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支架立柱、千斤顶维修工艺内容摘要:

须完整。 管接头不得变形。 4) 缸体非配合表面应无毛刺,划伤深度不得大于 1mm,磨损、撞伤面积不得大于 2 ㎝ 2。 5) 缸筒外侧的配液块与阀板的配合表面无锈斑及毛刺,配液块进液口处无锈蚀,配液块与进液管的焊缝不得有渗漏等缺陷;如有损坏,按大修工艺修复,修复后的配液块应满足原性能要求。 6) 缸筒外侧的进回液管无变形和渗漏、焊缝不得有渗漏等缺陷;如有损坏,按大修工艺修复,修复后的配液块应满足原性能要求。 7) 中缸镀铬表面无起皮、起泡、脱落等缺陷;如出现以上现象时 ,应电镀,镀层质量技术按 MT3131992 附录 A 执行,镀层孔隙率的规定符合 MT3131992 的。 8) 缸筒螺纹损伤不得超过螺纹高度的一半,且连续不得超过一周;如出现轻微损伤,按大修工艺修复,修复后的螺纹应满足原性能要求。 9) 采用底阀的双伸缩立柱在检修时应更换底阀。 10) 缸体内孔的表面粗糙度 Ra≤。 活柱 1) 活柱 杆的尺寸及形位公差应满足原性能要求。 2) 活 柱 杆密封配合面不得有锈斑、变形等现象;如有轻微变形和锈斑,工艺修复,修复后的密封面应 满足原性能要求。 3) 镀铬表面无起皮、起泡、脱落等缺陷;如有以上缺陷,应电镀,镀层质量技术要求按MT3131992 附录 A 执行,镀层孔隙率的规定符合 MT3131992,。 4) 活 柱 杆进液口密封面不能有变形、锈蚀现象;如出现损坏,按工艺修复,修复后的密封面应满足原性能要求。 5) 活 柱 杆螺纹应完好;如出现轻微损伤,按工艺修复,修复后的螺纹应满足原性能要求。 6) 活 柱 杆的表面粗糙度 Ra≤ , 7)立柱活塞杆 ( 活柱) 的直线度不得大于 1‰; 8) 工艺修复 :立柱与密封圈相配合的表面有下列缺陷时允许 用油石修整: a 轴向划痕深度小于 ,长度小于 50 mm ; b 经向划痕深度小于 ,长度小于圆周的 1/3; c 轻微擦伤面积小于 50mm2 ; d 同一圆周上划痕不多于 2 条,擦伤不多于 2 处; e 镀层出现轻微锈斑,整件上不多于 3 处,每处面积不大于 25mm2 ; 二级缸体 1)其缸体外表面 应符合 要求; 2)其缸体内表面应符合 要求; 3) 缸体如果有“大肚”现象,需告知技术人员,可采用非标密封件或研磨加工。 加长杆检测要求 1) 加长杆的直线度不得大于 ‰; 2) 加长杆表面镀锌层脱落或磨损锈蚀整件上不多于 5 处,每处面积不大于 50mm2 ; 3) 加长杆表面镀锌层厚度 15~ 25μm;镀后应钝化处理; 4) 加长杆杆配合面尺寸精度不得低于的 d10; 5) 卡环槽配合表面应无毛刺; 导向套和活塞 1) 各部位尺寸应满足原性能要求。 2) 活塞、导向套密封配合面无锈斑、变形等缺陷;如有轻微损坏,按工艺修复,修复后配合面应满足原性能要求。 3) 螺纹应完好;如出现轻微损伤,按工艺修复,修复后的螺纹应满足原性能要求。 4) 各配合尺寸、表面粗糙度应满足图纸技术要求。 防尘 盖 1) 目测检查工件加工面应平整、无锈蚀,无损伤。 2) 外圆尺寸、表面粗糙度应满足图纸技术要求,不得有锈蚀、擦伤 ; 如出现损坏,按工艺修复。 3) 各配合尺寸、表面粗糙度应满足图纸技术要求。 其它零件检测要 求 1) 卡环、套环的表面和倒角 不得有毛刺,锈斑、咬肉等现象, 表面锈蚀严重的必须进行镀锌处理,镀锌层厚度 7~ 15μm,镀后应钝化处理; 2) 卡环、套环的配合尺寸应能保证互换组装要求, 表面粗糙度 Ra≤ 25μm; 3) 各接口内孔表面不得有锈蚀、损伤; 立柱拆解组装注意事项: 拆解时应煮一下列事项: 1) 拆解前,必须清除液压缸体表面的煤尘、油污; 2) 拆解过程中,要防止因拆卸不当引起的零部件的损坏; 3) 在拆解二级缸体时,应先排除二级缸体内的压力,即将底阀卸载;注意底阀必须定位,以防止 伤人; 4) 拆解的零部件要分类放置,以便检修和组装。 