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圃种植绿化苗木养护手册内容摘要:

,散发臭味的肥料不宜施用。 二、花卉追肥技术 花卉栽培需要及时追施肥料,其追肥方式多种多样。 但不同的方法各有利弊,应根据花卉生长的不同情况,合理选用。 冲施 :结合花卉浇水,把定量化肥撒在水沟内溶化,随水送到花卉根系周围的土壤。 采用这种方法,缺点是肥料在渠道内容易渗漏流失,还会渗到根系达不到的深层,造成浪费。 优点是方法简便,在肥源充足、作物栽培面积大、劳动力不足时可以采用。 埋施 :在花 卉植物的株间、行间开沟挖坑,将化肥施入后填上土。 采用这种办法施肥浪费少,但劳动量大,费工,还需注意埋肥沟坑要离作物茎基部 10厘米以上,以免损伤根系。 一般在冬闲季节、劳动力充足、作物生长量不大时可采用这种方法,在花卉生长高峰期也可采用此法,但为防止产生烧苗等副作用,埋施后一定要浇水,使肥料浓度降低。 此方法肥料浪费少,但劳动量大费工多,在缺少水源的地方埋施后更应防烧苗。 撒施 :在下雨后或结合浇水,趁湿将化肥撒在花卉株行间。 此法虽然简单,但仍有一部分肥料会挥发损失。 所以,只宜在田间操作不方便、花卉需肥 比较急的情况下采用。 在生产上,碳铵肥挥发性很强,不宜采用这种撒施的方法。 滴灌 :在水源进入滴灌主管的部位安装施肥器,在施肥器内将肥料溶解,将滴灌主管插入施肥器的吸入管过滤嘴,肥料即可随浇水自动进入作物根系周围的土壤中。 配合地膜覆盖,肥料几乎不会挥发、不损失,又省工省力,效果很好。 但此法要求有地膜覆盖,并要有配套的滴灌和自来水设备。 插管渗施 :这种施肥技术主要适用于木本、藤本等植物。 在使用时应针对不同的植物对肥料的不同需求,选择不同的肥料配方。 这种方法施肥操作简便,肥料利用率高,能有效地 降低化肥投入成本。 其插管制作是:取长 20 至 25厘米,直径 2 至 3 厘米,管壁厚 3 至 5 毫米的塑料管1 根,将塑料管底部制成圆锥形,便于插入土中。 在塑料管四周(含下端圆锥体)均匀钻成直径为 1 至 2 毫米的小圆孔。 塑料管的顶口部用稍大的塑料管制成罩盖,以防雨水淋入管内。 渗施的方法是:插管制成后,可根据不同花卉对肥料元素需求的不同,将氮、磷、钾合理混配(一般按8∶12∶5 的比例)后装入插管内,并封盖。 然后将塑料管插入距花卉根部 5 至 10厘米的土壤中,塑料管顶部露出土壤 3 至 5 厘米,以便于抽取塑料管查看或换装混配肥料。 当装有混配化 肥的塑料插管插入土壤后,土壤中的水分可通过插管的小圆孔逐渐渗入到塑料管内将肥料分解。 肥料分解物又通过小圆孔不断向土壤中输送。 根外追肥 :即叶面喷肥,可结合喷药根外追肥。 此法肥料用量少,见效快,又可避免肥料被土壤固定,在缺素明显和花卉生长后期根系衰老的情况下使用,更能显示其优势,除磷酸二氢钾、尿素、硫酸钾、硝酸钾等常用的大量元素肥料外,还有适于大量元素加微量元素或含有多种氨基酸成分的肥料,如植保素、喷施宝、叶面宝等。 花卉生长发育所需的基本营养元素主要来自基肥和其他方式追施的肥料,根外追肥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措 施。 三、复合肥使用五点注意 开春后,又到了一个施肥旺季。 