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动真空灭菌器验证方案最新版内容摘要:
一致 ,判为合格; 图案不变色或变色不彻底,通常中央部分与边缘部分颜色浅 ,为不合格。 通过三次检查均合格。 记录 见 OQ 表 5: BD 检查记录。 . 织物灭菌程序检查 目的 确认 设备的 运行程序与使用说明 书的描述 相同。 程序 设备为空载状态 , 按照下表 中的参数进行设置,并启动程序进行检查。 公用参数设置: 脉动上限 脉动下限 排气零位 回空零位 内室压力限度 80KPa 80KPa 10KPa 10KPa 115KPa 织物灭菌程序参数设置: 脉动次数 灭菌温度 灭菌时间 干燥时间 3 次 121℃ 1800S 3600S 可接受标准 程序运行过程中的每项动作应符合下表中的要求。 检查内容 合格标准 脉动 脉动三次,首先抽真空达到脉动下限 80KPa 时内室进气阀门 F2 打开待内室压力达到 80KPa 然后再次进行抽真空,整个循环三次。 夹套工业蒸汽阀 门 F1 程序启动时开始打开直至程序结束关闭,阀门的开关由压差开关控制。 升温 内室进汽阀门 F2 打开,待内室压力达到内室压力限度时,内室进汽阀门关闭,待****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题目: ***型脉动真空灭菌器验证方案 文件编号: 第 18 页 , 共 25 页 检查内容 合格标准 内室压力降低至内室压力限度 10KPa 时 ,F2 阀门打开,如此周期循环。 灭菌 当内室温度达到灭菌温度时,灭菌时间开始倒计时, F2 阀门开关与升温阶段相同。 排汽 到达灭菌时间后, F3 阀以及 F7 阀门打开, F2 阀门关闭,对内室蒸汽进行排放。 干燥 当排汽压力达到排气零位 10KPa 时,真空泵启动进行干燥并进行计时,当干燥时间到, F4 阀打开,对内室压力回零。 结 束 当达到回空零位 10KPa 时,程序转入结束。 记录 见 OQ 表 6:织物灭菌程序检查记录。 . 液体灭菌程序检查 目的 确认 设备的 运行程序与使用说明 书的描述 相同。 程序 设备为空载状态 , 按照下表中的参数进行设置,并启动程序进行检查。 公用参数设置: 脉动上限 脉动下限 排气零位 回空零位 内室压力限度 80 Pa 80KPa 10KPa 10KPa 115KPa 液体灭菌程序参数设置: 置换时间 灭菌温度 灭菌时间 1200S 121℃ 1200S 可接受标准 程序运行过程中的每项 动作应符合下表中的要求。 检查内容 合格标准 置换 F F F F7 阀门打开,纯蒸汽从腔室上部进入从 F3 抽空阀排除,对内室空气进行置换。 夹套工业蒸汽 F1 阀门从程序启动开始一直打开直至程序结束关闭,阀门开关由压力开关控制。 升温 当置换时间到, F3\F6\F7 阀门关闭,内室压力由内室压力限度控制:当内室压力达到内室压力限度时关闭,小于内室压力限度 10KPa 打开。 ****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题目: ***型脉动真空灭菌器验证方案 文件编号: 第 19 页 , 共 25 页 灭菌 当内室温度达到灭菌温度时,灭菌时间开始倒计时, F2 阀门开关与升温阶段相同。 排汽 到达灭菌时间后, F2 阀门关闭,内室蒸汽通过慢排 阀 F5 进行排汽。 结束 当达到排汽零位 10KPa 时,程序转入结束。 记录 见 OQ 表 7:液体灭菌程序检查记录。 . 性能确认 相关术语描述 灭菌 温度标准范围: 121~ 125℃。 按照下表中的内容进行运行检查: 项目编号 检查项目 记录编号 记录名称 . 空载热分布 试验 ( 织物灭菌 程序 ) PQ 表 1 空载热分布 试验 记录 . 负载热穿透 PQ 表 2 负载热穿透 试验 记录 . 负载 生物指示剂挑战性 试验 无菌检查 负载运行方式: 编号 灭菌程序 装载物品 装载方式 a 织物灭菌程序 洁净衣 生产最大量 b 织物灭菌程序 不锈钢器具 生产最大量 c 液体灭菌程序 培养基 固定装载 . 空载热分布 试验 目的 检查并确认脉动真空灭菌器在预定的灭菌条件下, 腔室内的温度均匀性和灭菌介质的稳定性,测定灭菌腔室内不同位置的温差状况 ,确认灭菌器控制用传感器位于灭菌室内的 最冷点。 程序 1. 温度验证探头前校准:按照 ( SOP 编号 ) 《温度验证仪标准操作规程》对验证 用的 16 支****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题目: ***型脉动真空灭菌器验证方案 文件编号: 第 20 页 , 共 25 页 温度探头进行校验, 校验偏差 范围为 ℃ :采用三点校验: 111℃ 、 121℃ 、 131℃。 