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考核说明内容摘要:

(a) 是长销小平面组合定位情况,图 (b) 是短销大平面组合定位情况。 下面正确选项有( )。 (a) (b) A. .图 (a) 限制了 4 个自由度,图 (b) 限制了 5 个自由度 B. .图 (a)、图 (b) 都限制了 5 个自由度 C. .图 (a)、图 (b) 限制的自由度相同 .D. .图 (a)、图 (b) 未被限制的自由度都是 X E. 图 (a) 限制了 5 个自由度,图 (b) 限制了 4 个自由度 ,下列 ( )为主要支承。 A. 固定支承 B. 可调支承 C. 自位支承 .D. 辅助支承 E. 平面支承 ,最常见的定位方式有( )。 形块 8. 工件以内孔定位时,最常见的定位元件有( )。 A.刚性心轴 B.小锥度心轴 C 定位销 D.自定心卡盘 E.支撑板 ,若在工件上锐台阶面, 要求保证工序尺寸 y, z及其两平面分别与工件底面和侧面平行,那么加工时需要限制的自由包括( )。 ZEYDZCYBXA..... 10. 如图,若在工件上铣顶面,只要求保 证工序尺寸 z 及与工件底面平行,那么加工时需要限制的自由度包括( )。 ZEYDZCYBXA..... 11. 定位误差产生的原因有( )。 A.工件定位基面的制造误差 B.定位元件工作表面的制造误差 C.工序基准与测量基准不重合误差 D.工序基准与定位基准不重合误差 E.设计基准与测量基准不重合误差 ,最常见的动力源是( )。 A.气动 B.气 液联动 C.电磁 D.真空 E.液压 13. 图中所示为工件以一面二孔定位的情况,夹具采用一面二销。 下列选项正确的有( )。 . A.工件底面 A 为第一定 位基准限制三个自由度 B.孔 01 用短圆销定位限制二个自由度 C 孔 O2 用短削边销定位限制二个自由度。 D.孔 O2 用短削边销定位限制 一个自由度。 E.孔 01 用短圆销定位限制三个自由度 14. 夹紧装置的设计要求有( )。 A.应保证定位准确,而不能破坏定位。 B.夹紧后工件与夹具的变形应在允 许的范围内。 C 夹紧机构安全可靠,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手动夹紧应自锁,夹紧行程要足够。 D.结构简单,制造和操作方便,快速和省力 E.定位基准的确定 15. 夹紧刀的确定包括( )。 A.夹紧力方向的确定 B.夹紧力作用点的选择 C 夹紧力大小的估算 D.自锁条件 E.,制造和操作方便,快速和省力 16. 夹紧力方向的确定应( )。 ,一般应朝向主要定位基准 ,以减小工件加紧变形 、重力方向一致,减小夹紧力 D. 夹紧力作用点的选择 E. 夹紧力大小的估算 17. .夹紧力作用点的选择应( )。 A. 夹紧力作用点应作用在支承元件所形成的支承面内 B. 夹紧力作用点应位于工件刚性较好的部位 C. 夹紧力作用点应尽量靠近加工表面 D. 夹紧力作用点应利于夹紧力大小的估算 E.夹紧力作用点应利于夹紧力方向的确定 ( )。 B. .螺旋夹紧机构 C. .圆偏心夹紧机构 D. 饺链夹紧机构 E. 定心夹紧机构和联动夹紧机构 19. 斜楔的特点有( )。 A. 斜楔可改变原始作用力方向 B. 斜楔有扩力作用 C. 夹紧行程小 D. 夹紧效率低 E.夹紧效率高 20. 螺旋夹紧机构的特点有( )。 A. 结构简单,制造容易, B. 是增力机构, C. 动作慢,效率低 D. 自锁性好 ,夹紧可靠。 E.夹紧效率高 21. .圆偏心夹紧机构的特点有( )。 A. 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操作容易 B. 夹紧效率高 C. 自锁性差 D. 是增力机构 E.夹紧效率低 22. 饺链夹紧机构的特点有( )。 B. 扩力比大且摩擦损失小 C. 夹紧行程小 D. 自锁性差 E.自锁性好 判断 1. 安装是将工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定位并加紧的过程。 ( ) 2. 安装是将工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定位的过程。 ( ) 3. 安装是将工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加紧的过程。 ( ) 4. 定位与加紧是一回事。 ( ) 5. 定位与加紧不是一回事。 ( ) 6. 安装与加紧是一回事。 ( ) 7. 安装与加紧不是一回事。 ( ) 8. 定位是指确定工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占有正确位置的过程。 ( ) 9. 加紧是指工件定位后将其固定,使其在加工过程中保持定位位置不变的操作。 ( ) 10. 夹具的组成部分中一定要有定位元件。 ( ) 11,。 在夹具的组成部分中定位元件可有可无。 ( ) 12. 三爪卡盘、四爪卡盘、平口钳属于专用夹具。 ( ) 13. 专用夹具根据某零件的特定工序专门设计的夹具,广泛用于大批大量生产中。 ( ) 14. 专用夹具根据某零件的特定工序专门设计的夹具,广泛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中。 ( ) 15. 