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藏工程统计公式汇编内容摘要:
PV――蒸汽注入孔隙体积倍数 Swi――油层原始含水饱和度 Vp――单井控制的孔隙体积 Wp――累积产水量 角码数 … n为周期数 Wp/Vp――采出水倍数 通过检查井密闭取芯实测油水饱和度后,应换算到地下的油水饱和度,换算公式为 So 地下= 式中: Bo――地层原油体积系数 So 地面――岩心地面测出的含油饱和度 10. 用水驱油效率推算剩余油饱和度 Ef=oioroiSSS 或 Sor=Soi(1Ef) Ef= R Af=+ 所以 Sor=Soi{1[(+ R) S+8%]} 式中: Sor――剩余油饱和度 Soi――原始含油饱和度 Vf――注入孔隙体积倍数 μ R――油水粘度比 S――校正系数 24 S=2 0 0 ffV KV K――空气渗透率 对亲水油藏水驱油效率应附加 8% 11. 动态分析法 对水驱开发油藏利用动态分析方法来研究剩余油饱和率分布,关健是确定水淹面积,在水淹面积确定之前先确定水淹级别,分级别画出水淹等值图。 水俺面积=吸水厚度有效厚度 累积产水量单井累积注水量-小层小层相对吸水百分数 折算水淹半径 r 水俺 = 12. 数值模拟法。 应用计算机技术对开采历史拟合后作剩余油饱和度分布图。 三、 残余油饱和度 由于油层的润湿性和毛细管作用,以及孔隙结构、排驱和吸 渗过程的滞后,开发工艺技术等多种因素影响,油层中都将残留一定饱和度的原油。 1. 化学示踪剂法 此法由美国埃克森公司提出,其解释方程如下 VL=Fvo+(1F)Vw ………… (1) 当 Vo=0时,则wVVL =1F ………… (2) ororL SSKFF 11 ( 3) 将( 2)式代入( 3)式,得 ororLwLwLSSKVVVV11 ( 4) 25 整理( 4)式ororLLLw SSKV VV 1 式中: VL――示踪剂分子在油层中运动速度 Vw――地层水在油层中运动速度 F――溶于油的那部分示踪剂分子 1- F――溶于水的那部分示踪剂分子 Vo――残余油分子在油层中运动速度 KL――分配系数(可称热动力学平衡比值) KL= 2)( )( woCtCt ~ 10 实验室求取 ( Ct) o――示踪剂在油中的浓度 ( Ct) w――示踪剂在水中的浓度 ――注――测方法 国内外广泛利用测――注――测方法来求取残余油饱和度。 其基本 原理是向储层中注入某些液体诱发饱和率的变化,在注入前后中子寿命测井,将测的曲线对比计算含油饱和度。 一般注入液体可以是淡水,盐水或氯化原油。 Sw= )( fsfw WW ff Sor=1 )( fsfw WW ff 式中: Sw――含水饱和度 Sor――残余油饱和度 ∑ fw――注入盐水后岩层总的俘获截面 ∑ ff――注入淡水后岩层总的俘获截面 ∑ wf――淡水的俘获截面 26 ∑ ws――盐水的俘获截面 ф――孔隙度 如果 在注入盐水后再注入相同的中子俘获截面的氯化原油,把油驱走后再进行一次中子寿命测井,则可消除孔隙度影响。 Sor= )fs ffs fwf ∑ fs――注入氯化原油后岩层总俘获截面 此方程是根据河南油田统计得出 Sor= 1 sshd VMK 式中: Sor――残余油饱和度 K――空气渗透率 ф――孔隙度 Md――粒度中值 Vsh+s――泥加粉砂含量 残余油饱和度= Soi 地质储量地质储量-最终采油量 残余油饱和度=orRoioroi B ESB )1(SES oiR - (此公式不适用欢喜岭油田) Sor= Swr=+ 27 式中: Sor――高温油气系统中残余油饱和度 Swr――高温油气系统中束缚水饱和度 Ts――注汽温度 四、 其它概念 1. 可动剩余油饱和度 可动剩余油饱和度等于剩余油饱和度减去残余油饱和度 Sw 临――苏尔 古切夫 临界含水饱和度是指采出液中没有水的时刻的最小含水饱和度,但它大于原始含水饱和度( Swi)。 Sw 临 = SoB+( 1- SoB) Ef 或 Sw 临 = o+ 式中: SoB――残余水饱和度与渗透率有关 Ef――无水开采期的水驱油效率 K――渗透率 μ o――原油粘度 ( Sw 极 )――苏尔古切夫 极限含水饱和度是指采出液何中没有油的时刻的含水饱和度。 Sw 极 = SoB+( 1- SoB) Ef 终 或 Sw 极 = o- 式中: Ef 终 ――最终的水驱油效率 其它符号同前 第五节 油气层损害的评价参数 油气层损害使渗流 空 间缩小降低绝对渗透率,以及流动阻力增大使相对渗 28 透率下降。 