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委会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内容摘要:

从过去的 450 公斤增长到现在的 500 公斤,粮食生产逐步迈上了稳产、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化农业之路。 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村两委班子还鼓励群众发挥城乡结合部的优势,抓住市场信息,瞄准无公害、绿色、适销对路三个环节,在有限的土地上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积 极进行反季节大棚蔬菜种植等,使农民的钱袋子逐渐鼓起来。 为加快畜牧业发展,村委会在发动群众搞好科学养殖的同时,积极支持本村社员筹建牲畜交易市场,使畜产品市场流通进一步活跃。 兴商办企业,使全村个体私营经济蓬勃发展。 在 1998 年成功建成“农民街”的基础上, XX 年,我村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启动了私营经济一条街的建设,该街道占地 亩,现已完成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完成建筑面积 38150m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3428 万元, 88 户商业住户已陆续入住。 一批以农产品加工、服务业为龙头的企业陆续落户私营经济一条街。 现在,“农民街”、私营经济一条街共有 160 户商宅住户,为社会提供了上百人的劳动就业岗位。 街上先后涌现出核桃加工大户 20 余户,一到核桃收获季节,每天有上千吨核桃果在此集散加工,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农民街、私营经济一条街为上街村经济快速发 (使用请双击删除页眉文字) 专业好文档为您倾心 整理 ,谢谢使用 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为鼓励村民由盘田种庄稼向二、三产业转移,上街村结合本地区的区域特点,借鉴各地成功经验,提出了“有铺子开商店,有闲房开旅店,无铺子摆摊子,有技术开车子,会经营赶街子”的发展模式,全村个体工商户从 1994 年的 166 户发展到现在的 398 户,占全村总户数的 80%。 新大宾馆、芝兰宾馆、伊兰园、侨苑饭庄、新建饭庄等个体工商户不断发展壮大,生意越做越红火,成为全县个体私营经济组织中的纳税大户。 个体工商业的蓬勃发展,使村民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营造了一股好的民风 为改变全村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营造一股勤劳、淳朴、积极向上、拼搏奋进的民风,上街村在制定和完善村规民约的基础上,认真开展好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自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开展以来,村两委班子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认真学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落实好 20 字公民道德基本规范普及教育进村入户活动,深入广泛地开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