2. 探头布 置:在脉动真空灭菌器的内室内均匀分布 16 支温度探头,温度探头不得与内室接触,第 16 支探头放置温度控制探头处(排水口),详细布局图见下图: 2413579681 01 21 41 11 31 5C 级 区 门 中 部 A 级 区 门 3. 测试运行 按照 《 型脉动真空灭菌器标准操作规 程 》 (草稿) , 开启 织物 灭菌程序,按自动程序运行 (设置同 项下) ,运行过程中,通过温度验证记录系统对各点温度数据进行记录并绘出温度分布图,重复运行三次,以检查其重现性,设定数据采集周期为 60S,设备控制探头打印时间设置为 60S, 设备系统时间与温度验证系统的时间一致。 4. 温度探头后校准:按照 ( SOP 编号) 《温度验证仪标准操作规程》对验证 用 的 16 支温度探头进行校验,校验偏差( 121℃ )为 ≤ ℃ 为合格:采用三点校验: 111℃ 、 121℃ 、 131℃。 可接受标准 在灭菌时间段内所有温度探头的温度均在温度标准范围 ( 121~ 125℃ ) 内。 ( 30 分钟。 ) 在灭菌时间段同一时刻各个探头的温度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不超过 2℃。 在 验证 过程中如果发现温度分布不符合标准 , 或使用后探头校准结果不符合规定, 需要查找原因,进行 调整后再重新连续三次 验证 ,直至合格。 记录 见 PQ 表 1:空载热分布 试验 记录。 . 负载热穿透 试验 目的 ****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题目: ***型脉动真空灭菌器验证方案 文件编号: 第 21 页 , 共 25 页 通过不同的待灭菌物品及不同的摆放方式确认受热最慢的负载(最冷点)能够在预定的灭菌程序中获得足够的无菌保证值。 程序 1. 温度验证探头前校准:按照 ( SOP 编号) 《温度验证仪标准操作规程》对验证 用 的 16 支温度探头进行校验,校验偏差( 121℃ )为 ≤ ℃ 为合格。 2. 织物灭菌程序探头布置:在脉动真空灭菌器的内室内均匀分布 16 支温度探头并放置到物品最不容易穿透的部位 , 第 16 支探头放置温度控制探头处(排水口),布局图与空载热分布相同。 3. 液体灭 菌程序探头布置:在两个培养基桶内各放置 7 支温度探头, 另外 16 号探头放至排水口附近, 8 号探头放置腔室内中心。 4. 测试运行 ◆ 开启灭菌程序,按自动程序运行,运行过程中,通过温度验证记录系统对各点温度数据进行记录并绘出温度探头分布图,不同灭菌程序、不同物品重复运行三次,以检查其重现性: a 织物灭菌程序对洁净衣灭菌按生产最 大量的装载方式进行热穿透三次 ; b 织物灭菌程序按生产最大量的装载方式对不锈钢器具进行热穿透三次 ; c 液体灭菌程序对无菌培养基进行满载装载各热穿透三次。 ◆ 热穿透完成后对验证探头进行后校验 : 按 照 ( SOP 编号) 《温度验证仪标准操作规程》对验证用 的 16 支温度探头进行校验,校验偏差( 121℃ )为 ≤ ℃ 为合格:采用三点校验: 111℃ 、 121℃ 、131℃。 合格标准 除了与空载热分布标准一致外 , 另需要满足以下要求: 1. 验证温度探头前后校准合格。 2. 最小 F0 值> 12。 3. 织物灭菌程序能够对洁净衣以及不锈钢器具达到干燥效果:展开洁净衣用手检查内外是否干燥一致;不锈钢器具干燥后目测容器内外无污迹并无可见水。 在 验证 过程中如果发现不符合标准 , 则应对灭菌器待灭菌物品进行重新摆放并再重新连续三次 验证 , 直至 合格。 记录 ****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题目: ***型脉动真空灭菌器验证方案 文件编号: 第 22 页 , 共 25 页 见 PQ 表 2:负载热穿透 试验 记录。 . 负载 生物指示剂挑战性 试验 目的 确认物理杀灭时间 FPHY和生物杀灭时间 FBIO的一致性 ,为负载时各位置具有相同的杀灭效率提供证据。 程序 1. 生物指示剂放置:生物指示剂挑战性检查与 负 载热穿透同时进行,在织物灭菌程序中生物指示剂放置位置与温度探头的位置相同,每个温度探头位置放置一支生物指示剂,每次负载热穿透后取出生物指示剂进行培养;在液体灭菌程序中每个桶内放置 8 支生物指示剂。 另在呼吸器的灭菌下游测放置一支。 2. 