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材料习题(含答案)内容摘要:
B. CrWMn ( C )+K +A+K+A+K +A+K( A ) ( C ) ,不能进行时效强化的是( A ) ,进行注射成型比较困难的是( D ) ( C )% %% %,下列说法哪个是错误的?( C ) ,下列说法哪个是错误的( A )A,不会在恒温下结晶 ( A ) ,不应有下列哪种渗碳体出现?( C ) ,其退火温度应为( D ) +30至50度,其组织为( C ) +A残 +B下+A残 +T+A残( A ) ( C )+低温回火 +中温回火 ,铬元素含量最少的是( A ) 64.下列合金中,含碳量最少的钢是( D ) B..Cr12MoV ,被称为硅铝明的是( A ) ( C ) ,含有二次渗碳体最多的合金是含碳为 %的钢,其二次渗碳体的最大含量为 %. 回复 , 再结晶 和 晶粒长大。 ,即 高的硬度 , 高耐磨性 和 高的红硬性。 奥氏体型不锈 钢,需采用 固溶 处理,以获得单相奥氏体,为了阻止(CrFe)23C6沿晶界析出,还应进行 稳定化 热处理. 索氏体及粒状碳化物 ,淬火后的组织为 隐针马氏体、粒状碳化物及20%25%的残余奥氏体 ,淬火后再经多次回火后的组织为 回火马氏体、较多的粒状碳化物及少量残余奥氏体。 ,主要决定于其碳当量和铸后冷却速度,一般而言,碳当量越 高 ,越有利于石墨化,冷却速度越 快 ,越容易形成白口., 退火 热处理能得到F+G基, 调质 热处理能得到F+P+G基,而 正火 能获得P+G基 锡 基和 铅 基轴承合金: 玻璃 态, 高弹 态和 粘流 态。 形核率和晶核的长大速度 ,一般可通过 增加过冷度法或 变质处理 来细化晶粒 变形后夹杂物 沿变形方向呈流线分布的, 从而使其产生 各向异 性,优质钢的区分是以其中 S 和 P 元素的原子的含量来区分的, P 含量高易使钢产生热脆性,而 S 含量高易使钢产生冷脆性 奥氏体晶粒长大 倾向小的钢 临界冷却速度 ,与其保温时间 无 关。 ,一般随碳含量的增加,亚共析钢的淬透性 增大 ,当加入除Co之外的合金元素时均能使钢的淬透性 提高。 ,即强度高而韧性差的 片 状马氏体和强度低而韧性高的 板条 状马氏体 固溶 热处理可获得单项式相奥氏体组织, 进行 稳定化 热处理可防止产生晶间腐蚀 消除内应力 ,进行高温退火的目的是为了 消除铸件白口、降低硬度。 ,QT表示 球墨铸铁 ,600 表示最低抗拉强度为600MPa ,3表示 最低伸长率为3%。 软基体上分布硬质点 或 硬基体上分。机械工程材料习题(含答案)
相关推荐
有一个进步,要不就只是简单的纸上谈兵了。 实 习 周 记 (第 7 周) 专周名称 顶岗实习专周 实习岗位 职工 实习单位 填写时间 实习内容及心得 实习的第七个星期 —— 小的进步 经过一个月的锻炼,发现自己进步还挺快的,这一周仍然做通过电话跟客户沟通的事情。 偶尔也出去跟客户面谈。 由于自己向来比较内敛的缘故,首次与客户面谈显得比较紧张,也不大顺利,不过有了一次经历之后,进步了不少
瞬态响应及误差分析 时间响应的概念: 选择试验信号的原则( 处理 ) ( a) ( b) (c) (d) (e) : ( a)其拉斯变换 L[t]=1/t :( b)其拉斯变换 L[t]=1/t2 :( c)其拉斯变换 L[t]=1/t3 : ( d)其拉斯变换 L[t]=1 :( e)其拉斯变换 L[t]=Aw/(s2+w2) 瞬态响应:在某一输入信号的作用下
性 1串联 1长 1 A 1反比;常数 1 系统;随机 二、问答题 答:测试是测量和试验的综合,是一种研究型的探索型的、论证型的测量过程, 也是获取信息的过程。 答:测试是测量和试验的综合,是一种研究型的、探索型的、论证型的测量过程,也是获取信息的过程。 1) 测量对象 2) 传感器:在测试系统和被测试对象之间建立了一定的连接关系,它直接感受被测量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 是测试系统中的关键部件。
.................................................................... 43 外部实验室 ...................................................................... 43 本章所编制的程序文件 ....................................
算齿距 按表 36 ,粗切齿与过渡齿 取精切齿与校准齿齿距(用角标 j 表示精切齿的参数) 2 )选取拉刀容屑槽形状及尺寸 用曲线齿背。 按表 35 基本槽形,粗 切齿与过渡齿取 h= 4。 g=3,r=2,R=7。 精切齿和校准齿取 h=,g=,r=,R=4 3) 校准齿容屑条件 按表 39 ,取容屑系数 K=,工件最大长度 1=50 齿升量 = ,则 4)校验同时工作齿数 计算 23 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