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箱涵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麻面应用水泥砂浆填补平整。 填补前,应清除蜂窝、麻面中的松散层、浮渣、浮灰、油污等,并使之湿润。 对蜂窝、麻面的填补,均应在水泥砂浆、水泥浆中添加适量类似 107 胶的水溶DK773+626 钢筋混凝土 框架涵施工方案 7 性胶以增强水泥砂浆、水泥净浆与基底的连接。 涂刷防水涂料时基层应干燥。 基层干燥的鉴别方法,一般可凭经验、肉眼观察,也可用 1m 见方的塑 料布覆盖其上,利用阳光照射 1~ 3小时后(或用吹风机加热的办法),观察是否出现水汽,若无水汽出现可视为干燥。 防水涂料应搅拌均匀,搅拌时间约为 3~ 5 分钟,或根据产品说明确定。 防水涂料的涂刷应从涵顶向另一端涂刷,涂刷宽度应与防水卷材宽度相对应。 涂刷应均匀,涂刷厚度不得小于。 不得涂刷,一边涂刷一边铺贴防水卷材。 防水卷材纵向宜整幅铺设,当防水卷材进行搭接时,若需要纵向搭接,允许进行一次纵向搭接,且先行纵向搭接,再进行横向搭接,纵向搭接接头应错开。 纵向搭接 宽度不得小于 120mm,横向搭接宽度不得小于 80mm。 较低的一幅防水卷材粘贴完毕后,方可铺贴另一幅,涂刷防水涂料时应与次前涂层衔接好。 铺贴时应用刮板将防水卷材推压平整,并使防水卷材的边缘和搭接处无翘起,其他部分无空鼓。 防水层铺设完毕后,方可进行保护层的施工。 保护层施工 纤维混凝土应采用强制搅拌,将石子、砂子、水泥、水、减水剂和纤维同时倒入搅拌机中,搅拌时间应不小于 3 分钟,应拌合均匀。 DK773+626 钢筋混凝土 框架涵施工方案 8 将混合均匀的纤维网混凝土均匀铺在涵洞的防水 层上,用平板振捣器捣实,在拉动平板振捣器时速度应尽量缓慢,使纤维网混凝土的振捣时间达到 20秒左右,并无可见空洞为止。 混凝土接近初凝时方可进行抹面,抹刀应光滑以免带出纤维,抹面时不得过量加水,抹面次数不宜过多。 混凝土面浇筑完成后,应采取必要的保水养护措施,避免失水太快。 冬季施工应加入防冻剂。 自然养护时,涵身应采用草袋或麻袋覆盖,并在其上覆盖塑料薄膜,涵身混凝土洒水次数应能保持表面充分潮湿。 当环境相对湿度小于 60%时,自然养护应不小于 28d;相对湿度在 60%以上时,自然养护应 不小于 14d。 沉 降 缝施工 涵身沉 降 缝 在施工涵身时,已在涵身间埋入橡胶止水带 , 涵身施工完毕后,沉降缝处橡胶止水带两侧 用 沥青木板填塞 作防水之用。 沉 降 缝外侧涂刷聚氨脂防水材料并粘贴防水卷材,相邻涵节不均匀沉降差≤ 5mm。 进出水口: 出入口翼墙基础厚 ,应在相邻涵身基础垫层施工前施工,出入口泄床可在翼墙施工后。 涵洞路堤缺口的填筑应在涵身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填筑时应严格按照构筑物施工填土有关规定办理。 过渡段施工( 涵背 、 涵 顶 的填筑 ) : DK773+626 钢筋混凝土 框架涵施工方案 9 填筑 工序必须在 涵 身结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 填筑 必须从 涵 身两侧同时对称、水平、分层 填筑 ,并碾压密实。 涵洞两侧紧靠边、翼墙部分和涵顶 以内高度范围,宜采用轻型机械施工,并应防止施工机械冲撞、推压结构物。 涵顶填筑超过 后,方可通行重型施工机械。 涵洞附近路基填石时,应严格按设计填料和要求施工,并保护涵洞防水层不遭破坏。 6 模 板制作与 安装 : 模板制作 框架涵模板采用整体钢模板施工。 整体钢模板的分节 长度与涵洞分节长度 基本 一致。 根据涵身的结构形式及外观质量要求,为减少模板接缝,提高涵身的整体性,采用大面模板。 框架涵外模 采用钢模 、内模 采用木模 , 内外 模板 用对拉螺杆加固 ,框架涵内外采用钢管支架固定组合模板。 框架涵涵身分节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