农民朋友在选择和使用复合肥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复合肥肥故长,易做底肥 经过加工造粒的复合肥比粉末肥分解缓慢,不易流失和挥发,肥效持续时间长,易做底肥使用,一般亩用量为 3040千克。 复合肥不宜用于苗期肥和中后期肥,避免贪青徒长。 复合肥分解较慢,注意与单质氮肥配合使用作物幼苗期需要氮肥量较少,因此,对播种时用复合肥做底肥的作物,应根据不同作物的需肥规律,在追肥时及时补充速效氮肥,以满足作物营养需要。 复合肥浓度差异较大,应注意选择合适的浓度 , 目前,多数复合肥是按照某一区域土壤类型平均养分状况和大宗农作物需肥比例配置而成。 市场上有高、中,低浓度系列复合肥,一般低浓度总养分在 25% 30%之间,中浓度在 30%40%之间,高浓度在 40%以上。 要因地域、土壤、作物不同,选择使用经济,高效的复合肥。 一般高浓度复合肥用在经济类作物上,品质优,残渣少,利用率高。 复合肥浓度较高,避免种子与肥料直接接触或种肥混合使用 复合肥养分含量高,若与种子或幼苗根系直接接触,会影响出苗甚至烧苗、烂根。 播种时,种子要与穴施、条施复合肥相距 510厘米左右,切忌直接与种子同穴施,造成肥害。 复合肥配比原料不同,应注意养分成分的使用范围 不同品牌、不同浓度复合肥所使用原料不同,生产上要根据土壤类型和作物种类选择使用。 含硝酸根的复合肥,不要在叶莱类和水田里使用;含铵离子的复合肥,不宜在盐碱地上施用;含氯化钾或氯离子的复合肥不要在忌氯作物或盐碱地上使用;含硫酸钾的复合肥,不宜在水田和酸性土壤中施用。 否则,将降低肥效,甚至毒害作物。 四、林木防治害虫的五种方法 防治林木害虫多采用喷药法,这 种方法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但大量药液弥散于空气中污染环境,容易造成人畜中毒,且对白杨透翅娥、桑天牛、光肩星天牛、蒙古大蠹蛾等蛀干害虫,一般喷药方法很难奏效,必须采用特殊方法,现介绍几种针对以上病害的防治方法: 树干涂药法 防治柳树、刺槐、山楂、樱桃等树上的蚜虫、金花虫、红蜘蛛和松树类上的介壳虫等害虫,可在树干距地面 2 米高部位涂抹内吸性农药如氧化乐果等农药,防治效果可达 95%以上。 此法简单易行,若在涂药部位包扎绿色或蓝色塑料纸,药效更好。 塑料纸在药效显现 5 至 6 天后解除,以免包扎处腐 烂。 毒签插入法 将事先制作的毒签插入虫道后,药与树液和虫粪中的水分接触产生化学反应形成剧毒气体,使树干内的害虫中毒死亡。 将磷化锌 11%、阿拉伯胶 58%、水 31%配合,先将水和胶放入烧杯中,加热到 80℃ ,待胶溶化后加入磷化锌,拌匀后即可使用,使用时用长 7 至 10厘米、直径 ,先用无药的一端试探蛀孔的方向、深度、大小,后将有药的一端插入蛀孔内,深 4 至 6 厘米,每蛀孔 1 支。 插入毒签后用黄泥封口,以防漏气,毒杀钻蛀性害虫的防治效果达 90%以上。 树干注射 法 天牛、柳瘿蚊、松梢螟、竹象虫等蛀害林木树干、树枝、树木皮层。 用打针注射法防治效果显著。 可用铁钻在树干离地面 20厘米以下处,打孔 3 至 5 个 (具体钻孔数目根据树体的大小而定 ),孔径约 ,深达木质部 3 至 5 厘米。 注射孔打好后,用兽用注射器将内吸性农药如氧化乐果、杀虫双、甲胺磷等缓缓注入注射孔。 