对油气层损害国内外专家曾提出多种方法和指标来评价,本节将介绍一些常用指标。 一、 表皮系数与拟表皮系数 1.表皮系数 S S=( 1dKK) ln(wdrr ) 式中: K――未受损害的地层渗透率 Kd――受损害的地层渗透率 rd――受损害的井半 径 rw――未受损害井半径 表皮系数由试井资料求取 不稳定试井: S=(2)1(wwfws CrKm PhP ) 系统试井: S=( 1jKK) ln(werr ) Kj= )(lg hrrj we j=wfR PP Q 以上各式中: Pws(lh)—关井一小时后地层压力 Pwf――流动压力 m――压力恢复曲线斜率 K――渗透 率 29 ф――孔隙度 μ――原油粘度 C――流体压缩系数 rw――油井半径 Kj――估算渗透率 re――供给半径 j――采油指数 B――原油体积系数 h――有效厚率 Q――油井日产量 PR――地层压力 试井测试的表皮系数为总表皮系数或视表皮系数,它包含一切引起偏离理想井的各种拟损害,这些拟损害又区别于纯损害,所以称之拟表皮系数。 S= Sd+∑ S′ = Sd +SpT+ SpF + SSW + Sb + Stu + SA Sd――纯污染表皮系数 ∑ S′――拟表皮系数之和 SpT――部分完成拟表皮系数 SpF――射孔拟表皮系数 SSW――井斜拟表皮系数 Sb――流度拟表皮系数 Stu――非达西拟表皮系数 SA――不对称井位拟表皮系数 30 二、 流动效率与堵塞比 1. 流动效率 FE FE=wfeswfe PP PPP 或 FE=asaat P PPPP 当△ PS= 0 FE= 100%= 1 △ PS0 FE1 △ PS0 FE1 式中: Pe――外边界压力 PWf――井底流压 △ PS――附加压降 △ Pt――理想压差 △ Pa――实际压差 ( DR) 堵塞比是流动系数的倒数 DR=swfewfe PPP PPFE 1 =taPP 三、 附加压降 附加压降是 表皮效应压降的另一称呼 △ PS=△ Pa-△ Pt= 式中: m――压力恢复曲线直线段 斜率 s――表皮系数 四、 有效半径( rc) ln= Srrrrwece ln 31 rc= rwes 式中: rw――井眼半径(或钻头半径) 当 rc= rw 时,储层未受损害 rcrw 储层受损害 rcrw 储层得到改善 五、 完善指数( CI) 章宪章( 1977)提出,定义为压差和斜率比 值 CI=mPPmP wfe 当 CI= 7 时,地层未受损害 CI8 时,地层受损害 CI≦ 6 时,地层被改善 第二章 高压物性参数的统计公式 高压物性资料是油藏描述和开发设计的重要资料,一般它是通过高压物性取样( PVT 取样)在室内实验完成的。 本章不介绍室内实验计算, 仅介绍一些相关的统计公式,以弥补一些 油田没有 PVT 实际资料的不足。 第一节 体积系数统计公式 一、 原油体积系数 (一) 地层压力高于饱和压力时 Bor=Boi[1- Co(Pi- PR)] 式中: Boi――原始原油体积系数 f Co――原油 压缩系数 1/MPa Pi――原始地层压力 MPa PR――目前地层压力 MPa 32 (二) 低于饱和压力时 Bor=1+C1Rs+( C2+C3Rs)( 102T1)gsorr )1( 式中: Rs――压力为 P 时的气油比 T――油层温度 ro――原油密度 rgs――天然气相对密度 C C C3――统计常数与原油密度有关 常 数 ro≥ ro C1 103 103 C2 103 102 C3 104 105 (三) 饱和压力下的原油体积系数 1. 美国加利福尼亚饱和油藏统计公式 Bob=+ 而 F=(ogrr ) +( 102T+1) Bob=+ 102[( )]() Trrog 公式中符号同前 2. Glaso 根据北海和其他油田 PVT 统计公式 Lg(Bob1)=(lgBob) 而 Bob★ =[Rs(ogrr )+( 102T+1)] 式中: Bob――饱和压力的相关因子 其它符号同前 二、 地层水体积系数 33 Bw=Bwp+(BwpgBwp)(1410xy) 式中: Bwp ――纯水的体积系数 Bwpg――天然气饱和纯 水的体积系数 Bw――地层体积系数 x――水的矿化度 Y――矿化度校正系数 与温度有关 温度( ℃ ) 矿化度校正系数( y) (三) 体积换算系数 体积换算系数=) )ooiB原油密度(原油体积系数( 1 吨油体积数=(o1 ) m3 1 吨油相当的桶数=o 第二节 地下 流体粘度统计公式 一、 原油粘度 1. 