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鸭养殖技术100问内容摘要:

,保证胎位正常。 使用孵化机孵化时,每 2 小时翻动一次,翻蛋角度不应低于 90度,一般是正负 45 度。 在用摊床孵化时,可人工翻蛋,每 4~ 6 小时翻蛋 1 次,翻蛋角度为 180度,原着床面经翻转后变为向上面。 在孵化过程 中必须按时翻蛋。 在孵化开始后的前两周内,翻蛋特别重要,能有效防止胚胎与壳膜粘连,提高孵化率。 2在鸭蛋孵化过程中为什么要进行晾蛋。 晾蛋是过去肉鸭种蛋孵化中的重要环节。 现在一些单位在肉鸭孵化时已经取消了晾蛋过程。 但是,北京鸭系列的种鸭体形大,其种蛋平均重量达到 90~ 100 克,单位重量散热面积相对较小。 在孵化后期的胚胎发育过程中,鸭胚胎代谢强度大,产热量高,容易造成蛋温升高,甚至出现蛋温超高现象,影响孵化率。 因此,需要对孵化后期( 16天以后)的种蛋进行晾蛋处理。 并在种蛋表面喷水,促进降温。 晾蛋加喷水措施 能有效的降低蛋温,促进种蛋迅速散热,增加胚胎的气体交换,促进胚胎的血液循环,可预防因蛋内温度过高而发生“烧死胚胎”现象。 2肉鸭种蛋内胚胎是怎样发育成雏鸭的。 鸭胚胎发育被分为 4 个阶段。 第 1 阶段从孵化开始到第 5 天,是鸭胚胎内各组织器官发育阶段,主要特征是由内胚层发育形成鸭的消化器官、呼吸器官的上皮细胞、内分泌腺等;由中胚层发育形成肌肉组织、生殖系统、泌尿系统、循环系统、结缔组织等;由外胚层发育形成皮肤、羽毛、喙、趾、眼、耳、神经系统等。 第 2 阶段是孵化期进入第 6~ 16 天,孵化温度降低到 ~℃。 此时,外部器官腿、翅、喙已经形成,腹部完全愈合,全身被绒毛覆盖,胚胎发育成熟。 第 3 阶段是孵化进入第 17~ 27 天,孵化温度降低到 ~℃。 此时,胚胎生长发育快,代谢强度大,产热量增加。 在第 2427天,蛋内蛋白被完全利用,胚胎迅速长大,肺血管形成,卵黄囊完全收缩进入体内,鸭开始用肺进行呼吸。 第 4 阶段是第 28天,雏鸭破壳而出。 在整个孵化期,先后通过 3 次照蛋观察确定胚胎的发育情况,以便及时剔除无精蛋、死精蛋或死胚。 第 1 次照蛋称头照,在孵化进入到 6~ 7 天时进行。 正常胚胎可以观察到胚胎与卵黄囊的 血管形成,形似蜘蛛,俗称“小蜘蛛”;无精蛋则无任何反应,无胚胎发育,观察不到任何生命迹象,俗称白蛋。 以照蛋观察到的受精蛋数、无精蛋数确定种蛋的受精率。 第 2 照在 13天进行。 照蛋能发现正常胚胎的尿囊血管伸展到达蛋的小头,并合拢。 整个胚胎除气室外,全部布满血管,俗称“合拢”。 第 3 照在 24 天进行。 发育正常的胚胎可以观察到胎儿和卵黄的黑影,俗称“封闭”。 照蛋能够很好地确定胚胎的发育情况,是实施看胎使温的必要条件。 2提高种蛋孵化率和健雏率应解决好那些方面的问题。 导致种蛋孵化率低、弱雏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与 种鸭的健康水平、种蛋保存条件和孵化条件有关。 种鸭管理不善、营养不好、健康状况差、周龄过小或过大等;种蛋保存时间太长,贮存方式不当;孵化温度过高或过低、湿度过大或过小、翻蛋次数不够或角度不合适、气门堵塞导致通风换气不足、孵化机出现故障时未能及时排出等。 因此,提高孵化率,降低弱雏率应重点解决好以下方面的问题: ( 1)加强种鸭饲养管理,改善种鸭健康状态,提高种蛋的品质。 ( 2)种蛋在入库保存时应及时消毒,科学贮存和选用种蛋。 ( 3)为种蛋孵化提供适宜的温度、湿度、通风换气条件。 按时正确翻蛋。 ( 4)在入孵前,应 对种蛋和孵化设备进行严格消毒。 2新建肉鸭养殖场对周边环境有什么要求。 肉鸭养殖场应建在地势较高、干燥、采光充分、易排水、隔离条件良好的区域。 