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厂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大于 桩径 20cm,护筒埋设应准确、稳定,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的偏差不得大于 5cm; 护筒一般用 8mm 钢板制作,其上部宜开设 1个溢浆孔。 ( 3) 护筒的埋设深度: 应根据设计要求或桩位处的水文地质情况确定,一般情况埋置深度宜为 2~ 4m,特殊情况应加深以保证钻孔和灌注混凝土的顺利进行。 ( 4) 冲击成孔应符合下列规定: 开孔时,应低锤密击, 慢速进尺, 如 遇 淤泥、细砂等软弱土层, 应缓慢进尺,调整泥浆比重和粘 度,充分造壁, 孔内泥浆面应保持稳定; ① 在各种不同的土层、岩层中钻进时, 应按照不同的泥浆指标进行控制,并进行冲程控制。 ② 进入 基岩后,应低锤冲击或间断冲击,如发现偏孔应回填片石至偏孔上方 30cm50cm处,然后重新冲孔; ③ 遇到孤石时,可用高低冲程交替冲击,将大孤石击碎或挤入孔壁; ④ 必须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以防扰动孔壁造成塌孔、扩孔、卡钻和掉钻; ⑤ 进入 岩层时和之后,应及时取样,即每 2 小时取一次样,遇有岩层变化时,除及时取样外,应将取样时间调整为每 1时一次,并做好记录保留好渣样和取样时间。 ( 5) 排 渣 采用泥浆正循环方法。 ( 6) 冲孔中遇到斜孔、弯孔、梅花孔、塌孔,护筒周围冒浆等情况时,应停止施工,采取措施后再行施工。 ( 7) 泥浆在浇注混凝土前, 清孔后 的泥浆比重应小于 ;含砂率 2%,粘度≤ ,胶体率> 98%。 钢筋笼吊装完毕 ,应进行隐蔽工程验收 ,合格后应立即浇注水下混凝土。 ( 1) 水下混凝土的配合比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 水下混凝土必须具备良好的和易性,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坍落度宜为 180220mm; ② 宜选用中粗砂;粗骨料的最大粒径应< 40mm; ③ 为改善和易性和缓凝,水下混凝土宜掺外加剂。 ( 2) 导管的构造和使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 导管壁厚 大 于 3mm,直径宜为 250300mm, 导管的分节长度视工艺要求确定,底管长度不宜小于 4m,接头宜用法兰或双螺纹方扣快速接头。 ②导管提升时,不得挂住钢筋笼。 ③ 导管使用前应试拼装 ,并作水密检查。 ( 3) 浇注水下混凝土应遵守下列规定: ① 开始灌注混凝土时,导管底部至孔底的距离宜为 40cm左右。 ② 应有足够的混凝土储备量,使导管一次埋入混凝土面以下 以上; ③ 管埋深宜为 26m,严禁导管提出混凝土面,应 有专人测量导管埋深及管内外混凝土面的高差,填写水下混凝土浇注记录; ④ 水下混凝土必须连续施工,每根桩的浇注时间按初盘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控制,对浇注过程中的一切故障均应记录备案; 二、主体 工程 施工方案 (一) 基坑开挖 采用挖掘机开挖,人工配合。 机械挖土至基坑 底标高以上 30cm 时,再用人工挖除,防止超挖。 人工及机械开挖放坡系数根据实际挖深及土质情况放坡。 深基坑开挖前必须事先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经专家论证、监理审批同意后方能开挖。 (二) 钢筋工程的施工方案 采取场内集中加工,主体钢筋加工按照每一单位工程 配套制作,以 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要求。 钢筋原材料的验收及堆放 ( 1) 对进场的钢材严格把好质量关,每批进场的 钢筋必须有出厂材质合格证明书,并按规定抽样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不合格钢筋严禁使用。 ( 2) 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如发生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不正常等现象,应对该批钢材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其结构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方能使用。 ( 3) 钢筋加工前必须进行钢筋分析,做好加工单,钢筋代换必须提出书面报告, 征得设计单位 、监理 的同意 后 ,方可进行代换,且应及时办理技术核定单。 ( 4) 钢筋在储运堆放时必须挂标牌,并按级别、品 种分规格堆方整齐,钢筋与地面之间应支垫不低于 200mm 底垫或搭设钢管架,对于数量较大、使用较长的钢筋表面加覆盖物,以防止钢筋锈蚀和污染。 ( 5) 进场的每批钢筋用完后,钢筋工长、试验人员必须在试验报告合格证明书注明该批钢筋所用部位,以便今后对结构进行分析,确保工程质量。 