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榆县欢太公路桥梁改建工程监理细则内容摘要:

认中间交验表 整修、补强不合格的路段 第 12 页 共 47 页 ≥ 93 2△ 弯沉 () 不大于设计要求值 同上按附录 I检查 3 3 纵断高程 (mm) +10, 15 水准仪:每 200m 测 4断面 2 4 中线偏位 (mm) 50 经纬仪:每 200m 测 4 点,弯道加 HY、 YH 2 5 宽度 (mm) 符合设计要求 米尺:每 200m 测 4处 2 6 平整度 (mm) 15 3m 直尺:每 200m 测 2 处 10尺 2 7 横坡( %) 177。 水准仪:每 200m 测 4断面 1 8 边坡 符合设计要求 尺量:每 200m 测 4处 1 8) 山场碎石土 压实 采用双控法,即一控制压实机械功能及遍数,二控压实差。 一控制压实机械功能及遍数, 要求 配备一台激振力不小于 50T 的振动压路机,并配备自重大于 20T 重型振动压路机及23 台 2125 T 三轮压路机。 每层压实控制振动压路机不小于 6 遍,三轮压路机 3 遍以上。 二控压实差:以 2125 T 三轮压路机为标准,连续二遍压实沉降差不大于 5 mm,标准差不大于 3 mm,表观无明显 轮迹,方能满足要求。 6. 结构物回填监理程序 1) 检查回填范围 任一结构物回填之前, 承包人 都应约请监理工程师检查回填范围。 监理工程师根据规范要求、图纸注释或总监办下发的函件检查各种类型结构物的回填范围是否满足有关规定。 2) 确定回填用料 ① 桥头回填 采用水灌砂回填, 每层回填厚度不超 40cm。 ② 桥头回填 采用山场碎石土 回填 , 每层回填厚度不超 20cm。 3) 对填筑质量的检查 ① 对桥梁台背回填逐 层 检查 , 松铺厚度是否小于 30cm,压实度是否达到要求。 ② 对 桥头回填逐层 检查, 旁站监理全过程旁站监理, 监理工程师 根据需要进行抽查。 4) 回填工作的验收 回填工作的验收主要是检查 承包人 的自检资料和监理工程师旁站检查的资料。 如果检查频率和检查结果均符合规范要求,即可签字验收。 7. 路堤工程的验收 当路堤填到设计高程后,承包人应先按要求进行自检,然后将自检资料一起报监理工程师。 监理工程师收到申验报告和自检资料后,对报验资料进行分析复核,再与承包人一起或单独去现场按 图纸及规范要求 标准验收,各项指标符合要求后,由监理工程师填写路基工程质量检验单,作为中间交工证书的依据。 第 13 页 共 47 页 8. 施 工监理重点 1) 路基填筑监理重点 ① 承包人须组织力量清理树根、杂草、有机土、种植土、建筑物拆迁后的残渣或遗留的不适宜材料,对水井、蓄水池等必须认真回填夯实。 清理出的不适宜材料必须运至指定的弃土点堆放,不得随意弃置。 路线范围内场地清理完毕后,必须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 ② 检查承包人是否已按设计要求压实原地面,路堤基底的压实度(重型)不小于 90%。 监理工程师应在承包人自检合格的基础上复查并签字认可,然后才能允许上土。 ③ 填方材料的击实试验用以确定最大密实度、最佳含水量和使土能达到 所要求的密实度的湿度范围。 击实试验方法和标准按《公路土工试验规程》( JTG E402020)重型击实试验规程进行。 试验报告应提交驻地监理工程师审定,经检查确认试验数据无误并签字确认后。 即作为控制填土压实的依据。 ④ 路堤压实后,路堤土的密实度在现场用灌砂法进行路基压实度检测试验。 对回填山场碎石土,采用双控法进行控制,即压实遍数及压实差。 ⑤ 路基填料不允许混有杂质和不适宜材料。 材料湿度应控制在最佳含水量附近,松铺厚度误差小于 2cm。 检查结果符合要求,承包人方可进行大致平整和碾压。 ⑥ 填土松铺厚度一般为 30cm。 在碾压过程中路基出现“弹簧”现象,则表示该区域内土壤含水量过高或有不良土块,应换土或晾晒后再碾压;若出现“干松”现象,则表示该区域内土壤含水量不足,宜洒水翻拌后再行碾压。 ⑦ 若填方分几个作业段施工,两段交接处不在同一时间填筑,则先填地段,应按 1:1 坡度分层留台阶;若两个地段同时填,则应分层相互交叠衔接,其搭接长度,不得小于 2m。 ⑧ 承包人应逐层逐段自检碾压后的路基填土,合格后填报表格和监理工程师申请复验,监理检不合格 不合格 确定回填范围、回填材料及机具 监理工程师审查 不合格 承包商分层填筑并自检 监理工程师检查填筑质量 完工自检合格,申报验收,填报中间交工证书 监理工程师验收、审核中间交工证书 不合格 结构物回填施工监理程序框图 第 14 页 共 47 页 测合格后签字认可,才允许进行上层土铺筑。 ⑨ 碾压成型的路基,凡遭雨淋湿的,无论验收与 否,雨后继续上土前,必须重新碾压。 2) 结构物回填施工监理重点 ① 结构物回填应采用与回填工作相适应的压实机械如小型压路机、打夯机等,否则不得开工。 桥涵及其他构造物填土的压实采用小型手扶振动夯或手扶振动压路机,但涵顶填土 50cm 内应采用轻型静载压路机压实,以达到规定的压实度为准。 ② 严格控制现场分层填筑质量及分层松铺厚度宜小于 30cm。 特别是用渗透性材料时,控制其压实度不小于 95%。 并分层检查,每 50 ㎡检验 1 点,不足 50 ㎡时至少检验 1 点,每点都应合格;当采用小型夯具时,每一层的松铺厚度不宜大于 15cm。 ③ 回填压实时,结构物的两侧应同时、对称均匀分层填筑压实。 ④ 桥台的回填须等到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75%后才能开始;高于桥面支撑梁底面的回填工作,必须等到支撑梁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才能开始。 ⑤ 回填材料应选用级配良好的透水性材料,并应以最佳含水量控制。 台后底部必须有排水通道和向外泄水坡度。 ⑥ 部分涵洞由于涵顶有一定的填土高度而未设计搭板,涵身的沉降和路基的沉降有差异,涵洞和路基结合处容易产生横向裂缝,监理工程师应仔细检查其沉降差异,必要时与设计院协调,找出妥善处理方法。 10%石灰土 监理细则 1. 技术要点 按照《 公路工程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要求, 石灰稳定土层施工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1)细粒土应尽可能粉碎,土块最大尺寸不应大于 15mm。 2)配料应准确。 3)路拌法施工时,石灰应摊铺均匀。 4)洒水、拌和应均匀。 5)应严格控制基层厚度和高程,其路拱横坡应与面层一致。 6)应在混合料处于最佳含水量或略小于最佳含水量( 1%~2%)时进行碾压,直到达到下列按重型击实试验法确定的要求压实度: 2. 监理程序 1) 材料质量检验 ① 土:采用塑性指数 15~20 的粘性土以及含有一定数量粘性土 的中粒土和粗粒土(如天然砂砾土和砾石土,同级配砾石和泥结碎石路面等),同时还应遵守下列规定:石灰稳定土作底基层时,颗粒最大粒径不超过 50mm,如用作基层时,不超过 40mm。 ② 石灰质量应符合 下表 Ⅲ级以上的生石灰或消石灰的技术指标,要尽量缩短石灰的存放时间,且应妥善覆盖保管,不应遭日晒雨淋。 ③ 水:人或牲畜饮用的水源均可用于石灰土施工,遇有可疑水源时,应进行试验鉴定。 2) 确定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压实)密度,至少应做三个不同石灰剂量混合料的击实试验。 第 15 页 共 47 页 3) 路拌法 施工 表 石灰的技术指标 类别 指标 项目 钙质生石灰 镁质生石灰 钙质消石灰 镁质消石灰 等 级 I II III I II III I II III I II III 有效钙加氧化镁含量( %) ≥ 85 ≥ 80 ≥ 70 ≥ 80 ≥ 75 ≥ 65 ≥ 65 ≥ 60 ≥ 55 ≥ 60 ≥ 55 ≥ 50 未消化残渣含量( 5mm 圆孔筛的筛余, %) ≤ 7 ≤ 11 ≤ 17 ≤ 10 ≤ 14 ≤ 20 含水量( %) ≤ 4 ≤ 4 ≤ 4 ≤ 4 ≤ 4 ≤ 4 细度 方孔筛的筛余( %) 0 ≤ 1 ≤ 1 0 ≤ 1 ≤ 1 方孔筛的筛余( %) ≤ 13 ≤ 20 — ≤ 13 ≤ 20 — 钙镁石灰的分类界限,氧化镁含量( %) ≤ 5 > 5 ≤ 4 > 4 注: 硅、铝、镁氧化物含量之和大于 5%的生石灰,有效钙加氧化镁含量指标, I 等≥ 75%, II 等≥ 70%, III 等≥ 60%;未消化残渣含量指标与镁质生石灰指标相同。 ① 本工程 采 用路拌法施工 , 其工艺流程为: 石灰稳定土路拌法施工的工艺流程 ② 准备下承层 A 石灰 稳定土的下承层表面应平整、坚实,具有规定的路拱,下承层的平整度和压实度应符合 《公路工程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第 节的规定。 B 对土基不论是路堤还是路堑,必须用 18~21t三轮压路机或等效的碾压机械进行 3~4遍碾压检验。 在碾压过程中,如发现土过干、表层松散,应适当洒水;如土过湿,发生“弹簧”现象,应采用挖开晾晒、换土、掺石灰或水泥等措施进行处理。 C 新完成的土基,必须按规范规定进行验收。 凡验收不合格的路段,必须采取措施,使其达到标准后,方可铺筑 石灰 稳定土。 D 逐个断面检查下承 层标高。 ③ 复核施工放样及水准点。 ④ 应将树木、草皮和杂土清除干净,集料中的超尺寸颗粒应予筛除,生石灰块应在使用前 7~10准备下承层 施工放样 备料、摊铺土 洒水闷料 整平和轻压 卸置和摊铺石灰 拌和与洒水 整形 碾压 接缝和调头处的处理 养生 第 16 页 共 47 页 天充分消解。 摊料过程中,应将土块、超尺寸颗粒及其它杂物拣除,如有较多土块,应进行粉碎。 ⑤ 洒水闷料,如土过干,应事先洒水闷料,使土的含水量接近最佳值。 ⑥ 在人工摊铺的集料层土、整平后用 6~8T 两轮压路机碾压 1~2 遍,使其表面平整。 ⑦ 运送和摊铺石灰 根据计算确定每 M2 的石灰用量,然后确定卸车的间距,最终量测石灰的松铺厚度,校核石灰用量是否合适。 ⑧ 拌和与洒水 集料应采用稳定土 拌和物拌和,拌和深度要满足要求。 拌和过程中,应及时检查含水量,用喷管补充洒水,使混合料含水量在略大于最佳值的 1%左右,同时配合人工拣出大块土粒。 拌和完成的标志是:混合料色择一致,没有灰条,灰团和花面,没有粗细集料“窝”且水分合适均匀。 对于塑料指数大的粘土,在用石灰稳定时,应采取两次拌和法。 ⑨ 整型。 混合料拌合均匀后,先由平地机初平和整型,如无也可用人工带线平整。 然后用轻型压路机压 1~2遍,再予找平。 满足规定的坡度和路拱,并特别注意接缝处的整平,使得接缝顺适平整。 在整型过程中,严禁任何车辆通行,并配合人工 消除粗细集料窝。 ⑩ 碾压 整型后,且当混合料处于最佳含水量177。 1%时,可进行碾压用 12T 吨以上三轮压路机重型轮胎压路机或振动压路机在路基全宽内进行碾压。 碾压时,后轮应重叠 1/2 轮宽,后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碾压一直进行到要求的密实度为止,同时表面无明显轮迹,一般需碾压 6~7 遍。 如有“弹簧”松散、起皮等现象,应及时翻开重新拌和,或用其它方法,使其达到质量要求。 碾压结束前,用平地机再终平一次,使其纵向顺适,路拱和超高符合要求,终平应仔细进行,必须将局部高出部分刮除并扫出路外。 ⑪ 接缝和调头处理 两工作段的搭接 部分,应采用对接形式。 前一段拌和后,留 5~8m 不进行碾压。 后一段施工时,将前段留下来未压部分,一起再进行拌和。 拌和机械不宜在已压成的石灰稳定层上“调头”。 如必须在上进行“调头”,应采取措施,如覆盖一层 10cm 厚的砂或砂砾,保护“调头”部分,使石灰稳定土表层不受破坏,石灰土的施工尽可能避免纵向接缝,必须分两幅施工时,纵缝必须垂直相接,不应斜接。 ⑫ 监理重点 在 石 灰土层施工前,必须对底层质量进行检查,符合验收要求方能上料,摊铺,检查其含灰量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拌和均匀,色泽一般,混合料含水量要适宜,在保证厚度的 情况下,碾压整型,最终检查密实度。 局部如出现“弹簧”“起皮”等现象,要进行处理,直至符合要求。 石灰土的养生工作不能忽视,后期强度要依靠养生。 石灰土在养生期间,应保持一定的湿度,养生期不少于 7 天。 如石灰土分层施工时,下层石灰土碾压完成后可以立即在上铺筑另一层石灰稳定土。 4%水泥稳定碎石监理细则 1. 原材料质量控制 1) 施工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原材料水泥和碎石质量必须符合有关设计和规范的要求。 凡进场使用第 17 页 共 47 页 的材料必须出具质保书和合格证,且自检合格后才能使用,监理组将按以不小于规定的频率对原材料进行抽检。 一旦发现抽检不合格的材料,监理组责令承包商将材料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