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种质资源保护项目申报书内容摘要:

师 张 毅良 北京市农业局畜牧兽医管理处 北京市畜禽品种资源调查专家小组成员名单 组 长:杨 宁 中国农业大学 教授 副组长:王爱国 中国农业大学 教授 成 员: 王楚端 中国农业大学 教授 马月辉 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所 研究员 北京市畜禽品种资源调查领导小组 北京市畜禽品种资源调查技术专家组 保种场 农户 信息调查组 北京市 畜禽品种资源调查办公室 组织协调管理: 技术指导: 15 徐桂云 中国农业大学 研究员 北京市畜禽品种资源调查办公室成员名单 主 任: 韦海涛 北京市畜牧兽医总站副站长 副主任: 云 鹏 北京市畜牧兽医总站副站长 成 员: 路永强 北京市畜牧兽医总站畜牧科 肖 炜 北京市畜牧兽医总站畜牧科 魏荣贵 北京市畜牧兽医总站畜牧科 谢实勇 北京市畜牧兽医总站畜牧科 刘庆宇 北京市畜牧兽医总站畜牧科 调查信息的上报 五、 调查的步骤与时间进度 (一)确 定监测机构、制定普查方案,计划在 2020 年 4 月完成。 (二)分品种,由专人负责开展遗传资源普查,计划在 2020 年5 月- 2020 年 3 月完成。 品种体型外貌特征、体尺、体重的调查与分析、采集遗传资全国调查工作领导小组和技术专家组办公室 北京市 畜禽品种资源调查办公室 保种场 农户 信息调查组 16 源样品(血液或组织)。 生产性能(繁殖、 生长、产肉等性能)的调查。 遗传多样性监测。 资料的整理与 处理: 对数据的审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用EXCEL 等统计分析工具,对调查数据处理,计算各种统计量; 资料的 分析: 分析各个品种的群体数量,体型外貌描述,生产性能,繁殖性能、遗传多样性等,评估品种的变化趋势和濒危程度,提出合理、优化的保种方案建议。 撰写调查报告与 编写《北京畜禽品种名录》。 (三) 项目总结验收,计划在 2020 年 4 月完成。 17 附件 2 品种资源调查提纲与记录表格 猪品种资源调查提纲 一、一般情况 品种 名称(包括畜牧学名称、原名、俗名等) 中心产区及分布 产区自然生态条件 ( 1) 产区经纬度、地势、海拔 ( 2) 气候条件:气温(年最高、最低、平均)、湿度、无霜期(起止日期)、日照、降水量(降雨和降雪)、雨季、风力等 ( 3) 水源及土质 ( 4) 农作物、饲料作物种类及生产情况 ( 5) 土地利用情况、耕地及草场面积 ( 6) 品种的适应性、传染病易感程度 ( 7) 产品(苗猪,腌、腊制品)加工、销售情况 二、品种来源及发展 品种来源:包括形成历史、流动情况 群体规模(以调查年度上一年年底数为准) ( 1) 分别统计公、母猪数量, 利用年限 ( 2) 历史上数量增减变化情况 ( 3) 外来品种公猪与本地母猪的杂交情况,占母猪总数的比例 ( 4) 说明保种区和保种场数量 近 15- 20 年消长形势 ( 1)数量规模变化 ( 2)品质变化大观 ( 3)濒危程度 三、猪品种体型外貌描述 被毛颜色、鬃毛及肤色 外貌描述 ( 1) 体型特征:体形大小、体质、结构 ( 2) 毛色特征:是否有多种毛色,如有,说明比例 ( 3) 头部特征:头大小及形状,额部皱纹特征,嘴筒长短,耳型、大小、是否下垂 ( 4) 躯干特征:长短,背腰是否平直,腹部是否下垂,臀部是否丰满,乳头对数及特征 ( 5) 四肢特征:粗细及其 他特征 ( 6) 尾长 (厘米 )及描述 ( 7) 肋骨对数 18 ( 8) 其他特殊性状(如獠牙等) 四、体尺、体重 成年公猪体尺及体重, 24 月龄以上。 ( 1) 体高:鬐甲最高点到地平面的垂直距离 (厘米 ) ( 2) 体长:两耳根连线中点沿背线至尾根处的长度 (厘米 ) ( 3) 胸围:在肩胛骨后缘作垂直线绕体躯一周所量的胸部围长度 (厘米 ) ( 4) 体重:公、母(千克) 成年母猪(三胎或以上)体尺及体重,在怀孕 2个月左右称重。 (同公猪) 五、生产性能 育肥猪宰前体重 (千克, 屠宰日龄按当地习惯并注明 ) 胴体重 (千克, 屠宰日龄按当地习惯并注明 ) 胴体重: 屠宰放血后,去掉头、蹄、尾和内脏 (除板油、肾脏外 )后的两片胴体合重。 屠宰率:屠宰率 =胴体重 /宰前体重 100% 瘦肉率:用手工剥离半胴体,分成瘦肉、脂肪、皮、骨四部分,分别称重,再相加,作为 100%;分别计算瘦肉、脂肪、皮、骨所占比例。 (不计算分割过程中的损耗) 背膘厚度 背膘厚度:第 6— 7 胸椎间厚(厘米) 平均背膘厚度:(肩部最厚处 +最后肋骨处 +腰荐结合处) /3 眼肌面积 最后肋骨处背最长肌横断面面积,用硫酸纸描绘眼肌面积(两次),用求积仪或方格计算纸求出眼肌面积( cm2),或用下列公式:眼肌 面积( cm2) =眼肌高度( cm)眼肌宽度( cm) 肉质性能 如肉色、 PH 值、保水力、水份、蛋白质、肌内脂肪、大理石纹及其它指标 饲料转化比 以育肥期料肉比为指标 皮厚 第 6- 7 肋骨处游标卡尺测定皮肤厚度 (毫米 ) 六、繁殖性能与育肥性能 公母猪性成熟年龄 (日龄 ) 公母猪配种年龄 (日龄 ) 发情周期 (日 ) 妊娠期(日) 窝产仔数 窝产活仔数 一般断奶日龄 初生窝重 (千克 ) 母猪的泌乳力:以仔猪出生后 21 天时的窝重为代表 (克 ) 19 仔猪平均出生重(克) 1 仔猪断奶重(千克) (注明断奶日龄 ) 1 肥育期日增重:公、 母(克) (注明起止日龄与体重 ) 1 断奶仔猪成活数 1 仔猪成活率:成活率 =(断奶时成活仔猪数 /窝产活仔猪数) 100%。 七、饲养情况 说明本品种是否有特殊的饲养、繁殖方式,介绍传统的饲养方式和目前的饲养方式。 八、有关品种的附加信息 是否进行过生化或分子遗传测定(何单位何年度测定的) 是否建有保种场,是否提出过保种和利用计划 是否建立了品种登记制度(何年开始,何单位负责) 九、对品种的评估 该品种主要遗传特点和优缺点,可供研究、开发和利用的主要方向 十、拍照 拍摄能反映品种特征的公、母个体照片,能反映所处生态环境的群体照片。 十一、附录 附录有关本品种历年来的实验和测定报告。 20 猪品种资源调查个体登记表 品种名: 所在 : 省 县(市) 乡(镇) 村 编号: 月龄 : 胎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