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地养鸡技术内容摘要:

维、氨基酸等微量元素的摄取量仍不充足;加之鸡的活动量大,对蛋白质、能量消耗较大,需要通过补饲来满足其营养需要。 根据林地鸡的营养需求,提供以下建议配方: 林地养鸡专用浓缩饲料使用配方( %) 玉米 麸皮 浓缩饲料 0—42 日龄 65 5 30 42 日龄 —出栏 64 11 25 产品成分分析保证质:( %)以风干物质为基础计算 粗蛋白质 ≥ 粗纤维 ≤ 粗灰分 ≤ 钙 总磷 ≥ 食盐 水分 ≤ 赖氨酸 ≥ 40 10 20 3—6 1 —2 14 3 四、棚舍搭建 (一)场址的选择。 林地养鸡的场地选择是否得当,关系到鸡只的生长、卫生防疫和饲养人员的工作效率,关系到养鸡的成败和效益。 场地选择应遵循 如下几项原则:( 1)既有利于防疫,又要交通方便。 ( 2)场地宜选在高燥、干爽、避风向阳、排水良好的上坡林地。 ( 3)场地内要有遮阴设备,以防暴晒中暑或淋雨感冒。 ( 4)场地要有水源和电源。 ( 5)鸡只要圈得住,以防走失和带进病菌。 (二)搭棚方法。 鸡舍设计的要求是:通风、干爽、冬暖、夏凉,座向宜坐北向南。 一般棚宽 4—5 米,长 7—9 米,中间高度 — 米,两侧高 — 米。 覆盖层通常用3 层,由内向外先用油毡盖第 1 层,以挡住阳光的直射;第 2 层盖稻草,以防水蒸气落入鸡棚内;最上一层盖薄膜防水保温 ,在棚顶的两侧及一头用沙土砖石把薄膜油毡压住,棚的另一头开一个出口,以利饲养人员及鸡群出入,也便于通风换气。 对棚的主要支架用铁丝分四个方向拉牢,以防暴风雨把大棚掀翻。 (三)清棚消毒。 对循环生产,若需利用旧棚,每一批鸡出栏以后,应对鸡棚进行彻底清扫,将粪便、垫草、剩料分别清理出去,更换地面表层土,清洗用具。 对棚内土面及用具先用 3—5%的来苏尔水溶液进行喷雾和浸泡消毒,然后再进行薰蒸消毒,每立方米空间用 25 毫升福尔马林加 克高锰酸钾。 原饲养过鸡的林地也应先在地面上撒 1 层熟石灰,然后进行喷洒消毒。 (四)铺设垫草。 为了保暖,通常需铺垫料。 垫料要求新鲜无污染、松软、干燥、吸水性强、长短粗细适中,种类有锯屑、小刨花、稻草、谷壳等,可以混合使用。 使用前应将垫料曝晒,发现发霉垫草应当挑出。 铺设厚度以 3—5 厘米为宜,要平整,距离热源最少10 厘米以上,以防火灾发生。 五、雏鸡运输 雏鸡的运输也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工作,稍不留心就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实践证明,要安全地运输雏鸡,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选择好运雏人员。 运雏 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运雏经验,要有较强的责任心。 养鸡专业户最好亲自押运雏鸡。 (二)准备好运雏用具。 运雏用具包括交通工具、装雏箱及防雨、保温用具等。 运输过程力求做到稳而快。 装雏用具最好采用专用雏鸡箱(目前一般孵化场都有供应),箱长为 50—60 厘米,宽 40—50 厘米,高 18 厘米,箱子四周有直径 2 厘米左右的通气孔若干,箱内分 4 个小格,每个小格放 25 只雏鸡,每箱共入 100 只左右。 没有专用雏鸡箱的,也可采用厚纸箱、木箱或笸子代用,但都要留有一定数量的通气孔。 冬季和早春运雏需用防寒用品保温,如棉被 、毛毯等。 夏季运输需带遮阳防雨用具。 所有运雏用具或物品在装运雏鸡前,均要进行严格消毒。 (三)掌握适宜的运雏时间。 初生雏鸡体内还有少量未被利用的蛋黄,可以作为初生阶段的营养来源,故初生雏鸡在 48 小时或稍长的一段时间内可以不喂饲进行运输。 但从保证雏鸡的健康和正常生长发育考虑,适宜的运输时间应在雏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