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2387工程测量历年真题汇总内容摘要:

标方位角为 121176。 23′ 36″,则反坐标方位角为 ( )。 A. 238176。 36′ 24″ B. 301176。 23′ 36″ C. 58176。 36′ 24″ D. 58176。 36′ 24″ 5. 观测水平角时,盘左应 ( )方向转动照准部。 A. 顺时针 B. 由下而上 C. 逆时针 D. 由上而下 6. 施工放样与测图相比,其精度要求 ( )。 A. 相对要低 B. 相对要高 C. 相 近 D. 相同 7. 估读误差对水准尺读数所造成的误差是 ( )。 A. 偶然误差 B. 系统误差 C. 可能是偶然误差也可能是系统误差 D. 既不是偶然误差也不是系统误差 8. 设 AB 距离为 ,方位角为 121176。 23′ 36″ ,则 AB 的 y 坐标增量为 ( )m。 A. B. C. D. 9. 地形图上有 2 2 2 3 3 3 3 35m 等相邻等高线,则计曲线为 ( )米。 A. 2 34 B. 2 33 C. 35 D. 2 32 10. 视距测量的精度通常是 ( )。 A. 低于钢尺 B. 高于钢尺 C. 1/2020 D. 1/4000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 4 分,共 12 分) 1.闭合差 2.等高线平距 3.坡度 四、 简答题 (每小题 6 分,共 18 分 ) 1.视距测量时,影响测距精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3.观测水平角时为什么要盘左盘右观测。 五、计算题(共 3 小题,题中有表格的直接将答案填入表中。 每小题 10 分,共 30 分) 1.竖直角计算 测站 目标 竖盘 位置 竖盘读数 176。 ′ ″ 半测回角 176。 ′ ″ 指标差″ 一测回角 176。 ′ ″ 备 注 E P 左 87 26 54 竖直度盘按顺时针注记 右 272 33 12 S 左 97 26 54 右 262 33 00 2.在 1: 5000 地形图上,量得一段距离 d= 厘米,其测量中误差 md=177。 厘米,求该段距离的实地长度 D 及中误差 mD。 3.已知 M、 P 两点,要测设角值为 90176。 的∠ MPN,初步定出 N′点后,精确测得 ∠ MPN′ =89176。 59′ 21″,量得 PN′的距离为 米,问应如何精确定出∠ MPN。 浙江省 2020 年 10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工程测量试题 课程代码: 02387 一、填空题 (每空 1 分,共 20 分 ) 1.高斯投影后, __________即为坐标纵轴。 2. __________与十字丝交点的连线叫视准轴。 3.等高线的特性有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4.直线 BA 的反方位角为 180176。 15′ 00″,则 AB 方位角为 __________。 5.由于照准部旋转中心与 __________不重合之差为照准部偏心差。 6.水准路线的布设形式通常有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7.权与中误差的平方成 __________。 8.四等水准测 量每一站观测程序为 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9.闭合导线 x 坐标增量闭合差的理论值为 __________。 10.地形图上 __________的通称为地形图注记。 11.实现从线划地图到数字信息转换的过程叫 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 1. ( )的基准面是大地水准面。 A. 竖直角 B. 高程 C. 水平距离 D. 水平角 2. 水准测量中,设 A 为后视点, B 为前视点, A 尺读数为 ,B 尺读数为 ,已知A 点高程为 ,则 B 点高程为 ( )m。 A. B. C. D. 3. 水准仪的 ( )与仪器竖轴平行。 A. 视准轴 B. 圆水准器轴 C. 十字丝横丝 D. 水准管轴 4. 测量某段距离,往测为 米,返测为 米,则相对误差为 ( )。 A. 1/4300 B. 1/4200 C. D. 5. 导线坐标增量闭合差调整的方法为 ( )。 A. 反符号按角度大小分配 B. 反符号按边长比例分配 C. 反符号按角度数量分配 D. 反符号按边数分配 6. 竖直角的最大值为 ( )。 A. 90176。 B. 180176。 C. 270176。 D. 360176。 7. 各测回间改变度盘起始位置是为了消除 ( )误差。 A. 视准轴 B. 横轴 C. 指标差 D. 度盘刻划 8. 下列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 )。 A. 1: 1000 B. 1: 2020 C. 1: 500 D. 1: 5000 9. ( )注记不是地形图注记。 A. 说明 B. 名称 C. 比例尺 D. 数字 10. 在地形图上,量得 A 点高程为 米, B 点高程为 米, AB 距离为 米,则直线 AB 的坡度为 ( )。 