工件在加工前,使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获得正确位置的过程称为安装。 ( ) 16. 工件在夹具中夹紧以后,位置就确定了,所以夹紧等于定位。 ( ) 布置定位元件时,凡是所限制的自由度数目小于 6 个自由度的都属于欠定位。 ( ) 18. 欠定位消除的自由度少于六个,有些情况也满足加工精度要求。 ( )。 ( ) 20 .完全定位工件的六个自由度完全被限制的定位。 ( ) 21 不完全定位是指允许有一个或几个自由度不被限制的定位。 ( ) ,工件应该限制的自由度而未被限制的定位。 ( ) 23. 过定位是指工件的同一自由度被重复限制的定位。 ( ) 24. 欠定位是指工件 被限制的 自由度少于六个的定位。 ( ) 25. 欠定位是绝 对不允许的。 ( ) 26. 不完全定位是绝 对不允许的。 ( ) 27. 过定位是指工件被限制的自由度数超过六个的定位。 ( ) X 被限制。 ( ) 29. 图中的定位情况自由度 X 未被限制。 ( ) 31. 图中的定位情况自由度 X 未被限制。 ( ) X 被限制。 ( ) X 被限制。 ( ) 35. 图中一短 V 形块定位情况自由度 Z 被限制。 ( ) 36. 图中一短 V 形块定位情况自由度 Z 未被限制。 ( ) 39. 图中两块短 V 形块定位情况自由度 Z 未被限制。 ( ) 39. 图中两块短 V 形块定位情况自由度 Y 未被限制。 ( ) ZY, .。 ( ) 41 可调支承和辅助支承都不起定位作用,不限制自由度。 ( ) 42. 可调支承和辅助支承都起定位作用,限制自由度。 ( ) ,而辅助支承不起定位作用,不限制自由度。 ( ) 44. 辅助支承起定位作用, 而可调支承不起定位作用,不限制自由度。 ( ) ,六个自由度并非都要限制,一般只限制影响加工精度的自由度。 ( ) 46. 工件定位时,六个自由度并非都要限制,不影响加工精度的自由度可不限制。 ( ) 47. 工件被限制的自由度数多于六个的定位称为过定位。 ( ) 48. 定位误差是指由于定位不准确造成的某一工序的工序基准在工序尺寸方向上相对于其理想位置的最大位移量。 ( ) 为基准位置误差。 ( ) 误差是由于定位基准和工序基准不重合造成的工序基准在工序尺寸方向上的最大位置变动量。 ( ) 51. 定位误差只产生在用调整法加工的条件下,按试切法加工时,则不存在定位误差。 ( ) 52. 定位误差只产生在按试切法加工的条件下,用调整法加工时,则不存在定位误差。 ( ) 53. 铰 链 夹 紧 机 构 是 一 种 增 力 机 构 , 其 自 锁 性 能 好。 ( ) 54.斜楔夹紧的自锁条件是:楔角应小于或等于两接触面摩擦角之和。 ( ) 第三章 单选题 1 成形刀具加工时,刀具刃口的不均匀磨损将直接复映在工件上,造成( )。 A. 形状误差 B. 位置误差 C. 尺寸误差。 2 用调整法加工一批工件时,刀具的磨损会扩大工件( )的分散范围。 A. 尺寸 B. 形状 C. 位置 D. 都不对 3 为 .减少或消除残余应力,在加工大型工件时,粗、精加工往往在一个工序中来完成,这 时应在粗加工后松开工件,让工件有自由变形的可能,然后再用( )的夹紧力夹紧工件后进 行精加工。 A. 较大 B. 较小 对 4 为 减少残余 应力的产生,在机器零件的结构设计中,应尽量简化结构,( )零件的刚度,使壁厚均匀。 A. 增大 B. 减小 5 机床在一次调整中加工一 批工件时,机床的调整误差是( )。 A. 常值系统误差 B. 变值系统误差 C. 随机性误差 6 如图 , 样本平均值的变化主要是( )引起的。 A. 变值系统性误差 B. 常值系统性误差 C. 随机性误差 D. 以上都不是 7 如图,样本标准差σ的变化是由( )决定的。 A. 随机性误差 B. 变值系统性误差 C. 常值系统性误差 D. 以上都不是 8 随机性误差越大则σ( )。 A. 越大 B. 越小 C. 不变 9 如下图,随机性误差中混有变值系统性误差的曲线是( )。 ( a) (b) (c) (d) A. ( a) B. (b) C. (c) D. (d) 10 车削一批轴的外圆,其尺寸要求为  mm,若此工序尺寸按正态分布,标准偏差  ,公差带中心小于分布曲线中心,其偏移值 mm03,00  (见下图 ), 该批工件的常值系统误差是( )。 A. B. mm C. mm mm 11 车削一批轴的外圆,其尺寸要求为  mm,若此工序尺寸按正态分布,标准偏差  ,公差带中心小于分布曲线中心,其偏移值 mm03,00  (见下图 ), 该批工件的随机误差为( )。 A. B. mm C. mm mm 12 车削一批轴的外圆,其尺寸要求为  mm,若此工序尺寸按正态分布,标准偏差  ,公差带中心小于分布曲线中心,其偏移值 mm03,00  (见下图 ) 试指出该批工件有 无废品产生,如有,能否修复。 ( )。 A. 有废品产生并能修复 B. 有废品产生并不能修复 C. 无废品产生 D. 以上都不是 13 如图所示,在曲线下至 CD 两点间面积 (阴 影部分 )代表合格品的数量,而其余部分则为不合格品的数量。 当加工外圆表面时,( )为不可修复的废品。 A. 图的左边空白部分 B. 图的右边空白部分 C. 没有不可修复的废品 D. 以上都不是 14 如图所示,在曲线下至 CD 两点间面积 (阴 影部分 )代表合格品的数量,而其余部分则为不合格品的数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