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内容摘要:

薯土壤潜在缺硼的临界范围。 亩施 3 公斤 硫 13 酸镁可减轻茎果内褐变症状。 施肥量:亩施有机肥 300~ 500 公斤,纯氮 6~ 7 公斤,五氮化二磷 ~ 公斤,氧化钾 8~ 9公斤。 施肥时期:氮肥应分期施用,采用基肥、种肥、追肥相结合的方式,满足马铃薯各个时期对氮的要求。 磷肥一般多作基肥或种肥施用,若作追肥应深施,但其肥效仍然不高。 钾肥的施用时期可作基肥或种肥,也可后期叶面追施。 施肥方法:基肥多用有机肥 300~ 500 公斤配合复合肥15~ 20 公斤混施。 具体方法是:一是秋施,即在秋耕前把有机肥和化肥撒施于地表,然后翻耕耙耘,使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合。 二是春施,即在春耕前撒施于地表,而后翻耕耙耘。 三是施种肥,在播种时顺行施于播种沟内。 追肥要结合马铃薯 生长时期进行合理施用。 时间可选在苗期,蕾期及初长期,每次追肥应选用不同肥料,氮、磷、钾配合施用。 一般苗期及蕾期可追施氮肥及磷肥,每亩用硫酸铵 25公斤及磷酸二铵 20 公斤,硫酸钾 20 公斤。 蕾期及初花期则施磷、钾肥,用磷酸二铵 10 公斤加硫酸钾 15 公斤。 初花期后决不可再用氮肥,以免引起茎叶徒长,影响养分向块茎的输送。 硼砂、镁肥等中微肥一般在初花期开始进行叶面喷施,隔7 天一次,连续三次,浓度掌握在硼砂 %, 硫酸镁 %. 14 马铃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一、切断病源 1.严格执行检疫制度,从无病虫地区引种,选无病留种田留种。 在选种时要选用抗病虫害种薯,选择的薯种要经过脱毒处理。 2.购种及种薯切块、催芽、播种过程中要捡出畸形、病、烂及萌芽过早或不萌芽的种薯,捡出后集中处理,切勿乱扔。 3.将种薯于切块前在阳光下晒两天,防病效果较好。 4.消毒处理,切块时严格刀具消毒,切块后药剂浸种处理。 切块时,发现病薯要用 40%甲醛 120 倍液消毒刀具后再进行。 切块后,进行药剂浸种处理,可针对病害选取药剂,如:甲醛防治晚疫病、青枯病、疮痂病等 ;由于马铃薯环腐病存在于微管束中,一般药剂很难杀死薯块内的病菌,可用浓度为50mg/L 的硫酸铜或农用链霉素浸泡种薯块 10 分钟。 二、农业防治措施 及早耕翻田块,及时清理田间病虫残株,消灭病虫源,上茬作物收获后及早翻耕,马铃薯生长过程中及收获后要认真清理病虫株残体。 如生长期内出现的黑胫病、青枯病、环腐病病株应尽早拔除,清理干净,避免病害随水传播蔓延,减少病菌在田间残存、积累。 合理轮作换茬,马铃薯不宜连作,发病较重的地块实 15 行 3 年以上轮作换茬。 如发生青枯病则与禾本科作物进行 3 ~ 5 年轮作,发生疮痂病则与豆科、葫芦科、百合科蔬菜实行 5 年以上轮作,通过合理轮作能减少病菌、线虫及有害昆虫的数量,减轻有害生物造成的损失。 增施有机肥,合理施用化肥,补施微肥,增施有机肥能有效改良土壤,抑制有害菌在田间的活动,增强植株杭性。 如疮痂病严重的地块增施一层塘泥,能有效减轻疮痂的病危害。 要根据马铃薯生理需求适量施用氮肥,增施磷肥,多施钾肥,补施微肥,以减轻生理性病害的发生,增强植株抗性,减少发病。 适期早播,合理排灌, 及时治虫。 适期早播能减轻晚疫病等病害的危害,干旱时要顺垄沟浇水,使水浸人垄内,避免大水漫灌,防止病害随水传播。 