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技术开发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报告内容摘要:

企业的主体能动作用发挥不够。 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应用的主体是也应该是企业,但大多数企业对人才是第一资源没有形成共识,缺乏“人才优先”发展的理念,普遍缺乏危机意识和长远意识,使得人才资源不能实现有效配置和合理开发。 一 是 有的企业在人才使用上存在实用主义,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发展,重使用,轻培养。 有的用人单位甚至讲究“立竿见影”,招聘人才就是使用人才,缺乏感情投资、培训投资的战略发展眼光,在这样一种“只想马儿跑,不给马儿草”的急功近利氛围下,人才难以提高和发展。 二是 有的企业存在小富即安的传统思想,他们错误的认为企业暂时不需要高层次人才,有的甚至认为高层次人才不如普通工好用、好管理。 三是 有的企业不敢放手使用人才,用行政手段限制人才流动,担心人才掌握核心技术外流,没有将人才放到应有位置,影响和挫伤人才创新创业的积极性。 政 策配套的程度有待提升。 从政策环境上看,虽然制定了具有比较优势的鼓励人才创新创业的优惠政策,但与苏南、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政策上的吸引力不足。 从人才投入上看,虽然在人才投入上逐年增加,力度较大,但还是不能满足人才队伍建设的需求;创投资金总量不多,门槛较高,科技项目经费有限,对人才的创新创业助推力不强,还没有真正形 成财政资金引导、企业资金为主、社会化资金为补充多元化的人才投入机制;从产业基础上看,有一些规模以上企业仍然从事着简单的来料加工,产品的科技含量低,企业缺乏人才观念,缺乏高层次人才干事创业的舞台;从高层次人才自身看,随着全球、全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重视,高层次人才的创新创业条件和待遇要求越来越高,企业引才成本较高,使得一些企业虽有需求,但由于自身实力不够,引进人才、留住人才难度较大。 服务人才的 层次还不深。 当前的人才工作手段上相对还比较单一,发文件、开会多,真正走进企业,与高层次人才的平等互动较少,主动帮助 高层次人才解决实际问题的服务形式不够多、力度不够大。 在人才个人问题上,如家属就业、子女入学等方面,有时不能很好的落实,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部分人才的积极性,导致他们思想不稳定,工作不安心。 在高层次人才培养服务上,虽然也举办了高级工商管理总裁研修班、企业经理人发展课程培训班,但仍然无法满足人才的培训需求,一些行业主要以短训为主,持续培养人才很少。 四、加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实现“两个率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