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02446建筑设备复习资料内容摘要:
(B)居住小区人口在3000人以上,室外给水管网为环状管网(包括与市政管网结成环状管网),其住宅应按最大用水时平均秒流量为计算管段的节点流量。 对居住小区内配套建筑如文体、餐饮、娱乐、商铺及市场等设施的生活用水设计流量应最大用水时平均秒流量为节点流量,对文教、医疗保健、新区管理、绿化景观用水、道路及广场洒水、公共设施用水等,则均以平均用水小时平均秒流量计算节点流量。 第五节 管网水力计算简介一、管径的确定已知给水管道设计秒流量根据流量公式 (48)式中 q——管段设计秒流量,m3/s; v——管段中的流速,m/s; d——管径,m。 确定流速v,便可求得管径d。 管径的选定应从技术上和经济上两方面来综合考虑二、管网水头损失的计算管网的水头损失为管网中新确定的计算管路的沿程水头损失和局部损失之和。 计算管路沿程水头损失的计算式: (49) (410) 式中i:单位管长的沿程水头损失(kPa/m); di:管道计算内径(m); qg:给水设计流量(m3/s); Ch:海澄一威廉系数,各种塑料管,内衬(涂)塑管 Ch=100,铜管、不锈钢管Ch=130;衬水泥、树脂的铸铁管Ch=130;普通钢管、铸铁管Ch=100。 L:计算管道长度(m); hg:计算管道沿程水头损失(kPa)。 计算管路的局部水头损失,宜采用管(配)件当量长度法或按管件链接状况以管路沿程水头损失百分数估算。 水表水头损失当选定产品型号应按该产品生产厂家提供的资料进行计算。 若未确定产品型号时,可进行估算,即小区引入管水表生活用水工况时,校核消防工况时。 第六节 高层建筑给水系统特点一、高层建筑给水系统(一)高层建筑给水竖向分区竖向分区的供水方式:;;。 (二)贮水池高层建筑一般需设贮水池存贮一部分水量作为调节水量,以保证在市政给水系统发生故障或用水高峰时仍能满足建筑供水需要。 贮水池可设置在建筑物外部或室内地下室。 贮水池有效容积为生活贮备水量和消防贮备水量二者之和,即: Vg=Vb+Va (411)式中 Vg:贮水池有效容积,m3; Vb:生活贮备水量,m3,其容积经验上可不小 于建筑日用水量2030%; Va:消防贮备水量,m3,按高层建筑消防标准确定。 (三)高层建筑给水管路布置高层建筑各分区的给水管网,可根据供水安全要求布置成树枝管网、竖向环网或水平向环状网。 对供水范围较大的管网,可设置两个水箱,各个水箱上分别设出水管接至管网。 此外,为减少检修或故障时的停水影响范围,应在管网上适当设置闸阀,控制水龙头的数量,缩小停水范围。 三、高层建筑消防给水系统(一)高、低层建筑消防给水系统的划分低层建筑消防给水系统:消防车利用室外给水管网为水源,能够直接有效地扑救建筑物室内任何地点的火灾,则该建筑的消防给水系统称为低层建筑消防给水系统。 高层建筑消防给水系统:建筑高度超过消防车有效的灭火高度,主要靠室内消防给水设备扑救火灾的消防给水系统,称为高层建筑消防给水系统。 (二)高层建筑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高层建筑根据其使用性质,火灾危险,疏散和扑救难度等进行分类。 根据消防部门长期积累的火灾统计资料和火场灭火经验,并考虑各种建筑物的用途,火灾危险性及可燃物等因素,制订出了高层建筑消防用水量标准,在进行消防给水设计时,其消防用水量不应小于规定的用水量。 室内消火栓应设在明显易于取用的地点,严禁伪装消火栓,消防电梯前室应设消火栓。 当消火栓单排布置时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412)式中 S:高层建筑室内消火栓布置间距,m。 若 计算出的数值大于30m时,仍采用30m; R:消火栓作用半径,m,其值可按式(43)计算; b:消火栓最大保护宽度,m。 (水喉)小口径胶管消火栓是供给居住人员扑救初期火灾而设置的,它的优点是轻便,容易操作,使用时不会打折,对没有受过消防训练的人员也能使用。 由于水喉出水量相对较小,不用单独计算消防水量,并且可以与普通消火栓合用栓箱。 