鸭场周围 3 千米内无大型化工厂、矿厂, 1 千米以内无屠宰场、皮革厂、肉产品加工厂、或其它畜牧养殖场等污染源。 鸭场距离干线公路、学校、医院、乡镇居民区、居民点等设施至少 1 千米以上,距离村庄至少 500 米以上。 鸭场周围有围墙或防疫沟,并建立绿化隔离带。 鸭场不允许建在饮用水源、食品厂上游。 2如何科学合理规划布局肉鸭养殖场。 肉鸭养殖场的建筑物应按照生活区、生产管理区、养 殖区、隔离区四个功能区布局,各功能区既严格分开,又方便联系。 生活区和生产管理区应选择在养殖生产区上风区,且地势较高处。 隔离区将生活区和生产管理区与养殖区分开。 各功能区之间保持适当的距离。 养殖区由育雏鸭舍、育肥鸭舍、兽医室和饲料加工车间等组成。 饲料加工间、育雏鸭舍等位于上风向,育肥鸭舍位于下风向。 养殖场内育雏鸭舍、育肥鸭舍严格分开,不得交叉混用。 养殖生产区门前设消毒池,更衣室等。 养殖场应依据饲养规模和占地面积大小,保证有一定的绿化面积。 排泄物处理区设有各种废弃物及粪便、死鸭的处理设施 ,位于最下风向。 2在设计和建造肉鸭舍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养鸭场的鸭舍由育雏鸭舍、生长育肥鸭舍等组成。 应依据地形地貌和主风向选择朝向,一般选择南北向。 鸭舍之间的距离应在 倍鸭舍宽度以上,最好用绿化带隔开。 鸭舍的建筑材料应该是无害、易于清洗和消毒的材料。 鸭舍电器安装和使用应注意防潮防爆。 鸭舍的屋顶、外墙应保温隔热性能良好,尤其是育雏鸭舍。 鸭舍内保证适宜光照,可采用自然光和灯光照明。 鸭舍内保证一定数量和大小的窗户,保证采光和通风换气。 必要时可安装排气扇。 鸭舍内墙壁和地面应光滑、坚硬、不透水,易于清扫消毒 ,最好采用水泥地面。 应设置排水沟,以防潮。 育雏鸭舍要求较高的保温隔热性能,一般屋顶要有隔热层,墙壁要厚实,寒冷地区北窗要用双层玻璃窗,室内要安装加温设备,并有稳定的电源;同时,育雏鸭舍采光要充分,通风换气良好。 地面要坚实、干燥,且利于排水。 窗上要装铁丝网,以防鼠害。 生长育肥鸭舍的建筑结构与育雏鸭舍类似,总体要求低于育雏鸭舍,但应保证良好的通风换气。 鸭舍内应保证有良好的排水清粪设施。 饲养肉鸭需要准备哪些常用用具和设备。 饲养肉鸭常用的用具和设备主要有喂料设备及用具、饮水设备和填鸭设备等。 如果采用全自动喂料系统,喂料 设备由料塔、饲料输送管道系统、喂料控制系统、料桶等组成。 如果采用人工喂料,常用喂料设备主要有料盘、料桶和料槽。 料盘主要用于饲喂的刚出壳雏鸭。 料桶和料槽主要用于饲喂不同大小的各生长阶段的肉鸭。 料槽的大小和长短应由肉鸭体型大小决定。 肉鸭常用饮水设备主要有各种型号的塑料饮水器。 应根据肉鸭体型大小选择相应型号的塑料饮水器,避免饮水器过大而使肉鸭在其中嬉水。 建议采用全自动乳头饮水器。 目前,北京各种大型饭店、连锁饭店生产烤鸭所用的原料鸭需要进行填鸭。 填饲所用填鸭机分为手压式填鸭机和电动填鸭机两种。 3生产中常 用那些指标衡量肉鸭的生产性能。 衡量肉鸭的生产性能指标主要有活体重、饲料转化效率(料重比)、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屠宰率、胸肌率、腿肌率、成活率等。 ( 1)活体重:指肉鸭在屠宰前禁食 12小时后的体重。 ( 2)饲料转化效率:包括料肉比和肉料比两方面的概念。 料肉比是单位体增重 G(千克)的耗料量 F(千克),即: F/G。 肉料比是单位饲料消耗量 F(千克)所增加的体重 G(千克),即: G/F。 ( 3)屠体重:是肉鸭放血去羽毛后的重量(湿拔法须沥干)。 ( 4)半净膛重:屠体去气管、食道、嗉囊、肠、脾、胰和生殖器官,留 心、肝(去胆)、肺、肾、腺胃、肌胃(除去内容物及角质膜)和腹脂的重量。 ( 5)全净膛重:是指半净膛胴体去除心、肝、腺胃、肌胃、腹脂,保留头、脚的重量。 ( 6)肉鸭常用的屠宰率指标的计算方法如下: 屠宰率( %) =屠体重 /活重 100 半净膛率( %)=半净膛重 /活重 100 全净膛率( %)=全净膛重 /活重 100 胸肌率( %)=胸肌重 /全净膛重 100 腿肌率( %) =大小腿肌重 /全净膛重 100 3影响肉鸭生产性能高低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肉鸭的生产性能高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品种、饲料营养、性别、环境温 度、饲养密度、健康状况等。 不同品种肉鸭的生长速度、饲料转化率、胸腿肉率、抗病能力、死亡率等存在较大差异。 北京鸭是世界著名肉鸭品种,生长速度快、生长期短、体型大、料肉比低、肉质好、适应性强。 饲料品质与营养水平对肉鸭的生长发育影响极大。 饲料品质好,是指饲料中各项卫生安全指标能够达到国家饲料卫生标准的要求,特别是不含有危害肉鸭身体健康的各种有害有毒元素,没有发霉变质的现象,饲料的消化率和利用率高。 饲料营养水平高低显著影响肉鸭的生长发育。 肉鸭饲料中所含有的代谢能、蛋白质、氨基酸、钙、磷、维生素、微量元素等指标应 满足肉鸭的营养需要量。 环境温度对肉鸭生长发育速度和健康影响较大。 高温导致肉鸭采食量下降、活动量降低、生长发育受阻,甚至因热应激导致疾病和死亡。 环境温度低,肉鸭采食量增加,饲料转化效率下降。 饲养密度对肉鸭生长发育影响极大。 饲养密度大,鸭舍内的空气不容易保持新鲜,而容易污浊,湿度大,氧气含量低,氨气、二氧化碳、硫化氢气含量高,易造成肉鸭呼吸道粘膜损伤,增加鸭群发生大肠杆菌和浆膜炎的机会,不利于肉鸭健康。 饲养密度大能降低肉鸭的运动量、采食量、生长速度,提高肉鸭的伤残率、死亡率。 肉鸭疾病包括禽流感、小鸭肝炎、 大肠杆菌、浆膜炎等对肉鸭健康危害极大,往往导致肉鸭大批死亡。 疾病能使肉鸭新陈代谢出现紊乱、采食量降低或废绝,生长发育停滞。 因此,能否保证肉鸭群体健康、不发生疾病是养鸭能否取得经济效益的关键环节之一。 肉鸭的生活生长环境是否良好对鸭群健康和生长发育影响较大。 鸭舍内地面和垫料要求干燥,清洁卫生,垫料新鲜无发霉现象。 鸭舍内应通风良好,空气新鲜。 3如何划分肉鸭的生长发育阶段。 根据肉鸭的生长发育和生长曲线特点,将肉鸭从出壳到上市的全部生长期划分为 3 个阶段,即育雏期、生长期和肥育期。 北京鸭系列的大型肉鸭品种的 育雏期、生长期和肥育期分别是 0~ 2 周龄、 3~ 5周龄和 6~ 7 周龄。 肉蛋兼用型鸭品种的育雏期、生长期和肥育期分别是 0~ 3 周龄、 4~ 8 周龄、 9 周龄~上市日龄。 育雏期肉鸭的生理特点是活拨好动、代谢旺盛、相对生长速度快。 例如 7 日龄北京鸭的体重是出壳体重的 5 倍以上, 14日龄北京鸭体重约是 7 日龄体重的 3 倍。 生长期肉鸭的绝对生长速度快,以生长骨架、腿肌、胸肌为主体,例如 Z 型北京鸭在 3~ 5 周龄阶段每日体增重能达到 100 克。 肥育期肉鸭除皮下脂肪生长速度快外,胸肌生长速度仍然较快。 因此,应根据不同生理阶段肉鸭的生长发育特点、消 化生理特点、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等制定饲养方案。 3不同周龄北京鸭的生产性能与饲养管理参数如何。 衡量肉鸭的生产性能指标主要有体增重(绝对生长)、饲料消耗量、饲料转化率等。 饲养管理参数主要有饲养密度、光照、通风等。 快大型肉鸭(北京鸭)的生长发育很快,生产性能指标见表 4~ 1。 应按照表 4~ 1 中提供的肉鸭每周饲料消耗量为肉鸭提供充足的饲料,按照表4~ 2 提供的饲养管理参数进行饲养管理。 