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工程清单计价与传统报价模式比较研究经济相关论文内容摘要:

采用传统建安工程造价的组成。 建设工程全面实行工程量清单报价正是当前推进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必由之路。 2 二者价格形成的思想各异 量价合一的思想 量价合一 ,是指材料、人工、机械三种要素的消耗量的水平是统一的 ,它反映的是社会平均消费水平。 材料、人工、机械的单价是静态指令性的价格 ,各种费用的取费率带有一定的指令性。 采用的是指令性计价模式是传统报价 模式常用的方法。 长期以来 ,我国实行的预算定额是量价合一的 ,一本预算定额在手 ,既可以查找实物消耗量标准做工料分析 ,又可以套用直接费单价计算直接费用。 这是量价合一的方便之处。 由于直接费单价受市场行情的影响而经常变动 ,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购买新定额成为有关单位和个人的一项负担。 这是量价合一存在的问题。 在计划经济时代 ,实行严格的计划价格 ,直接费单价相对也比较稳定 ,预算定额的修订周期可以比较长。 这个矛盾还不是很突出。 随着生产资料价格的逐步放开 ,“活价格、死预算 ”的矛盾日趋突出 ,采用主材调差的办法进行调整 ,但最 终仍脱不开预算价格和法定费率的 “指导 ”,传统报价模式形成的价格是一种指令性价格。 量价分离的思想 改革开放后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 ,价格的逐步放开 ,直接费单价变动频繁 ,预算定额的修订周期也相应缩短 ,量价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 基于实物消耗量标准的相对稳定性和直接费单价的经常变动性 ,实际工作中提出了量价分离的改革方案。 工程量报价清单模式采用的是市场计价的模式 ,这是工程量清单报价与传统报价在定价原则方面最本质的区别。 这种计价模式也有两个原则 :一是在计价依据上实行 “量价分离 ”的原则。 二是在管理方式上 实行 “控制量、指导价、竞争费 ”的模式 , 即统一工程量计算原则 ,政府间接调控 ,市场形成价格。 量价分离中的量是指预算定额中的实物消耗量标准 ,这个标准是相对稳定的。 量价分离中的价是指人工、材料和机械的预算价格 ,以及根据预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