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国有企业“三重一大”事项决策管理的方法与途径内容摘要:

既相 互协调又相互制衡的机制;必须统筹利用企业各类监督监控资源,抓好各大重点环节的管控。 从实践中看,要着重抓好“ 345”决策管理体系建设,即:规范“三大机制”、抓好“四个关键”、发挥“五个作用”。 (一)规范“三大机制”,确保“三重一大”事项决策的严谨性和实效性。 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必须首先建立基本的 6 沟通、决策和执行“三大机制”,规范决策程序,推动决策结果落实。 一要构建全方位的沟通协调机制。 必须始终坚持“不调查研究不决策、不广泛论证不决策、不充分讨论不决策”的原则,建立健全“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前的提议、会 商、通报、酝酿程序,不能违反程序随意提出决策事项;必须建立健全决策事项的经济、法律、技术等可行性论证程序,防止草率决策,不能片面地追求决策的高效率。 公司治理结构较为完善的企业,应当建立渠道畅通的董事会会前协调沟通制度, 使外部董事能够充分了解决策议题的来龙去脉、政策依据、形成过程,消除信息不对称的影响,保证决策的精准性。 在公司治理结构不够完善的企业,应 充分利用党政班子联席会等平台, 发挥领导班子的整体功能, 对于一些安全生产、项目投资、和谐稳定等重要问题, 集体讨论,共同研究, 防止决策出现失误。 二要着力构建严谨规 范的决策机制。 对于企业发展战略、资产调整、项目开发以及重要人事任免等重大事项,应当把规范决策、规避风险摆在突出位置,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 ” 的方针 进行讨论、研究和决策。 决策过程中,既不能先入为主地进行倾向性引导,也不能搞个别人或少数人说了算,各位董事或班子成员应当对决策事项独立、充分地表达意见,确保意见和职责的独立性。 在表决方式上,对于一些关键决策应实行票决制, 对于会议发言要点和表决情况,要 做好记录, 7 作为检验决策业绩和追查责任的重要依据 ,确保“集体决策,个人负责”议决规则的落 实。 在决策 结果上,应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明确承担决策责任的主要行为和形式,从而提高决策者的责任意识,督促其科学、认真决策。 在关联事项决策方面,应建立回避制度,以保证决策的公正、公正性。 三要着力构建有效高效的执行机制。 为强化“三重一大”事项决策的落实,必须建立健全各种形式的反馈程序,加强对决策事项执行情况的动态监控,避免决策效果的放任自流。 应积极推行决策后评价制度,特别是涉及项目投资、资金管理的决策,都应进行决策效果跟踪评价,通过后评价及时对决策事项进行监督、完善和修正。 对于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和重点工作进展情况,应 当建立定期报告制度和督查督办制度,使各项决策有部署、有检查、有落实、有考核,促进“三重一大”决策事项全面落到实处。 (二)紧抓“四个关键”,持续完善“三重一大”事项决策的内控机制。 “三重一大”事项决策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以加强内控机制建设为着力点,统筹利用企业各类管控资源,着力强化对财务、投资、人事和风险等决策关键环节的控制管理。 一是加强财务管控。 要 把财务控制作为强化大额度资金使用管理的根本手段,把全面预算管理与内控机制建设有机结合,形成涵盖全面、约束到位、控制有效的财务管控体制。 突出加强资金集中管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