表 4~ 1 北京鸭耗料量、体重与料重比(克) 五、肉鸭的营养需要量 6什么是肉鸭的营养需要量和饲养标准。 肉鸭的营养需要量是 指肉鸭在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生长时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的量,包括水、能量、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各种矿物质元素等。 营养需要量分为维持需要量和生产需要量。 维持需要量是肉鸭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不进行任何生产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的量。 生产需要量指肉鸭从事生长、产肉、产羽绒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的量。 营养需要量因肉鸭品种(系)、日龄、生产水平、环境状况等的不同而不同。 目前,生产中使用的营养需要量数据是在试验条件下测定的营养需要量平均值,对生产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肉鸭的饲养标准是根据肉鸭的品种、生理特点、生长阶段、生产水平、饲 养条件等因素,科学归纳肉鸭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的数量,形成具有高度科学性和系统性的数据表格,即为饲养标准。 饲养标准中涉及的主要营养素指标主要有能量、蛋白质、钙、磷、氨基酸(包括蛋氨酸、赖氨酸、苏氨酸、色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精氨酸等)、维生素(维生素 A、 D、 E、 K、 B B B6 等)、微量元素(铜、铁、锰、锌、硒、碘等)。 表格中的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量可用每日每只采食量,或用某营养物质占日粮百分比含量表示。 饲养标准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对肉鸭实际生产发挥指导性的作用。 6为什么能量是肉鸭 十分重要的营养需要。 肉鸭的一切生理过程,包括生长、体温调节、神经传导、运动、呼吸、循环、吸收、排泄等都需要能量。 能量来源于日粮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 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是肉鸭最经济的能量来源,效率高;蛋白质作为肉鸭的能量来源效率低、不经济。 能量的单位以焦耳、千焦耳、兆焦耳表示, 1 兆焦耳 =1000千焦耳,1 千焦耳 =1000焦耳。 在早期的教科书中,能量的单位用卡、千卡、兆卡表示, 1 卡 =。 肉鸭的有效生物能量需要量以代谢能( ME)体系表示。 代谢能是饲料总能( GE)减去粪能( FE)和尿能( UE),即: ME= GE(FE+UE)。 饲料总能是单位重量饲料燃烧所放出的能量。 粪能是鸭采食饲料后,单位重量粪燃烧所释放的能量。 尿能是在收集粪便的特定时间内,单位重量尿中所含的能量。 确定鸭能量需要量的方法主要有以饲养试验和代谢试验为基础的“剂量反应法”、以代谢试验和屠宰试验为基础的“析因法”两种。 根据已有的饲养试验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