小口径胶管消火栓主要由卷盘、摇臂、底座支架以及胶管和水枪组成。 胶管内径有119mm两种,胶管长度有230m三种规格,胶管可任意配用口径为8mm的喷嘴()。 为了有效地扑救初期火灾,高层建筑应在消火栓处配备小口径胶管消火栓。 高层建筑的室内消防给水管网必须与生活给水管网分开设置。 消防给水管道的进水管不应少于两条,并宜从不同的方向引入。 高层建筑消防给水管网有不分区给水系统和分区给水系统。 建筑高度不超过50m的高层建筑,可采用不分区消防给水系统。 对于高度超过50m的建筑,宜采用分区消防给水系统。 (三)消防水池、消防水箱和消防水泵消防水池的有效容积应满足火灾延续时间内室内、外消防用水总量的要求。 消防水池宜分设成两个,其补充水的时间不应超过48h。 消防水箱宜与其他用水的水箱合用。 消防水泵应根据消防设计流量和所需的扬程选择。 第七节 绿化供水系统和建筑冷饮水供应和冷却水系统简介一、庭院绿化喷洒供水系统有固定式和微灌式两种方式。 二、冷饮水系统其系统有集中制备分散供应式和集中制备管道输送式。 三、冷却水系统在工业生产中某些生产工艺及民用公共建筑设置集中空调系统,须设置冷却水系统。 系统有开式和闭式之分。 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是由冷却塔、换热器、循环用水泵和管路等组成。 闭式循环冷却水系统则由闭式贮罐(水箱)、换热器、循环泵、冷却塔、管路组成。 第五章 建筑排水、中水及特殊建筑给水排水第一节 建筑排水系统的分类和污水排放条件一、建筑排水系统的分类(1)生活污水管道:排除人们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洗涤污水和粪便污水等;(2)生产污(废)水管道:排除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污(废)水;(3)雨水管道:排除屋面雨水和融化的雪水。 上述三种污水管道是采用合流还是分流排除,要视污水的性质、室外排水系统的设置情况及污水的综合利用和处理情况而定。 二、污水排放条件直接排入城市排水管网的污水,应符合下列几点条件:(1)污水温度不应高于40℃;(2)要求污水基本上呈中性(PH值为69;(3)污水中不应含有大量的固体杂质;(4)污水中不允许含有大量汽油或油脂等易燃液体;(5)污水中不能含有毒物;(6)对伤寒、痢疾、炭疽、结核、肝炎等病原体,必须严格消毒灭除;对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污水,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7)排入水体的污水应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要求;利用污水进行农田灌溉时,亦应符合有关部门颁布的污水灌溉农田卫生管理的要求。 第二节 建筑排水系统的组成 建筑排水系统的主要组成:卫生器具;横支管;立管;排出管;通气管系;清通设备额;特殊设备(或生产设备)卫生器具是室内排水系统的起点,接纳各种污水排入管网系统。 污水从器具排出口经过存水弯和器具排水管流入横支管。 横支管的作用是把各卫生器具排水管流来的污水排至立管。 横支管应具有一定的坡度。 立管接受各横支管流来的污水,然后再排至排出管。 为了保证污水畅通,立管管径不得小于50mm,也不应小于任何一根接入的横支管的管径。 排出管是室内排水立管与室外排水检查井之间的连接管段,它接受一根或几根立管流来的污水并排至室外排水管网。 排出管的管径不得小于与其连接的最大立管的管径,连接几根立管的排出管,其管径应由水力计算确定。 通气管的作用是:(1)使污水在室内外排水管道中产生的臭气及有毒害的气体能排到大气中去;(2)使管系内在污水排放时的压力变化尽量稳定并接近大气压力,因而可保护卫生器具存水弯内的存水不致因压力波动而被抽吸(负压时)或喷溅(正压时)。 为了疏通排水管道,在室内排水系统中,一般均需设置如下三种清通设备:(1)检查口;(2)清扫口;(3)检查井。 (1)污水抽升设备在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地下室、人防地道和地下铁道等地下建筑物中,卫生器具的污水不能自流排至室外排水管道时,需设水泵和集水池等局部抽升设备,将污水抽送到室外排水管道中去,以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和保护环境卫生。 (2)污水局部处理设备根据污水性质的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污水局部处理设备,如沉淀池、除油池、化粪池、中和池及其他含毒污水等局部处理设备。 化粪池的主要作用是使粪便沉淀并发酵腐化,污水在上部停留一定时间后排走,沉淀 在池底的粪便污泥经消化后定期清掏。 化粪池可采用砖、石或钢筋混凝土等材料砌筑,其中最常用的是砖砌化粪池。 化粪池的型式有圆形的和矩形的两种,通常多采用矩形化粪池。 为了改善处理条件,较大的化粪池往往用带孔的间壁分为23隔间,如图56所示。 化粪池多设置在居住小区内建筑物背面靠近卫生间的地方,因在清理掏粪时不卫生、有臭气,不宜设在人们经常停留活动之处。 化粪池池壁距建筑物外墙不宜小于5m,如受条件限制时,可酌情减少,但不得影响建筑物基础。 化粪池距离地下水取水构筑物不得小于30m。 池壁、池底应防止渗漏。 第三节 建筑排水管网的布置和敷设一、横支管 在楼层可明装在地板上或悬吊在楼板上;尽量沿墙作平行布置; 高层建筑中,底层的管道应考虑单独排出,以防止底层卫生器具因受立管底部出现压力过大等原因造成污水外溢的现象; 横管布置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转弯、曲折,作直线连接;横管应尽量避免穿越伸缩缝、沉降缝。 二、污水立管、最脏及排水量最大的排水点处;;不及穿越卧室等卫生条件较高的房间;,沿柱、墙、梁平行布置;℃的热源设备附近及易受机械撞击处 ;。 对排水横支管接入横干管竖直转向的管段。 对上述排水立管底部的排水横支管的连接达不到上述技术要求时,则立管最下部的排水横支管应单独排至室外排水检查井。 三、排出管排出管可埋在底层地下或悬吊在地下室的顶板下面。 排出管的长度取决于室外排水检查井的位置。 ,不宜大于10m。 排出管与立管宜采用两个45176。 弯头连接。 对生活饮水箱(池)的泄水管、溢流管、开水器、热水器的排水、医疗灭菌消毒设备的排水、蒸发式冷却器、空调设备冷凝水的排水、贮存食品或饮料的冷藏库房的地面排水和冷风和浴霸水盘的排水,均不得直接接入或排入污废水管道系统,采用具有水封的存水弯式空气隔断的间接排水方式,以避免上述设备受到污水污染。 排出管穿越承重墙基础时,应防止建筑物下沉压破管道,防止措施同给水管道。 排出管在穿越基础时,应预留孔洞,其大小为:排出管直径d为50、7100mm时,孔洞尺寸为300300mm;管径d大于100mm时,孔洞高为(d+300)mm,宽为(d+200)mm。 四、通气管,且必须大于最大积雪厚度,以防止积雪覆盖通气口。 对平屋顶屋面,若有人经常逗留活动,并应根据防雷要求考虑设置防雷装置。 在通气管出口4m以内有门窗时。 通气管出口不宜设在建筑物的挑出部分(如屋檐口、阳台、雨蓬等)的下面,以免影响周围空气卫生。 通气管不得与建筑物的风道或烟道连接。 通气管的顶端应装设网罩或风帽。 通气管与屋面交接处应防止漏水。 第四节 监护小区排水系统建筑小区排水系统是室内污水排水管与城市排水管道的连接部分。 建筑小区排水系统的管道布置通常根据建筑群的平面布置、房屋排出管的位置、地形和城市排水管位置等条件综合统一考虑。 建筑小区排水管道通常埋设在屋内设有卫生间、厨房的一侧,以减少房屋排出管的长度。 建筑小区排水管道应以最小埋深敷设,以利减少城市排水管的埋设深度。 建筑小区排水管道多采用陶土管或水泥管,水泥砂浆接头。 最小管径采用150mm。 在排水管道交接处,管径、管坡及管道方向改变处均需设置排水检查井,在较长的直线管段上,亦需设置排水检查井,检查井的间距约为40m。 排水检查井一般都采用砖砌、钢筋混凝土井盖。 