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工程施工技术标准内容摘要:
4211 4 电力驱动的曳引式或强制式电梯安装工程 一 般 规 定 设备现场运输 1 设备现场运输分为机房设备、井道设备和轿厢部件三个部分。 机房设备中的小型设备可以用施工外用电梯或塔吊直接运往机房。 曳引机应用汽车吊或用井道内搭设的临时简易吊装设备运往机房。 此项工作必须由专业起重工按照吊装方案进行。 井道设备一般放置在大楼底层的专用库房中。 如果楼层很高,可以在顶层、底层和中间楼层设置多个专用库房,分别放置相应设备。 2 轿厢部件应放置在专用库房。 3 设备入库应考虑楼板的承重能力。 4 电气器件分类储存,并有防潮措施。 进场施工前必须对相关 土建工程检查交接。 成立安装小组 施工人员的配置应根据电梯的种类、数量、工期等因素确定,应包括:钳工、电工、架子工、起重工、质检员、机电技术员。 施 工 准 备 技术准备 办理开工手续 开工前,必须向当地技术监督局电梯检测站提供相关文件资料,并办理开工报告。 相关文件资料包括: 1 安装合同; 2 施工方案; 3 安装人员上岗证; 4 土建布置图; 5 产品出厂合格证; 6 装箱单; 7 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 8 动力电路和安全电路的电气原理图; 9 电气代号说明; 10 主要安全部件的产品试验证书复印件。 图纸自审和会审 4212 通过图纸的自审和会审,使项目部有关人员了解工程特点、设计意图、工程质量要求以及关键部位的技术要求。 工程技术文件的编制和报审 针对工程中各质量控制点要求,组织技术人员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等工程技术文件,并经业主及监理审批。 施工技术交底 在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技术人员应对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其内容包括:施工顺序、施工方法、质量标准、安全要求等。 安全、环保交底 结合工程特点和工艺要求,向施工班组和项目部管理人员就各工序应遵守的安全规章制度和环保制度进行书面交底。 材料准备 主要材料:承重梁、水泥、膨胀螺钉、电气材料、木板、电焊条。 机具准备 主要机械、工具:电焊机、气焊工具、手动葫芦、电锤、切割机、刨刀、对讲机、临时照明工具、卷扬机、电工钳工工具等。 主 要计量器具:激光准直仪、自制校道尺及精校尺、水平尺、钢板尺、塞尺、钢卷尺、游标卡尺游飞力线坠、转速表、数字式兆欧表、电流表、万用表、声级、加减速测试仪、深度游标卡尺、温湿度计等。 计量器具必须在检定有效期内。 土建工程交接检验 土建工程交接检验由监理工程师(业主项目负责人)、安装单位项目负责人、土建单位项目负责人共同进行。 应记录检验结果,并签字确认。 土建工程交接检验的内容和质量标准: 1 机房内土建工程交接检验 (1) 电梯安装前,机房门 窗应安装完毕,机房房顶屋面应施工完毕。 (2) 曳引机安装位置上方应有预留吊装钩。 (3) 机房应符合本标准第 条和第 条的要求。 2 井道内土建工程交接检验 (1) 复核层站数与设计是否相同。 (2) 复核顶层高度、底坑深度,必须达到规范和设计要求的尺寸。 (3) 复核提升高度,井道内净尺寸和垂直度,电梯件的安装位置和安装尺寸。 (4) 复核预留孔位置,如层门、层楼指示盒,召唤按钮箱,楼板孔位等位置。 (5) 井道应符合本标准第 条和第 条的要求。 3 主电源开关交接检验 (1) 主电源开关应符合本标准第 条的要求。 (2) 了解并掌握电梯总电源位置、容量、中性线和保护地线情况,以便制定出电梯各电气设备和布线管路。 质量验收记录,见表 “电梯安装工程土建交接质量验收记录表”。 4213 作业条件 1 施工准备工作已经完成; 2 土建工程已验收合格并办理了交接手续; 3 基坑内必 须清理干净,基坑周边和运输线路周围不得堆放物品; 4 设备已进场验收; 5 井道施工宜用 36V 以下的低电压照明; 6 现场如果有吊装可以利用的锚点,必须得到设计、监理和业主的同意,并及时办理相关手续; 7 脚手架安装验收合格。 设备、材料质量控制 设备进场验收 1 设备到场后立即组织现场验收,验收人员应包括业主、监理、电梯生产厂和安装单位的代表。 2 随机文件应包括下列资料: (1) 土建布置图; (2) 产品出 厂合格证; (3) 门锁装置、限速器、安全钳及缓冲器的型式试验证书复印件。 3 随机文件还应包括下列资料: (1) 装箱单; (2) 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 (3) 动力电路和安全电路的电气原理图。 