生物指示剂的培养 和结果判断 :灭菌结束后将生物指示剂折断后在 56~ 58℃ 培养 48 小时,观察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情况,如果培养液颜色由紫红色变成黄色,说明灭菌不完全;如果培养液颜色保持紫红色不变,继续培养 2 天,若无变色迹象,则可判断灭菌完全,同时作阳性对照试验并观察该阳性对照试验中指示剂的颜色由紫红色变成黄色。 可接受 标准 经过灭菌的生物指示剂没有微生物生长,对照样品管 呈 阳性,有微生物生长。 记录 见 PQ 表 2:负载热穿透 试验 记录。 . 无菌检查 目的 确认在规定的灭菌工艺的条件下能够对待灭菌的物品达到灭菌效果。 程序 在进行负载热穿透试验的同时,按下表取出灭菌后相应的装载物品,进行无菌检 查。 可接受标准 无菌检查的结果均应符合下表中的要求。 检测项目 取样 及检测方法 合格标准 无菌衣 在满载热穿透同时,在 1~ 15 号探头位置放无菌衣相同材质 阴性对照应澄清,无****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题目: ***型脉动真空灭菌器验证方案 文件编号: 第 23 页 , 共 25 页 布 2 块,每块 10cm5cm, 同无菌服一起灭菌,灭菌后一块置200ml 硫 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中,一块置 200ml 改良马丁培养基中,同时做阴性对照,置相应温度培养 14 天。 菌生长,样品应澄清,无菌生长。 容器具 在满载热穿透过程中最小 F0位置采用棉签擦拭法进行取样; 棉签擦拭法:灭菌后的棉签用 %无菌氯化钠溶液润湿,之字形擦拭,擦拭面 积 10cm10cm ,擦拭后将棉签放入 %无菌氯化钠溶液中摇匀。 采用直接接种法, 3ml 接种到 50ml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中, 3ml 接种到 50ml 改良马丁培养基中,同时做阴性对照,置相应温度培养 14 天。 阴性对照应澄清,无菌生长,样品应澄清,无菌生长。 培养基 在满载热穿透完毕后,分别 从 两桶培养基内 取样,分装到 10支无菌试管中,每支 12ml, 5 支置 3035℃ 培养 14 天; 5 支置 2328℃ 培养 14 天。 阴性对照应澄清,无菌生长,样品应澄清,无菌生长。 记录 见 PQ 表 2:负载热穿透 试验 记录。 1 偏差 处理 将验证过程 中 发现的所有偏差记录在 (记录编号) “ 偏差调查处理表 ” 中, 并由验证小组提出解决方案,由验证委员会审核和批准偏差解决方案及其实施。 1 风险的接收与评。脉动真空灭菌器验证方案最新版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膏药的制作工艺及配方
质接触锅底在高温下脱水碳化,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颗粒碳,影响膏药的纯度,以至不能使用。 4. 松香膏药的导热性差,在摊贴膏药时,锅内的膏药须不停地搅动,使整个膏药在锅内受热均匀,避免在锅底的膏药吸热过多而药效损失。 5. 向锅内喷撒的药物浓缩液浓度宜大,因为浓度越大,越能缩短松膏药的加工时间,避免松膏药加热时间长产生氧化反应而降低粘性。 6. 选择硬度大一点的膏药被,以不透气者为佳;膏药被质软
脐橙果酒酿造工艺的研究--毕业论文
橙酒、菠萝酒、柑橘酒、梅子酒、荔枝酒等数十种品种的果酒。 果乃果酒之源,开发地方特色水果,立 足地方,依托地方,建立优质原料基地,既可以提升果酒的个性特色,又可以保证稳定、安全的货源;就地取材,不仅原料新鲜,降低企业交通运输成本,还促进当经济的繁荣和发展,为打开当地消费市场奠定了经济基础。 改良酿造工艺,培育专业人才,提高果酒品质 由于目前果酒酿造工艺技术的不成熟,导致果酒品质不稳定。
胶粘带生产项目环评报告表
0 0 0 1500 COD 0 0 0 0 SS 0 0 0 0 NH3N 0 0 0 0 TP 0 0 0 0 固体废物 一般工业固废 0 0 0 0 危险固废 0 76 76 0 0 0 生活垃圾 0 0 0 0 总量平衡方案: 水污染物纳入污水处理厂 ,由业主向环保主管部门申请落实。 18 表五、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项目工艺流程图: 制浆流程 涂布流程 图 51 当前及今后的 生产流程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