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站更新改造技术规程内容摘要:

4 无生产厂家、无生产许可证、无检验合格证的机电设备及金属结构。 机电设备及金属结构 的更新改造,应与继续保留使用的设备设施在结构尺寸和性能参数上合理衔接,并与水工结构协调一致。 主水泵 更新改造中泵型应根据泵站参数复核 的 结果选择。 泵站改造所采用的新泵型应是技术参数先进、经济指标合理、并通过了省部级以上级别 鉴定(或验收)的产品。 采用大型水泵的泵站,如采用新泵型或进出水流道发生改变,更新改造实施前应进行装置模型试验。 原有水泵不 满足 泵站实际运行扬程 或流量要求 时,可采取以下 技术 措施: 1 对于离心泵或蜗壳式混流泵可对叶轮进行车削; 2 对于叶片泵可 采用新的 叶轮 及(或)导叶体; 3 改变水泵转速 或采用变速调节 ; 4 对于轴流泵和导叶式混流泵可 改变叶片角度 或采用全调节 ; 5 改变水泵型式; 6 改变水泵装机台数。 对流量 或 扬程变幅较大的 泵站 ,宜采用全调节叶 片 泵 ,调节机构可采用 液压 或机械调节方式。 采用改变水泵型式、改变装机台数和变速调节等措施时,应进行综合性的方案论证。 GB/T — 9 对水泵的空化,应分析其产生原因,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主电动机及传动设备 主电动机绝缘材料老化,可更换定子铁芯、线圈和转子磁极绝缘材料或磁极。 改造后应按GB501502020《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进行主电动机性能试验。 对于扬程或流量变幅较大,超过水泵正常工作范围的,可将主电动机改为变速电动机。 当水泵采用叶片全调节方式而需要在电动机主轴内开孔时,应复核电动机主轴的强度和刚度。 主电动机的容量,应按主水泵在运行期间出现的最大轴功率核配,其功率备用系数 k 宜采用~。 主电动机容量大的, k 取小值;反之, k 取大值。 电动机改造时,宜采用弹性金属塑料推力轴瓦。 主电动机额定电压的升级应在方案论证的基础上进行。 设备更新改造后,无功补偿应满足 GB/T5026597《泵站设计规范》的要求。 绕线式异步电动机可采用同步化运行方式,实现 无功补偿,提高供电功率因数。 以柴油机为配套动力的机组,宜以齿轮减速机和液力耦合器等类型的传动装置替换原有的皮带传动装置。 辅助机械设备及设施 对于带虹吸式出水流道的抽水装置,若要求在超过驼峰底部高程的出口水位下启动,应增设既能自动排气又能防止气水混合喷射在室内的装置。 真空破坏阀的改造,应满足停机时能及时破坏真空、防止倒流,正常运行时能关闭严密、防止进气的要求。 泵站应配置安装检修用的起重设备,宜采用电动起重设备。 直径在 350mm 以上的主管路闸阀,宜采用电控或液控闸阀。 采用闭阀启动的机组,若闸阀两侧压差较大,可增设直径较大的旁通管,并在旁通管上安装普通逆止阀。 对扬程在 20m 以下、水泵进口直径在 300mm 以下具有正吸程的高比转数离心泵或蜗壳式混流泵GB/T — 10 站,可以取消泵出口的闸阀和逆止阀,在出水管口装设拍门。 安装在水泵出口的自由启闭式逆止阀,应通过水锤计算,确定是否应取消或对其进行改造。 油、气、水管道更新改造时, 穿墙部分管道及其连接件 宜采用不锈钢材料 ,且便于拆装。 应按有关标准完善泵站的采暖通风系统和消防系统。 金属结构 应按 GB/T50265- 97《泵站设计规范》的规定设置站前拦污栅,并根据来污量和清污强度配置相应的自动清污设备。 大型泵站的流道进口宜设安全栅。 拦污栅栅体宜用型钢制作;栅条宜用专门加工的圆头扁钢制作。 拦污栅的栅条间距应按GB/T50265- 97《泵站设计规范》的规定取值,对于配置了自动清污设备的,可适当取大值。 经复核需要超驼峰运行的泵站应设置可靠 的断流设施。 水泵口径 700mm 及以上、采用湿室型泵房的轴流泵站或混流泵站,进水室进口宜设检修闸门,并配轨道和电动葫芦。 拍门的更新改造,应符合运行开启角合理、闭门撞击力小、维护管理方便、造价低的原则。 对由于流道出口水流不稳定等造成的拍门破坏,应增加对拍门的约束措施,限制拍门自由振动的振幅。 安装在开敞式竖井中的大型自由拍门,改造时宜更换为整体式液压控制拍门或快速闸门。 快速闸门的改造应符合以下要求: 1 启门速度应符合动力机和水泵起动特性的 要求。 2 闭门速度应符合机组允许反转时间的规定。 3 宜通过调节启闭操作系统的方法 减小 闭门撞击力。 闸门和启闭机的更新改造应按 GB/T50265- 97《泵站设计规范》 和 SL7495《水利水电钢闸门设计规范》的 规定执行。 5t 以上的闸门启闭机宜采用电动操作方式。 长期浸泡在水中的金属结构,如拦污栅栅体、拍门、各种闸门及埋件等,应进行防锈、防腐处理。 电气设备 对属于泵站所有和管辖的专用输电线路,应根据安全鉴定的结论,结合泵站用电的要求,确定合理 的改造方案。 变压器的容量应根据泵站的实际负荷和机组启动、运行调度 的 要求 确 定。 GB/T — 11 导体和电器的选择及校验,应符合 GB/T50265- 97《泵站设计规范》 的有关规定。 泵站 6~ 10kV 户内配电装置宜选用轻型封闭式结构。 更新后的高压开关柜应满足“五防”要求。 泵站低压配电装置需要改造时,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新型低压配电屏。 励磁系统 的 更新改造,宜采用可控硅微机励磁装置。 泵站的操作电源宜采用以浮充电方式运行的硅整流蓄电 池直流系统。 泵站应根据各类生产办公设备的运行管理需要,设置可靠的备用电源。 未设事故照明的泵站应补设事故照明系统。 泵站计费计量点的功率因数不应低于 ,达不到该值的应进行无功补偿。 电动机单机容量在 630kW 及 630kW 以上,且机组在 2 台及 2 台以上时或单机容量在 630kW 以下,且机组台数在 3 台以上时,应设中控室,采用集中控制。 自动化和信息化 泵站自动化和信息化系统设计应力求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其系统结构、技术性能和指标要求,应 与泵站规模及其在防洪、调水、排涝和灌溉中的地位相适应,与当地经济发展和投入水平相适应。 应根据泵站的规模、重要性、运行方式等因素选用以下控制方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