4 设备零部件应与装箱单内容相符。 5 设备外观不应存在明显的损坏。 对可以现场校正的变形配件及时做好记录,办理相应的工程联络单,并组织人员进行现场校正工作。 6 质量验收记录见表 “电梯安装工程设备进场质量验收记录表”。 7 随机文件由项目部专人清点保管。 材料质量控制 1 所有材料必须有出厂合格证。 2 承重梁应有出厂试验报告和产品质量保证书。 3 电焊条应有出厂试验报告。 使用前应经过版干,并放置在保温桶内。 4 水泥强度等级不小于 级,使用前放置在仓库通风干燥处。 5 制作样板的木板应是干燥不变形的硬杂木。 6 电气材料应符合设计和规范的要求。 施 工 工 艺 工艺流程 4214 施工准备 →井道放线 →导轨 支架、导轨安装 →曳引系统安装 →对重安装 →轿厢安装 →门系统安装 →安全部件安装 →电气装置安装 →整机调试运行 →交工验收 施工要点 井道放线 施工顺序:脚手架搭设 →样板架制作安装 →测量井道,确定标准线 →样板就位,挂基准线 1 脚手架搭设 (1) 脚手架搭设应符合《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标准》 ZJQ08— SGJB003— 2020及安装图纸的要求。 (2) 脚手架平台最高点位于井道顶板下 ~ 处为宜,以便安放样板。 顶层脚手架立管最好用四根 短管。 拆除此短管后,余下的立管顶点应在最高层牛腿下面 500mm 处,以便于在轿厢安装时拆除(图 )。 (3) 脚手架立管档距以 ~ 为宜。 为便于安装作业,每层厅门牛腿下面 200~ 400mm 处应设一档横管,两档横管之间应加装一档横管。 便子上下攀登,脚手架每层最少铺 2/3 面积的脚手板,各层交错铺板,以减小坠落危险(图 )。 (4) 脚手板两端探出立管 150~ 200mm,用 8 号钢丝将其与立管绑牢。 (5) 脚手架在井道内的平面布置尺寸应结合轿厢、轿 厢导轨、对重、对重导轨、层门等之间的相对位置,以及电线槽管、接线盒等的位置,在这些位置前面留出适当的空隙,供吊挂铅垂线之用(图 )。 (6) 脚手架必须经过安全技术部门检查验收后,方可使用。 2 样板架制作安装 (1) 样板架一般用硬木料制作样板。 在潮湿地区或在高层建筑中,为防止木材变形而 图 顶层脚手架搭设图 图 厅门处脚手架搭设图 图 脚手架平面图 1— 对重导轨中心线; 2— 井道; 3— 脚手架; 4— 轿厢导轨中心线 4215 导致尺寸误差,应采用钢板焊制样板架。 (2) 用木料制作样板时,制作样板的木料应干燥、不变形且四面刨平成直角,其木料规格见表。 表 样板木料规格 电梯提升高度(m) 宽度不小于( mm) 厚度( mm) ≤2D 80 4D 20~ 60 100 50 > 60 100 60 注:表中要求尺寸为加工后净尺寸。 (3) 在井道顶板下面 1m 左右处用膨胀螺栓将角钢支架水平牢固地固定于井道壁上(图 )。 (4) 若井道壁为砖墙,应在井道顶板下 左右处沿水平方向剔洞,安放样板木支架,并且端部固定(图 )。 (5) 样板支架方木端部应垫实找平,水平误差 不得大于 3/1000。 3 测量井道,确定标准线 (1) 预放两根厅门边线测量井道。 一般两线间距为门净开度。 (2) 根据井道测量结果来确定基准线时,应注意: 1) 井道内安装的部件对轿厢运行有无妨碍,如限速器钢绳、选层器钢带、限位开关、中间接线盒、随线架等。 同时要考虑到轿门上滑道及地坎等与井壁距离、对重与井壁距离,必须保证在轿厢及对重上下运行时其运动部分与井道内静止的部件及建筑结构净距离不得小于 30mm。 2) 确定轿厢导轨线位置时,要根据导轨支架高度要求 ,考虑安装位置有无问题。 导轨支架高度计算方法如图 : 3) 确定对重导轨中心线时应考虑对重宽度(包括对重块,最突出部分),距墙壁及轿厢应有不小于 50mm 的间隙。 4) 对于前后开门(贯通门)的电梯,井道深度)厅门地坎宽度 2+厅门地坎与轿厢地坎间隙 2 十轿厢深度。 并应考虑井壁垂直情况是否满足安装要求。 图 样板固定示意图 1— 样板; 2— 方木 图 砖墙上样板布置图 1— 方木; 2— 样板 4216 5) 各层厅门地坎位置确定,应根据所放的厅门线测出每层牛腿与该线的距离,经过计算,应做到照顾多数,既要考虑少剔牛腿或墙面,又要做到离墙最远的地坎安装后 ,其上的门立柱与墙面的间隙小于 30mm 而定。 6) 对于厅门建筑图上装有大理石门套以及装饰墙的电梯,确定厅门基准线时还要参阅建筑施工图,同时考虑利于门套及装饰墙的施工方法。 7) 两台或多台并列电梯安装时应注意各电梯中心距与建筑图是否相符,应根据井道结构情况,对所有厅门指示灯、按钮盒位置进行通盘考虑,使其高低一致、协调美观。 