 个㎞ 2的导线点和 GPS 点不得少于 4个,大于 1个㎞ 2的按每平方公里 4个导线点加密。 二是采用与国家高等级点连测,进行常规 GPS测量。 GPS E 级网设计 GPS E 级控制网的设计、选埋、测算均按照相关技术规范和规定执行, 林西县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项目第三标段(林西县统部镇、新林镇) 16 内蒙古统壹测绘有限责任公司 各级控制网中,采用的起算点应分布均匀,有足够的精度控制范围, GPS E级控制网应有足够的网形强度,选埋、观测的具体技术指标见表。 表 GPS 控制网基本技术要求 GPS 网等级 项目 指标 E级 GPS 网设计 闭合环或符合路线的边数 10 相邻点最大距离 km 2 相邻点最小距离 km 相邻点平均距离 km ~ GPS 网点布设平均密度点/km2 8 标准差б参数 固定误差 a mm GPS 接收机标称 比例误差 b ppm GPS 接收机标称 GPS 观测 GPS 测量模式 静态 卫星高度角 176。 ≥ 15 林西县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项目第三标段(林西县统部镇、新林镇) 17 内蒙古统壹测绘有限责任公司 GPS 网等级 项目 指标 E级 数据采样间隔 s 515 有效观测卫星数 ≥ 4 观测时段长度 min ≥ 40 平均重复设站数 ≥ 精度评定 坐标分量相对闭合差 ppm 环线全长相对闭合差 ppm 平差基线最弱边平面分量相对中误差 ≤ 1/20200 (1) 相邻点空间距离观测精 度用公式 表示。 6=177。 a2+(b•d)2 „„ „„„„„„„„„„„„„„„„ 式中:б —— 标准差, mm。 a—— 固定误差, mm。 b—— 比例误差, ppm。 d—— 相邻点间距离, km。 a、 b 取值为所用 GPS接收机的标称精度,计算时边长按实际平均边长计算。 (2) GPS 点编号与命名: GPS E 级点命名规则:冠以“ E”,后跟自然数流水编号作为相应点名。 (3) GPS 网应由非同步观测边构成闭合环,每个闭合环边数的要求按 表 执行,各级网组成闭合环应相对独立。 林西县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项目第三标段(林西县统部镇、新林镇) 18 内蒙古统壹测绘有限责任公司 GPS E 级点选埋 (1) E 级 GPS点位密度应满足表 的基本要求。 (2) GPS 点位应选在交通便利的地方,便于作业观测及其它测量手段利用。 (3) 点位周围应视野开阔、便于操作,视场内不应有高度角大于 15176。 的成片障碍物,点位应远离有整片幕墙玻璃的高大建筑物,远离大片平静水面,以降低多路径效应对 GPS卫星信号的影响。 (4) 点位应远离高压线和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离高压线的水平距离不小于 50m,而与无线电发射源的水平距离不小于 200m。 (5) 选点时每平方公里布设 8 个 GPS E 级点(包含 GPS 四 等 控制点),每个 GPS E 级点需两两通视,即每个 GPS E 级点需有相邻的二个同级或高级点作为通视方向。 当个别点地处复杂地区,通视困难时允许只有一个相邻点通视。 (6) GPS E 级控制点的标石制作规格、标石埋设均按《城市测量规范》的要求执行。 选点须综合考虑其点位的稳定、坚固,尽量考虑不受建设规划、交通发展等因素干扰,并且应便于水准观测作业。 (7) GPS E 级点应尽量布设在平地或小山包上,便于水准联测。 GPS 控制网测算 GPS 控制网外业观测 (1) 外业 GPS 观测采用双频(或单频)接收机,接收机应在使用前一年内进行检定,并提交检定合格证明资料。 (2) GPS 观测采用静态定位模式进行作业,观测要求应满足表 规定。 观测时,应视卫星信号情况、点位环境和基线长度等因素的影响,必要时适当延长观测时间。 林西县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项目第三标段(林西县统部镇、新林镇) 19 内蒙古统壹测绘有限责任公司 (3) 观测过程中,人员应尽量不靠近天线,且不要在天线附近走动和使用对讲机,使用对讲机应离天线 10 米以上。 (4) 雷雨天气应停测,并卸下天线。 (5) 正确量取并记录天线高,并要求测前、测后量取两次,取平均值为天线高,两次量取差值 不得超过 3mm,否则应重新设站观测。 天线高记录不得划改。 (6) 在 GPS 观测时,每个测站均要求用观测手簿进行记录,记录内容为:点名、点号、观测者、记录者、天气、日期、时间、时段、天线高,接收机编号、天线编号等,并将特殊情况记录在备注栏内,不要求记录气象元素。 GPS 基线向量解算及检核 (1) GPS 观测原始数据的记录、存贮及格式转换,须严格保证数据的正确与可靠。 GPS 观测数据应转换成 RINEX 标准格式数据,然后采用严密、可靠的 GPS 基线处理软件(如 TRIMBLE 公司的 TGO 软件)解算和检核 GPS 基线向量。 (2) 由若干条非同步边组成的异步环,其坐标差分量闭合差按公式 进行计算并执行: Wx ≤ 3 n б, Wy ≤ 3 n б, Wz ≤ 3 n б„„„„„ 式中: n 为闭合环边数; б为 GPS 基线空间距离标准差,其数值计算参见公式。 (3) 同一条基线边任何两个时段的成果互差,即重复基线互差,应小于接收机标称精度的 2 2 倍。 其中接收机标称精度按公式 ∶ 177。 d)(1 ppm10 22 + 计算。 林西县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项目第三标段(林西县统部镇、新林镇) 20 内蒙古统壹测绘有限责任公司 GPS 网平差计算 (1) GPS 网平差计算应使用严密、可靠的 GPS 测量基线平差计算软件进行,以非同步观测的 GPS 基线向量作为观测值,并兼顾地面起始坐标,采用三维约束平差方法进行平差计算。 (2) 等级控制网平差计算完成后,应进行控制网精度评定、统计计算,精度统计包括以下内容: ① 控制网中同级相邻点间最小、最大距离。 ② 最弱边相对中误差。 ③ 最大非同步观测基线向量边独立闭合环或附合路线边数。 ④ 独立基线构成的独立环坐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