第五节 建筑排水管道的计算一、排水量标准每人每日排出的生活污水量和用水量一样,是与气候、建筑物卫生设备完善程度以及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 生活排水量标准和时变化系数,一般采用生活用水量标准和时变化系数。 生产污(废)水排水量标准和时变化系数应按工艺要求确定。 二、排水设计流量对于不同性质的建筑,排水设计流量可按下面公式计算:(一)住宅、集体宿舍、旅馆、医院、办公楼、学校等建筑: (51)式中 qp173。 ——计算管段的设计秒流量,L/s;Np——计算管段上的排水当量总数,按表选用;a173。 ——根据建筑物用途而定的系数、住宅、宾馆、医院、疗养院、幼儿园、养老院的卫生间 ,集体宿舍、旅馆、公共建筑、公共盥洗室;qmax——计算管段上排水量最大的一个卫生器具的排水量,按表选用,L/s。 (二)工业企业生活间、公共浴室、洗衣房、公共食堂、实验室、影剧院、体育场等建筑: (52)式中 qp——计算管段的排水设计秒流量,L/s; qo——计算管段上同类型的一个卫生器具排水量,L/s; n——该计算管段上同类型卫生器具数; b——卫生器具的同时排水百分数,与给水(49)计算式中相同,冲洗水箱大便器的同时使用百分数应按12%计算。 当排水量小于一个大便器排水量时,应按一个大便器计算。 工业废水的设计秒流量应按工艺要求计算确定三、水力计算排水管道水力计算的目的确定排水管的管径和排水管坡度。 (一)污水立管管径可按公式(51)或(52)算出排水设计流量后再按表确定。 此外,为了避免堵塞管道对立管上连接诸如大便器排水管最小管径≥100mm,建筑内排出管最小管径≥。自考02446建筑设备复习资料
相关推荐
m B. 16mm C. 8mm D. 12mm 15.东欧使用( )彩色电视制式。 A. PAL 制式 B. NTSC 制式 C. SECAM 制式 D. PAL- D 制式 16.下面各视觉图像中,属于组织化视觉图像的是( ) A.动物世界录像 B.地图 C.彩色照片 D.足球赛录像 17.为促进检索与归纳的内部过程,使学生牢固掌握所学内容,培养应用所学知识与技能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就需要(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声墙面。 按照《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JGJ502020, 本项目满足无障碍需求。 1) 入口无障碍设计 : 建筑 室外广场及主要 入口 , 室内外有高差的位置均设有坡道, 设计 均符合无障碍规范的要求。 2) 垂直交通 : 平面布局中参观者可到达 的公共区域部分设有无障碍电梯到达各层展厅,电梯轿厢设置盲文选层按钮。 3) 卫生间 : 展厅部分 每层 设有 一
3 4 5 6 7 8 9 10 11 施工负责人 质检员 津水资Ⅰ― 19 天 津 市 自 来 水 集 团 有 限 公 司 给水管道工程井室砌筑质量检验评定表 编号: 工程名称 施工地点 施工单位 起止日期 序号 检验项目 设计要求 检验结论 1 外形尺寸 2 基础处理 3 砖砌体 4 混凝土 5 钢筋 6 模板 7 防水 8 井盖 施工负责人 质检员 津水资Ⅰ― 20 天 津 市 自 来 水
水质要求分支供水。 一般来说,当这些企业自成格局且附近有水质水量均符合要求的水源时,可自建自备水源;当城市水资源并不丰富,而城市给水工程设施有能力时,宜统一供水。 当自备水源的水质低于现行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时,企业职工的生活饮用水应纳入城市给水工程统一供水的范围。 当企业位置虽在城市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目前城区未扩展到那里且距水厂较远,近期不可能为该单位单独铺设给水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