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测量技术基础张永瑞教材习题解内容摘要:

过分频、倍频等使加入混频器的频率之间是相关的,称为相干式频率合成。 非相干式频率合成: 若用多个石英晶体产生基准频率,产生的两个基准频率之间相互独立,就叫非相干式频率合成。 3. 13 答:点频法:被厕网络接入正弦输入信号,从低频到高频不断改变输入信号的频率,信号不超过被厕网络的线性区,用测量仪器测出各频率点的输入输出信号的振幅之比和相位之比,以频率为横坐标,振幅之比为従作标,得出频率特性曲线。 4 扫频法: 将振 幅不变频率在一定范围内连续作周期性重复变化的正弦输入信号加入被厕网络的输入端,由于调谐放大器的增益随频率而变,故 U0的振幅也随频率变化, U0的包络就反映该网络的频率特性。 扫频法的优点:①可实现网络的自动和半自动测量,特别是电路测试,人们在调节元件参数的同时可观网络的测频率特性。 ②由于扫频信号是连续变化,测量得到的频率特性曲线也是连续变化的,不会出现漏掉频率点情况。 ③点频法是人工逐点改变输入信号频率,速度慢,得到的 是网络稳态时的 测频率特性 曲线,扫频法是得到网络动态时的测频率特性曲线,后者更接近实 际情况。 3. 14 答:扫频仪中的扫频信号产生方法很多,教中图 3. 5— 4, 利用锯齿波电压改变线圈中电流来改变高频磁芯 M,从而改变振荡器中的电感量,达到改变振荡频率,完成扫频信号的产生。 将被测网络输出的电压经检波放大,送入示波器的垂直偏转板,达到显示的目的。 3. 15 答:见 P94 页说明。 3. 17 答: XD— 11 型的原理是先产生正弦波,然后通过不同的波形变换得到各类波形。 XC— 14 的原理与 XD— 11型大致相同,但它增加了前、后沿调节、脉冲宽度调节等功能。 3. 18 答: 3. 19 答:白噪声特点是在所 有频率下具有等功率密度的噪声,真正的白噪声具有无限的带宽,和无限的功率,实际中带宽总是有限的。 产生白噪声主要有:电阻器噪声源、保和二极管噪声源、气体放电管噪声源和固态噪声源等。 第四章 电子示波器 4. 1 答:示波器的特点:①能显示波形,可测量瞬时值,具有直观性; ②输入阻抗高,对被测信号影响小。 ③工作频带宽,速度快便于观测高频信号的细节。 ④在示波器的屏幕上可描绘任意两个电压或电流的函数关系。 4. 2 答: 电子枪由灯丝、阴极、栅极、前加速极、第一阳极、第二阳极、 Y 偏转板、 X 偏转板和荧光 屏组成。 用途:灯丝为加热; 阴极为发射电子; 栅极是控制电子发射量; 前加速极、第一阳极、第二阳极坐为电子聚焦; Y 偏转板加被测信号电压; X 偏转板加扫描信号; 荧光屏 显示波形。 4. 3 答: 辉度调节:是调节栅极的电压来控制电子的发射数量,达到波形明暗的效果。 聚焦调节:是调节第一阳极、第二阳极的电压来控制电子聚焦,使电子聚焦恰好落在荧光屏上。 4. 4 答:屏幕上波形稳的条件是扫描信号的周期 TX 与被测信号周期 TY 的关系为 YX mTT  , m 为正数。 4. 5 答:余辉分为:长 余辉( 100ms∽ 1s),中余辉( 1ms∽ 100ms),短余辉( 10μ S∽ 10ms) 普通示波器用中余辉,慢扫描示波器用长余辉。 4. 6 答:示波器由 Y 通道、 X 通道、 Z 通道 、示波管、幅度校正器、扫描时间校正器和电源组成。 Y 通道:为被测信号通路; X 通道:为扫描信号通路; Z 通道:起回扫描时消隐作用; 示波管:显示波形图像; 幅度校正器:校正示波器显示副值的准确性; 扫描时间校正器:校正基轴时间,使测信号的周期准确。 5 电源:为各部分提供工作电压。 4. 7 答: ①频率响应(频带宽度); ②偏转灵敏度( S) ; ③扫描频率; ④输入阻抗; ⑤示波器的瞬态响应; ⑥扫描方式。 各自作用意义见 P109 到 111 页内容。 4. 8 答:∵hr ft350 ∴① Str 35 00010351010 35 0 66   ② Str 116 350 66   ③ Str 233 350 66   从仪表指针偏转角度大精度高的原理,可选用 SBM10 普通示波器。 4. 9 答:内同步:同步信号来自于被测信号; 外同步::同步信号来自于仪器外部信号。 4. 10 答:各示波器的阻 容式无源探头不能之间混用,原因是补偿调节有差异,若混用后会出现测量波形失真变形。 4. 11 答:延迟线:延迟线的作用是使扫描信号与被测信号起始时间一致,避免 被测信号前半部分丢失。 所以内触发信号只能从延迟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