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教师培训手册内容摘要:

你的”或“我的”,不管是否在自己“辖区”,是不是自己带的学生,只要有 公然违纪或出现突发事件时,老师都要毫不犹豫地去“管”;发现不良习惯都应制止。 虽然学生就餐、就寝管理方面教师各有分工、有自己的“责任区”,但是在工作上应是分工不分家,相邻的单元、楼层有问题应及时协助处理,不能因不在自己的“辖区”而置若罔闻。 生活教师不仅在学生生活方面提供帮助和指导,更主要的是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扮演着教育者和引路人的角色,因此,要做一名合格的生活教师,必须具备以上基本素质要求。 二、提高生活教师素质的尝试 刚建校时我校生活教师全是从社会上招聘的,没有生活管理经验,素质也参差不齐,为了提高生活管理 水平,我们先从提高生活教师素质入手,在实践中,我们进行了以下尝试: 领导重视。 建校以来学校对教师培训一直比较重视,每年的教师培训、班主任培训都要求生活教师参加,专家报告、讲座生活教师也前往聆听。 学校为生活教师培训和学习提供了有力支持,培训所需材料、经费得到保证,这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条件。 制度规范。 为了规范生活教师的行为,我们制定了《生活教师行为规范》、《生活管理工作流程》等规章制度,随着各项制度的落实,生活教师在工作中基本上做到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加强培训。 学校每年培训班主任时,生活教师 全部参加。 新入职的生活教师都安排岗前培训,同时安排优秀教师一对一的帮带,使其尽快进入角色,熟悉工作流程。 学习与交流。 为了开阔生活教师的眼界,拓宽工作思路,我们组织生活教师去参观学习,学习借鉴他们好的做法,老师们回来后感受颇深,收获很多。 对改进我们的工作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内部探讨与交流。 我们要求生活教师每月看一本与教育管理相关的书籍,每月写一篇工作感悟或读书心得,每月 安排一次教师考核,考核时老师交流心得与感悟,相互借鉴,共同提高。 在实践中成长。 我校生活教师注重在日常工作中总结和反思,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提高。 生活教师以工作随笔、学习心得、工作感悟等形式总结和反思自己的工作,达到自我教育,不断成长的目的。 在同班主任、学生家长交流沟通过程中,也从中学习管理教育学生的方法和技巧。 在日常工作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是生活教师成长和进步的比较便捷、比较有效的方式。 目前,我校的生活教师整体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要适应新形势下寄宿制生活管理工作的需要,为学校、为家长、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提高生活教师素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们愿与各兄弟学校一起继续进行研究和探讨,为生活教师的成长找到更好的办法。 一、要讲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 新学期,学校对包括生活教师在内的全体教职员工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生活老师和体育员在执行工作过程中,态度要鲜明,要与学校保持高度一致,做到识大体、顾大局。 一切工作要服从于学校大局,服务于学校大局。 树立“校荣我荣,校衰我耻”的思想。 二、要学会合作 生活老师要与保育员合作。 生活教师与保育中的工作职责不同,但服务对象是一致的 —— 我们的学生,工作是密不可分的。 在工作中,生活教师与保育员要做到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配合,共同经营自己和谐、温馨的“家园”,团结、向上、活泼、快乐的班 集体。 要与班主任合作。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指导者,而生活教师则是学生生活的导师和“管家”。 班主任与生活老师配合如何,直接影响班级管理效果。 因此,生活教师要主动与班主任合作,全力支持班主任工作,配合班主任组织好学生的各项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会交往、学会关心、增长知识、锻炼才干、陶冶情操,这样才能使班主任工作与生活老师工作相得益彰,产生“ 1+1”大于 2 的神奇效果。 学校为了鼓励团队合作精神,决定对班主任、生活老师、保育员工作实行“捆绑式管理”。 要学会沟通。 生活教师要学会主动与班主任 、家长的沟通。 将学生的各方面情况及时向班主任或家长交流,争取他们的理解、支持与配合。 三、要把事做正确 生活教师和保育员要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任务,将每一天、每一件事做正确、做到位。 严格执行生活教师工作程序,把握每天各主要时间段的学生动态,认真做好学生寝室的内务整理工作。 寝室内的被褥和一切放置物品要指导学生做到“二无”:地面干净无脚印,门窗、墙壁、便池、洗脸池、衣柜无灰尘异物;“三样”:蚊账、挂放、被子叠放、窗帘挂放一个样;“四个一条线”:鞋子一条线、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