立柱组装注意事项: 1) 组装前要用清洗剂(例如煤油)清洗所有零件,达到清洁度要求后涂以适当的油脂。 清洁度要求见 MT31392 标准。 2) 清除毛刺和锐角,特别注意缸体供液口和缸体端部内孔的毛刺和锐角,防止组装时损伤密封件; 3) 注意密封圈安装方向, O 型圈无方向,但与挡圈配合使用时,要注意挡圈的安装方向; 4) 组装过程中,应注意不要损坏密封件; 5) 对于方钢丝式结构来说,组装时方钢丝挡圈一般换新件。 油漆漆膜质量要求 漆膜应牢固、美观、外观平整、光滑、色泽均匀一致; 漆膜外观不得有粗糙不平、油迹、伤痕、裂纹、气泡、缩皱、脱皮、剥落及粘附杂质等缺陷,更不能漏漆和错涂不同的色泽; 经常拆装的零件连接处的漆膜,接触面必须平整、厚薄一致、缝线明显,不得有厚薄不均和崩脱现象,更不能两件涂成一片; 漆膜总厚度不小于 (优等品不小于 ); 成品漆膜光泽性良好; 漆膜应干透,不粘手并具有一定硬度。 空 载动作测试:立柱在空载状况下全行程动作 3~ 5 次,要求不得有涩滞、爬行、卡阻和外漏。 对于双伸缩立柱,还要求其升、降顺序必须是先二级缸后活柱。 最低启动压力测试 1) 将立柱水平放置,在无背压情况下分别使两腔升压,测量其开始移动时的压力,要求开始伸出时压力不大于 ,开始缩回时的压力不大于。 2) 对于双伸缩立柱,还要使二级缸体内的压力保持在泵压之下。 一级缸体活塞杆腔进液时,要求二级缸体从最大长度开始缩回时压力不大于。 密封性能测试 1) 低压密封实验性能测试 : 给立柱上腔供入 1MPa 的低压,保持 3min,不得有降压或渗漏现象;然后,使活柱伸出 2/3行程长度,给其下腔供入 1MPa 的低压,保持 3min,不得有渗漏现象,最后,低压保持 4h,不得有降压或渗漏现象。 2) 高压密封实验性能测试 : 给立柱上腔供入 倍泵站工作压力,保持 3min,不得有降压或渗漏现象;然后,使活柱伸出 2/3 行程长度,给其下腔供入 倍安全阀工作压力的压力液,保持 3min,不得有渗漏现象,最后,高压保持 4h,不得有降压或渗漏现象。 强度试验(抽试) 为立柱下腔提供 倍泵站工作压力,活柱、二级缸体全部外伸,保持保持 3min,不得有渗漏现象,各零件变形不影响装配和使用;然后,使活柱、二级缸体分别伸出 2/3 行程长度, 给其轴向加载至工作阻力的 倍,并保持 3min,各零件变形不影响装配和使用 . 千斤顶的型式 千斤顶大多数为单伸缩双作用,个别为单伸缩单作用千斤顶。 按进、回液方式可分为外进液和内进液千斤顶,但大多数为外进液。 按活塞固定方式分为固定活塞式和浮动活塞式千斤顶,只有推移千斤顶中有一部分为浮动活塞式。 按液压 支架功能分为推移千斤顶、侧推千斤顶、前梁千斤顶、护帮千斤顶、伸缩梁千斤顶、平衡千斤顶、放倒千斤顶、防滑千斤顶、调架千斤顶、底调千斤顶、抬低座千斤顶等。 用在放顶煤支架的还有尾梁千斤顶、插板千斤顶、拉溜千斤顶。 千斤顶的结构 千斤顶由活塞杆组件、缸体部件、导向套组件和密封件组成 活塞杆组件 活塞杆组件包括活塞杆、活塞、密封件、导向环、活塞导向套和固定连接件。 活塞杆一般用 40Cr 制造,杆体中部大多数双层铬 — 乳白铬和硬铬,以增加抗腐抗摩擦和抗砸碰的能力,少数活塞杆头部为半球形,用以 承受千斤顶推力。 活塞用调治的 40Cr 制造,活塞装有山形或鼓形密封圈、活塞导向环和导向环;活塞与活塞杆多采用分体式结构,其间用 O 型圈密封。 浮动活塞与活塞杆采用蕾型圈密封,浮动活塞可在活塞杆行程范围内滑动。 缸体部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