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污减霾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加强管理。 班组长是施工作业班组施工扬尘控制的带头人,必须服从项目部指挥,积极主动地搞好扬尘污染控制。 项目经理与各 相关管理人员签订管理岗位责任书,并按安全生产责任考核表进行考核。 六、控制点 主要控制点。 、绿化和砂石覆盖措施。 沣东第二小学专项方案 5。 七、基础建设 宣传 要做好施工扬尘控制,确保环境达标。 除了做好组织建设工程以外,必须做好工地内部 宣传和发动工作,以增强全员的环境意识,控制扬尘污染 , 确保管理目标的实现。 利用工地出入口处张贴公示牌的形式,向社会展现施工扬尘污染的控制措施,其内容如下: 结合文明施工管理,实现工地施工扬尘控制,确保施工生产不造成扬尘污染。 工地周围实施围墙封堵, 场地采取硬化、绿化和砂石覆盖措施。 现场所堆积土方进行压实覆盖,封闭式车辆进行运输,工地车辆出门前进行清洗。 结构临边进行密目安全网围护,水泥等粉状材料入库。 生活垃圾袋装化,并及时清理;建筑垃圾集中堆放,及时清运。 工地内不焚烧 垃圾废料;工程结束前不拆除围墙,凡易产生粉尘的施工作业必须进行防控措施。 现场张挂“控制施工扬尘污染”内容的宣传横幅,以渲染气氛。 利用黑板报的板块形式,宣传施工扬尘污染控制的重要性及防范技能和知识,每两个月一期,并做原始记录。 沣东第二小学专项方案 6 组织全体职工,召开一次治污减霾的专题会,宣传扬尘污染的危害 性,并利用平时的安全教育,将环境保护、防扬尘污染内容贯穿于其中。 基础设施 可利用工地围墙,围墙刷白色涂料。 在大门两侧留出足够空间作为工地告知栏,在施工工地张贴环境保护监督栏和工程概况、建设、设计、监理单位名称,项目负责人名字、监督电话等。 根据建设单位和施工现场实际需要,施工现场设置出入口,为现场主要施工出入口,供施工阶段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和材料均在此出入。 根据现场实际条件, 除 工程用地 , 施工场区内的材料堆场及加工场占用地和办公生活区活动场所 均用 10cm 厚 C15 混凝土硬化外,其余空地裸露黄土进行全部覆盖,以营造一个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 施 工现场内的临时道路规划尽量设置在拟建道路位置。 道路施工先处理好道路基层素土夯实,其上浇筑 15cm 混凝土作面层。 每天安排专人清扫 施工 场地及道路,并对施工现场洒水两次,减少灰尘对周围环境的污染。治污减霾施工方案
相关推荐
业建设项目的主体工程(指工业建设项目中直接发挥关键性功能和作用的那一部分工程) 1 钢铁、化学、 石油化工 工业建设项目 总投资 万元 1500 万元以上 2 煤炭、机械、建材工业、轻工业、 通信工程 建设 项目 总投资 万元 800 万元以上 3 有色金属工业建设项目 总投资 万元 3000万元以上 4 电力工业建设项目 火电厂 单机容量 MW 135 MW以上 水电站 总装机容量 MW 10
、封闭的围档,且稳固、美观、不准作为其它用途;围档材料可使用砖砌围档或加框彩色压型钢板、活动板墙等硬质、轻质材料,使用砖砌围档应进行专门设计。 未设置围档扣 10 分,围档不连续、不牢固或不美观每处扣 2 分,围挡未使用加框彩钢板、活动板墙等硬质、轻质材料的扣 2 分;使用砖砌围挡无仿古式压顶的扣3 分; 20分 施工现场作业区与非作业区有明显区域划分,成庭院式布置。 工地设置美观、稳固
暇姬斩辱境蒂茫遥昌策颊攒增斧赌墓菱骚孝练蔚近棺餐痪绷狸畏棱叮毕驱笋 鹅侩 4. 拟派项目经理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持有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相应资质的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 泉州市房屋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招标文件(惠安县 324复线螺城安置区室外附属工程) 泉州德和招标 1第 5 页 202012D版泉州市房屋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招标文件专用本(适用于 1500万元以下项目)
,为了体现整体商业经营的 展示效果 ,乙方在 商铺 装修时需达到以下标准:地面铺设 和楼梯参照售楼处标准,店招 包装 统一尺寸,高度设定为 ,整体装修费用不低于 30000 元。 最终装修标准 由 甲方验收合格,并 附带 装修清单,当租赁期满, 乙方撤离 该商铺时 需保留原有装修 效果。 , 转租或私自造假出售 该商铺等一切违反协议的 行为,如有发生, 即终止该免租协议,按市场价有偿租赁。
作效率,真正做到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破解企业 “招工难 ”问题。 四是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推进城乡就业一体化。 进一步拓展公共就业服务功能,改进服务方式,把就业服务专项活动与重点人群相结合、与落实政策相结合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同时,将政策咨询、培训信息、职业介绍、创业扶持等公共服务延伸到街道(镇)、社区(村),形成城乡一体、上下贯通、平台到村、联系 到户、服务到人的工作体系。 工商联
工艺措施、工序、作业方式、以及其它各种违章作业行为。 ③ 指示施工单位停止使用不合格材料、设备、设施、并予以 更换。 ④ 指示施工单位对不合格单元( 工序)采取补强加固或返工处理。 ⑤ 对施工单位质量管理中严重失职、玩忽职守、伪造记录和检测资料,或造成质量事故的责任人员警告、处罚、撤换、直至责令退场。 ⑥ 指令多次严重违反作业规程,经指出后,仍无明显改进的作业班 、组、队停工整顿、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