遇涝要及时排水,农事活动要减少对植株的损伤。 苗期有效防治蚜虫,避免传播病毒。 预防晚疫病流行,如有晚疫病开始流行,种植品种又不抗病,种植密度大,田间植株繁茂的薯田,应在植株还没有严重发病前把地上 1/3~ 1/2 的植株枝叶割走,运出薯田,以增加薯田光照,降低湿度,能有效防治病菌对薯田的危害。 严禁牲畜和闲人进入薯田践踏,减少对块茎的人为伤害,成熟后及早收获,留种田 更应早收,以减少块茎在田间受侵害的机会,预防田间腐烂。 种薯储藏前要严格挑选,储藏后加强管理,防止储藏温度过高,造成有利于病害发生的条件。 在田间地头查找蛴螬的成虫金龟子、小地老虎、块茎 16 蛾幼虫或成虫人工捕杀,夏季如瓢虫开始危害,可以在上午 10时以前或下午 4时以后拍打植株,利用其“假死性”捕杀。 三、化学防治: 虫害 :主要有地老虎、黄蚂蚁、金龟子、蚜虫、用地虫 灵、辛硫磷颗粒剂亩以 23公斤毒土撒施或马铃薯结薯期辛硫磷乳油兑水 300500 倍液浇施,蚜虫用蚍虫啉 1: 500 倍液喷雾;病害 :青枯病用农用硫酸链霉素 1:4000 倍或根腐灵、敌克松等灌根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早晚疫病用 58%甲霜灵猛锌 1:500倍液 ,70%丙森锌 或 50%安克粉剂 1:500 倍液喷雾 ,连喷二至三次 ,隔七至十天喷一次。 17 油菜种植技术 一、油菜的生物学基础 (一)油菜的生长发育 生育期。 是指从播种到成熟所经历的日数。 即发芽出苗、幼苗生长、现蕾、抽苔、开花、结角 和种子成熟阶段,全生育期一般为 220天左右。 发芽和出苗。 ( 1)油菜种子无休眠期。 ( 2)吸收 60%水分,才能发芽。 ( 3)出苗时间与温度有直接关系。 根的生长。 ( 1)油菜根系为直根系。 ( 2)由主根、侧根、支根、细根和根毛组成。 ( 3)根系活力是前弱、中强、后衰。 茎的生长。 ( 1)是由下胚轴膨大形成。 ( 2)是衡量油菜冬前壮苗的主要指标。 ( 3)茎粗与产量成正相关。 叶的生长。 ( 1)主茎叶片在苗前分化,苗后长出,始花前主茎叶片 18 出完。 ( 2)出叶速度与温度影响较大,冬前 5天长一片叶,越冬期约 15天长一片叶,立春后约 3— 5天长一片叶。 主茎与分枝的生长 ( 1)主茎的生长。 a、由胚生长点分化发育而成,是重要的养分贮存器官。 b、要控制缩茎段,培育矮脚壮苗。 c、要控制伸长茎段,使之粗壮,增强抗倒力。 ( 2)分枝的生长。 a、由各节腋芽生长发育而成。 b、着生在主茎上的分枝是第一次分枝。 c、从第 一次分枝上长出的分枝是第二次分枝。 (二)油菜阶段性的发育特征 油菜的发育阶段 ( 1)春化阶段: a、冬性型。 对低温要求严格, 0℃ — 10℃时需要 15— 30天才能通过春化阶段。 生产上要适当早播早栽。 b、半冬性型。 对低温要求不太严格,在 3℃ — 15℃的条件下,经 20— 30天便能通过春化阶段。 秋播过早,越冬期气温较高,会出现早花现象。 c、春性型。 不要求低温,多为早熟和极早熟品种。 这类品种春播能正常开花结实,秋播稍早易发生早花现象,在生产上应严格控制播期。 ( 2)光照阶段。 19 a、油菜通过春化阶段,接着进入光照阶段。 b、油菜不是典型的长日照作物。 c、冬性和半冬性油菜品种对光照无严格要求。 阶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