地面脱气原油粘度 地面脱气原油粘度与温度有关,我国常用 20℃时的粘 度,记作μ 20℃,对高凝油和重质稠油又使用 50℃ 的粘度,记 作μ 20℃。 据美国 Beal利用 492个油田和 Glaso利用英国北海油田分析数据建立起相关经验公式 dooD rC ]11 )107 [ lg ( C= 205735( 102T+1) 34 d= [lg( 102T+1)+] 式中: μ OD――在地层温度下脱气原油粘度 rO――地面脱气原油相对密度 T――地层温度 2. 饱和压力和饱和压力以下地层原油粘度 据 Beggs和 Robinson利用美国岩心公司取样资料,建立经验公式 μ O= Aμ BOD A=( 102Rs+1) B=( 102Rs+1) μ OD= 10x1 x= 102y( 102T+1) y= () 式中: Rs――溶解气油比,其它符号同前 经验公式应用范围 Rs= ~ m3/m3 rO= ~ P= ~ Mpa T= ~ ℃ 据 Vazgues 和 Beggs 建立的相关公式 μ O= μ Ob( P/Pb) m m= exp[( 102P+)] 式中:μ Ob――饱和压力时地层原油粘度 35 P――地层压力 Pb――饱和压力 二、 天然气粘度 据 Lee 和 Gonzalez等人的相关经验公式 μ g= 104K exp(xρ gy) K=TM TM gg )470( X= (350+gMT ) Y= ( 12x) ρ g= ZRT PrM gair310 式中:μ g――地层天然气粘度。油藏工程统计公式汇编
相关推荐
工艺措施、工序、作业方式、以及其它各种违章作业行为。 ③ 指示施工单位停止使用不合格材料、设备、设施、并予以 更换。 ④ 指示施工单位对不合格单元( 工序)采取补强加固或返工处理。 ⑤ 对施工单位质量管理中严重失职、玩忽职守、伪造记录和检测资料,或造成质量事故的责任人员警告、处罚、撤换、直至责令退场。 ⑥ 指令多次严重违反作业规程,经指出后,仍无明显改进的作业班 、组、队停工整顿、撤换
作效率,真正做到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破解企业 “招工难 ”问题。 四是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推进城乡就业一体化。 进一步拓展公共就业服务功能,改进服务方式,把就业服务专项活动与重点人群相结合、与落实政策相结合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同时,将政策咨询、培训信息、职业介绍、创业扶持等公共服务延伸到街道(镇)、社区(村),形成城乡一体、上下贯通、平台到村、联系 到户、服务到人的工作体系。 工商联
,占 %;需要全面整治才能成为高标准基本农 田的基本农田 万亩,占%。 各类 基本农田 面积 见表 42。 表 42 各类 基本农田 面积 统计 表 单位: 万亩、 % 等别 面积 基本具备 稍加改造 全面整治 合 计 面积 占 100 潜力区域分布情况 ( 1) 基本具备高标准基本农田的 耕地 : 该类型以豫东平原、豫北山前平原、豫东北低洼平原、太行山前倾斜平原、淮河两岸和南阳盆地最多。
1 秋枫(大) 胸径 3842cm; 高 米; 冠幅 米;假植苗 100 株 胸径按离地面向 上 测量 2 秋枫(中) 胸径 3337cm; 高 米 7 米; 冠幅 米;假植苗 37 株 胸径按离地面向 上 测量 3 秋枫(小) 胸径 2832cm; 高 米; 冠幅 4 米;假植苗 100 株 胸径按离地面向 上 测量 4 移植盘架子 胸径 1620cm; 高 4 米 米; 冠幅 米 3 米
第一部分: 沧海桑田 展示要求: 以场景和文物陈列相结合的方式再现河姆渡文化分布地区的地貌环境、气候特征。 部题说明 : 七千年前的杭州湾南岸地区,气候温暖湿润。 茂密的森林,为动物的生存提供了有利条件,大象、虎、熊、犀牛等大型哺乳动物出没其间;滨海泻湖形成的陆地,土质肥沃、水草茂盛,适合水生植物的生长,也是禽鸟们的天堂;临近的海洋、纵横交错的河流、星罗棋布的湖泊,积聚了丰富的鱼类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