注药量根据树体大小而定,一般树高为 ,冠径为 2 米左右的树,每株注射原药 2 毫升,幼树每株注射 1 至 ,成年大树可适当增加注射量,每株 2 至 4 毫升,注药一周内害虫即可大量死亡。 挂吊瓶法 给树木挂吊瓶是指在树干上吊挂装有药液的药瓶,用棉绳棉芯把瓶中的药液通过树干中的导管输送到枝叶上,从而达到防治的目的。 此法适合于防治各种蚜虫、红蜘蛛、介壳虫、天牛、吉丁虫等吸汁、蛀干类害虫等。 挂瓶方法是:选树主干用木钻钻一小洞,洞口向上并与树干呈 45度的夹角,洞深至髓心把装好药液的瓶子钉挂在洞上方的树干上,将棉绳拉直。 针对不同害虫,选择具有较高防效的内吸性农药,从树液开始流动到冬季树体休眠之前均可进行,但以 4至 9 月的效果最好。 根部埋药法:一是直接埋药。 用 3%的呋喃丹 农药,在距树 沟,或开挖 2 至 3 个穴, 1 至 3 年生树埋药 150克左右, 4 至 6 年生树埋药 250克左右, 7 年生以上树埋药 500克左右,可明显控制林木害虫,药效可持续 2 个月左右。 尤其对蚜虫类害虫防治效果很好,防治松梢螟效果可达 95%。 二是根部埋药瓶。 将 40%氧化乐果 5 倍液装入瓶子,在树干根基的外围地面,挖土让树根暴露,选择香烟粗细的树根剪断根梢,将树根插进瓶里,注意根端要插到瓶底,然后用塑料纸扎好瓶口埋入土中,通过树根直接吸药,药液很快随导管输送到树体可有效地防治害虫。 五、树干注药应注 意的问题 采用树干钻孔注药防治害虫,不仅操作简便、效果显著。 而且省药、省工、不污染空气和伤害天敌,即可防治天牛、吉丁虫等蛀干害虫,又可防治蚜虫、介壳虫、螨类等食叶害虫,是一种较好的防治方法。 现根据我们山东临沂市园林处几年来的防治实践,谈谈树干注药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注药时期 在树木芽萌动期至落叶前的生长期都可以进行,以 4 至 8 月份的生长期效果最好,具体注药时间应根据防治的害虫生长史来确定其最佳注药时间。 树木落叶后至萌动前的休眠期不能注药。 二、农药的选 择 可用 50%甲胺磷乳油、 40%氧化乐果乳油、 75%可湿性呋喃丹粉剂、 50%杀螟腈乳油、 50%久效磷乳油等内吸性较强的药剂。 应依据害虫的不同选择适宜的农药。 三、注药方法 用直径 1 厘米的木工钻在距地面 15至 50 厘米的树干上,呈 45度角向下斜钻 8至 10厘米深注药孔,深可达髓心。 大树可在树干四周呈螺旋上升钻 3 至 5 个孔,中树可钻 2 至3 个,小树可钻 1 个,掏尽锯沫,用吸药器或注射器注入药液。 若大面积注药,可选用打孔注药机。 孔口要封干(用蜡封、泥封、胶布封均可 )。 注药孔 两个月后可愈合。 四、注药量 根据树木大小而定注药量,按原药液算,一般干径在 15厘米以上的大树,每株注药 6至 10毫升,干径在 10 至 14厘米的中等树注药 4 至 6 毫升,干径在 10厘米以下的每株可注药 2至 4 毫升。 五、注意事项 1.在气温不高时可注射 1 至 2 倍的药液,在夏天气温较高时,应将原药稀释 3 至 6倍后注入,以免药液过浓发生药害。 2.对易流胶的树种应尽量不钻孔,而采用药液包干的方法进行防治。 3.注药应根据防治对象选用防效最佳 的内吸性较强的农药,不能不分对象只用某一种农药。 