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建设工作总结内容摘要:

派出 3 位教师参加本专业的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三年来派出 6 人次参加国家级培训,专业教师 24 人,培训进修比例达%。 (四)抓岗位培训,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教学能力 学校通过多形式、多途径坚持开展教师岗位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一是岗前培训,每年均对所有新教师进行以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规范为主要内容的岗前培训;二是教学基本技能培训,如组织教师 参加普通话培训考级,非师范院校专业教师参加教师资格培训考试;三是组织以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为目标的青年教师公开课活动;四是组织教学经验交流会、公开课、观摩课、参观学习等活动;五是现代教育技术全员培训,对所有教师进行课件制作、动画课件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等内容培训。 多方面的培训教育,使我校教师教学水 6 平得到普遍提高。 (五)抓教研 结合 ,提高了教师队伍的学术水平 学校制定了《鼓励教师著书立说的暂行规定》,奖励教师发表论文,调动了教师参与教学科研、学术探讨的积极性。 2020年以来,专业教师承担了《深化园艺专业实践教学改 革,加快园艺专业的创新建设》等 19 个课题项目,专业教师邹香能等几位教师完成的《食用菌高效节能即热常压式灭菌池研究》项目研究通过了验收,获国家专利一项(证书编号 1751882)。 专业教师参加中职规划教材编 9 部;专业教师在各种刊物上发表了科研论文 34 篇。 完成的科研项目获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成果三等奖 2 项,“十一五”广西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评选三等奖 2 个,全区中等职业教育优秀教学改革成果奖三等奖 2 个。 三、进一步完善专业实训设施,实习设备先进充足 (一)重视专业实验室的现代化建设,成效显著 实训室设施完善,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实验设备先进充足,设有园林果蔬综合实训室、园林果蔬规划设计实训室、植物保护实训室、农产品加工实训室、组织培养实训室室等果蔬花卉生产技术实训室。 本示范专业根据教学需要采用各种现代教育技术开展专业课教学,取得良好教学效果,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的课程门数占开设课程总门数的 100%。 教学中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 100%。 7 (二)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良好 近 3 年来,学校加强校内集“科研型、生产型、推广型”于一体的实训基地建设,成绩卓著。 专业老师利用基地开展了智能调控环境型有机生态综合技术研究与示范、罗汉果组培苗培养、石斛兰组培苗培养、果实套袋栽培试验及推广、美国提子避雨栽培示范、梨树水平棚架示范栽培、良种苗木繁育及推广、杏鲍菇丰产栽培及推广等 9 项校内生产与推广项目。 ( 三)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实现产学研结合 学校在有桂林市临桂县会仙镇开展校外实习同时,学校积极与各地企事业单位建立合作关系与 5 家果蔬花卉生产技术行业的企事业单位签订了合作协议书,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实习实训基地网络,并且在各实习基地聘请兼职指导教师,使实习实训更具有针对性 ,提高了实习实训效果。 近年来,学校还与广西柑桔研究所、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