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室工作制度内容摘要:
隔离措施。 废弃的血液透析器、注射器、医疗垃圾按我院医疗垃圾处理规定处理。 血液 透析 室消毒隔离制度 一、人员管理 从事血液透析工作人员应严格贯彻执行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 办法 》 、 《消毒管理办法》和《消毒技术规范》等有关规范。 工作人员进入血液净化室应更换工作衣、换工作鞋,做治疗时应戴口罩、严格手卫生、戴手套。 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体检。 必要时注射乙肝疫苗。 患者入室前须更鞋后方能进入透析治 疗室。 患者进行透析时应严格限制非工作人员进入透析治疗区 二、环境管理 血液透析室应做到布局合理、分区明确、标识清楚,符合功能流程,洁污区域分开的基本要求。 透析治疗区、治疗室等区域应当达到 III 类环境的要求。 床间距应在 以上,使用面积不少于 平方米。 透析治疗区 应当保持空气清新,每日进行有效的空气消毒,空气培养细菌应< 500cfu/m3。 三、消毒隔离制度 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制度,操作前后必须认真洗手,操作或接触血液时必须戴手套,一幅手套只能护理一个病人。 严格执行无 菌技术操作,对患者穿刺部位的皮肤应严格消毒注意保护。 血液透析室应当建立严格的接诊制度,对所有初次透析的患者进行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艾滋病病毒感染的相关检查,每半年复查 1 次。 护理人员相对固定。 乙型和丙型肝炎患者 、 HIV 阳性患者建议到指定的医院透析或转腹膜透析。 透析结束后,患者使用的床单、被套、枕套等物品应当一人一用一更换。 物品表面进行擦拭消毒,地面进行清洁,地面有血液、体液及分泌物污染时使用消毒液擦拭。 透析机表面的消毒,每次透析结束后,如没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对透析机外 部进行初步的消毒,采用 500mg/L 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 如果血液污染到透析机,应立即用 1500 mg/L 浓度的含氯消毒剂的一次性布擦拭去掉血迹后,再用 500mg/L 浓度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机器外部。 每次透析结束时应对机器内部管路进行消毒。 透析时如发生破膜、传感器渗漏,在透析结束时应机器立即消毒,消毒后的机器方可再次使用。 不能用同一注射器向不同的患者注射肝素或对深静脉置管进行肝素封管。 严格一次性用品管理,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可复用透析器才可重复使用。 透析管路不能复用。 1应定期开展环境卫生学监测和感染病例监测。 每月对透析水、透析液进行监测,每季度进行细菌内毒素监测,疑有污染时或发生严重感染病例时,增加采样点,如原水口。 软化水口,反渗水口、透析液配液口,贮水罐等,应当及时分析原因并进行改进;存在严重隐患时,应当立即停止透析工作并进行整改。 透析用水细菌总数 <200cfu/ml 为合格, 内毒素< 2EU/ml, 透析液细菌总数< 200cfu/ml, 1透析管路预冲后必须 4 小时内使用,否则要重新预冲。 1配液室环境应清洁,配制桶和贮液桶、管路应定期清洁消毒。 每日用透 析用水清洗 1次;每周至少用消毒剂进行消毒 1次,浓缩液配制桶滤芯每周至少更换 1 次。 B 液应现配现用, A 液在 24 小时内使用避免污染。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管理制度 建立人员健康档案,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并对体检资料进行整理保存。 必。血液透析室工作制度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螺栓球网架工程监理细则
擦面的平整度和清洁度 观察检查 13 检查高强螺栓穿入方式和方向及外露长度 观察、用尺 检查 14 检查高强螺栓初拧、终拧质量及记录 观察和资料检查 15 检查梅花头的扭剪型高强螺栓、终拧后拧掉梅花头的个数及终拧扭矩值 观察检查、检查记录 16 检查高强螺栓连接摩擦面 观察检查 17 检查扭矩扳手使用状态(年检有效期) 检查资料 18 检查扩螺栓孔 观察、用尺检查 19 检查地脚螺栓位置
螺旋锥齿轮热处理生产工艺过程设计
的范围内。 采用红外仪控制碳势时,往往采用固定总滴量,调整稀释剂和渗碳剂相对滴量的办法来调整炉内碳势。 中北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第 11 页 共 29 页 表 10 甲醇 煤油红外仪控制滴注式渗碳工艺 【 12】 渗碳处理工艺表 表 11 渗碳处理工艺 材料 渗碳温度(℃) 渗碳时间( h) 渗碳方法 20Cr2Ni4A 930 7 甲醇 煤油滴注式渗碳法 高温回火 工艺的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