钢筋的加工制作 ( 1) 钢筋放样前,认真全面熟悉图纸,弄清节点处钢筋锚固定方式及长度,对节点各构件的钢筋排放位置进行放样,避免绑扎时发生钢筋碰撞的情况。 ( 2) 钢筋制作必须按钢筋料牌上的规格、数量、形状进行,其制作工艺和质量满足《砼结构工程 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制作好的成型钢筋要分规格、分部位进行挂牌堆放,对焊钢筋必须在抽样试验报名单上注明使用部位,操作人员姓名。 ( 3) 构造柱竖向钢筋采取按两层下料,分两次接头,第一次接头距施工面 35d,且大于 500mm,第二次接头与第一次接头位置错开 35d 以上。 ( 4) 钢筋的焊接质量应满足《钢筋焊接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其绑扎搭接和焊接接头的间距应符合《砼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有关条 文的要求。 ( 5) 箍筋按内包尺寸下料加工成型,箍筋弯钩平直长度按抗震要求,大于或等于 10d,且端头应煨成 135。 弯 钩。 钢筋的竖向水平连接 ( 1) 构造柱钢筋竖向连接 本工程构造柱的竖向钢筋采取绑扎搭接。 ( 2) 现浇梁、圈梁的水平主筋连接 1)钢筋连接的接头在同一断面( 35d)范围内与其受力钢筋的百分率不超过 50%,在钢筋放样时应错开布置。 2)现浇梁通长负筋和下部纵向钢筋,尽量整根制作采用闪光对焊,对特长钢筋采取分段制作后在楼层上采用双面贴角焊。 3) 现浇板钢筋的水平连接 钢筋的接头采用绑扎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 300mm,其接头位置和其占同一截面( 35d 范围内)受力钢筋的百分率均应满足《砼结构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 规定,且每个接头绑轧点至少为三点,即端头和接头中间位置。 钢筋的安装绑扎 钢筋绑扎安装,保证钢筋绑扎骨架尺寸正确,误差达标,骨架牢固,保证钢筋搭接、焊头长度位置符合规定,骨架无铁锈、无污染。 钢筋工程为框架结构,现浇构件的种类主要为构造柱、现浇梁两大种。 每层钢筋的绑扎分两部完成,首先绑扎构造柱钢筋,再绑扎梁板钢筋。 各部位现浇构件的安装绑扎要点如下: ( 1) 现浇楼板钢筋的绑扎施工要点 1)板的钢筋绑扎,靠近外围的两行钢筋的相交点必须全部扎牢,时间部分交叉点可间隔交错扎牢; 2)钢筋的搭接处,必须在搭接长度 中绑扎 3处,即在搭接段中心和两 端共扎牢 3 点。 3)对于单向板钢筋,分布钢筋应绑扎于分布筋之上;对于双向板长向钢筋应绑扎于短向钢筋之上。 对于支座的负弯筋,分布钢筋应放在支座负筋之下。 4)对于悬臂板,其分布钢筋应放于受力钢筋之下。 5)楼梯板,楼梯板的板底受力筋应放在平台梁底钢筋之上,分布钢筋在受力钢筋之上。 6)现浇楼板钢筋绑扎完毕后,砼浇筑前,应搭设移动式临时通道。 ( 2) 构造柱、梁钢筋安装绑扎施工要点: 1)根据钢筋混凝土楼盖传力形式,梁柱结点处,钢筋的位置应遵循下面的施工要求,板筋位于次梁钢筋之上,次 梁钢筋位于框架梁钢筋之上。 对于锁口梁、锁口梁下部钢筋应位于悬挑梁底筋之上。 2)梁柱的箍筋应与受力钢筋垂直绑扎。 箍筋弯钩叠合处,应沿受力钢筋方向错开设置。 并与模板之间用垫块马凳垫稳,钢筋骨架绑扎后要再次对照轴线校正准确。 ( 3)池壁钢筋安装绑扎施工要点: 加工钢筋采用定点机械加工,钢筋安装采用铅丝绑扎与点焊结合,保证钢筋网片牢固不变形。 Φ 16 以上钢筋,垂直筋采用埋弧焊,其它筋采用对焊工艺。 墙身钢筋网片加固方法,在两片钢筋网片之间按间距 1000mm,设置梅花状钢筋∽钩,长度为墙板厚度减 16cm,双层双向底板 钢筋上下层间加设支撑筋,板凳筋直径为 16mm,每平方米设置 4 个。 最后一道工序,检查钢筋位置、规格、数量是否与设计相符,是否被踩变形,予留孔洞是否正确,予埋件是否遗漏。 ( 4) 钢筋的保护层 预制加铅丝砼垫块,保护层厚度依据设计和规范,垫块标号与主体砼相 同, 梁、构造柱间距 1000mm,构造柱上端部应加密至 700mm,板的垫块采取12001200mm 梅花型均匀布置。 (三)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为保证砼成型施工质量及模板重复使用次数,并结合本工程的结构特点及以往的施工经验,决定主要采用较为成熟的钢模、木模支模技术。 并作出周密的配模设计和支承体系技术参数的确定。 模板材料类型的选择 ( 1) 柱模 采用组合钢模,尺寸不足处用木模补拼。 ( 2) 梁模 现浇梁底模、侧模采用组合钢模。 ( 3) 楼板的模板 选用δ =15mm 厚的酚醛树脂覆膜的竹胶合板,板缝用厚胶纸粘牢,边角用防水胶合板拼补。 模板的支承 ( 1) 柱的支承 柱的支承材料采用ф 48 钢管制成柱箍,控制柱子断面尺寸。 ( 2) 梁的支承形式 梁的支承点与楼板的支承方式相同。 ( 3) 楼板的支承形式 楼板下立杆支撑间距不大于 1200mm,大横杆水平间距 1500mm,距 地 20cm设一扫地杆,每隔 6m 设一剪刀撑。 支承架上 70100mm 的木格栅,间距不大于 300mm,与梁的支承同步进行。 模板的安装 ( 1) 柱模板的安装 1)安装顺序 柱轴线的引测→校正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