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兰组织培养技术毕业论文内容摘要:

月后,原球茎直径生长达 6mm。 叶片培养 取试管实生苗片尾外植体,实生苗年龄以 3~ 4 个月为最好,其诱导率及每个外植体上的原球增殖的个数最高。 对于 120d 的小苗,可将整叶切下直接插入培养基中,效果比将叶切断好。 并且取自第 1 叶的外植体,原球茎形成率较老叶好;将幼叶骗切断进行培养时,中间部分原球茎形成率比顶部和基部好;成年植株用叶片基部好;切断大小与诱导率直接相关,切断太小成活率低,以 左右为最好。 原球茎的诱导培养基选用。 花梗腋 培养 增殖,最后分化成苗。 另一种培养方式是不切下腋芽, 取带叶芽的花梗先进行消毒,想消毒后的芽接种到卡特兰属 1 号培养基上并在培养基中加入 10%的香蕉匀浆。 也可用 VW 液体培养基震荡培养一段时间后,产生原球茎,进行切割转移 、取带腋芽的花梗节。 消毒后直接插入培养基上,接种 7 天后,侧芽膨大并向外伸长。 根尖培养 将 150 天实生苗根尖培养在附加肌醇 100mg/l、 烟酸 1mg/l、 VB6 mg/l、 VB110 mg/l、 蔗糖30g/l,PH= 的 B5 培养基上,或以 30 转 /min 的转速液体震荡培养,培养温度 5℃ ,光强 2020lx每天光照 12h,结果光培养与暗培养的诱导率差异不大, KT10mg/l 和 NAA5mg/Ld 的激素配比诱导率最高达 70%。 原球茎的增殖在同样的培养基上, 6 个月后可形成幼苗。 原球茎的继代培养与育苗 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继代培养基可选用诱导培养基,也可选用 KC、 KYOTO。 可适当加人某些附加物质及调整激素含量以促进原球茎的生长。 育苗 时 用 培养基可选用继代培养基,加入一定量复合添加物质促进小植株的发育,如香蕉匀浆或椰乳,也可加人少量的维生素,促进 根的生长。 进行球茎增殖时,将需要转移的球茎切成几小块,转人新培养基进行增殖培养,培养一段时间后,再进行切割转移,通过这种方式原球茎成倍增长。 不需继代的原球茎在继代培养基或育苗培养基上分化出芽,并逐渐发育成丛生小植株,切开丛生小植株,转人育苗培养基上,不久小植株生根,等长到一定大小时可移人温室。 切离丛生小植株时,基部未分化的原球茎及刚分化的小芽不要丢弃,收集起来植人另一育苗培养基中,作为种苗。 异端时间后将长大的种苗挑出,种植,小苗和原球茎可继续增殖分化。 这样既能得到大量的种苗,又能得到大量的不断分化的试管苗。 3 蝴蝶兰的 栽培管理 栽培介质 蝴蝶兰常见的栽培介质主要以水草、苔藓为主。 温度 蝴蝶兰喜欢高温高湿的环境,生长时期最低温度应保持在 15℃ 以上,蝴蝶兰适宜生长温度为16℃ 至 30℃。 秋冬和冬春之交以及冬季气温低时应注意增温。 夏季温度偏高时需要降温,并注意通风,若温度高于 32℃ ,蝴蝶兰通常会进入半休眠状态,要避免持续高温。 春节前后为盛花期,适当降温可延长观赏时间,开花时夜间温度最好控制在 13℃ 至 16℃ 之间,但不能低于 13℃。 浇水 蝴蝶兰原产于原始森林中,雾气较多,温度较高。 zB Wlwm)9 蝴蝶兰没有粗大的假球茎储存养分,如果空气中温度不足,则叶面发皱且软弱无力。 因此,蝴蝶兰宜在通风、湿度高的环境中栽培养护。 蝴蝶兰适宜生长空气湿度为 50%至 80%。 光照 尽管蝴蝶兰较喜阴,但仍需要使兰株能接受部分光照,尤其花期前后,适当的光可促使蝴蝶兰开花,使开出的花艳丽持久,一般应放在室内有散射光处,勿让阳光直射。 通风 蝴蝶兰的正常生长需要流动的新鲜空气,尤其是在夏季高湿期,一定要以良好的通风来防暑,同时也能避免病虫害的感染。 营养 蝴蝶兰要全年施肥,除非低温持续很久,否则 不应停肥。 冬天为蝴蝶兰的花芽分化期,停肥很容易导致无花或花少。 春夏期间为生长期,可每隔 7 天至 10 天施用一次稀薄液肥,宜用有机肥,也可施用蝴蝶兰专用营养液,但有花蕾时勿施,否则容易提早落蕾。 夏天长叶(即花期过后),可以追施氮肥和钾肥。 秋冬花茎生长期则可用磷肥,但要稀薄,约每隔 2 周至 3 周施用一次。 施肥的时间在下午浇水以后,施肥数次后,要用大量水冲洗兰盆及兰株,以免残留的无机盐类危害根部。 花后管理 花期一般在春节前后,观赏期可长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