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交通物流公共信息系统技术规划方案内容摘要:

的物流代码。 物流代码在系统管理中心的中心门户上采用统一申请,事后审核的方式。 事后审核指物流代码一经申请,立即有效,事后再由管理员对该申请进行审核,若不通过,再进行注销。 申请了物流 代码的企业均可以登录中心门户,进行物流代码密码和部分注册信息的修改,也可进行企业的物流代码查 9 询。 物流代码和密码的对应表将同步到各个数据交换服务器上。 标准管理 标准管理是对本系统涉及的各种标准规范进行管理和发布,包括标准代码的管理、标准文档的管理、标准的发布和检索等功能。 交通物流公共信息系统提供的各种服务均是以标准体系为基础。 在建设系统的同时,将推出一整套的标准规范。 标准规范由项目建设方牵头,各相关方包括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物流企业、平台建设方、物流企业信息系统开发商公共参与制定,并征求其它相关单 位如电子口岸、海关、港口、质量监督局等的意见。 标准规范包括数据标准、服务标准、接口标准等。 这些内容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物流公共信息系统的参考框架。 将首先用于指导交通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包括系统管理中心、各区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数据交换服务器、以及各种通用软件;还可为物流企业业务管理系统的开发提供参考,对相关的货物单据、数据接口、传输方式等做出规范;对于已经部署的物流企业信息系统也可根据本标准体系进行接口改造,以便接入本系统。 10 标准体系和参考架构包括: ( 1)基础术语规范; ( 2)物流交换代码规范; ( 3)接 入服务标准规范; ( 4)标准代码规范; ( 5)交换标准单据; ( 6)应用标准规范; ( 7) 标准代码字典表等。 交换管理 系统管理中心的交换管理功能包括对交换服务器的身份认证和路由信息的管理。 每个数据交换服务器加入系统需要进行相关信息的注册,在数据交换服务器间进行数据交换需要认证交换服务器身份的有效性。 系统管理中心维护一张路由表,包括每个接入系统的物流代码和当前接入的数据交换中心的地址,该表动态更新,并实时同步到各数据交换中心。 交换监控 系统管理中心的交换监控功能是通过各个数据交换服务器本身的交换监控功 能实现,通过相关的监控界面,展现从 11 各个数据交换服务器上收集的各种关键指标,以及对各个数据交换服务器和交换服务器之间交换的报文进行监测和统计。 业务统计 系统管理中心利用中心数据库的数据、以及各区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统计数据,对注册用户、交换数量、以及各种货物的流量和流向进行统计,为编制物流行业宏观信息报告提供数据。 全局应用 全局应用包括货物跟踪应用和信用中心应用。 货物跟踪应用提供全国范围内,货物跟踪数据的统一查询。 信用中心应用采集个区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信用数据,形成全国性的信用中心数据库。 中心数据库 中心数据库存储货物跟踪、信用和车辆等数据。 物流企业将这些数据上传区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并由数据交换服务器自动转发系统管理中心,保存在中心数据库。 当区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需要本区域以外的货物跟踪、信用和车辆数据时,可通过系统管理中心的中心数据库进行查询。 12 数据交换服务器 数据交换服务是区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基础,各应用中心依托数据交换服务提供应用服务,物流企业通用软件和外部物流相关信息系统都通过数据交换服务器接入本系统。 本系统的 数据交换服务器之间拟采用联邦式连接,每一个数据交换服务器都是对等的,系统管理中心不 设立中心数据交换服务器,数据交换服务器之间的交换也不通过系统管理中心进行 本系统的数据交换服务器必须符合统一标准规范,在此前提下,数据交换服务器可以选择不同的数据交换平台产品构建。 系统管理中心提供统一的数据交换平台软件,建议各区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方使用该软件部署数据交换服务器。 为了体现区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公共属性,在系统连接了各种物流通用软件和推荐软件的基础上,还需要与交通行业的其它信息系统,以及物流链上的相关信息系统相连,进行数据交换与信息共享。 这些外部信息系统包括政府公共服务类信息系统、国内行 业主流物流平台类信息系统、国内主流物流管理软件类信息系统、工商企业的 ERP系统和其它相关信息系统,如电子口岸、 GPS 中心、港口、保险公司等的信息系统。 数据交换服务器提供 2 部分功能,分别为数据交换和交 13 换监控。 数据交换服务 数据交换功能包括交换用户认证功能,提供传输适配器实现可靠传输功能,数据交换功能,数据的转换和翻译功能、数据整合功能和数据入库功能等。 数据交换服务器提供交换用户身份认证的机制,与系统管理中心之间实现物流代码和密码的同步。 物流代码是参与数据交换的信息系统的唯一标识,信息系统连接数据交换服务器后,数据交换服务器需要进行用户身份进行认证,认证通过后,即可通过数据交换服务器收发数据。 数据交换器提供 Web Service 接口、 ftp、 JMS 等多种传输适配器供接入系统使用,并提供专用接入软件开发包。 数据的传输做到可靠、安全。 企业间的数据交换需求包括企业之间传递的货运单据信息,单据状态信息的传递,不同类型物流企业之间的转单需求等。 企业与公共应用的数据交换,包括数据的采集和数据的发布。 数据采集,就是企业将托运单、作业单的信息,以及托运单和作业单的状态变更发送给中心的货物跟踪应用中心,进行相应的处理,或 者企业将需要发布的信息通过数据交换中心上传,在网站的相关页面上进行发布。 中心应用主动将相关信息如站点表、运价表等发送给企业。 14 企业可以调用中心提供的服务,进行密码的修改,标准的下载,标准版本的比对,物流代码的查询,企业信息的下载,公共信息的订阅等。 由于通用和推荐软件都采用标准的数据格式,因此不需要进行数据的转换和翻译。 而异构系统可以在接入端将异构数据转换成标准格式后再进行上传,也可由数据交换服务器进行数据的转换和翻译。 数据交换服务器将交换的数据通过相关处理后写入数据库中。 交换监控服务 数据交换服务器提供 交换监控服务,监控的内容包括数据交换服务器的健康情况,及数据交换的流量流向统计。 数据交换服务器的健康情况包括软硬件的关键指标,数据交换软件的应用监控。 数据交换的流量流向统计对数据交换服务器数据交换的报文的源、目的地,以及报文类型进行统计。 区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各省市运输管理部门牵头设立区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区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可以根据本区域的实际情况,选择实现各种应用,以提供增值服务。 这些应用包括公共信息、 SAAS平台、货物跟踪、信用、运输交易、行业监管、统计分析、 15 实现与外部系统互连。 另外,各区域物流公 共信息平台可以选择已有的通用和推荐软件,也可以在《 省际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共建协议》的规范下, 自己组织开发新的通用软件,新开发的软件共建各省均可使用。 公共应用 货物跟踪 货物跟踪中心为用户提供货物跟踪的增值服务。 货物跟踪包括静态跟踪和动态跟踪,并提供货物跟踪 Web 服务调用。 静态跟踪根据货运单据的状态追踪来实现对货物状态的跟踪,物流企业上传托运单和作业单、以及托运单和作业单的状态变化,货物跟踪中心经过处理,在网站上提供货物状态的查询;动态跟踪指通过与 GPS中心的联网,通过 SIM卡的关联,获取相应车辆的定位、车 速、方向等信息进行展示。 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