A. % B. % C. 608% D. %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 4 分, 共 12 分) 1.水准管轴 2.测设 3.直线定向 四、简答题 (每小题 6 分,共 18 分 ) 1.为什么不用大地水准面所包围的形体来代表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视差的产生原因是什么。 如何消除。 3.地形图上表示地物的符号有哪些。 五、计算题(共 3 小题,题中有表格的直接将答案填入表中。 每小题 10 分,共 30 分) 1.水平角计算 测站 目标 竖盘位置 水平度盘读数 半测回角 176。 ′ ″ 一测回角 176。 ′ ″ 176。 ′ ″ O M 左 45 00 36 N 225 00 24 M 右 225 00 24 N 45 00 30 5 测回,观测值分别为 48176。 17′ 18″、 48176。 17′ 24″、 48176。 17′ 30″、48176。 17′ 06″、 48176。 17′ 12″,求该角度的算术平均值及其中误差。 3.设 A、 B 两点的坐标为 xA=, yA=, xB=, yB=,现欲测设 P 点, P 点的设计坐标为 xP=, yP=,试计算用距离交会法测设 P点的测设数据,并简述测设步骤。 浙 江省 2020 年 1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工程测量试题 课程代码: 02387 一、填空题 (每空 1 分,共 20 分 ) 1. 大地水准面处处与铅垂线 __________。 2. 我国的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的坐标纵轴自中央子午线 __________移 500 千米。 3. 经纬仪应满足的条件是 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4. 当钢尺的实际长度 __________于名义长度时,丈量结果偏小。 5. 在水平角观测时,各测回间变换度盘的 __________位置是为了减少度盘刻划误差。 6. 直线定向的标准方向通常有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7. 真误差是 __________与真值之差。 8. 偶然误差的特性是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9. 正反坐标方位角相差 __________。 10. 测图比例尺越大,表示地表状况越 __________。 11. 测绘地形图时,碎部点的高程注记应字头向 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 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 ,横轴为 ( )。 A. x 轴,向东为正 B. x 轴,向北为正 C. y 轴,向东为正 D. y 轴,向北为正 ( )。 A. 静水面 B. 水准面 C. 大地水准面 D. 水平面 水准仪的观测精度 ( )DS3 水准仪。 A. 高于 B. 接近于 C. 低于 D. 等于 D=1/2ct 中, t 表示 ( )。 A. 距离 B. 时间 C. 速度 D. 温度 lt=+ 30 (t20℃ )米的钢尺丈量某段距离,量得结果为 ,则尺长改正为 ( )m。 A. B. C. D. 6. 观测竖直角时,盘左读数为 101176。 23′ 36″,盘右读数为 258176。 36′ 00″,则指标差为( )。 A. 24″ B. 12″ C. 24″ D. 12″ 7. 单位权是指 ( )等于 1。 A. 观测值 B. 权 C. 单位误差 D. 中误差 8. 导线测量的外业不包括 ( )。 A. 测量角度 B. 选择点位 C. 坐标计算 D. 量边 9. 1: 2020 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为 ( )米。 A. B. C. D. 10. 在地形图上,量得 A、 B 的坐标分别为 xA=, yA=, xB=,yB=,则 AB 的方位角为 ( )。 A. 315176。 B. 225176。 C. 135176。 D. 45176。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 4 分,共 12 分) 2. 等高线 3. 误差传播定律 四、简答题 (每小题 6 分,共 18 分 ) 1. 用水平面代替球面的限度是多少。 2. 小地区控制测量的导线布设形式有哪些。 3. 水准测量时为什么要求前后视距相等。 五、计算题(共 3 小题,题中有表格的直接将答案填入表中。 每小题 10 分,共 30 分) 1. 计算水平 角 测站 目标 盘左读数 176。 ′ ″ 盘右读数 176。 ′ ″ 2C ″ 平均读数 176。 ′ ″ 归零方向值 176。 ′ ″ O A 30 01 06 210 01 18 B 63 58 54 243 58 54 C 94 28 12 274 28 18 D 153 12 48 333 12 54 A 30 01 12 210 01 24 2. 设对某边等精度观测了 6 个测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