8) 确定多台相对并列电梯基准线时,除上述应注意的事项外,还应根据建筑图及门套施工尺寸考虑做到电梯候梯厅两边宽度一致,两列电梯厅门口相对一致,以保证电梯门套施工或土建外饰面门套施工的美观要求(图 )。 图 多台并列电梯厅门平面布置图 9) 确定基准线时,还应复核机房的平面布置。 曳引机、工字钢、限速器、极限开关、选层器等电气设备的布局有无问题,维修是否方便,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4 样板就位,挂基准线 (1) 样板加工制造(图 )。 样板的木条应四面刨光、平直,按图纸要求组装,并用胶粘牢,将样板就位(至少两块)。 基准垂线共计 10 根,其中:轿厢导轨基准线 4 根,对重导轨基准线 4 根,厅门地坎基准线 2 根。 (2) 确定出梯井中心线,轿厢架中心线,对重中心线,进而确定出各基准垂线的放线点,划线时使用细铅笔,核对无误,再复核各对角线尺寸是否相等,偏差不应大于 图 导轨支架高度计算示意图 H=LABC 式中 H—— 导轨支架高(左); L—— 轿厢中心至墙面(左)距离; A—— 轿厢中心至安全钳内表面距离; B—— 安全钳与导轨面距离; C—— 导轨高度及垫片厚度之和。 4217 图 样板加工图 ( a)对重在轿厢后面放置;( b)对重在轿厢侧面放置 A— 轿厢宽; B— 轿厢深; C— 对重导轨支架距离; D— 轿厢架中心线至对重中心线的距离; E— 轿厢架中心线至轿底后沿; F— 开门宽度; G— 轿厢导轨支架距离; H— 轿厢与对重偏心距离 1— 铅垂线; 2— 对重中 心线; 3— 轿厢架中心线; 4— 连接铁钉。 样板或木方上木条的水平偏差在全平面内不得大于 3mm。 (3) 垂线中间不能与脚手架或其他物体接触,并不能使钢丝有死结现象。 (4) 在放线点处,用锯条或电工刀,垂直锯或划一 V 形小槽,使 V 形槽顶点为放线点,将线放人,以防基准线移位造成误差,并在放线处注明该线名称,把尾线在固定铁钉上绑牢(图 )。 (5) 基准线放到底坑后,任其自然垂直静止。 如井道较高或有风,线坠不易静止时,可在底坑放一水桶,将线坠置于水或机油中 ,增加其摆动阻力,使线坠尽快静止。电梯工程施工技术标准
相关推荐
全安全 帽、绝缘鞋、绝缘手套,衣着整齐。 未经专业培训考核、无证人员禁止上岗。 1 施工人员高空作业时,必须穿绝缘防滑鞋。 1 配电室内高空作业时必须使用木梯子,严禁使用铁梯子。 1 严禁使用不合格的电动工具。 1 现场施工时一定要注意本单位及外单位已安装好的设备的成品保护。 1 现场如进设备及安装时,注意人身安全,严禁伤己及他人。 1 施工现场严禁带电作业。 1
每月检查辅助电路元件,包括仪表、继电器、控制开关按钮、保护熔断器等是否正常。 每月检查辅助电路端子及接插件是否牢固可靠。 每月检查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信号指示是否准确。 检查直流屏畜电池是否正常,必要时检查液位、测量比重。 每年检查、校验各电流表、电压表的是否准确可靠。 每年清理一次柜内外积尘和污物,紧固导线连接螺栓,检查各引出线的老化情况。 四 、电动机及起动控制柜、动力配电箱 每天 注意
0 分,计算题 10分,识图题 10 分。 应会 考试: 比武选拔应会采用 实际理论试题的 形式 , 决赛应会考试, 地点初步考虑安排在宁波技师学院 ,利用学校的资源进行实际动手操作。 比武选拔 应知 命题,按电机 30%、维护 30%、调试 30%、基础相关知识 10%进行组题,命题以中级工难度为下线,高级工难度为上线,要结合青工培训指南要求, 要涵盖 一部分工具使用 知识 ,相关知识和
道尺两端指针指在同一直线上时,说明无扭曲现象。 再将找道尺反向 180176。 ,进行测量调整,直至符合要求。 (3) 导轨中心位置调整为调整导轨位置,使其端面中心与基准线相对准,并保持放线时规定的间隙 3mm。 (4) 轨距 调整为在导轨支架处及两支架中心处,用塞尺测量找道尺与导轨端面间隙,调整使其偏差符合表 的要求。 导轨组装的允许偏差、尺寸要求和检验方法 表 项次 项目 偏差或尺寸要求
塑料护套线暗敷顶内,未穿管保护,接头无接线盒。 九层 90 9 94 9 91 91 92 92 92932 房间;八层 82 80 80 80 81 81 81 8182 83 83 83 83 83 841房间安装木结构上的射灯,灯具及变压器均无防火隔热措施,电源线暗敷木结构,部分穿普通塑料软管保护不到位,接头无接线盒,部分为塑铜线,未穿 管保护,接头无接线盒。 九层 90 9 94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