4.不能使用树木敏感的农药,以免造成药害。 六、施农药的方法 在农业生产上,常遇到春雨绵绵、秋雨不断以及梅雨季节,给防病治虫工作带来不便。 为提高雨季农药的施用效果,应掌握如下技巧: 1.选用内吸性农药。 内吸性农药可通过作物的根、茎、叶等部位进入植株体内,并输送到其他部位,在一定的时间内起作用。 如呋喃丹、久效磷、氧化乐果、磷胺等杀虫剂及多菌灵、粉锈宁、托布津、瑞毒霉、速克秋、禾枯灵、叶绿宝等杀菌剂,这类农药施用后 4 至 5 小时,便有 80%以上有效成分被作物吸收到组织内部,不会被雨水淋刷而丧失药效。 2.选用速效性农药。 如杀虫剂中的敌敌畏、久效磷、甲胺磷、速灭杀丁、敌杀死、见虫杀、快杀灵等农药就属于这种类型。 这类农药具有很强的触杀或熏杀作用,毒杀作用迅速,施药 1 至 2 小时便可将害虫杀死。 3.选用耐雨性农药。 如杀菌剂中井岗毒素和灭病威、速克灵等具有较好的耐雨性,施药 1 至 2 小时或 4 至 5 小时以后,即使遇到阵雨仍不影响药效。 4.在药液中掺加粘着剂。 粘着剂能增加农药对作物表面及害虫体表的附着力。 配制农药溶液,每 50公斤药液中加洗农粉 50至 70克,搅拌后及时喷施,有良好增效作用。 5.改进施药法。 如选择内吸性杀虫剂在害虫大面积发生前,拌细土施入农作物根区泥层中,让植株吸收,致使害虫取食中毒而死。 这种根区施药的方法可避免雨水冲洗,特别适合在雨季采用。 6. 选时巧施药。 根据害虫的活动规律巧选施药时间。 例如,对一些夜间出来的害虫如稻纵卷叶螟,选在傍晚施药,使药剂被植株吸收,待害虫出来 2 至 3 小时内取食,然后中毒而死。 七、园林病虫害冬季治理措施 园林植物病虫害的越 冬场所相对固定、集中,在防治上是一个关键时期。 因此,研究病虫害的越冬方式、场所,对于其治理措施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一、病害的越冬场所 种苗和其他繁殖材料。 带病的种子、苗木、球茎、鳞茎、块根、接穗和其他繁殖材料是病菌、病毒等病原物初侵染的主要来源。 病原物可附着在这些材料表面或潜伏内部越冬,如:百日菊黑斑病、瓜叶菊病毒病、天竺葵碎锦病等。 带病繁殖材料常常成为绿地、花圃的发病中心,生长季节通过再浸柒使病害扩展、蔓延,甚至造成流行。 土壤。 土壤对于土传病害或根部 病害是重要的侵染来源。 病原物在土壤中休眠越冬;有的可存活数年,如厚垣孢子、菌核、菌索等。 土壤习居菌腐生能力很强,可在寄主残体上生存,还可直接在土壤中营腐生生活。 引起幼苗立枯病的腐霉菌和丝核菌可以腐生方式长期存活于土壤中。 在肥料中如混有未经腐熟的病株残体常成为侵染来源。 病株残体。 病原物可在枯枝、落叶、落果上越冬,次年侵染寄主。 病株。 病株的存在,也是初侵染来源之一。 多年生植物一旦染病后,病原物就可在寄主体内存留,如枝干锈病、溃疡病、腐烂病,可以营养体或繁殖体在寄主体内 越冬,温室花卉由于生存条件的特殊性,其病害常是露地花卉的侵染来源,如多种花卉的病毒病、白粉病等。 ’ 二、虫害的越冬场所 以各种方式在树基周围的土壤内、石块下、枯枝落叶层中、寄主附近的杂草上越冬。 如:日本履绵蚧、美国白娥、尺蛾类、美洲斑潜蝇、杜鹃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